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灭火系统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510905发布日期:2021-04-02 09:28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气体灭火系统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体灭火监测技术领域,具体而言,尤其涉及一种气体灭火系统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气体灭火系统监测装置是气体灭火系统监控系统的核心前端设备,用于获取和传输从气体灭火系统钢瓶采集到的压力并显示。具备安装方便,调试简单和兼容性强的特点。

目前阶段的气体灭火系统监测装置存在诸多的不足之处,例如,现有的气体灭火系统监测装置是基于较早消防理念,主体作为采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报警信息,通过输入输出模块联动气体灭火系统的启动钢瓶,这种方式并不能实施监测气体灭火系统钢瓶的压力,达到提前预警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气体灭火系统监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气体灭火系统监测装置,包括箱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箱体内左右分置的电源和蓄电池,所述电源和蓄电池的上方设有与其电性连接且设置在所述箱体内的数据传输单元和主控制板;所述箱体上还配置界定有一与其形成密闭容置空间的盖板,所述盖板的中部固设有一按键器,所述按键器的上方设有左右分置的液晶显示器和指示灯,所述按键器的下方设有左右分置的身份阅读器和提示器,所述主控制板通过网络连接于智慧云平台。

优选的,所述按键器和主控制板的内部均安装有处理单元和存储单元,其中,所述存储单元包括usb、sdcard、以及eeprom芯片。

优选的,所述盖板上开设有语音口,所述提示器设置在所述语音口上。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上方安装有摄像头,所述摄像头与所述主控制板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主控制板至少包括rs485通讯电路,所述rs485通讯电路包括主芯片uu4,所述主芯片uu4的引脚1分别连接于芯片uu1的引脚3和引脚4;所述芯片uu1的引脚1和引脚2连接于电阻rr2,所述电阻rr2的另一端连接于iso-5v电压;所述芯片uu1的引脚7和引脚8分别连接于3v3主电源和电阻rr1,所述电阻rr1的另一端连接于连接芯片p1的引脚1;所述芯片uu1的引脚6连接于所述连接芯片p1的引脚1;所述芯片uu1的引脚5接地;所述主芯片uu4的引脚2和引脚3分别连接于隔离光耦uu3的引脚4和电阻rr6,所述电阻rr6的另一端连接于iso-5v电压;所述隔离光耦uu3的引脚3连接于iso-0v;所述隔离光耦uu3的引脚1通过电阻rr5连接于3v3主电源,所述隔离光耦uu3的引脚2连接于单机片,为使能脚;所述主芯片uu4的引脚4连接于芯片uu2的引脚6,所述芯片uu2的引脚2通过电阻rr3连接于电阻rr5,所述芯片uu2的引脚3连接于芯片p1的引脚4,所述芯片uu2的引脚5接入iso-0v,所述芯片uu2的引脚6依次通过电阻rr4和电容cc2连接于iso-0v;所述芯片uu2的引脚7和引脚8分别连接于iso-5v电压和电容cc2的一端;所述主芯片uu4的引脚5接入iso-0v,所述主芯片uu4的引脚6分别连接于电阻rr8、电阻rr9和开关j2的引脚1,所述电阻rr9的另一端连接于开关jp-1的引脚2,所述电阻rr8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于所述主芯片uu4的引脚8、电容cc4和iso-5v电压,所述电容cc4的另一端连接于iso-0v;所述主芯片uu4的引脚7连接于所述开关jp-1的引脚1和开关j1的引脚1。

优选的,所述主控制板还包括can通讯电路,所述can通讯电路包括芯片u3,所述芯片u3的引脚2接地,所述芯片u3的引脚3分别连接于3v3主电源和电容c5,所述电容c5的另一端接地;所述芯片u3的引脚6连接于开关j1的引脚3,所述芯片u3的引脚7连接于开关j1的引脚3。

优选的,所述can通讯电路上还设有与其电性连接的保护电路,所述保护电路包括并联设置的稳压二极管tvs2和电阻r7,所述稳压二极管tvs2和电阻r7的一端分别连接于稳压二极管tvs1和连接于所述芯片u3的引脚6,所述稳压二极管tvs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稳压二极管tvs2和电阻r7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于稳压二极管tvs3和芯片u3的引脚7,所述二极管tvs3的另一端接地。

优选的,所述rs485通讯电路上还设有防护电路,所述防护电路电路至少包括双绕组变压器ll1,所述双绕组变压器ll1的一次绕组的输入端连接于开关jp-1的引脚1,其输出端连接于稳压二极管tvs-1、稳压二极管tvs-2以及压敏电阻pptc-1的一端,所述压敏电阻pptc-1的另一端连接于单向击穿二极管gs-1、单向击穿二极管gs-2和开关j1的引脚1;所述双绕组变压器ll1的二次绕组的输入端连接于电阻rr9的一端,其输出端连接于稳压二极管tvs-1、稳压二极管tvs-3以及压敏电阻pptc-2的一端,所述压敏电阻pptc-2的另一端连接于单向击穿二极管gs-1、单向击穿二极管gs-3和开关j2的引脚1;所述单向击穿二极管gs-3和单向击穿二极管gs-2之间连接并接入机壳,所述稳压二极管tvs-2和稳压二极管tvs-3之间连接并接入机壳;所述一次绕组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还连接有电阻rr10,所述二次绕组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还连接有电阻rr11。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

1、设计精巧,该装置布局合理,数据传输单元和主控制板上的线比较多,该设置更符合人体工程学,提高接线过程中的舒适度;电源和蓄电池的线相对较粗,便于走线,提高美观程度;

2、该装置对气体灭火系统的压力进行采集,并且可以通过继电器控制电路向其它系统输出报警信号,也可以对气体灭火系统的启动装置进行联动,同时可以将压力的异常信息上传至智慧云平台,实现对现场气体灭火系统的远程管控;

3、本实用新型通过rs485通讯电路和can通讯电路的切换可以减少区域lora基站投资,避免重复建设浪费,并且数据源通过气体灭火系统监测装置进行汇总、处理、传输可以最大化的联动各个设备,协同管理。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平面图;

图3:本实用新型中主控制板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于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气体灭火系统监测装置,包括箱体1以及设置在所述箱体1内左右分置的电源12和蓄电池2,所述电源12和蓄电池2的上方设有与其电性连接且设置在所述箱体1内的数据传输单元3和主控制板4;所述箱体1上还配置界定有一与其形成密闭容置空间的盖板5,所述盖板5的中部固设有一按键器6,所述按键器6的上方设有左右分置的液晶显示器7和指示灯8,所述按键器6的下方设有左右分置的身份阅读器9和提示器10,所述主控制板4通过网络连接于智慧云平台。上述中,所述按键器6和主控制板4的内部均安装有处理单元和存储单元,其中,所述存储单元包括usb、sdcard、以及eeprom芯片。进一步的,所述盖板5上开设有语音口100,所述提示器10设置在所述语音口100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箱体1的上方安装有摄像头14,所述摄像头14与所述主控制板4电性连接。

下面简单阐述一下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该设备在使用时,通过智慧云平台下发一条查岗指令到气体灭火系统监测装置上,气体灭火系统监测装置接收到查岗指令,此时气体灭火系统监测装置发出查岗提示声、提醒值班人员进行查岗,此时查岗人员通过身份证阅读器9进行查岗,在按下查岗应搭建后,设备读取值班员身份信息,同时摄像头14进行拍照,数据通过数据传输单元3传输到系统平台,系统平台对值班排班、身份证信息、照片信息进行比对确认值班人员持证上岗、没有代岗或脱岗,现场接入的气体压力传感器被气体灭火系统监测装置定期轮询压力值,当某个压力表返回的压力值低于在主控制板4上设置的正常范围时,通过液晶显示器7和语音口100对用户发出提醒,并在主控制板4上吸合继电器向第三方系统发出报警信号,同时通过数据传输单元13向智慧云平台发送报警数据。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主控制板4至少包括rs485通讯电路,所述rs485通讯电路包括主芯片uu4,所述主芯片uu4的引脚1分别连接于芯片uu1的引脚3和引脚4;所述芯片uu1的引脚1和引脚2连接于电阻rr2,所述电阻rr2的另一端连接于iso-5v电压;所述芯片uu1的引脚7和引脚8分别连接于3v3主电源和电阻rr1,所述电阻rr1的另一端连接于连接芯片p1的引脚1;所述芯片uu1的引脚6连接于所述连接芯片p1的引脚1;所述芯片uu1的引脚5接地;所述主芯片uu4的引脚2和引脚3分别连接于隔离光耦uu3的引脚4和电阻rr6,所述电阻rr6的另一端连接于iso-5v电压;所述隔离光耦uu3的引脚3连接于iso-0v;所述隔离光耦uu3的引脚1通过电阻rr5连接于3v3主电源,所述隔离光耦uu3的引脚2连接于单机片,为使能脚;所述主芯片uu4的引脚4连接于芯片uu2的引脚6,所述芯片uu2的引脚2通过电阻rr3连接于电阻rr5,所述芯片uu2的引脚3连接于芯片p1的引脚4,所述芯片uu2的引脚5接入iso-0v,所述芯片uu2的引脚6依次通过电阻rr4和电容cc2连接于iso-0v;所述芯片uu2的引脚7和引脚8分别连接于iso-5v电压和电容cc2的一端;所述主芯片uu4的引脚5接入iso-0v,所述主芯片uu4的引脚6分别连接于电阻rr8、电阻rr9和开关j2的引脚1,所述电阻rr9的另一端连接于开关jp-1的引脚2,所述电阻rr8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于所述主芯片uu4的引脚8、电容cc4和iso-5v电压,所述电容cc4的另一端连接于iso-0v;所述主芯片uu4的引脚7连接于所述开关jp-1的引脚1和开关j1的引脚1。

所述主控制板4还包括can通讯电路,所述can通讯电路包括芯片u3,所述芯片u3的引脚2接地,所述芯片u3的引脚3分别连接于3v3主电源和电容c5,所述电容c5的另一端接地;所述芯片u3的引脚6连接于开关j1的引脚3,所述芯片u3的引脚7连接于开关j1的引脚3。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can通讯电路上还设有与其电性连接的保护电路,所述保护电路包括并联设置的稳压二极管tvs2和电阻r7,所述稳压二极管tvs2和电阻r7的一端分别连接于稳压二极管tvs1和连接于所述芯片u3的引脚6,所述稳压二极管tvs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稳压二极管tvs2和电阻r7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于稳压二极管tvs3和芯片u3的引脚7,所述二极管tvs3的另一端接地。所述rs485通讯电路上还设有防护电路,所述防护电路电路至少包括双绕组变压器ll1,所述双绕组变压器ll1的一次绕组的输入端连接于开关jp-1的引脚1,其输出端连接于稳压二极管tvs-1、稳压二极管tvs-2以及压敏电阻pptc-1的一端,所述压敏电阻pptc-1的另一端连接于单向击穿二极管gs-1、单向击穿二极管gs-2和开关j1的引脚1;所述双绕组变压器ll1的二次绕组的输入端连接于电阻rr9的一端,其输出端连接于稳压二极管tvs-1、稳压二极管tvs-3以及压敏电阻pptc-2的一端,所述压敏电阻pptc-2的另一端连接于单向击穿二极管gs-1、单向击穿二极管gs-3和开关j2的引脚1;所述单向击穿二极管gs-3和单向击穿二极管gs-2之间连接并接入机壳,所述稳压二极管tvs-2和稳压二极管tvs-3之间连接并接入机壳;所述一次绕组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还连接有电阻rr10,所述二次绕组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还连接有电阻rr11。

上述结构设计精巧,该装置布局合理,数据传输单元和主控制板上的线比较多,该设置更符合人体工程学,提高接线过程中的舒适度;电源和蓄电池的线相对较粗,便于走线,提高美观程度。同时,该装置对气体灭火系统的压力进行采集,并且可以通过继电器控制电路向其它系统输出报警信号,也可以对气体灭火系统的启动装置进行联动,同时可以将压力的异常信息上传至智慧云平台,实现对现场气体灭火系统的远程管控;本实用新型通过rs485通讯电路和can通讯电路的切换可以减少区域lora基站投资,避免重复建设浪费,并且数据源通过气体灭火系统监测装置进行汇总、处理、传输可以最大化的联动各个设备,协同管理。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