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急救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5928阅读:3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应急救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救生器械,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交通事故、消防救灾等出现险情的情况下使用的应急救生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车辆在发生交通事故时,常常因被撞击变形或陷入对方车中,造成车门难于打开或车辆被压缩,使得司乘人员被挤压而无法逃离,对其营救的人员,只能利用现有的锥、剪刀、锤子、电锯之类的工具或设备实施营救工作,由于缺乏合适的工具,使得营救时间过长,伤者得不到急时的救治,错过救生的机会。另外,在个别紧急情况下,如车辆起火的情况下,要求在最短的时间里实施营救,而目前的工具或设备没有办法完成这样的任务。

发明内容本发明需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实用性强、机动性高、使用方便、用途广泛、携带方便、能够及时迅速实施营救的应急救生装置。
根据上述需解决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应急救生装置,包括二块撬开体、千斤顶和辅助器件,两块撬开体的同向端头与千斤顶连接,二块撬开体的另一端插入待撬物中,利用千斤顶瞬间产生的推力,将物体撬开。
本发明优选的实施例是所述的撬开体为楔形体,在二块楔形体一端开有通孔,其中通孔与千斤顶的顶体连接,另一通孔与千斤顶的顶头连接。
在楔形体与通孔同一端的平面上一体注塑成型有突出块。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发明的目的,各在楔形体一体注塑成型有四块突出块,分别是突出块,其中突出块一体注塑成平形刀口,突出块一体注塑成凹形刀口,突出块各在侧壁上开有孔。
所述的辅助器件包括有钳子、剪刀、尖头标枪和扁头标枪,在钳子和剪刀的手柄上开有与孔相同大小的孔,当需要使用钳子和剪刀时,通过插销或回扣或螺钉固接在突出块中。
所述的剪刀由两块一体注塑成型的剪刀主体以及通过轴销连接于剪刀主体间的固定片组成,剪刀主体可相对固定片转动,剪刀主体一端为刀口,二刀口形成剪头,剪刀主体的另一端为手柄,在手柄上设有与孔相同大小的孔。
为便于操作,在千斤顶的顶体上还与把手连接,把手通过端部的套圈紧箍于顶体上,套圈上安装有紧固螺钉。还包括有与千斤顶的顶头嵌合的支座,所述的支座由“Y”形支架和底坐组成,“Y”形支架上形成使顶头伸入的凹陷,“Y”形支架和底坐之间通过插销或螺钉活动联接,“Y”形支架可相对底坐上下摆动。
本发明应急救生装置的优点是,利用千斤顶瞬间产生的推力,可以将紧闭的车门打开,同时可利用突出的刀口对车皮或铁皮实施割裂,利用剪刀和钳子也可以实现撬开、割裂和剪断的功能,本发明还可以用于消防救灾领域。
附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发明楔形体1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本发明楔形体1’结构示意图;附图4是本发明楔形体1仰视图;附图5是本发明楔形体1右视图;附图6是本发明剪刀结构示意图;附图7是本发明钳子结构示意图;附图8是本发明千斤顶仰视图;附图9是本发明支座结构示意图;附图10是本发明支座仰视图;附图11是本发明把手结构示意图;附图12是本发明扁头标枪结构示意图;附图13是本发明尖头标枪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考附图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5所示,一种应急救生装置,包括二块楔形体1、1’和千斤顶8,在楔形体1、1’一端开有通孔2、2’,通孔2、2’中设有内螺纹,所述的千斤顶8为油压千斤顶,由顶体9、顶头10和油压端口组成,顶体9、顶头10上设有与通孔2、2’内螺纹相配的外螺纹,其中一楔形体的通孔2与千斤顶的顶体连接,另一块楔形体的通孔2’与千斤顶顶头连接。二块楔形体的另一端插入待撬物中,利用千斤顶瞬间产生的推力,将物体撬开。油压端口由进油孔、出油孔和油量调节器组成,通过油量调节器调节撬开动作的大小及幅度。
在楔形体1、1’与通孔2、2’同一端的平面上一体注塑成型有四块突出块3、3’、4、4’、5、5’、6、6’,其中突出块3、3’一体注塑成平形刀口,突出块4、4’一体注塑成凹形刀口,突出块5、5’、6、6’各在侧壁上开有孔7。
当车辆车门无法打开时,可以将楔形体的二端插入门缝中,操作千斤顶,使车门撬开,也可以利用平形刀口和凹形刀口先割开车皮,再利用楔形体来撬开。
如图6-7所示,本发明应急装置中的剪刀结构示意图,所述的剪刀由两块一体注塑成型的剪刀主体11、11’以及通过轴销12连接于剪刀主体间的固定片13组成,剪刀主体11、11’可相对固定片13转动,剪刀主体11、11’一端为刀口,二刀口形成剪头,剪刀主体11、11’的另一端为手柄,在手柄上设有与孔7相同大小的孔。使用的时候通过插销或回扣或螺钉穿过手柄和突出块5、5’、6、6’的孔7中,实现剪刀和楔形体1、1’连接。本发明剪刀可以剪断铁条等有一定厚度的物块。当在另一方向需要进行撬开动作时,可将剪刀取下,然后换上本发明的钳子。
如图8-10所示,本发明应急装置,还配有与千斤顶8的顶头10嵌合的支座,所述的支座由“Y”形支架14和底坐15组成,“Y”形支架14上形成使顶头伸入的凹陷,“Y”形支架14和底坐15之间通过插销或螺钉活动联接,“Y”形支架14可相对底坐15上下摆动。底坐15为圆形底盘,在底盘四周上设有固定孔,“Y”形支架14的另一端头可以做成尖锥形,可以用于插入车皮或车厢中产生孔,以便于楔形体插入。
如图11所示,为了便于操作,在千斤顶8的顶体9上还与把手16连接,把手16通过端部的套圈17紧箍于顶体9上,套圈17上安装有紧固螺钉,紧固螺钉为带有活动把手的螺钉,当需要拆卸或安装把手16时,可通过带有活动把手的螺钉,实现快速的动作,不需要用另外的工具拆卸或安装。
如图12-13所示,尖头标枪和扁头标枪结构示意图,尖头标枪为二头尖锥形,在其中一尖头上设有凸起20,尖头标枪二端可人工操作插入物体表面形成孔,可以使楔形体插入,当被撬开物体为斜放状态时,人拿住尖头标枪插入底下的楔形体中,尖头上的凸起20放置在楔形体上,在楔形体受千斤顶作撬开动作时,不会产生顺着斜放物的方向的位移。尖头标枪为一头尖锥形另一头为扁形,在扁头标枪上一体注塑出与凹槽18相卡接的凸块19,当需要拆卸连接在千斤顶8的楔形体1、1’时,可先将扁头标枪的凸块19卡接在千斤顶8的顶头10,把住扁头标枪可方便地将楔形体1、1’从千斤顶8拆下。尖头标枪和扁头标枪可用于在物体表面产生不同形状的孔,以便于楔形体的端部拆入,实施撬开的工作。另外尖头标枪和扁头标枪的尖锥形的一端可插入底坐15的底盘上固定孔中,实现将支座固定。
权利要求
1.一种应急救生装置,其特征是包括二块撬开体(1)、(1’)、千斤顶(8)和辅助器件,两块撬开体的同向端头与千斤顶连接,二块撬开体(1)、(1’)的另一端插入待撬物中。
2.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应急救生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撬开体为楔形体,在二块楔形体一端开有通孔(2)、(2’),其中通孔(2)与千斤顶(8)的顶体(9)连接,另一通孔(2’)与千斤顶(8)的顶头(10)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
2所述的应急救生装置,其特征是在楔形体与通孔(2)、(2’)同一端的平面上一体注塑成型有突出块。
4.根据权利要求
3所述的应急救生装置,其特征是在一楔形体一端上一体注塑成型有四块突出块,其中突出块一注塑成平形刀口,突出块二注塑成凹形刀口,突出块三、四各在侧壁上开有孔(7)。
5.根据权利要求
1~4任一项权利要求
所述的应急救生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辅助器件包括有钳子、剪刀、尖头标枪和扁头标枪,在钳子和剪刀的手柄上开有与孔(7)相同大小的孔,当需要使用钳子和剪刀时,通过插销或回扣或螺钉连接在二块楔形体的突出块的孔(7)中。
6.根据权利要求
5所述的应急救生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剪刀由两块一体注塑成型的剪刀主体(11)、(11’)以及通过轴销(12)连接于剪刀主体间的固定片(13)组成,剪刀主体(11)、(11’)可相对固定片(13)转动,剪刀主体(11)、(11’)一端为刀口,二刀口形成剪头,剪刀主体(11)、(11’)的另一端为手柄。
7.根据权利要求
5所述的应急救生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有与千斤顶(8)的顶头(10)嵌合的支座,所述的支座由“Y”形支架(14)和底坐(15)组成,“Y”形支架(14)上形成使顶头伸入的凹陷,“Y”形支架(14)和底坐(15)之间通过插销或螺钉活动联接,“Y”形支架(14)可相对底坐(15)上下摆动。
8.根据权利要求
7所述的应急救生装置,其特征是在千斤顶(8)的顶体(9)上还与把手(16)连接,把手(16)通过端部的套圈(17)紧箍于顶体(9)上,套圈(17)上安装有紧固螺钉。
9.根据权利要求
8所述的应急救生装置,其特征是在千斤顶(8)的顶头(10)上开有凹槽(18),在扁头标枪上一体注塑出与凹槽(18)相卡合的凸块。
10.根据权利要求
9所述的应急救生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千斤顶为油压千斤顶。
专利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急救生装置,包括二块撬开体1、1’、千斤顶8和辅助器件,两块撬开体的同向端头与千斤顶连接,二块撬开体1、1’的另一端插入待撬物中,利用千斤顶8瞬间产生的推力,将物体撬开,同时本发明应急救生装置还包括有钳子、剪刀和标枪,除了可以实现撬开物体的动作之外,还能对物体实施割裂、剪断和插穿的动作。本发明应急救生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实用性强、机动性高、使用方便、用途广泛、携带方便、能够及时迅速实施营救的优点。
文档编号A62B99/00GK1994493SQ200610132418
公开日2007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06年12月25日
发明者陈伟明 申请人:陈伟明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