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和刷新具有金属涂层的室部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8755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清洁和刷新具有金属涂层的室部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清洁和刷新处理室部件的方法。
背景技术
衬底处理室被用于以激发的处理气体处理衬底,以制造诸如集成电路芯片和显示器的电子电路。通常,处理室包含包围处理区域的围壁;激发气体的气体激发器以及排放和控制气体压力的排放系统,其中,所述处理气体被引入所述处理区域中。诸如室壁、衬垫和沉积环之类的室部件容易被用来处理衬底的激发气体腐蚀,尤其是当处理气体包含卤素时。通过在部件上形成诸如经双丝电弧喷镀的铝涂层之类的防腐蚀涂层,可以提高防腐蚀性。涂层也可以具有经纹理化的表面,而处理残留物粘附到所述表面上,由此防止了累积的处理残留物剥落并污染正在室中处理的衬底。
这样的经涂层的部件常常需要经常清洁和刷新,以保持其性能。例如,当这样的室部件被用于PVD工艺以将沉积材料从靶溅射到衬底上时,溅射材料也会累积在部件的表面上。累积的处理沉积物产生热膨胀应力,所述热膨胀应力导致剥离、裂缝和涂层从下方结构剥落。室中的等离子体可以穿透涂层的损伤区域,侵蚀下方结构的暴露表面,最终导致部件的失效。因此,在处理了多个衬底后,通常要进行刷新处理以清洁和刷新经涂层的部件。刷新处理可以包括去除已经累积在涂层表面上的诸如溅射材料的处理沉积物以及用防腐蚀材料对部件进行重新涂层。刷新处理减少在处理衬底期间涂层从部件散裂和剥落的发生,由此减小了在室中被处理的衬底的污染。
在一个传统的刷新工艺中,利用酸和碱清洁溶液清洁金属部件,以去除累积在涂层上的处理残留物,并且也从部件溶解和去除金属涂层,如例如在Wang等人的2002年11月25日递交并共同转让给应用材料公司(Applied Materials)的美国专利申请No.10/304,535所述的,其中所述美国申请通过引用其全文被包括在本申请中。然后,部件的表面在较苛刻和剧烈的微珠喷砂工艺中被喷砂处理,其中所述微珠喷砂工艺再纹理化(retexture)部件的表面,以提供理想的表面粗糙度,并且由此提高随后涂覆的涂层的粘附力。较苛刻的微珠喷砂步骤使用具有至少约600微米的尺寸的较大微珠粒子和至少约483kPa(70psi)的高微珠喷砂压力,以再纹理化表面并提供具有至少约6.35微米(250微英寸)的平均表面粗糙度的表面。在微珠喷砂之后,涂层例如通过双丝电弧喷镀工艺被重新涂覆到部件上。
但是,上述工艺的问题是其通常不能充分地去除过量的金属间化合物,所述金属间化合物可以在金属涂层和下方的金属部件之间的界面上生长,并被认为是由处理室中的部件的热循环引起的。金属间化合物弱化了涂层和部件之间的结合,并且可以导致涂层从部件散裂,这可能减小部件零件寿命以及导致散裂的涂层材料污染衬底。当使用高于约300℃的处理室温度并处理大量的衬底而不引入部件刷新步骤时,可以累积大量的这样的金属间化合物。
因此,人们希望获得一种刷新和清洁经涂层的部件的工艺,以提供具有提高的防腐蚀性的部件和更长的部件使用寿命。具体地,人们希望获得一种基本完全从部件去除金属间化合物的刷新和清洁经涂层的部件的工艺,以在涂层和下方的部件之间提供改善的结合。

发明内容
清洁和刷新处理室的部件,以从部件表面去除金属间化合物。所述部件包括具有涂层的结构,所述涂层包含金属间化合物上方的第一金属层。为了刷新部件,第一金属层被去除以形成暴露表面,所述暴露表面至少部分地包含金属间化合物。通过例如将所述第一金属层的表面浸入清洁溶液中可以去除第一金属层,其中所述清洁溶液例如是至少部分溶解所述金属层的酸性或者碱性溶液。在渗透微珠喷砂步骤中,通过利用被加压到低于约310kPa(45psi)的压力的气体朝向暴露表面推进微珠直径小于约180微米的喷砂微珠,对暴露表面进行微珠喷砂处理,由此从所述结构的暴露表面去除金属间化合物,以形成经清洁的表面。然后例如通过双丝电弧热喷镀法,在经清洁的表面上方形成第二金属层。
还可以通过进行纹理化微珠喷砂步骤,对所述经清洁的表面进行纹理化以提供预定的表面粗糙度,其中所述纹理化微珠喷砂步骤在第二金属层被形成在所述表面上方之前进行。纹理化微珠喷砂步骤包括利用被加压到至少约276kPa(40psi)的压力的气体朝向所述表面推进微珠直径大于约400微米的喷砂微珠,由此形成平均表面粗糙度从约3.81微米(150微英寸)到约8.89微米(350微英寸)的纹理化表面。


参考下面的示出了发明的示例的说明、所附权利要求和附图,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这些特征、方面和优点。但是,应该理解每一个特征一般都可以在发明中使用,而不仅仅是在具体附图的环境中,本发明包括这些特征的任何组合,其中图1A是部件的实施例的示意性侧视图,其中所述部件具有上覆的涂层并具有涂层和部件下方结构之间的金属间化合物;图1B是图1A的部件在将涂层浸入清洁溶液以去除涂层之后的示意性侧视图;图1C是图1B的部件在进行渗透微珠喷砂步骤以从部件去除金属间化合物之后的示意性侧视图;图1D是图1C的部件在进行纹理化微珠喷砂步骤以使部件的表面粗糙之后的示意性侧视图;图1E是图1D的部件在重新将涂层涂覆到部件之后的示意性侧视图;图2是示出了部件刷新工艺的实施例的流程图;以及图3是具有一个或者多个经涂层的部件的处理室的实施例的截面侧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工艺适用于清洁和刷新如例如在图1A中所示的具有涂层302的部件300。该工艺可以被用于清洁和刷新室106中易于受侵蚀的一个或者多个部件300,所述部件300例如是在室106中提供处理气体的气体输送系统112、在室106中支撑衬底104的衬底支撑114、激发处理气体的气体激发器116、室围壁118和护罩120、以及从室106排放气体的气体排放装置122中的一个或者多个的某些部分,所有这些示例性实施例被示出在图3中。例如,在物理气相沉积室106中,经涂层的部件300可以包括室围壁118、室护罩120、靶124、覆盖环126、沉积环128、支撑环130、绝缘体环132、线圈135、线圈支撑137、挡板盘133、夹持护罩141和衬底支撑114的表面134。
室部件300包含具有上覆涂层302的下方结构304,所述上覆涂层302覆盖结构304的至少一部分,如图1A所示。下方结构304包含耐受来自激发气体的侵蚀的金属材料,所述激发气体例如是在衬底处理环境中形成的激发气体。例如,结构304可以包含铝、钛、不锈钢、铜和钽中的至少一种。结构304的上表面306接触涂层302,并具有改善上覆涂层302到结构304的粘附力的表面粗糙度。例如,上表面306可以具有至少约2.0微米(80微英寸)的表面粗糙度。涂层302也包含在激发气体中耐侵蚀的金属材料,例如铝、钛、铜和铬中的至少一种。涂层302还可以包含经纹理化的暴露表面308,以使在衬底104的处理中所产生的处理残留物粘附到涂层302的表面308上。
部件300在处理一个或者多个衬底104之后被清洁和刷新,以从部件300去除处理残留物并且清洁结构304的上表面306,提供具有下述特性的表面,所述特性允许改善下方结构304和涂层302之间的结合。例如,可以清洁结构304的上表面306,以从结构304的表面306去除化合物和微粒,所述化合物或者微粒例如是在涂层302和结构304之间生长的金属间化合物310,如在图1A中所示的。表面306还可以通过使表面306粗糙而被纹理化,以在涂层302和结构304之间提供更好的粘附。
用于处理室部件300的清洁和刷新工艺的实施例的示例被示出在图2的流程图中。该方法的实施例通常包括从下方结构304去除第一金属层302a以暴露具有金属间化合物310的表面306;进行渗透微珠喷砂步骤以去除金属间化合物310;进行纹理化微珠喷砂步骤以使表面306粗糙到预定的平均表面粗糙度;以及在表面上形成第二金属层302b。
在一个方案中,涂层302包括第一金属层302a,其中,通过将涂层302的表面308浸入例如酸性或者碱性清洁溶液的清洁溶液中,至少部分地从结构304去除第一金属层302a。合适的酸性清洁溶液可以包含HF、HNO3、HCl、H3PO4和H2SO4中的至少一种。合适的碱性清洁溶液可以包含KOH、NH4OH、NaOH和K2CO3中的至少一种。还可以使清洁溶液适用从部件300去除积累的处理残留物。在一个方案中,表面308被浸入多于一种的清洁溶液中,以提供对于涂层302和处理残留物两者的所期望的去除。例如,涂层302的表面308可以被浸入酸性清洁溶液中,所述酸性清洁溶液包含从约2M到约8M的HF(例如约5M的HF)和从约2M到约15M的HNO3(例如约12M的HNO3)。然后将表面308浸入碱性清洁溶液中,所述碱性清洁溶液包含从约1M到约8M的KOH(例如约3M的KOH)。图1A示出了具有涂层302的待刷新的部件300,而图1B示出了部件300,其中涂层302通过作为刷新工艺的一部分的侵入清洁溶液中的操作,已经被从所述部件300去除。
一旦涂层302被去除,进行清洁步骤以去除金属间化合物310,其中所述金属间化合物310生长在位于下方结构304和涂层302之间的界面处的结构表面306上。如例如在图1A和图1B中示出的,这些金属间化合物可以包含来自涂层302和结构304的金属物,所述金属物在涂层302和结构304之间形成金属化合物的无序的团聚物。人们认为金属间化合物310是由于在室工作期间的经涂层部件300的热循环形成的,其中所述热循环导致涂层302和下方结构304的结晶结构的破坏,并且导致结晶结构被破坏的金属物迁移到界面。金属间化合物310可以包含来自涂层302和下方结构304的凝聚材料的组合,例如FeAl、Fe3Al和NiAl化合物,并且金属间化合物310也可以在结构304的表面306上形成化合物层。在涂层302和结构304之间金属间化合物310的形成减小了表面306和涂层302之间的接触面积,因此减小了涂层302到结构表面306的粘附。
已经发现一种从暴露表面306去除金属间化合物310的改进工艺,所述工艺包括进行渗透微珠喷砂步骤。在微珠喷砂工艺中,加压气体将固体喷砂微珠312朝向下方结构304的表面306推进。通过选择微珠喷砂条件以渗透表面中的裂纹和裂缝311来进行渗透微珠喷砂,以去除金属间化合物。例如,可以选择具有更小微珠直径的喷砂微珠312,所述更小微珠直径的喷砂微珠能够更好地渗透窄的裂纹和裂缝311,以提供更好的总体的金属间化合物的去除。微珠直径可以是基本上为球形的微珠的直径,并且也可以是不够完美球形的微珠的平均尺寸的量度,不够完美球形的微珠例如是包含椭球或者甚至立方形的微珠。在一个实施例中,将直径小于约180微米的喷砂微珠312朝向表面306推进,其中,小于约180微米的直径例如是从约80微米到约180微米,甚至是约100微米到约180微米,例如约150微米。例如,喷砂微珠可以基本由直径小于约180微米的微珠组成。该直径可以对应于具有至少约80的筛网尺寸,例如为从约80到约120,甚至是约100。也可以选择比裂缝311的平均宽度更小的微珠直径,以使微珠渗透到裂缝中。合适的微珠材料可以包括例如氧化铝、玻璃、硅石或者硬塑料。
渗透微珠喷砂工艺还使用较低压力的气体用于推进精细喷砂微珠312。在渗透微珠喷砂工艺中用于将微珠312朝向表面推进的气体的压力可以小于约310千帕(45磅/平方英寸),例如从约172kPa(25psi)到约310kPa(45psi),甚至为约241kPa(35psi)。适于提供渗透微珠喷砂工艺的其他微珠喷砂条件包括微珠312相对于表面306的入射角度为从约35度到90度,例如从约35度到约55度,甚至是约45度;以及微珠312从微珠喷砂机到下方结构304的表面306行进的投射距离(standoffdistance)为从约10cm到约25cm,例如从约10cm到约15cm。
利用较细微珠和较低微珠喷砂压力的渗透微珠喷砂工艺提供了对于表面306上的金属间化合物310的优异的清洁性能,而不会损伤表面306的下方结构。由较温和的渗透微珠喷砂工艺提供的改善结果是意想不到的,因为人们先前相信从表面306更完全和更彻底去除金属间化合物310需要更剧烈的微珠喷砂工艺。如例如在图1C中示出的,较温和的微珠喷砂工艺提供基本不存在金属间化合物310的表面306,由此提高部件300的工作寿命,因为同一部件可以被更多次的清洁。
然后,进行随后的纹理化微珠喷砂步骤,以纹理化下方结构304的表面306来提高随后所涂敷的涂层302的粘附力。可以进行纹理化微珠喷砂工艺,以将表面恢复到所期望的表面粗糙度,所述表面粗糙度可能已经被减小了,例如被用于去除涂层302的化学清洁溶液减小了。纹理化微珠喷砂工艺理想地包含比渗透微珠喷砂工艺相对更剧烈的微珠喷砂工艺条件,其中喷砂微珠312具有更大的微珠直径,刻凿表面306的更大区域。该工艺还可以包含更高的气体压力,所述更高的气体压力以更大的力将微珠312向表面306推进,来提供预定的表面粗糙度。剧烈的纹理化步骤理想地提供至少约3.81微米(150微英寸)、甚至至少约4.32微米(170微英寸)的结构表面306的平均表面粗糙度,例如从约3.81微米(150微英寸)到约8.89微米(350微英寸)、以及甚至从约4.45微米(175微英寸)到约8.89微米(350微英寸)。在一个方案中,包含不锈钢的结构304的表面306被微珠喷砂到从约4.45微米(175微英寸)到约6.35微米(250微英寸)(例如约5.33微米(210微英寸))的平均粗糙度。在另一个方案中,包含钛的结构304的表面306被微珠喷砂到从约4.45微米(175微英寸)到约8.89微米(350微英寸)(例如约7.62微米(300微英寸))的平均粗糙度。在图1D中示出了在纹理化微珠喷砂工艺中被粗糙化的部件300的示例。
在合适的纹理化微珠喷砂步骤的示例中,将直径为至少约400微米(例如从约400微米到约1000微米,甚至约450微米)喷砂微珠312朝向表面306推进,以将表面306粗糙到预定的平均表面粗糙度。该微珠尺寸可以对应于小于约70的筛网尺寸,例如从约24到约70,甚至是约36。用于推进微珠312的空气的合适压力可以是至少约138kPa(20psi)的压力,例如从约138kPa(20psi)到约827kPa(120psi),甚至是至少约276kPa(40psi)的压力,例如从约276kPa(40psi)到约414kPa(60psi)(例如约310kPa(45psi))。空气压力也可以是比在渗透微珠喷砂步骤中使用的压力高至少约69kPa(10psi)。适合提供纹理化微珠喷砂工艺的其他微珠喷砂条件包括微珠312相对于表面306的入射角度为从约45度到90度,甚至从约50度到约70度;以及微珠312从微珠喷砂机到下方结构304的表面306行进的投射距离为从约10cm到约25cm,例如从约10cm到约15cm。一旦金属间化合物已经被去除,优选在渗透微珠喷砂步骤后进行纹理化微珠喷砂步骤。但是,纹理化步骤也可以在渗透喷砂步骤之前进行,并且纹理化和渗透微珠喷砂步骤可以交替或者以其他次序反复进行。
在测量诸如平均粗糙度的表面306性能时,可以使用国际标准ANSI/ASME B.46.1-1995规定的适当的取样长度(cut-off length)和评价长度(evaluation length)。下面的表1示出了由此标准定义的平均粗糙度的值、适当的取样长度以及最小和典型评价长度之间的对应关系。
表1

平均粗糙度可以通过表面光度仪(profilometer)或者扫描电镜测量,其中,所述表面光度仪将探针在表面306上方经过并且生成表面306上的凸凹的高度的波动轨迹,而所述扫描电镜利用从表面306反射的电子束来生成表面306的图像。
一旦下方结构304的表面306通过上述刷新工艺被清洁和纹理化,就在表面306的至少一部分上方形成包含第二金属层302b的涂层302。第二金属层302b可以包含与第一金属层302a相同的或者不同的材料,例如,第二金属层302b可以包含基本耐受衬底处理室中的侵蚀的一种或者多种金属,例如铝、钛、铜和铬中的至少一种。通过在涂层302和下方结构304之间提供较强结合的方法涂敷涂层302,以保护下方结构304。例如,可以通过一种或者多种化学或者物理沉积工艺或者通过例如双丝电弧喷镀法、等离子体电弧法或者含氧燃料火焰喷镀法之类的火焰溅镀或者热溅镀,来涂敷涂层302。在图1E中示出了具有包含第二金属层的涂层302的经刷新的部件300。
在一个方案中,如例如在2001年5月8日授予Lazarz等的美国专利No.6,227,435 B1和1997年12月9日授予Scruggs的美国专利No.5,695,825中所描述的,通过双丝电弧喷镀工艺将包含金属层302b的涂层302涂敷到经清洁的表面306,这两篇专利通过引用其全文被包含于此。在双丝电弧热喷镀工艺中,热喷镀器(没有示出)包含两个自耗电极,所述两个电极的形状和放置角度允许在其间形成电弧。例如,自耗电极可以包含由待涂层在表面上的金属形成的双丝,自耗电极成角度地彼此相对以允许在最近点附近形成放电。当在自耗电极上施加电压时,在自耗电极之间产生电弧放电,同时诸如空气、氮气或者氩气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的载气在电极之间流动。电极之间的电弧放电使电极上的金属雾化(atomize)和至少部分液化,并且由电弧放电电极激发的载气从热喷镀器朝向下方结构304的表面306推进熔融粒子。熔融粒子撞击在下方结构304的表面306上,在所述表面306上,所述熔融粒子冷却并凝聚以形成保形的涂层302。当丝被用作自耗电极时,可以将丝连续地供给到热喷镀器中,以提供金属材料的连续输入。
选择在热喷镀过程中的操作参数,以适于调节涂层材料应用的特性,操作参数例如是涂层材料在其通过从热喷镀器到下方结构表面306的路程时的速度和涂层材料的温度。例如,可以选择气体流量、功率水平、粉末供给速率、载气流量、从热喷镀器到表面306的投射距离以及涂层材料相对于表面306的沉积角度,以改善涂层材料的涂敷和涂层302到下方结构表面306的随后的粘附。例如,自耗电极之间的电压可以被选择为从约10V到约50V,例如为约30V。此外,在自耗电极之间的电流可以被选择为从约100A到约1000A,例如为约200A。热喷镀器的功率水平通常在从约6到约80kW的范围,例如约为10kW。
还可以选择投射距离和沉积角度,以调节涂层材料在表面306上的沉积特性。例如,投射距离和沉积角度可以被调节以修改熔融涂层材料在撞击表面时溅射的图案,以形成例如“薄饼”和“薄片”图案。还可以调节透射距离和沉积角度,以修改在涂层材料撞击表面306时涂层材料的液滴尺寸、速度或者相。在一个实施例中,热喷镀器和表面之间的透射距离为约15cm,并且涂层材料到表面306上的沉积角度为约90度。
可以调节涂层材料的速度,以适当地将涂层材料沉积在表面306上。在一个实施例中,粉末化的涂层材料的速度是从约100到约300米/秒。而且,可以调整热喷镀器,使得在涂层材料撞击表面时涂层材料的温度为至少约熔融温度。熔点以上的温度可以产生高密度和高结合强度的涂层。例如,在放电周围被激发的载气的温度可以超过5000℃。但是,在放电周围被激发的载气的温度也可以被设定为足够低,使得涂层材料在与表面306撞击时保持一段时间的熔融。例如,合适的时间长度可以至少约数秒。
理想地选择热喷镀工艺参数,以提供具有期望结构和表面特性的涂层302,例如具有期望的涂层厚度、涂层表面粗糙度以及涂层的孔隙率,这些对提高经涂层的部件的性能有帮助。涂层302的厚度可以影响涂层302到下方结构304的粘附性和部件300的耐侵蚀性能。涂层302的合适的厚度可以例如从约152微米(0.006英寸)到约508微米(0.02英寸)。对于由铝涂层302覆盖的下方结构304,涂层302的合适厚度可以从约254微米(0.01英寸)到约508微米(0.02英寸),例如约304微米(0.012英寸),所述下方结构304例如为经涂层的不锈钢结构或者钛结构。还可以选择热喷镀工艺参数,以提供具有经纹理化表面308的涂层302,其中处理残留物可以粘附到纹理化表面308上。例如,涂层302可以具有纹理化的表面308,所述纹理化表面308具有从约25微米(1000微英寸)到约50.8微米(2000微英寸)的表面粗糙度。
还可以进行另外的清洁步骤,以清洁一个或者多个涂层302和下方结构表面306。例如,可以在微珠喷砂之后而在涂敷涂层302之前,通过进行超生波清洁步骤来清洁下方结构表面306,其中在所述超声波清洁步骤中,下方结构304被浸入包含去离子水的清洁浴(cleaning bath)中,并且声波被引入清洁浴中以轻微地搅动表面306。然后可以将表面306加热到至少100℃的温度,以干燥部件300并去除挥发性杂质。也可以在去离子水超声波清洁步骤中清洁涂层302的表面308。也可以提供加压的N2流来清洁涂层302或者下方结构304的表面。
已经根据所述工艺被清洁和刷新的部件300表现出在涂层302和下方结构304之间明显提高的结合力,和提高的部件寿命。例如,根据该工艺清洁和涂层的部件在沉积室106中提供了提高的性能,其中,在沉积室106中形成的溅射材料可以在部件300的暴露表面上累积到至少约100微米甚至到约300微米的厚度,而基本不会导致涂层302从部件300散裂。而且,根据本方法清洁和刷新的部件可以被用来处理至少约4个衬底104,而基本不会有涂层302的散裂。此外,改进的刷新工艺允许经涂层的部件300被刷新和再使用至少约15次而基本上不会出现部件300的失效。相比而言,没有充分去除金属间化合物310的传统刷新工艺仅仅允许部件300刷新和再使用5次。因此,本刷新工艺提供了一种部件300,其寿命是经传统方法刷新的部件300的寿命长度的至少2倍。
在图3中示出了具有根据本工艺被刷新的部件的合适处理室106的示例。室106可以是多室平台(没有示出)的一部分,所述多室平台具有由机械手机构连接的一组互连的室,其中所述机械手在室106之间传送衬底104。在示出的方案中,处理室106包括溅射沉积室,也被称为物理气相沉积室或PVD室,所述溅射沉积室能够将沉积材料溅射到衬底104上,所述沉积材料例如是钽、氮化钽、钛、氮化钛、铜、钨、氮化钨和铝中的一种或者多种。室106包含包围处理区109的围壁118,所述围壁118包括侧壁164、底壁166和顶壁168。支撑环130可以被布置在侧壁164和顶壁168之间以支撑顶壁168。其他的室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护罩120,所述护罩120使围壁118与溅射环境隔离。
室106包含用于在溅射沉积室106中支撑衬底的衬底支撑114。衬底支撑114可以是电浮空或者可以包含电极170,其中所述电极170被诸如RF电源的电源172加偏压。衬底支撑114还可以包含挡板盘133,在没有衬底104时所述挡板盘133可以保护支撑114的上表面134。在操作中,衬底104通过室106侧壁164上的衬底加载入口(没有示出)被引入室106中,并被置于支撑114上。支撑114可以通过支撑升降伸缩架(support lift bellows)上升或者下降,并且在将衬底104运送进室106和运送出室106的过程中,可以使用升降臂组件(没有示出)来将衬底升起和下降到支撑114上。
支撑114还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诸如覆盖环126和沉积环128的环,其覆盖支撑114的上表面134的至少一部分以防止支撑114的侵蚀。在一个方案中,沉积环128至少部分地包围衬底104以保护支撑114没有被衬底104覆盖的部分。覆盖环126环绕和覆盖沉积环128的至少一部分,并减少粒子到沉积环128和下方支撑114上的沉积。
包含处理气体源的气体输送系统112将诸如溅射气体的处理气体引入室106中,所述处理气体源包含一个或者多个气源174,所述气源中的每一个提供管道176,所述管道176具有诸如质量流量控制器的气体流量控制阀178,以使设定流速的气体从其通过。管道176可以将气体供给到混合歧管(没有示出),在所述混合歧管中,气体被混合以形成期望的处理气体组成。混合歧管向气体分配器180供料,所述气体分配器180具有一个或者多个处在室106中的气体出口182。处理气体可以包含诸如氩气或者氙气的非反应性气体,所述非反应性气体能够有力地撞击到靶上并从靶上溅射出材料。处理气体还可以包含诸如一种或者多种的含氧气体或者含氮气体之类的反应性气体,所述反应性气体能够与溅射出的材料反应,以在衬底104上形成层。用过的处理气体和副产品通过排气装置120被从室106排出,所述排气装置120包含一个或者多个排气端口184,所述排气端口184接收用过的气体并使用过的气体通过排气管道186,其中所述排气管道186具有节流阀188以控制室106中的气体压力。排气管道186提供一个或者多个排气泵190。通常,室106中溅射气体的压力被设定为次常压水平。
溅射室106还包括溅射靶124,所述溅射靶124面向衬底104表面105并包含待溅射到衬底104上的材料。靶124通过环形绝缘体环132与室106电隔离,并且被连接到电源192。溅射室106还具有护罩120,所述护罩120保护室106的壁118不受溅射出的材料的影响。护罩120可以包含具有上护罩部分120a和下护罩部分120b的壁状圆筒形,其中所述上护罩部分120a和下护罩部分120b保护室106的上部区域和下部区域。在图3所示的方案中,护罩120具有安装到支撑环130上的上部分120a和装配到覆盖环126上的下部分120b。也可以提供包含夹持环的夹持护罩141,以将上护罩部分120a和下护罩部分120b夹持在一起。也可以提供诸如内外护罩的其他可选护罩结构。在一个方案中,电源192、靶124和护罩120中的一个或者多个作为能够激发溅射气体以从靶124溅射材料的气体激发器116。电源192给靶124施加相对于护罩120的偏压。由施加的电压在室106中产生的电场激发溅射气体以形成等离子体,所述等离子体有力地撞击到靶124上并轰击靶124,以将材料从靶溅射到衬底104上。具有电极170和支撑电极电源172的支撑114通过激发和朝向衬底104加速从靶124溅射出的离子化材料,也可以作为气体激发器116的一部分。此外,可以提供气体激发线圈135,所述气体激发线圈135由电源192供电并被置于室106中以提高激发气体特性,例如提高激发气体的密度。气体激发线圈135可以由线圈支撑137支撑,所述线圈支撑137被安装到护罩120或者室106中的其他壁上。
室106被控制器194控制,所述控制器194包含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具有被设定来操作室106的部件从而对室106中的衬底104进行处理的指令。例如,控制器194可以包含衬底定位指令,设定来操作一个或者多个衬底支撑114和衬底运送装置在室106中定位衬底104;气体流量控制指令,设定来操作流量控制阀178以设置溅射气体到室106的流动;气体压力控制指令,设定来操作排气节流阀188以保持室106中的压力;气体激发器控制指令,设定来操作气体激发器116以设定气体激发功率水平;温度控制指令,设定来控制室106中的温度;以及工艺监控指令,设定来监控室106中的工艺过程。
虽然示出并描述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包含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并且这些实施例也在本发明的范围之中。例如,还可以清洁不同于在此描述的示例性部件的其他室部件。也可以结合所描述的清洁步骤使用其他的清洁步骤。此外,针对示例性实施例所示出的关系或者位置术语是可以互换的。因此,所附的权利要求不应限制为在此记载的对于优选方案、材料或者空间布置的描述。
权利要求
1.一种刷新处理室的部件的方法,所述部件包括具有涂层的结构,所述涂层包含金属间化合物上方的第一金属层,所述方法包括(a)去除所述第一金属层以形成暴露表面,所述暴露表面至少部分地包含所述金属间化合物;(b)通过利用被加压到低于约310kPa的压力的气体朝向所述暴露表面推进微珠直径小于约180微米的喷砂微珠,来进行渗透微珠喷砂步骤,由此从所述结构的所述暴露表面去除所述金属间化合物,以形成经清洁的表面;以及(c)在所述经清洁的表面上方形成第二金属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b)包括利用微珠直径从约80微米到约180微米的喷砂微珠对所述暴露表面进行微珠喷砂处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暴露表面包含裂缝,并且其中所述微珠直径被选择为小于所述裂缝的平均宽度,由此所述喷砂微珠可以渗透到所述裂缝中以去除所述金属间材料。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b)包括通过利用被加压到从约172kPa到约310kPa的压力的气体朝向所述暴露表面推进喷砂微珠,来对所述暴露表面进行微珠喷砂处理。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纹理化微珠喷砂步骤,用于纹理化所述经清洁的表面以具有从约3.81微米到约8.89微米的平均表面粗糙度。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纹理化微珠喷砂步骤包括利用被加压到从约276kPa到约414kPa的压力的气体向所述暴露表面推进微珠直径从约400微米到约1000微米的喷砂微珠。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结构包含铝、钛、不锈钢、铜和钽中的至少一种,并且其中所述涂层包含铝、钛、铜和铬中的至少一种。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a)包括将所述第一金属层的表面浸入包含酸性或者碱性溶液的清洁溶液中,以溶解所述第一金属层。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c)包括在所述经清洁的表面上方双丝电弧喷镀所述第二金属层。
10.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刷新的部件,其中所述部件能够通过所述方法被刷新至少约15次,而基本上不会出现所述部件的失效。
11.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刷新的部件,其中所述部件包含围壁、室护罩、靶、覆盖环、沉积环、支撑环、绝缘体环、线圈、线圈支撑、挡板盘、夹持护罩和衬底支撑中的一个或者多个的至少一部分。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清洁和刷新处理室的部件以从部件表面去除金属间化合物的方法。所述部件包括具有涂层的结构,所述涂层包含金属间化合物上方的第一金属层。为了刷新部件,第一金属层被去除以形成暴露表面,所述暴露表面至少部分地包含金属间化合物。在渗透微珠喷砂步骤中,通过利用被加压到低于约310kPa(45psi)的压力的气体朝向暴露表面推进微珠直径小于约180微米的喷砂微珠,对暴露表面进行微珠喷砂处理,由此从所述结构的暴露表面去除金属间化合物,以形成经清洁的表面。然后在经清洁的表面上方形成第二金属层。
文档编号B32B15/04GK1609259SQ20041008
公开日2005年4月27日 申请日期2004年10月21日 优先权日2003年10月22日
发明者林一莘, 徐大江, 克利福德·斯托 申请人:应用材料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