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自杀式高处坠亡的救援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51844发布日期:2020-09-25 18:27阅读:465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止自杀式高处坠亡的救援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救生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止自杀式高处坠亡的救援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轻生者中跳楼、跳桥等高处坠亡的自杀方式占据很大比例,有心理学家分析:轻生者本身畏惧死亡,正因为害怕才选择这种决绝的死亡方式,且跳楼自杀成本低,高楼大厦遍地都是,场地便利,成功率高,不易被救起。

轻生者在自杀时往往在楼顶边缘犹豫徘徊,目前的救援方式以人工救援为主,但由于自杀者平均年龄较为年轻,情绪波动大,身体机能发达,救援难度高,对救援人员风险较大,且为缓解轻生者情绪而不能过于靠近从而导致不能保证救援成功率。

因此,就需要一款在保证救援人员安全的前提下且能提高救援成功率的救援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自杀式高处坠亡的救援设备,能够在轻生者在楼顶或桥边犹豫徘徊时救援轻生者。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防止自杀式高处坠亡的救援设备,包括用于直线发射抓取装置的发射装置,所述抓取装置包括直杆,直杆的后部穿过横板中部并与其构成直杆杆长方向的滑动配合,横板两侧与摆钩的摆臂铰接,其铰接轴方向垂直于直杆的杆长方向和横板的板长方向,所述摆钩的摆臂前部与连接板的一端铰接,连接板的另一端与直杆靠前段的杆身处固定设置的连接座铰接,直杆沿横板中部滑孔滑动至前位时,两侧摆钩分离并张开,直杆沿横板中部滑孔滑动至后位时,两侧摆钩抱合构成环形区域,直杆与横板之间设置有止回机构,直杆后端设置有安全绳,当发现轻生者后,部分消防人员吸引轻生者注意力,其中一个消防员手持本发明伺机发射抓取装置,抓取装置发射后直杆的前端会击中人体而动能降低,此时横板在惯性作用下继续向前,即直杆相对于横板向后滑动,此时摆钩便会绕横板上的铰接轴向直杆方向转动靠近,这样便会使得摆钩合抱住人体,由于止回机构的作用,合抱后的摆钩法再重新打开然后消防人员迅速拉动安全绳并上前救助轻生者,救助完成后再将止回机构打开将抓取装置复位,这样救助过程安全高效。

进一步在于,所述止回机构包括直杆杆身上的前大后小的楔形齿,横板的滑孔内设置有沿横板板长方向滑动的弹性锁舌,锁舌与楔形齿构成止回配合,这样的止回配合结构简单稳定性好,保证了使用时的安全性。

进一步在于,所述发射装置为弩机,弩机的发射无需再借助其他装置,且稳定性好便于制造获得。

进一步在于,所述安全绳绕设在弩机上方后部设置的绳筒上,所述绳筒的外侧边缘设置固定绳筒的锁止机构,这样便于安全绳打结且锁止机构使得抓取装置命中后立即锁止防止安全绳继续延长造成轻生者仍然有自杀跳楼的距离。

进一步在于,所述弩机的上方设置有瞄准器器,能够进一步提升发射命中的准确度。

进一步在于,所述弩机上设置有测距仪,便于计算与轻生者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在于,所述弩机的发射导轨上设置有射程记距刻度,弩机弓弦的锁扣沿射程记距刻度滑动及锁止,这样通过控制弩机的势能可以有效调整其射程避免距离轻生者过近时较大的射程具有的较大动能将轻生者击倒。

进一步在于,所述弩机上设置有蓄电池,为弩机上的瞄准器和测距仪供电,无需再连接其他线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通过直杆的前后滑动实现摆钩的抱合与分离,通过发射装置发射后,直杆的前端会击中人体而动能降低,此时横板在惯性作用下继续向前,即直杆相对于横板向后滑动,这样便会使得摆钩合抱住人体,由于止回机构的作用,合抱后的摆钩无法再重新打开然后消防人员迅速拉动安全绳并上前救助轻生者,这样救助过程安全高效。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2为抓取装置的两种位置状态示意图;

图3为弩机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所示,一种防止自杀式高处坠亡的救援设备,包括用于直线发射抓取装置的发射装置,抓取装置包括直杆10,直杆10的后部穿过横板20中部并与其构成直杆10杆长方向的滑动配合,横板20两侧与摆钩30的摆臂31铰接,其铰接轴方向垂直于直杆10的杆长方向和横板20的板长方向,摆钩30的摆臂31前部与连接板40的一端铰接,连接板40的另一端与直杆10靠前段的杆身处固定设置的连接座11铰接,直杆10沿横板20中部滑孔滑动至前位时,两侧摆钩30分离并张开,直杆10沿横板20中部滑孔滑动至后位时,两侧摆钩30抱合构成环形区域,直杆10与横板20之间设置有止回机构,直杆10后端设置有安全绳50。

上述方案中,通过直杆10相对于横板20的前后滑动实现摆钩30的抱合与分离,当发现轻生者后,部分消防人员吸引轻生者注意力,其中一个消防员手持本发明伺机发射抓取装置,抓取装置发射后直杆10的前端会击中人体而动能降低,此时横板20在惯性作用下继续向前,即直杆10相对于横板20向后滑动,此时摆钩30便会绕横板20上的铰接轴向直杆10方向转动靠近,这样便会使得摆钩30合抱住人体,由于止回机构的作用,合抱后的摆钩30无法再重新打开然后消防人员迅速拉动安全绳50并上前救助轻生者,救助完成后再将止回机构打开将抓取装置复位,这样救助过程安全高效。

止回机构包括直杆10杆身上的前大后小的楔形齿12,横板20的滑孔内设置有沿横板20板长方向滑动的弹性锁舌,锁舌与楔形齿12构成止回配合。这样的止回配合结构简单稳定性好,保证了使用时的安全性。

发射装置为弩机60,弩机60的发射无需再借助其他装置,且稳定性好便于制造获得,安全绳50绕设在弩机60上方后部设置的绳筒61上,绳筒61的外侧边缘设置固定绳筒61的锁止机构,这样便于安全绳50打结且锁止机构使得抓取装置命中后立即锁止防止安全绳继续延长造成轻生者仍然有自杀跳楼的距离。

弩机60的上方设置有激光瞄准器,进一步提升发射命中的准确度,弩机60上设置有测距仪,用于计算与轻生者之间的距离,弩机60的发射导轨上设置有射程记距刻度,弩机60弓弦的锁扣沿射程记距刻度滑动及锁止。这样通过控制弩机60的势能可以有效调整其射程避免距离轻生者过近时较大的射程具有的较大动能将轻生者击倒,弩机60上设置有蓄电池62,为弩机上的瞄准器和测距仪供电,无需再连接其他线路。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实用新型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