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楼应急逃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848724发布日期:2022-02-09 14:57阅读:103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楼应急逃生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高楼应急逃生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楼应急逃生器。


背景技术:

2.随着城市高层建筑的不断增多,在遇到火灾、地震等突发情况下,居住在高层楼宇内的人们如何快速安全地离开居室,来到地面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问题。虽然快速介入的消防以及其它专职救援人员会给受困人群提供事发后的救援,但在通常情况下不可能十分及时,因此这类灾难总会或多或少地给居住在高楼内的人们的生命带来严重威胁。
3.目前市面上在售的高楼逃生产品多为类滑轮升降式,将设备安装在阳台墙体外,人通过绳索滑至楼下。这种方式极其不安全,尤其对老年人、小孩和具有恐高症的人来说无法适用。并且,通过绳索下滑其速度很难控制,在下滑过程中又容易碰到楼外空调架、树木、雨棚、晾衣架等设施造成人员受伤,且使用比较麻烦,往往因准备时间过长而耽误逃生黄金时间,错失逃生良机。
4.另外,在目前的高楼逃生应急产品中,限速装置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限速装置包括壳体和设置壳体内部的若干齿轮,通过行星轮减速机构运转与磨擦轮毂内的磨擦块产生磨擦作用,以保证使用者安全到达地面。目前的高楼应急逃生装置结构复杂,使用不便,且仅依赖行星齿轮减速机构进行减速,很难以匀速保持下滑,且可靠性差,在出现故障时,无法快速有效降低速度。
5.鉴于上述原因,申请人提供了一种高楼应急逃生器,以便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楼应急逃生器,该应急逃生器能够配合专用扶手轨道使用,其利用调速装置,对沿扶手轨道下滑的滚轮进行增速后再调速使其最终趋于匀速下行,另外,也可通过刹车机构对下行速度进行自主调节,保证逃生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楼应急逃生器,可配合安装于楼梯间的专用扶手轨道使用,包括:
8.滚轮组,包括左滚轮和右滚轮,用于与专用扶手轨道配合沿其滚动;
9.安装支架,包括左支架和右支架,所述左支架和所述右支架上分别安装有滚轮轴,所述左滚轮与所述滚轮轴通过轴承配合安装于所述左支架上,所述右滚轮与所述滚轮轴通过轴承配合安装于所述右支架上;
10.吊轴,所述吊轴与所述左支架及所述右支架均可转动连接,所述吊轴的底部悬挂有吊钩,用于吊装可供逃生者搭乘的座椅或吊带;
11.调速装置,包括一级增速齿轮组、行星齿轮机构及液力缓速器,所述一级增速齿轮组与所述左滚轮或所述右滚轮配合传动,用于对所述滚轮组进行增速,所述行星齿轮机构与所述一级增速齿轮组配合传动,其包括内齿圈、太阳齿轮及多个行星齿轮,多个行星齿轮
均匀分布于所述太阳齿轮和所述内齿圈间,并与所述太阳齿轮和所述内齿圈同时啮合传动,所述液力缓速器的转子与所述太阳齿轮的端面固定连接,用于提供制动转矩对所述滚轮组的转速调节,使其趋于匀速转动下行;
12.刹车机构,包括刹车杆及刹车头,所述刹车头设置于所述刹车杆的顶部,用于与专用扶手轨道的底部摩擦进行减速,所述刹车杆的中部与所述吊轴可转动连接。
13.优选地,所述一级增速齿轮组包括相啮合的主动齿轮和传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左滚轮的端面或所述右滚轮的端面一体连接,可随其一起转动,所述传动齿轮通过轴套可转动安装于所述左支架或所述右支架上。
14.优选地,所述主动齿轮和所述传动齿轮均为斜齿轮,且所述主动齿轮的齿数大于所述传动齿轮的齿数。
15.优选地,所述行星齿轮机构还包括行星架,所述行星架呈正三角形,所述行星齿轮的数量为三个,分别通过支承轴安装于所述行星架的三个角部,且各个所述行星齿轮的中心位于同一圆周上。
16.优选地,所述行星架的中部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与所述传动齿轮的端部配合安装,使所述行星架随所述传动齿轮一起转动,所述内齿圈与所述左支架或所述右支架固定连接。
17.优选地,所述太阳齿轮的端面与所述液力缓速器的转子一体连接,所述转子可在所述行星齿轮带动下随所述太阳齿轮一起转动,所述太阳齿轮的直径大于所述行星齿轮的直径,且所述太阳齿轮的齿数大于所述行星齿轮的齿数。
18.优选地,所述液力缓速器的外壳为定子,所述外壳与所述左支架或所述右支架固定连接,所述外壳内部填充有工作液,所述工作液用于在所述转子转动时对所述定子产生转矩,此时,所述定子对所述转子产生制动转矩。
19.优选地,所述吊轴为条形金属件,其上开设有环形槽,所述吊轴的顶部与所述刹车杆的中部可转动连接,所述吊轴的中部与所述左支架和所述右支架均可转动连接,所述吊钩悬挂于所述吊轴的底部。
20.优选地,还包括保险装置,所述保险装置为u型的保险摆环,所述保险摆环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吊轴的两侧可转动连接,使所述保险摆环悬挂于所述吊轴的底部外侧。
21.优选地,还包括保险装置,所述保险装置为保险扭环,所述保险扭环包括直线段和u型曲线段,直线段底端与u型曲线段的一端相接,且直线段垂直于u型曲线段所在平面,直线段顶端与所述左支架或所述右支架可转动连接,通过转动直线段可使u型曲线段围于所述吊轴的外侧。
2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应急逃生器能够配合专用扶手轨道使用,利用左、右支架安装滚轮组沿设于楼梯间的专用扶手轨道滑下,在左、右支架下方悬挂可供人员搭乘的座椅或吊带等,实现在火灾、地震等紧急情况下人员快速逃生。本实用新型设有调速装置,可以滚轮组的下行速度进行安全高效调节,先利用一级增速齿轮组对其进行增速,使其能够顺利沿扶手轨道下行,再通过行星齿轮机构对其速度进行调节,使其能够迅速增速下行,保证逃生速度,位于行星齿轮机构输出端的太阳齿轮与液力缓速器的转子固定连接,液力缓速器会在转子转动时对其产生制动转矩,最终反馈到滚轮使其以安全速度保持匀速下滑状态,保证下行速度在安全可靠范围内。另外,本实用新型还设有刹车机构,通过刹车机构与
扶手轨道底部的防滑纹路摩擦进行减速,实现对下行速度的自主调节,进一步保证逃生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4.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高楼应急逃生器整体结构示意图;
25.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一级增速齿轮组与行星架的安装示意图;
26.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液力缓速器与行星齿轮机构的安装示意图;
27.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刹车机构和保险装置的结构及安装示意图;
28.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保险装置的结构及安装示意图。
29.附图标记说明:
30.1:专用扶手轨道;1:左滚轮;2:右滚轮;3:滚轮轴;4:左支架;5:右支架;6:吊轴;7:吊钩;8:主动齿轮;9:传动齿轮;10:轴套;11:行星架;12:行星齿轮;13:太阳齿轮;14:内齿圈;15:液力缓速器;16:防护罩;17:刹车机构;1701:刹车杆;1702:刹车托盘;1703:刹车片;1704:刹车把手;18:保险摆环;19:保险扭环。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3.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此外,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4.实施例一
35.如图1、2、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高楼应急逃生器,可配合安装于楼梯间墙壁或预设立柱上的专用扶手轨道使用,专用扶手轨道的底部设有截面为工字型的轨道,该应
急逃生器包括:滚轮组,由相对设置的左滚轮1和右滚轮2组成,分别与专用扶手轨道的工字型轨道配合沿其滚动,左滚轮1和右滚轮2均通过滚轮轴3安装于安装支架上,安装支架包括左支架4和右支架5,其中,左滚轮1通过滚轮轴3安装在左支架4上,右滚轮2通过滚轮轴3安装在右支架5上。
36.左滚轮1和右滚轮2的一侧设有导向轮盘7,导向轮盘7的直径大于左滚轮1或右滚轮2的直径,滚轮组沿专用扶手轨道下行时,导向轮盘7侧面与专用扶手轨道的侧面相贴,能够使高楼逃生器置始终沿着轨道下行,又能使高楼逃生器快速夹紧在轨道上面,防止装置在下行过程中向一侧扭动或脱轨,保证老弱妇幼等弱势群体使用安全。
37.左支架4和右支架5均呈横置的l型,二者对称布置,结构相同,现以左支架4为例对其结构进行说明,左支架4由横向的转动架和纵向的安装板一体连接而成,左支架4的转动架和右支架5的转动架端部可转动连接,使左支架4和右支架5可相对转动打开或靠近,从而使左支架4和右支架5能对应安装到专用扶手轨道的工字形轨道上。纵向的安装板上开设有滚轴安装孔和轴套安装孔,分别用于安装用于安装滚轮轴和轴套。
38.吊轴6,吊轴6为条形金属件,其底部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环形槽,吊轴6的中部与左支架4和右支架5均可转动连接,吊轴6顶部设有安装孔,用于与刹车机构可转动连接,吊轴6与左支架4和右支架5相分离或与其一体连接,其中部与左支架4和右支架5均通过转轴可转动连接。吊轴6的底部可悬挂吊钩,吊钩用于吊装可供逃生者搭乘的座椅或吊带等,使逃生者能够快速沿设置在高楼楼梯间的专用扶手轨道进行逃生,且通过吊钩7产生的重力作用,可将左滚轮1和右滚轮2夹紧在专用扶手轨道上,防止在下行过程中偏离脱轨,便于老弱妇幼等弱势群体使用。
39.左支架4和右支架5中至少其一上安装有调速装置,用以对滚轮组的下行速度进行调节,现以左支架4上安装的调速装置为例对其结构进行说明。该调速装置包括一级增速齿轮组、行星齿轮机构及液力缓速器15,其中,一级增速齿轮组与左滚轮1配合传动,用于对左滚轮1进行增速,使其能够顺利沿专用扶手轨道下行。
40.一级增速齿轮组包括相啮合的主动齿轮8和传动齿轮9,主动齿轮8和传动齿轮9均为斜齿轮,主动齿轮8与左滚轮1的端面一体连接,可与其一体转动,传动齿轮9位于主动齿轮8的下侧,其与主动齿轮8相啮合,传动齿轮9的齿轮轴穿过轴套10并通过轴套10可转动安装在左支架4,使传动齿轮9可与主动齿轮8啮合传动。
41.在本实施例中,主动齿轮8模数为1.5,26齿,压力角20
°
;传动齿轮9模数为1.5,20齿,压力角20
°
;传动齿轮9与主动齿轮8的传动比为1.3,两个齿轮均为斜齿轮,处于常啮合状态。
42.行星齿轮机构设于纵向安装板的外侧,其与一级增速齿轮组配合传动,用于进一步调节滚轮组的转速。
43.行星齿轮机构包括行星架11、行星齿轮12、太阳齿轮13、内齿圈14,行星架11的中部设有安装孔,传动齿轮9的齿轮轴的端部呈正六边形,其与行星架11上安装孔过盈配合安装,从而使行星架11可随传动齿轮9一起转动。
44.行星架11呈正三角型,其各个角部分别设置有一支承轴,行星齿轮12的数量为三个,分别与各支承轴配合安装,且可相对支承轴转动,各个行星齿轮12的中心位于同一圆周上。太阳齿轮13安装于各行星齿轮12的内侧,其与各个行星齿轮12同时啮合传动。内齿圈14
与太阳齿轮13同轴线布置,且与左支架4通过紧固件固定安装,左支架4的底部向外侧伸出形成一安置台,内齿圈14的底部置于该安置台上。三个行星齿轮12均匀分布于内齿圈14和太阳齿轮13间,且各行星齿轮12均同时与内齿圈14和太阳齿轮13相啮合传动。
45.在本实施例中,内齿圈14的齿数为48,三个行星齿轮12的齿数均为15,太阳轮18个齿,模数均是1;该行星齿轮机构输出端与输入端的传动比约为3.67。行星齿轮12和相邻的太阳齿轮13、内齿圈14总是处于常啮合状态,以提高下行的平稳性。
46.在该调速装置中,与左滚轮1一体连接的主动齿轮8为输入端,太阳齿轮13为输出端,整体为增速减转矩传动,增速比约为3.67*1.3=4.77。
47.液力缓速器15为利用液体阻尼产生缓速作用的装置,其包括外壳及转子,其外壳相当于定子,转子可相对于定子转动,转子和定子上均铸有与其一体连接的叶片,外壳呈圆盘型,其的底部与左支架4固定连接,外壳的两侧伸出形成两弧形的防护罩16,用以对调速装置进行防护,外壳的内部填充有工作液,该工作液为导热性较好的压力油。转子的位于外壳外部一端与太阳齿轮13的端面一体连接,使转子与太阳齿轮13一起转动。在转子转动过程中,转子上叶片通过工作液对定子产生转矩,由于定子保持不动,会通过工作液对转子产生反向的制动转矩,使转子减速,则太阳齿轮13同样会受到制动转矩,使其转速降低,并通过行星齿轮机构和一级增速齿轮组最终反馈到左滚轮1,使其最终趋向于匀速下滑,保证滚轮组以安全速度匀速下行。
48.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该应急逃生器还包括刹车机构17和保险装置。刹车机构17包括刹车杆1701,刹车杆1701的中部与吊轴6的顶部通过铰链连接,刹车杆1701两端分别相对其中部向右上和左下方向弯曲伸出,形成一两端相对中部弯曲的杠杆结构,刹车杆1701的顶部设置有刹车头,刹车头包括刹车托盘1702及刹车片1703,其中,刹车托盘1702与刹车杆1701的顶端相铰接,刹车片1703通过紧固件安装在刹车托盘1702上,且由刹车托盘1702内伸出,刹车杆1701的底端铰接有刹车把手1704。
49.更加具体地,刹车片1703由8mm厚的摩擦材料与复合树脂、铜丝等材料复合而成,专用扶手轨道1的底部设有防滑纹路,刹车片1703可以与其紧密接触通过摩擦减速。在使用过程中,逃生者可下拉刹车把手1704,利用杠杆原理,使刹车头抬起,由于刹车托盘1702与刹车杆1701铰接,使刹车片1703表面能够与专用扶手轨道1底部全面接触,依靠刹车片1703与防滑纹路间的摩擦力,使应急逃生器的下滑速度能够有效降低,实现逃生者对装置下滑速度的自主控制,保证速度在安全范围内。
50.保险装置为u型的保险摆环18,保险摆环18的u型的开口两端分别与吊轴6的两侧面间可转动配合连接,从而使保险摆环18悬挂于吊轴6的底部外侧。在闲置状态下,保险摆环18的u型底部位于吊轴下侧,不影响其与专用扶手轨道1的配合安装,在需要使用时,将保险摆环18向上旋转,将吊钩7悬挂到吊轴6的底部,然后向下旋转保险摆环18,可使其压紧吊钩7,防止出现脱钩现象,保证逃生者的安全。
51.实施例二
52.本实施例除保险装置与实施例一不同,其它结构均与实施例一完全相同。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保险装置采用保险扭环19,保险扭环19包括直线段和u型曲线段,直线段底端与u型曲线段的一端相接,且直线段垂直于u型曲线段所在平面,直线段顶端与左支架4底部可转动连接,通过转动直线段可使u型曲线段围于吊轴6的外侧。在闲置状态下,保险扭
环19的u型曲线段围在吊轴6外侧,不影响其与专用扶手轨道1的配合安装,在需要使用时,将保险扭环19向一侧旋转,将吊钩悬挂到吊轴6的底部,然后再旋转保险扭环19,使其围于吊轴6外侧,且其一端伸出位于吊钩上侧,防止出现脱钩现象,保证逃生者的安全。
53.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