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火剂释放方法和非贮压灭火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20688231发布日期:2020-05-08 19:00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灭火剂释放方法和非贮压灭火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消防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灭火剂释放方法和非贮压灭火装置。



背景技术:

灭火器是常见的一种消防设施,包括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和清水灭火器,等等,不同的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和场合不一致。

上述灭火器一般都是储气瓶式或贮压式灭火器,具有体积大,重量大,不能实现自动灭火等缺点。而现有的一些自动灭火装置和系统要么体积庞大、结构复杂、成本高昂,而一些体积小的灭火装置,其灭火范围又较小,消费者找不到成本和灭火能力较为合理的灭火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灭火剂释放方法和非贮压灭火装置,使用在火灾发生时能被点燃并且释放灭火剂的药柱,从而实现非贮压式灭火方案。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灭火剂释放方法,用于在满足触发条件时向外喷发灭火剂,所述方法包括:

界定一密闭空腔,所述空腔具有若干连通外界的喷口;

在所述空腔内放置一药柱;

在所述药柱的中间设置一引燃口,在所述引燃口内设置热敏线和/或电引发器,所述热敏线和电引发器用于引燃所述药柱并产生气溶胶灭火剂;

将所述热敏线延伸到所述空腔外,所述电引发器通过电线与设置在空腔外的控制器连接;

当外界环境满足触发条件时,热敏线感受高温后燃烧并传导至所述引燃口,将所述药柱引燃,或者,控制器接通启动电流,所述电引发器通电后将所述药柱引燃;

通过所述喷口将所述气溶胶灭火剂向外导出,以释放所述气溶胶灭火剂。

优选地,还包括步骤:

配置一阻燃护线套管,所述阻燃护线套管从所述外壳内延伸到所述空腔外,并套设在所述热敏线和电线之外以保护所述热敏线和电线不被高温破坏。

优选地,还包括步骤:

配置一信号反馈装置,所述信号反馈装置设置于所述空腔内,并通过电线延伸到所述空腔外,用于向外反馈所述药柱的燃烧情况。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非贮压灭火装置,包括密闭的罐体、设置于罐体内的药柱,以及用于点燃所述药柱以产生灭火剂的热敏线和电引发器,所述药柱的中间具有一引燃口,所述热敏线和电引发器位于所述引燃口内;所述热敏线延伸到所述罐体外,所述电引发器通过电线与设置在罐体外的控制器连接;所述罐体上设置有若干用于释放所述灭火剂的喷口。

优选地,还包括一阻燃护线套管,所述阻燃护线套管从所述外壳内延伸到所述空腔外,并套设在所述热敏线和电线之外以保护所述热敏线和电线不被高温破坏。

优选地,还包括一信号反馈装置,所述信号反馈装置设置于所述罐体内,并通过信号反馈线延伸到所述空腔外,用于向外反馈所述药柱的燃烧情况。

优选地,所述信号反馈装置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适于根据所述信号反馈装置接通或断开启动电流,以控制所述电引发器的工作与否。

优选地,所述罐体由上下两部分接合组成,所述喷口设置于所述上下两部分的接合面。

优选地,所述罐体上还设置有一接口,所述热敏线和电线经所述接口延伸到所述罐体外。

优选地,还包括用于支撑所述罐体的支架,所述罐体的底部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

本发明采用药柱作为灭火剂,并且在药柱中间的引燃口处设置热敏线和电引发器,使得当发生火灾时,热敏线能感知到环境中的高温并迅速燃烧,然后传导至药柱,将药柱引燃,从而释放气溶胶灭火剂,或者由控制器接通启动电流,通过电引发器将药柱点燃,从而释放气溶胶灭火剂,灭火剂从喷口喷出,达到灭火效果。本发明由于采用燃烧药柱作为灭火剂的来源,实现了非贮压式灭火结构,对灭火装置的加工要求更低,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将引燃口设置在药柱的中间,使得药柱被点燃后能向360度方向进行链式反应,从而迅速产生大量气溶胶灭火剂,不仅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也提升了灭火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一中灭火剂释放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二中非贮压灭火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二中药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施例二中药柱的结构示意图非贮压灭火装置的外形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及其功能、原理将在具体实施方式中结合附图作进一步阐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灭火剂释放方法,用于在满足触发条件时向外喷发灭火剂,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s1:界定一密闭空腔,所述空腔具有若干连通外界的喷口;

s2:在所述空腔内放置一药柱;

s3:在所述药柱的中间设置一引燃口,在所述引燃口内设置热敏线和/或电引发器,所述热敏线和电引发器用于引燃所述药柱并产生气溶胶灭火剂;

s4:将所述热敏线延伸到所述空腔外,所述电引发器通过电线与设置在空腔外的控制器连接;

s5:当外界环境满足触发条件时,热敏线感受高温后燃烧并传导至所述引燃口,将所述药柱引燃,或者,控制器接通启动电流,所述电引发器通电后将所述药柱引燃;

s6:通过所述喷口将所述气溶胶灭火剂向外导出,以释放所述气溶胶灭火剂。

上述药柱是一种经燃烧或加热能迅速产生气溶胶灭火剂的的固体药剂。本实施例将药柱制作成圆柱状,在中间部位,较佳地,在轴心部位设置有所述引燃口,并在引燃口内设置热敏线和/或电引发器。

其中,热敏线是一种当感知到受热温度达到一定值(例如170℃)时能自燃且能迅速沿线传导的线材,电引发器是一种发热器件,当其内部通过的电流达到预定值(例如大于0.55a)时,产生高温,从而将药柱引燃。

为提高药柱的燃烧速率,本实施例的药柱可由2片药片叠加而成,每个药片中间都设置有一引燃口,上述热敏线和/或电引发器设置在该2个药片的中间且位于引燃口处,这样,当热敏线和/或电引发器发热时可同时引燃该2个药片,使药片快速氧化,瞬间产生大量的气溶胶灭火剂,从而提高了灭火效率。

本实施例还包括以下步骤:

配置一阻燃护线套管,所述阻燃护线套管从所述外壳内延伸到所述空腔外,并套设在所述热敏线和电线之外以保护所述热敏线和电线不被高温破坏。

阻燃护线套管是一种常用的阻燃材料,在火灾发生时,可以有效地保护线材和管材不被高温破坏。本实施例中,热敏线和电线可以套在阻燃护线套管内进行保护。

此外,还包括以下步骤:

配置一信号反馈装置,所述信号反馈装置设置于所述空腔内,并通过信号反馈线延伸到所述空腔外,用于向外反馈所述药柱的燃烧情况。

在火灾发生时,热敏线或电引发器会引燃药柱,然而由于安装过程中热敏线或电引发器与药柱之间的接触面积不同,或者由于药柱的制造工艺的差异,可能会出现药柱被引燃后熄灭的情形,此时,增加一个信号反馈装置可以有效地避免这种情况,当药柱熄灭后,信号反馈装置无输出(常闭反馈),或者输出一提示信号(常开反馈),人们可以通过与该信号反馈装置的设备探测上述信号,从而获知当前药柱是否熄灭,甚至可以与电引发器进行关联,在药柱熄灭时,控制电引发器继续工作,重新将药柱引燃,以保证灭火剂能顺利释放出来。

至此,采用上述方法可以实现利用较小体积的灭火器释放更多的灭火剂,从而降低了灭火的成本,并且提高了灭火装置的可靠性。

实施例二:

参照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非贮压灭火装置100,包括密闭的罐体1、设置于罐体1内的药柱2,以及用于点燃所述药柱2以产生灭火剂的热敏线3和电引发器4。药柱2的中间具有一引燃口21,所述热敏线3和电引发器4位于所述引燃口21内。所述热敏线3延伸到所述罐体1外,当受热温度达到一定值(例如170℃)时能自燃且能迅速沿线传导到引燃口21,并引燃药柱1。所述电引发器4通过电线5与设置在罐体1外的控制器(未图示)连接,当控制器输出到电引发器4的电流达到预定值(例如大于0.55a)时,产生高温,从而将药柱2引燃。

为提高药柱的燃烧速率,本实施例的药柱1可由两片药片叠加而成,每个药片中间都设置有一引燃口21,上述热敏线3和/或电引发器4设置在该两个药片的中间且位于引燃口21处,这样,当热敏线3和/或电引发器4发热时可同时引燃该两个药片,使药片快速氧化,瞬间产生大量的气溶胶灭火剂,从而提高了灭火效率。

罐体1上设置有若干用于释放所述灭火剂的喷口11,所述罐体1由上下两部分接合组成,所述喷口11设置于所述上下两部分的接合面,并环绕罐体1的一周均匀排布。当探测到火灾后,从喷口11释放出的灭火剂可以从360度方向进行灭火,从而进一步提高灭火效率。

本实施例还可包括一阻燃护线套管6,所述阻燃护线套管6从所述罐体1内延伸到所述罐体1外,并套设在所述热敏线和电线之外以保护所述热敏线和电线不被高温破坏。对应地,所述罐体上还设置有一接口12,所述热敏线和电线经所述接口12延伸到所述罐体外,或者,所述阻燃护线套管经所述接口12延伸到所述罐体1外,所述热敏线3和电线5穿设在其内部。

此外,本实施例还包括一信号反馈装置(未图示),所述信号反馈装置设置于所述罐体1内,并通过信号反馈线7延伸到所述罐体1外,用于向外反馈所述药柱2的燃烧情况。

为便于控制,所述信号反馈装置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信号反馈装置接通或断开启动电流,以控制所述电引发器4的工作与否。在火灾发生时,热敏线3或电引发器4会引燃药柱2,然而由于安装过程中热敏线3或电引发器4与药柱2之间的接触面积不同,或者由于药柱2的制造工艺的差异,可能会导致药柱2被引燃后出现熄灭的情形,此时,增加一个信号反馈装置可以有效地避免这种情况,当药柱2熄灭后,信号反馈装置无输出(常闭反馈),或者输出一提示信号(常开反馈),人们可以通过与该信号反馈装置的设备探测上述信号,从而获知当前药柱2是否熄灭,甚至可以与电引发器4进行关联,在药柱2熄灭时,控制电引发器4继续工作,重新将药柱2引燃,以保证能顺利释放灭火剂进行灭火。

参照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非贮压灭火装置100还包括用于支撑所述罐体1的支架8,所述罐体1的底部与所述支架8固定连接,该便于使非贮压灭火装置100安装到火灾探测环境中,例如安装到天花板上或墙壁上。

罐体1由上下两部分接合组成,并通过螺栓13固定,拆卸螺栓13后,可以重新放置药柱2,安装热敏线3和电引发器4,从而可以重复利用该罐体1,降低使用成本。

综上所述,本发明采用药柱作为灭火剂,并且在药柱中间的引燃口处设置热敏线和电引发器,使得当发生火灾时,热敏线能感知到环境中的高温并迅速燃烧,然后传导至药柱,将药柱引燃,从而释放气溶胶灭火剂,或者由控制器接通启动电流,通过电引发器将药柱点燃,从而释放气溶胶灭火剂,灭火剂从喷口喷出,达到灭火效果。本发明由于采用燃烧药柱作为灭火剂的来源,实现了非贮压式灭火结构,对灭火装置的加工要求更低,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将引燃口设置在药柱的中间,使得药柱被点燃后能向360度方向进行链式反应,从而迅速产生大量气溶胶灭火剂,不仅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也提升了灭火效率。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