一种智能灭火器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57018发布日期:2020-04-28 21:18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灭火器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灭火器领域,具体涉及到功能性智能灭火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灭火器是一种可携式灭火工具,灭火器内放置化学物品,用以救灭火灾,灭火器是常见的防火设施之一,存放在公众场所或可能发生火灾的地方,不同种类的灭火器内装填的成分不一样,是专为不同的火灾起因而设,使用时必须注意以免产生反效果及引起危险,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标准化的消防措施已经时各个场所内必不可少的系统之一,同时高度的自动化和智能化也是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

消防系统中的智能灭火器控制器使其中的一个重要的部件,通过智能灭火器控制器的控制达到精准调节和及时反映的效果,但传统的智能灭火器控制器通常需要安装在一个保护壳内,控制装置中接触元件存在电磁感应现象,使元件实用寿命缩短,同时当其自身发生火灾后并不能够进行很好的抑燃效果,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留用一定的缺陷。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智能灭火器控制器来解决上述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旨在于解决现有的智能灭火器元件存在电磁感应现象和自身火灾时不能快速解决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提供一种智能灭火器控制器,提高了本领域智能灭火器控制器的安全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灭火器控制器包括保护壳,连接管,自容式管口,防电磁干扰装置,控制装置,防电磁干扰板,保护壳由支撑架支撑,支撑架在保护壳的下部焊接连接,连接管贯穿在保护壳上下两端,连接管中密封保存干粉和二氧化氮混合气体,连接管的下端固定在支撑架的横板上,连接管的上端设有自容式管口,自容式管口一端朝向控制装置,在连接管的右端设有进气口,进气口设有密封性良好的控制开关,控制装置在保护壳的内部,控制装置中设有接触元件,接触元件表面设有防电磁干扰装置,接触元件和防电磁干扰装置配合使用。

其中,控制装置包括微型计算机和红外传感器,红外传感器用于探测自身温度的变化情况,并通过wifi信号发射器和信号接收器与外界控制人员就那些传达和提高报警,红外传感器设置于控制装置的外部,微型计算机内设有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分别电连接检测模块、传输模块、电源模块、存储器和中央处理器,检测模块电连红外传感器,传输模块电连wifi信号发射器和信号接收器,电源模块电连蓄电池。

其中,防电磁干扰装置包括安装板,防电磁干扰板,通孔,防电磁干扰装置前端设置成凸台状,通孔四边边长是接触元件的1.2倍,防电磁干扰板安装在防电磁干扰装置上,防电磁干扰板为一体材料,可拆卸更换。

优选的,自容式管口的材料为为铋锡合金材质,其熔点为45度-100度。

优选的,连接管设有压力表,观察连接管里干粉和二氧化氮混合气体的压力,连接管材料为耐压,耐高温材料。

优选的,所述的防电磁干扰装置,为防止接触元件间的发生电磁现象,烧毁元件,甚至引起火灾。

优选的,进气口定期补充连接管里的干粉和二氧化氮混合气体,以保证使用正常。

本实用新型获得的有益效果:

1.现有技术中的控制装置中的接触元件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内部元件会产生损毁,甚至会发生火灾,而本实用新型中的控制装置自身因意外出现短路着火时,随着保护壳内部温度的升高,自容式管口逐渐破碎,连接管里的干粉和二氧化氮混合气体存在压力,干粉和二氧化氮混合气体排放至保护壳体内进行抑燃作业,实现控制器自身灭火的效果。

2.由于任意两个接触元件之间存在电磁现象,电磁现象会使接触元件缩短使用年限,甚至会发生火灾,而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防电磁干扰装置能够有效防止了接触元件的损毁,从而达到减小发生火灾事故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防电磁干扰装置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防电磁干扰装置左视局部剖视图。

图1-3中,1-保护壳,2-干粉和二氧化氮混合气体,3-连接管,4-自容式管口,5-压力表,6-进气口,7-防电磁干扰装置,8-接触元件,9-控制装置,10-支撑架,11-安装板,12-防电磁干扰板,13-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1-3,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智能灭火器控制器包括保护壳1,连接管3,自容式管口4,防电磁干扰装置7,控制装置9,防电磁干扰板12,保护壳1由支撑架10支撑,支撑架10在保护壳的下部焊接连接,连接管3贯穿在保护壳1上下两端,连接管3中密封保存干粉和二氧化氮混合气体2,连接管3的下端固定在支撑架10的横板上,连接管3的上端设有自容式管口4,自容式管口4一端朝向控制装置9,在连接管3的右端设有进气口6,进气口6设有密封性良好的控制开关,控制装置9在保护壳1的内部,控制装置9中设有接触元件8,接触元件8表面设有防电磁干扰装置7,接触元件8和防电磁干扰装置7配合使用。

控制装置9包括微型计算机和红外传感器,红外传感器用于探测自身温度的变化情况,并通过wifi信号发射器和信号接收器与外界控制人员就那些传达和提高报警,红外传感器设置于控制装置9的外部,微型计算机内设有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分别电连接检测模块、传输模块、电源模块、存储器和中央处理器,检测模块电连红外传感器,传输模块电连wifi信号发射器和信号接收器,电源模块电连蓄电池。

防电磁干扰装置7包括安装板11,防电磁干扰板12,通孔13,防电磁干扰装置7前端设置成凸台状,通孔13四边边长是接触元件8的1.2倍,防电磁干扰板12安装在防电磁干扰装置7上,防电磁干扰板12为一体材料,可拆卸更换。

本实用新型中,自容式管口4的材料为为铋锡合金材质,其熔点为45度-100度。

本实用新型中,连接管3设有压力表5,观察连接管3里干粉和二氧化氮混合气体2的压力,连接管3材料为耐压,耐高温材料。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防电磁干扰装置7,为防止接触元件8间的发生电磁现象,烧毁元件,甚至引起火灾。

本实用新型中,进气口6定期补充连接管3里的干粉和二氧化氮混合气体2,以保证使用正常。

工作原理:现有技术中的控制装置中的接触元件8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内部元件会产生损毁,甚至会发生火灾,而本实用新型中的控制装置9自身因意外出现短路着火时,随着保护壳1内部温度的升高,自容式管口4逐渐破碎,连接管3里的干粉和二氧化氮混合气体2存在压力,干粉和二氧化氮混合气体2排放至保护壳体1内进行抑燃作业,其次任意两个接触元件8之间存在电磁现象,电磁现象会使接触元件8缩短使用年限,甚至会发生火灾,而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防电磁干扰装置能够有效防止了接触元件的损毁,从而达到减小发生火灾事故的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智能灭火器控制器,包括保护壳(1)、连接管(3)、自容式管口(4)、防电磁干扰装置(7)、控制装置(9)、防电磁干扰板(12)、支撑架(10),其特征在于:

支撑架(10)在保护壳(1)的下部焊接连接,连接管(3)贯穿在保护壳(1)上下两端,连接管(3)中密封保存干粉和二氧化氮混合气体(2),连接管(3)的下端固定在支撑架(10)的横板上,连接管(3)的上端设有自容式管口(4),自容式管口(4)一端朝向控制装置(9),在连接管(3)的右端设有进气口(6),进气口(6)设有密封的控制开关,控制装置(9)在保护壳(1)的内部,控制装置(9)中设有接触元件(8),接触元件(8)表面设有防电磁干扰装置(7),接触元件(8)和防电磁干扰装置(7)配合使用,防电磁干扰装置(7)包括安装板(11)、防电磁干扰板(12)和通孔(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灭火器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电磁干扰装置(7)前端设置成凸台状,通孔(13)四边边长是接触元件(8)的1.2倍,防电磁干扰板(12)安装在防电磁干扰装置(7)上,防电磁干扰板(12)为一体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灭火器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装置(9)包括微型计算机和红外传感器,红外传感器设置于控制装置(9)的外部,微型计算机内设有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分别电连接检测模块、传输模块、电源模块、存储器和中央处理器,检测模块电连红外传感器,传输模块电连wifi信号发射器和信号接收器,电源模块电连蓄电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灭火器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3)设有压力表(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灭火器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容式管口(4)的材料为为铋锡合金材质,其熔点为45度-100度。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灭火器控制器,该控制器包括连接管、自容式管口、防电磁干扰装置、控制装置、防电磁干扰板,连接管贯穿在保护壳上下两端,连接管中密封保存干粉和二氧化氮混合气体,连接管的下端固定在支撑架的横板上,连接管的上端设有自容式管口,自容式管口一端朝向控制装置,在连接管的右端设有进气口,进气口设有密封性良好的控制开关,控制装置自身因意外出现短路着火时,随着保护壳内部温度的升高,自容式管口逐渐破碎,干粉和二氧化氮混合气体排放至保护壳体内进行抑燃作业,从而达到减小发生火灾事故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廖荣华;傅鹏辉;晏海燕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西清华实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30
技术公布日:2020.04.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