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气调保鲜与微波加热自动调压包装装置用复合膜与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428708阅读:9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气调保鲜与微波加热自动调压包装装置用复合膜与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调保鲜与微波加热自动调压(microwave self-venting)包装装置用复合膜与制造方法,特别是运用在各式密闭生鲜蔬果包装盒体或袋体包装上,可以同时提供延长保鲜期限与可以直接微波加热过程中具有自动调节高温高压热蒸汽功能而没有气爆之虞。
背景技术
早期,欲延长蔬果保鲜期与维持好质量,降低保存环境温度是一种方法,低温环境下,可以降低蔬果活体之新陈代谢速率,蔬果体内之有机醣类、淀粉与脂肪的氧化消耗速率将减缓,此将延缓蔬果早熟与黄变,另外在数十年前即有人发现,调整改变生鲜蔬果周围气体中氧气与二氧化碳浓度也可以减缓其新陈代谢速率和延长该蔬果贮藏储运间寿命与好质量,事实上气调贮藏是在冷藏基础上的进一步提高贮藏保鲜效果的结合应用,使兼具有冷藏与气调双重延长保鲜蔬果之功能,自此以后有关气调保鲜贮藏储运之研究蓬勃发展;由于各种蔬果之组织结构均不同,接触空气之面积不同其新陈代谢呼吸速率也不尽相同,需氧量与排放二氧化碳量亦不同,一般而言,叶菜类蔬果其表面积比较大,新陈代谢呼吸所需空气量大,相对成熟老化与黄变速率也较快,气调保鲜所控制之周围温度与氧气浓度需低和有较高之二氧化碳浓度,而对于块根球茎类蔬果则因只有外表皮面积呼吸,需氧量不高对环境之氧气浓度变化也较不敏感,所以于贮运环境温度、氧气与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需求不高,一般大气环境中约含有氧气浓度20.9%与二氧化碳浓度0.03%,在盛装以生鲜蔬果并且将贮存环境温度调至摄氏0至5度间冷藏温度,以及降低氧气浓度为2至15%与提高二氧化碳浓度为5至30%间,则生鲜蔬果之保鲜期将可以由3天大大提高至10天以上,此对于蔬果需要远距离储运配销之大陆国家或外销应用有帮助,对于容易受到天候变化地区与质量保鲜要求高之蔬果产品,此一气调包鲜用包装材料之开发有其重要性,因此全球各国无不大力投入研发特殊蔬果包装材料;目前市场上对于蔬果保鲜的应用方法可以分两大类,其一为提供一可控制之空间环境内主动式藉由侦测设备与由外界提供氧气与二氧化碳使调节控制环境有一稳定氧气与二氧化碳浓度,使得该环境下之蔬果得以延长保鲜期与优良质量,此称为主动式气调控制(controlled atmosphere,CA),该主动式的软硬件控制系统成本较高,另一种为被动式气体调控包装(modifiedatmosphere packaging,MAP),则藉使用一特殊气体透气率包装材料包装该生鲜蔬果,于一定贮存环境温度下藉蔬果本身之新陈代谢与呼吸作用与及该包装材料本身具有之特殊气体透气率,而使蔬果包装空间内环境之氧气与二氧化碳随着时间进行而逐渐达到所需保鲜用动态之平衡气体浓度值,此被动式包鲜包装材料的应用成本较低。
上述两种延长生鲜蔬果保之软硬件与包装材料应用,虽可以提供延长生鲜蔬果的保鲜期限,但均无法提供一种如本发明所揭露之包装材料同时具有延长保鲜的气体调控功能与可以直接微波加热该蔬果而具有自动调节高温高压热蒸汽的功能,一般而言,具有气调保鲜功能之包装材料,各种生鲜蔬果所需包材之氧气透过率约介于20至200000cc/(day·m2·atm·25℃)间,但此种气调保鲜之透气量无法提供调节与克服于密闭微波加热过程中蔬果所产生释放出大量高温高压热蒸汽,此必导致密闭式包装材料的气爆与材料破损现象,市场上常见生鲜蔬果包装材料具有保鲜透气性的聚乙烯或聚丙烯吹膜袋,虽具有气调保鲜性但无法直接应用于密闭式包装下之微波加热烹调应用,无法调节与承受微波加热所产生之大量高温高压热蒸汽为其限制。
本发明复合膜材料除了可以提供调控用之气体透气率,使具有生鲜蔬果气调保鲜功能,同时也提供一可密闭式蔬果之盒体或袋体包装下,直接微波加热烹调该蔬果之功能,并且于烹煮调理前无须于包装材料上搓洞、打孔或预先打开包装材料,微波加热过程中,可藉由复合膜上一组多数微观间隙结构进行高温高压热蒸汽过压(over pressure)自动调节,避免包装蔬果之盒体或袋体发生爆炸破裂,并确保高温蒸汽不致大量流失及维持食品美味之具自动调压的包装装置复合膜。
截至目前,有关蔬果之气调保鲜应用大多采用具有透气性的混练高分子材料,藉由共押出或吹袋制程技术,或藉由T-die拉伸延伸波膜技术使成一透气性膜,制程上有其复杂性,对于各种蔬果气体调控所需之透氧率与透二氧化碳率不能一体适用,更重要的是,这些具有呼吸透气性材料均无法提供密闭式微波加热环境下所产生的高温高压热蒸汽之大透气量之调节功能,下列材料为市场上常见之透气性材料,但无法承受密闭式微波加热烹调,具有特殊透气性薄膜蔬果包装材料之制造方法,目前较常见之产品有1.>塑料原料掺混一无机粉末原料,均匀混练后藉吹袋(Blown)或T-die押出与单或双轴延伸拉伸机台(one or two dimensional axial tenter),制得一透气性薄膜材料,常见例子如一种藉将无机材料粉末,例如碳酸钙(CaCO3)、氧化钛(TiO2)或氧化铝(Al2O3),均匀掺混至有机高分子材料中,如聚乙烯,然后押出成膜,如美国专利号码3,679,540、4,187390、4,350,655、4,466,931、4,777,073和5,340,646案所揭露之技术,一般而言,该类材料虽具有特殊透气性,可以达到气体调控包装环境(Modified Atmosphere Packaging,MAP)功能需求,但密闭式包装下之微波直接加热应用条件则无,理由(一)薄膜材料机械强度弱。(二)材料熔点低,一般使用材料均为低熔点之聚乙烯或聚丙烯,于掺练高比率之无机粉末固体含量下延伸度不得太高或材料结晶度不能太大,实务上薄膜易于延伸加工过程破裂,且无机粉末也易掉落。(三)原料配方中常需加入其它添加剂如滑剂,此添加之滑剂或上述之无机粉末的转移或接触食品,均于微波烹调过程对人体产生不佳之负面影响,滑剂添加剂如蜡成份于微波加热过程中,也常造成不愉快的异味(unpleasant odor),材料本身具有较弱机械强度与熔点偏低,无法应用于密闭式包装下微波加热过程,此常会导致持续受热过程中有过度延伸与爆裂之虞。
2.>塑料原料掺混一低分子量成份,如矿油,制膜后可以藉特殊溶剂加以淬取洗出该矿油成份,实务制程上塑料原料与矿油均匀混练后藉T-die或casting制膜后再经溶剂淬取洗出该矿油成份,制得一透气性薄膜材料,制造原理属于一种利用不兼容之材料混炼后制成薄膜,再使用溶剂萃取方法将其中某一成份溶洗出,而形成具有孔洞状结构之薄膜,如美国专利号码3,378,507、3,310,505、3,607,793、3,812,224、4247498、.4,466,931和5,928,582案所揭露之技术,一般而言,该类材料虽具有特殊透气性,可以达到气体调控包装环境(Modified Atmosphere Packaging,MAP)功能需求,同样的当于密闭式包装下之微波加热应用条件,仍无法调节大量高温高压热蒸汽量而会有爆破之虞,同样的,是否会有残余的未洗净的矿油成份与食品接触问题,与持续高温受热下之材料过度延伸与爆裂现象,均必须被考虑。
3.>另一种透气性材料,如美国专利号码5,865,926案所揭露之技术,则是利用具有透气性质之不织布或是纤维布。然而这些方法都会使得透气性薄膜具有巨孔洞(macroporous),在食品包装应用上,美食与能源有效使用上均不佳。
除了上述之材料仅具有气调保鲜功能但无密闭式微波加热自动调压功能,另一方面,为了避免微波加热或其它烹煮物品时,因食品受热产生大量热蒸汽与膨胀现象而导致的气爆现象,大多利用机械式微孔加工薄膜(microperforated film),或藉由机械冲孔(die cutting)加工方式,使包装材料或盘具上具有实际巨观孔洞(macro hole,aperture or stoma)之泄压(pressure release)用结构,具有巨观孔洞之透气性包装材料,一般为尺寸大于1mm以上之孔洞,虽然可以进行密闭式微波加热烹调,但因其高气体透气率的包装材料特性,结果均会变成一高透气性包装材料,而导致食品之失水与变干,蔬果保鲜应用实务上,包装材料上只要有孔洞大于0.1mm以上,则气调保鲜所需之低透氧率与低透二氧化碳率将无法提供,且平衡气体浓度也非常不稳定,导致蔬果于储运过程中的过熟耗损率极高,甚者须借助另一具有不可微波加热但可调控透气率之另一外包装材料进行二次包覆,如一般聚乙烯保鲜膜,如此过度包装也将增加包装制程成本与不方便性,换言之,气调保鲜与微波加热之调节大量高温热蒸汽不可兼得。另外一般利用机械冲孔包装材料做为蔬果包装,由于具有极高透气率,此时除了蔬果周围之各种气体浓度几乎与外界大气之各气体浓度几乎相同外,包装袋外若有小昆虫与菌体亦可以轻易进出该孔洞,再者其巨观之孔洞结构,当于有不当超时间微波加热过程(abuseovertime microwave cooking)时,物品仍有因加热过程失水过多而有变干变硬之虞。
上述所述之透气性材料与制造制程方法均属习知技术,但均不适合物品同时具有密闭式微波加热与气调保鲜用包装材料应用,更重要的是其制造成本很高。
另,本发明人则一直针对食品微波加热用之包装袋体或盒体材料作改善,其中,发明人于早期提出申请并经核准之台湾发明专利522123的公告号「包装袋与制造方法」发明案,该透气性复合膜材料作为食品微波加热用之包装袋能改善习知透气性材料之缺点与提供方便操作使用之特性,同时更可确保微波加热过程中,食品内含之水份被大量保留及其含有之汁液不会喷溅于微波炉内,减少耗时清洗与水资源浪费成本。更重要的是,此一可逆性自动透气调压功能包装材料于微波加热前处于密闭式结构;于加热过程中可自动调节包装材料本身所能承载之蒸汽压力,避免包装材料爆裂;于微波加热中止时的冷却过程,材料会恢复至密闭结构。此一与压力温度相关之可逆性结构特性使得该材料具有可重复使用之特性,和传统预先打开食品包装袋或割开一开口之单次破坏性微波加热使用方式有极大不同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延长蔬果气调保鲜与微波加热自动调压包装装置用复合膜与制造方法,特别是运用在各式蔬果包装盒体或袋体,在盛装以生鲜蔬果后并加以密闭封合,该包装装置于平常储运过程可以保持密闭包装方式与具有调控包装装置内之适当氧气与二氧化碳浓度以达到延长蔬果之有效保鲜期限,同时于微波加热烹调时可以直接自冷藏装置取出,并且无需打开包装,即可直接进行藉微波、滚水、蒸笼等不同加热方式调理该食品及食用之,使得这种相异于传统密闭食品包装,于加热调理前,如进行微波炉加热前,需预先打开包装盘或袋子容器或戳孔以避免加热进行中的密闭气爆现象,以这种具省时、方便、节约能源诉求之冷冻冷藏食品方式提供一革命性的包装概念,对上班族群或学生可以自超商或量贩店直接挑选其所需各式口味冷冻冷藏食品,置放于冰箱冷冻室中,食用时仅需直接自冷冻室取出,并直接置于微波炉中加热即可享用热呼呼的美食。
本发明是将原有核心发明专利技术之再一延伸创作产品与技术应用,其核心技术已经于近日先后取得台湾发明专利其公告号各别是第482722、522123与542812号,本发明之自动调节压力包装装置及制程上,结合应用了各种技术,例如特殊微观间隙结构15辗压轮组、塑料淋膜机、电晕表面处理机(corona treatmentmachine)与涂布机台(coating machine)等之整合应用,其中特殊微观间隙结构15辗压轮组,主要用来制备自动调压包装装置中关键可逆性调节压力基材膜层,制程中,系藉辗压该基材膜层并在该基材膜层上形成复数个微观间隙(micro-gap)结构而成,另外于调节高温蒸汽压力程度需求,于设计上,可藉控制该基材膜层上间隙之数目、形状、分布密度、分布位置、基材膜层厚度与基材膜层材料等因素来决定,辗压制程中所需之加工设备可以采用连续式对压轮组或是批次式对压平台组方式,于自动化需求下尤其以前者较具经济效益,其中之对压轮组或对压平台组中之一轮或一平台之表面具复数个尖突状结构,此尖突状结构可藉由下述方法制得<1>高硬度尖凸金属丝轮(wire brush)或针轮(needle roller);<2>藉电镀方法将多面体钻石颗粒粉末或高硬度之类似颗粒粉末均匀镀着于表面上;<3>以雷射蚀切割方式将硬质有机、金属或陶瓷材料雕刻(engraving)而成具有复数个尖突状结构之辗压面,例如雷射切割而成之陶瓷anilox roll轮子;<4>利用机械辗压型(tooling)加工方式,将一需求硬度之金属表面压制成所需之表面具有复数个尖凸结构,随后再藉高温回火、超音波等表面硬化处理(hardeningtreatment)方法而得最后所需之辗压面;<5>将一金属表面进行化学电解蚀刻成均匀尖凸结构后,再进行表面硬化处理成硬质辗压面。另外与辗压轮相对应之对压轮或对压面材料可以是具适当硬度之金属、塑钢或陶瓷等材料。如上面所述无论使用电镀钻石轮、机械压型(tooling)加工轮或者表面雷射雕刻之辗压轮,藉辗压加工制程使得结构上具有复数个微观间隙(micro-gap)结构,微观间隙结构区域,此处微观间隙结构区域形状可以是各种形状间隙。而形成本质上具有透气性结构。此处可依实际需求,使该被辗压薄膜(stabbed film)上具有所需之封合与透气功能特性与结构设计,其中可藉选择适当材料与配合不同之辗压轮、辗压机构与实际应用环境之需求而有不同之条件而得一最佳组合,此处本发明之微观间隙结构区域也可以因实际需求具有不同之分布设计,例如可为全面性分布、局部区域性分布、规则性分布、或者是不规则性分布,至于实际使用时机与应用机构,则端视被加工基材膜层材料、加工条件等因素而定,非常具有弹性应用设计。
本发明所得具有之第一组复数个微观间隙(micro-gap)结构之基材膜层,于辗压加工前与加工后基材膜本身没有材料被切除,基材膜之重量没有减损,不同于传统藉由机械冲孔(die cutting)加工会有切除物或表面电晕放电(coronadischarge)过程中有高温氧化烧除物,此冲孔加工与电晕放电加工均会导致薄膜基材重量减少且产生巨观结构之高透气孔洞结构。
另外,本发明所选用的尖突辗压机构上的突出物可以为线段型、圆锥型、金字塔型、四方锥型、多面角锥形、十字柱型或者是其它型式,经过辗压加工制程之后,于辗压加工后,一般高分子材料,由于本身具有之粘弹性(viscoelasticity)及记忆效应,基材膜之巨观结构上,外观之巨观结构将大部分恢复平面,只留下永久性破坏变形之微观间隙结构15材料结构,此时可以选择性的藉一有温度调节控制之压光轮组加工,使该基材整平回复成外观具有多数微观间隙结构15之假性平面(pseudo plan),压光后之多数微观间隙结构区域上也会于该假性平面上具有相对应的线段型、圆锥型、金字塔型、四方锥型、多面角锥形、十字柱型间隙形状或是其它型式相对应的裂痕或间隙形状,上述结合制程应用之可温控超压光轮组,可以使该易撕性基材外观更平整,厚度均匀与美观。
本发明者在之前提出申请的PCT国际申请案其申请号为PCT/CN2004/000188所揭示该具有自动透气调压基材膜层上多数微观间隙结构(15),如图8-1、图8-2、图8-3、图9所示,上隙缝151(upper seam portion)与其表面上具有一成对紧邻类似山脊边缘结构153,和一闭合之下隙缝152(lower seam portion)组合而成之一类似纹裂结构155(craze structure),其中之下细缝闭合结构为相邻两边缘界面相互接触合在一起形成一密闭式微观间隙结构15,结构上于沿着厚度方向具有由上隙缝顶面12至下隙缝底面14逐渐变窄细至最后接触闭合的结构,当实际应用于蔬果包装用微波袋之加热过程中,对此,下细缝结构于未受热或微波加热初始阶段,微波袋内蔬果受微波加热所产生之蒸汽压不够大时,该间隙结构15初始状态是闭合的,当微波加热持续进行过程中,因受密闭内压逐渐累积升高作用而逐渐延伸撑开微观间隙结构15而得以进行调节部份过度内压以避免气爆的现象,重要的是,当作用于该膜之两侧面具有一压力差作用时,由图8-1、图8-2、图8-3或图9的结构实施说明,于微波加热过程中因一压力差产生与作用,该膜层100开始膨胀且沿着平行该薄膜表面方向上,受表面张力作用而进行延伸拉伸,膜上之微观间隙结构15也开始受沿膜表面上切应力作用而变为微张且逐渐具有透气调压性,需要注意的是,该微观结构上沿膜厚度方向上由外而内逐渐闭合之纹裂结构155于加热逐渐增压过程中,藉由微波袋内部少量由内而外之热蒸汽的透过迁移以调节袋中之高温内建压力以防包装材料之爆裂,但大部份蔬果中的水份仍可被保留下来,另外于微波加热过程中内部蒸汽压也能维持在高于一大气压之加压烹煮状态,结构上,此一微张调节高温高压热蒸汽之能力与受内外瞬间压力差大小作用导致膜层延伸拉伸量有正变比例关系,相反的,当作用于膜上之压力差移除后,例如于微波加热终止时,因为受内外压力差作用而变成透气调压性结构之微观间隙结构15又将逐渐回复为原来之密闭性结构,所以此一特殊具有受增压差作用逐渐微开与移除压差逐渐闭合形态之微观间隙结构为一可逆式设计,以微波炉加热气调保鲜微波袋中之甜玉米为例,甜玉米中水份受微波加热作用下,于密闭微波袋内部产上一高温热蒸汽压与并由其所伴生之压力差350作用于膜上,袋内压力高于袋外之一大气压,当此一压力差350作用于自动调压膜底侧面14时,该底膜上关闭之微观间隙结构15开始沿着平行膜的表面方向逐渐延伸拉大而渐张开,同时上半部膜层之间隙结构15也开始扩大,此受压力差350作用而使延伸之张开结构得以用来调节微波加热过程中微波袋内所产生之高温蒸汽过压(overpressure),因此可以避免气涨爆裂,本发明材料对微波加热用于自动调节压力(pressure regulating)之微观间隙结构15与一般藉机械冲孔膜之透气泄压(pressurerelease)设置机构是不同的,前者加热烹调过程属于加压烹煮,原理如同压力锅(pressure cooker)般,后者则是采用于一般一大气压下开放空间方式进行加热烹调,后者较浪费能源、烹调时间较长与有食物变干变硬之虞。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在提出一种密闭式蔬果气调保鲜与微波加热自动调压包装装置用复合膜,包括一基材膜层,该基材膜层上具有如上述之第一组复数个微观间隙结构,微观间隙结构的几何可以是各种形状,微观间隙结构的平均尺寸大小介于0.1微米至3毫米间,微观间隙结构邻边缘则属物理紧密接触性(physically contact to each other;另外一封合膜层,可以覆盖于该具有复数个微观间隙结构区域之一侧,该封合膜层系藉另一黏着层连结至具有第一组复数个微观间隙结构区域的基材膜层,接着于总合封合膜层、黏着层与基材膜层之复合膜上且于沿厚度方向加工制得另一第二组复数个微观间隙结构,此第二组复数个微观间隙结构具有较低之透气率,其氧气透过率约介于20至200000cc/(day·m2·atm·25℃)间,最佳建议值为介于40至100000cc/(day·m2·atm·25℃)间,特别是运用在各式生鲜蔬果之包装盒体上盖膜或袋体复合膜,功能上该第二组复数个微观间隙结构具有气调保鲜所需求规格之平均透氧气率与透二氧化碳气体率,调控包装盒体或袋体内所需之保鲜氧气与二氧化碳平衡浓度,其所需之第二组复数个微观间隙结构气调涵盖面积设计上可以是涵括复合膜全部面积或部分面积。
本发明应用之气调保鲜与微波加热自动调压用复合膜,其中黏着层材料可藉热融胶淋膜涂布与贴合制程或藉黏着液涂布、干燥与贴合制程,连结封合膜层与具有复数个微观间隙结构区域的基材膜层,使最后之复合膜层能结合应用于蔬果包装装置之包装袋或包装盘具上盖膜,同时使该包装装置于一般室温或冷藏温度下为密闭式气调保鲜包装材料,且对微波加热过程中该含有黏着层之封合膜层,因受来自包装装置蔬果内容物加热过程所产生之高温高压热蒸汽得穿透该第一组具有多数微观间隙结构区域之基材膜层,作用于相邻之黏着层上,使之变软且粘胶于碰触高温热蒸汽后对黏着层表面粘着特性逐渐失去而逐渐分离,使层间结构在微波加热过程中逐渐形成一调节过压之透气通道,此时紧邻该封合膜层下方之具有第一组多数微观间隙结构区域之基材膜层具有自动调节高温热蒸汽过压功能,使得该复合膜层具有一可调节该包装装置于加热过程所产生之高温高蒸汽压力而避免气爆之虞。
本发明即是依上揭具同一性质之作为气调保鲜与微波加热用之蔬果包装盒体或袋体用之复合膜材料,并针对发明者过去各种创作产品尚未具有之包装功能加以延伸而改善的另一种创作。本发明兼具有蔬果包装上平时特有之透氧率与透二氧化碳率之密闭式气调保鲜及于微波加热过程中所产生大量高温高压热蒸汽能适时藉高温蒸汽作用使预定黏着接口黏着强度减弱而撑开预设相对交界处使形成一透气通道并导引高温高压蒸汽经由可调节压力区域(pressure regulating area)之第一组具有多数微观间隙结构区域之基材膜层至外界大气压力,同时保持盛装蔬果之区域能在高温高压循环蒸汽下持续高压加热烹调,重点是能克服传统密闭包装盒体或袋体微波加热过程中必然破裂之技术,所以利用本发明之双重微观间隙结构设计,可以同时调控蔬果包装盘体与袋体内之氧气与二氧化碳所需平衡浓度,使延长蔬果保鲜期限,且于食用调理时,无需打开或拆封而自冷藏装置取出直接置于任何加热装置上进行烹煮与调理。
根据本发明的目的,提出一种蔬果包装用透气性材料,此一蔬果气调保鲜与可微波加热特殊包装用材料,已克服了现有微波包装材料之不便与限制;材料配方设计上非常有弹性,可以完全使用环保性材料,材料可以回收或于完全燃烧后,仅生成水与二氧化碳,没有污染公害问题,蔬果不受外来物污染,除了可以大量避免此特殊包装材料于微波加热或烹煮过程中与食品接触污染,同时可以避免因增温与增压导致的气爆现象,本发明之制造方法与包装材料具有非常宽广的温度使用范围,可依各种蔬果之新陈代谢呼吸速率与包装态样需求,就包装产品保鲜透气率需求、尺寸大小与形状等规格做一最佳化的材料与规格设计。
另依据本发明之目的,提出一种透气性气调保鲜与微波加热自动调压用复合膜应用于包装袋或盘具上盖膜,包括下列结构将基材膜层作全部或部分面积利用辗压制程产生以第一组复数个微观间隙结构区域,且于该微观间隙结构区域上藉黏着层贴合一封合膜层使成一复合膜结构,再于整体复合膜沿厚度方向利用二次辗压制程于全部或部分面积产生第二组复数个微观间隙结构区域,当此种气调保鲜与微波加热自动调压用复合膜应用于密闭式包装袋或盘具上盖膜包装生鲜蔬果时,低温冷藏过程中,可以提供一可调控所需的平衡氧气与二氧化碳浓度功能,而达到延长蔬果包鲜期限,而于微波加热过程中,包装袋或盘具上盖膜内蔬果受热产生高温蒸汽与压力增高,大量高温与高压蒸汽将促使紧邻之黏着层由固体受热软化并逐渐降低其层间黏着力,同时复合膜受内部高温蒸汽高内压压挤延伸变形使得微观间隙结构延伸间隙开口空间变大,此时之第一组多数微观间隙结构区域处也逐渐变成一阻力较小之高温蒸汽过压安全调节区域,可避免该封装蔬果袋因加热过程于袋内慢慢累积之内建高热与高压蒸汽(inner buildup hot pressurizedsteam)所导致之瞬间气爆危险现象。另外本发明具高温透气性封装袋,其上之第一组自动调压微观间隙结构具有重复打开与关闭可逆性使用功能,对于蔬果可于微波煮熟后直接将该熟食品封存冷冻之,备为往后食用,再食用时只要摆置入加热装置内,如微波炉,直接再复热,短时间加热熟食后即可撕开该封装袋膜后直接使用该食品,另外该微观间隙结构亦可避免小昆虫不必要的入侵。


图1是本发明不同面积条件下经时测量的盘具内氧气浓度的变化图;图2是本发明不同面积条件下经时测量的盘具内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图;图3是本发明复合膜设在包装盒的分解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复合膜设在包装盒的外观图;图5是图4的11-11剖面详图;图6A是本发明设在包装盒上的复合膜其封合膜层受热蒸汽产生剥离的立体示意图;图6B是本发明设在包装盒上的复合膜其封合膜层受热蒸汽产生剥离的剖面示意图;图7是本发明复合膜的膨胀示意图;图8是本发明进行碾压步骤的剖面示意图;图9是本发明复合膜结合在包装袋的分解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复合膜结合在包装袋的外观图;图11是本发明设在包装袋上的复合膜其封合膜层受热蒸汽产生剥离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1、图2为本发明的实验实例之一,其为一种气调保鲜可微波加热自动调节压用65μmPET/胶层/PET/胶层/CPP复合膜,胶层为耐高温多元醇聚酯PU胶系,应用于热封包装生鲜甜玉米之盘具上盖膜,热封覆盖于一可微波加热聚丙烯盘具长宽高各为18.0cm×16.5cm×6.0cm与厚度0.6mm,其盘内装填三只重量约500公克生鲜甜玉米,冷藏温度5℃,上盖膜除四周热封边缘外,盘内之总覆盖面积为16.0cm×14.5cm,此上盖膜上具有两组微观间隙结构,第一组微观间隙结构分部于长与宽为14.5cm×5cm面积上,结构上为贯穿PET/胶层/CPP,最主要是用来调节微波加热过程中所产生高温高压热蒸汽之内建过压以防气爆现象,另一组于厚度方向上贯穿PET/胶层/PET/胶层/CPP复合膜厚度方向之第二组微观间隙结构区域面积上,该区域面积上平均透氧率(O2TR)为61000cc/m2-day-atm-25℃,透二氧化碳率(CO2TR)为143000cc/m2-day-atm-25℃,藉调整该透气区面积大小,使盘具内之含氧气浓度与二氧化碳浓度调节至具有减缓甜玉米新陈代谢呼吸速率之分别为约介于2~15%与5~30%的浓度,于此气体浓度下具有延长甜玉米之保鲜期限,于本实施例中使用盘具之透氧率(O2TR)约为3.2cc/m2-day-atm 25C,此对于提供盘内甜玉米所需动态平衡氧气量的贡献影响是可以忽略,该实验中分别使用不同面积条件(a)2cm×14.5cm、(b)5cm×14.5cm、(c)10cm×14.5cm与(d)16cm×14.5cm(全面积)具有第二组微观间隙结构之复合膜上盖膜盘装生鲜甜玉米,5℃冷藏同时利用气相层析仪(Gas Chromotograph,GC)经时量测盘具内氧气浓度与二氧化碳浓度变化,图1、图2即为14天之经时气体浓度变化,经去除上盖膜后,(a)(b)(c)盘中之甜玉米外观正常、表面无发霉与无发酵酒精味,甜玉米仍可微波加热食用,仅有(d)盘中之甜玉米粒有重量减少与玉米穗轴心有过熟褐色变深现象。
本发明的实验实例之二,以总厚度50μm之BOPP/胶层/热封性BOPP复合膜做为气调保鲜与微波加热自动调节压用上盖膜,胶层为一压克力胶系,上盖膜热封覆盖于一长宽高为18.0cm×16.5cm×6.0cm与厚度0.6mm可微波加热聚丙烯盘具,盘内装填三只重量约500公克生鲜甜玉米,冷藏温度5℃,上盖膜除四周热封边缘外盘内之有效透气面积为16.0cm×14.5cm,上盖膜上具有两组微观间隙结构,第一组微观间隙结构位于热封性BOPP层,长与宽为14.5cm×5cm面积上,最主要是用来调节微波加热过程中所产生高温高压热蒸汽之过压(over pressure)以防气爆现象,另一组微观间隙结构于厚度方向上贯穿BOPP/胶层/热封性BOPP复合膜且长与宽亦为14.5cm×5cm面积上,但不重迭于第一组微观间隙结构区域,该区域面积上平均透氧率(O2TR)为56000cc/m2-day-atm-25℃,于10天保鲜期后量测盘具内之动态平衡氧气浓度与二氧化碳浓度分别为8%与12%的浓度,甜玉米外观正常、无发霉与无异味,无须拆封甜玉米于800瓦微波炉微波强火加热5分钟即可食用。
本发明设计之蔬果气调保鲜与微波加热自动调压包装装置用复合膜与制造方法即针对上述两实验所得设计而成,如图3、图4、图5所示,主要是依照包装甜玉米之可微波聚丙烯包装盒1,编号MC-1100MG单层聚丙烯包装盒1由Huhtamaki提供,尺寸大小为18.0cm×16.5cm×6.0cm(长/宽/高)厚度0.6mm盘聚,具有3.2cc/m2-day-atm-25℃之透氧率(O2TR),内装填有重量约500公克五时长三根生鲜甜玉米,在包装盒1盘具热封边缘开口端藉热压覆设以不透气之基材膜层2后,对该基材膜层2在覆设贴合之前为利用辗压制程来加工出预设范围大小之第一组微观间隙结构区域21,再依据基材膜层2所具微观间隙结构区域21宽幅来取决出必需大于其范围之封合膜层3,基于制造方便性考虑,封合膜层3以一对一全面积覆盖贴合至基材膜层2的制造工程较方便,循着封合膜层3一侧(即对应第一组微观间隙结构区域21)为均匀涂布以粘着层4(如图5),该封合膜层3其粘着层4为对应贴合覆设在基材膜层2之微观间隙结构区域21表层面(如图4),并于贴合后整体复合膜沿厚度的方向上再利用辗压制程,于预设条状区间2公分、5公分、10公分与全面积范围内形成第二组具有复数个微观间隙结构区域22,提供所需求规格之透氧气率与透二氧化碳气体率,藉此,提供甜玉米于5℃冷藏保鲜下有来完成包装盒1形态之开口端结合有封合膜层3的基材膜层2密闭覆设。
对这种密闭覆设有基材膜层2的包装盒1其内部之冷藏食品在进行微波加热时(参图6A、图6B),当食品受热产生高温、高压的蒸汽,即会透过基材膜层2所具设之第一组微观间隙结构区域21进行透气调压,并使相邻之粘着层4开始因受高温热蒸汽5渗透作用而逐渐将粘胶软化及使预定黏着接口黏着强度逐渐减弱,而使得涂布以粘着层4之封合膜层3开始脱离基材膜层2,此对包装盒1内部的内建过热高压蒸汽5(inner buildup hot pressurized steam)便会循着不受封合膜层3遮覆之微观间隙结构区域21处往外进行调节过压,藉此,来将受热之高温高压蒸汽依着透气区域作适切调节,得以避免包装盒1发生爆破,同时一并保持包装盒1内部的高温蒸汽5不致大量流失,确保加热之食品不致变干硬之美味维持。
其中基材膜层2所具设之微观间隙结构15,(参图8-1、图8-2、图8-3)系由上隙缝151(upper seam portion)与一闭合之下隙缝152(lower seam portion)组合而成之一类似纹裂结构155(craze structure)(如图7),其中之下细缝闭合结构为相邻两边缘界面相互接触合在一起形成一密闭式微观间隙结构15,结构上于沿着厚度方向具有由上隙缝顶面12至下隙缝底面14变窄细至最后接触闭合的结构,实际上食品于微波包装盒1内加热过程中,下细缝结构于未受热或微波加热初始阶段,包装盒1内含有食物之内部产生之蒸汽压不够大时,间隙结构15状态是闭合的,此时全部微波能转化为热能将全部被局限于包装盒内且充分加热烹调该食品,当于微波加热持续过程中,因受密闭高温高压热蒸汽内建压力逐渐累积升高作用而逐渐延伸撑开微观间隙结构15,需要注意的是,该结构上逐渐闭合之纹裂结构155于加热逐渐增温增压过程中,藉由调节少量由内而外之热蒸汽的透过迁移率以调节盘中之高温内部过压,大部份食品中的水份将被保留下来,微波加热过程中内部蒸汽压也能维持再高于一大气压之烹煮状态,此高压蒸煮条件有加速熟食作用,同时此高温与高压热蒸汽会使相邻之粘着层4开始因受热蒸汽5渗透(如图6A、图6B)而逐渐将粘胶软化及使原先层间之粘着强度逐渐减低,使得涂布以粘着层4之封合膜层3自外侧开始受高温高压热蒸汽作用而暂时脱离基材膜层2而形成层间之气道结构,而得以进行调节部份过度内建高温高压蒸汽以避免气爆的现象。
另,本发明设计的食品加热自动调压包装装置用复合膜亦可应用在蔬果保鲜包装用包装袋6上(如图9、图10),这种包装袋6是以具耐高温及气密式之上述自动调压包装装置用复合膜依据设计成形态袋体61,并在袋体61开口端以拉链式封合边62设置,作为袋体在包装置入冷藏食品后能便利作密闭封合。对此处形态包装袋6在设置为具有调压形式之膜层是采在袋体61任一侧层面的不透气基材膜层,在成型前为利用辗压制程来加工出预设范围大小之第一组微观间隙结构区域63,再依据袋体61的基材膜层所具微观间隙结构区域63宽幅来取决出必需大于其范围之封合膜层7,基于制造方便性考虑,封合膜层7以一对一全面积覆盖贴合至基材膜层的制造工程较方便,循着封合膜层7一侧(即对应第一组微观间隙结构区域63)为均匀涂布以粘着层8(如图11),该封合膜层7其粘着层8为对应贴合覆设在基材膜层之微观间隙结构区域63表层面(如图10),并于贴合后整体复合膜沿厚度的方向上再利用辗压制程,于第一组微观间隙结构区域63上或不同面积区域上形成第二组具有复数个微观间隙结构区域64,以提供袋体61内所需求规格之透氧气率与透二氧化碳气体率,而与蔬果呼吸速率间达到一个能延长保鲜之动态平衡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
而该气密式食品微波包装袋为了提供足够之自动调压功能以防止加热时破裂,需藉由微观间隙结构区域63设计上有足够的透气调节面积,当基材膜层厚度为80μm或小于80μm时,最少需要有全包装袋总面积之3%以上为微观间隙结构区域63,当基材膜层厚度介于80μm与160μm间时,所需要之具有微观间隙结构区域63面积最少为全包装袋总面积之5%以上。
对这种密闭覆设有基材膜层的包装袋6其内部之冷冻、冷藏食品在进行微波加热时(参图11),当食品受热产生高温、高压的蒸汽,即会透过基材膜层所具设之微观间隙结构区域63,并使相邻之粘着层8开始因受热蒸汽9渗透而逐渐将粘胶软化及使预定黏着接口黏着强度减弱,而使得涂布以粘着层8之封合膜层7开始脱离袋体61之基材膜层,使包装袋6内部的高压过热蒸汽9能循着不受封合膜层7遮覆之微观间隙结构区域63处朝外进行调节过压,而适时将受热之高温高压蒸汽依着透气区域作自动调节,来避免包装袋6发生爆破,同时确保包装袋6内部的高温蒸汽不致大量流失,维持加热过程中之食品的美味。
应用在上述包装盒1开口端的基材膜层2、或包装袋6的袋体61膜层至少是含有一种材料以上,系可选自压克力(acrylic)、聚酯类(polyester)、聚乙烯(polyethylene,PE)、聚丙烯(polypropylene,PP)、聚酰胺(polyamide)、乙烯苯乙烯共聚合物(ethylene-styrene copolymer,ES)、环状烯共聚合物(cyclo olefin)、聚对苯二甲酸二乙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乙烯乙酸乙酯(ethylene-vinyl acetate,EVA)、乙烯-乙烯醇共聚合物(ethylenevinyl alcohol,EVOH)、SurlynTM(Dupont ionomer离子高分子化合物之商标名)、聚乙二醇对二甲酸酯(polyethylene naphthalate,PEN)、聚醚酮(poly ether etherketone,PEEK)、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聚砜(polysulfone)、聚亚酰胺(polyimide,PI)、聚丙烯氰(polyacrylonitrile,PAN)、苯乙烯丙烯氰共聚合物(styrene acrylonitrile,SAN)、聚胺酯(polyurethane,PU)、尼龙(nylon)、蜡纸、高分子多层共押出延伸膜、合成纸(synthetic paper)、玻璃纸(glassine paper)、高分子材料披覆之纸材、纸等材料或由以上材料所组合之一族群。
应用在上述包装盒1开口端基材膜层2或包装袋6袋体61其微观间隙结构区域21、63覆设的封合膜层至少是由一种材料组合而成,系可选自由烯烃聚合物(polyolefin)、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酯膜(polyester film)、聚对苯二甲酸二乙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聚苯乙烯、聚氯乙烯、聚乙二醇对萘二甲酸酯(polyethylene naphthalate,PEN)、聚醚酮(poly ether ether ketone,PEEK)、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聚亚酰胺(polyimide,PI)、聚砜(polysulfone)、聚丙烯氰polyacrylonitrile,PAN、压克力(acrylic)、聚乙烯聚丙烯共聚合物、乙烯苯乙烯共聚合物(ethylene-styrene copolymer,ES)、环状烯共聚合物(cyclo olefin)、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乙烯乙酸乙酯(ethylene-vinylacetate,EVA)、乙烯-乙烯醇共聚合物(ethylene vinyl alcohol,EVOH)、聚二氯乙烯(polyvinyl dichloride,PVDC)、苯乙烯丙烯氰共聚合物(styrene acrylonitrile,SAN)、聚胺酯(polyurethane,PU)、尼龙(nylon)、聚酰胺(polyamide)、乙烯苯乙烯共聚合物(ethylene-styrene copolymer,ES)、或SurlynTM(Dupont ionomer离子高分子化合物之商标名)、合成纸、蜡纸、聚乙烯不织布、聚丙烯不织布、无机物添加塑料膜、合成纸(synthetic paper),或多层共押出延伸膜、多层复合膜等材料或由以上材料所组合之一族群。
并对上述封合膜层亦可选自于由塑料膜贴合或蒸镀一金属层与氧化后之复合膜所组成之一族群,并该金属层选自铝或铝合金。
应用在上述包装盒1开口端基材膜层2或包装袋6袋体61贴合之封合膜层3、7一侧层面均匀涂布之粘着层4、9材料,可选自亚克力聚合物(polyacrylics)、聚酯类(polyester)、烯烃聚合物(polyolefin)、聚乙烯(PE)、聚丙烯(PP)、环状烯共聚合物(cyclo olefin)、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乙烯乙酸乙酯(ethylene-vinyl acetate,EVA)、乙烯-乙烯醇共聚合物(ethylene vinyl alcohol,EVOH)、聚烯烃衍生胶(polyolefin derivative adhesive)、聚酰胺(polyamide,nylon)、聚胺酯(polyurethane,PU)、聚苯乙烯丁二烯共聚合物,聚乙烯聚丙烯共聚合物、乙烯苯乙烯共聚合物(ES)、环状烯共聚合物(cyclo olefin)、单液型底胶(primer)、两液型底胶(primer)、橡胶(rubbers)、热熔胶(hot melt elastomers)、硅胶(siliconeelastomers)、离子高分子化合物(ionomer)、热可塑性胶(thermal plastic rubber)、棕榈蜡、石蜡、微晶粒蜡、峰蜡、与米糠蜡等天然蜡材料(natural wax)、聚乙烯(PE)合成蜡、氧化聚丙烯(PP)蜡、聚乙氧树脂(PEO)蜡、与其它石油制品、矿油品、聚烯烃类(polyolefin)、蜡品之氧化物合成蜡等人工合成蜡材料(man-madewax or synthetic wax)、脂肪酸(fatty acid)及其衍生物、以及淀粉及其含淀粉质之衍生物等材料或由以上材料所组合之一族群。其中该黏着层可以是全部或部分区域黏着覆盖至具有复数个微观间隙结构区域基材膜层。
对上述包装盒1开口端覆设之基材膜层2或包装袋6其袋体61所具设的微观间隙结构区域21、63,其加工区域面积是可选择作全部或部分范围。
对上述包装盒1开口端基材膜层2或包装袋6袋体61贴合之封合膜层3、7一侧层面所结合的粘着层4、8涂布方法,可以是采用黏着材料溶液涂布后干燥、直接热融涂布或热压贴合。
对于采用本发明之食品加热自动调压包装装置,被包装之食品若需要有固体内容物与水溶液体内容物于常温或冷冻冷藏温度下分开存放,以避免食品于储运期间因固液体物混合而有变坏之虞,例如生鲜蔬果与调理汤汁,本发明之一实务应用例子,为该水溶液体部分可先以一容器如密封式包装袋或包装盘具密闭装填,并与固体内容物可同置于该自动调压包装装置,如此于微波加热过程中,因受热使装填有水溶液体之包装袋或包装盘材料变软且优先剥离热封边缘与释出液态内容物,使水溶液优先自密封式包装袋或包装盘具中释出并与固体内容物混合,然后于本发明自动调压包装装置进行混合加热。
本发明之特征并不在于此,故不再赘述。另外本发明之透气性材料膜亦可制成背封式袋、夹边袋、三方袋、立式袋等之包装应用(back sealed bags,gadget bags,three sides bags or standup pouches)。
虽然本发明已以一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习此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发明之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之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之保护范围当视后附之申请专利范围所界定者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具有气调保鲜与微波加热自动调压包装装置用复合膜与制造方法,系包括基材膜层为利用辗压制程来加工出预设范围大小之第一组微观间隙结构区域,并将该基材膜层藉热压覆设于包装装置上,再依据基材膜层所具有复数个微观间隙结构区域宽幅来取决出必需大于其范围之封合膜层,循着封合膜层一侧为均匀涂布以粘着层,并使该封合膜层其粘着层对应贴合覆设在基材膜层之微观间隙结构区域表层面,并于贴合后整体复合膜上再利用辗压制程以形成第二组具有复数个微观间隙结构区域;据此,有效利用第二组具有复数个微观间隙结构区域来提供一特殊设计之透气率,藉此与被包装蔬果之特有呼吸速率间达到一可控制动态平衡氧气与二氧化碳浓度以达到延长保鲜效果,而该设有基材膜层的包装装置在进行微波加热时,当食品受热产生高温高压蒸汽,即可透过基材膜层所设之复数个微观间隙结构区域,而逐渐将黏着层软化及使预定黏着界面黏着强度减弱,使涂布以粘着层之封合膜层逐渐剥离基材膜层,进而使包装装置内的高温高压蒸汽循着不受封合膜层遮覆之微观间隙结构区域往外调节,以达到自动调节高温高蒸汽压力之功能,和避免包装装置于加热过程中发生爆破,同时不会使高温蒸汽大量流失及食品变干变硬之虞。
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具有气调保鲜与微波加热自动调压包装装置用复合膜与制造方法,其中基材膜层至少是含有一种材料以上,系可选自压克力(acrylic)、聚酯类(polyester)、聚乙烯(polyethylene,PE)、聚丙烯(polypropylene,PP)、聚酰胺(polyamide)、乙烯苯乙烯共聚合物(ethylene-styrene copolymer,ES)、环状烯共聚合物(cyclo olefin)、聚对苯二甲酸二乙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乙烯乙酸乙酯(ethylene-vinyl acetate,EVA)、乙烯-乙烯醇共聚合物(ethylene vinyl alcohol,EVOH)、SurlynTM(Dupontionomer离子高分子化合物之商标名)、聚乙二醇对二甲酸酯(polyethylenenaphthalate,PEN)、聚醚酮(poly ether ether ketone,PEEK)、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聚砜(polysulfone)、聚亚酰胺(polyimide,PI)、聚丙烯氰(polyacrylonitrile,PAN)、苯乙烯丙烯氰共聚合物(styrene acrylonitrile,SAN)、聚胺酯(polyurethane,PU)、尼龙(nylon)、蜡纸、高分子多层共押出延伸膜、合成纸(synthetic paper)、玻璃纸(glassine paper)、高分子材料披覆之纸材、纸等材料或由以上材料所组合之一族群。
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具有气调保鲜与微波加热自动调压包装装置用复合膜与制造方法,其中封合膜层至少是由一种材料组合而成,系可选自由烯烃聚合物(polyolefin)、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酯膜(polyester film)、聚对苯二甲酸二乙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聚苯乙烯、聚氯乙烯、聚乙二醇对萘二甲酸酯(polyethylene naphthalate,PEN)、聚醚酮(poly ether ether ketone,PEEK)、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聚亚酰胺(polyimide,PI)、聚砜(polysulfone)、聚丙烯氰(polyacrylonitrile,PAN)、压克力(acrylic)、聚乙烯聚丙烯共聚合物、乙烯苯乙烯共聚合物(ethylene-styrene copolymer,ES)、环状烯共聚合物(cyclo olefin)、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乙烯乙酸乙酯(ethylene-vinyl acetate,EVA)、乙烯-乙烯醇共聚合物(ethylene vinyl alcohol,EVOH)、聚二氯乙烯(polyvinyl dichloride,PVDC)、苯乙烯丙烯氰共聚合物(styreneacrylonitrile,SAN)、聚胺酯(polyurethane,PU)、尼龙(nylon)、聚酰胺(polyamide)、乙烯苯乙烯共聚合物(ethylene-styrene copolymer,ES)、或SurlynTM(Dupontionomer离子高分子化合物之商标名)、合成纸、蜡纸、聚乙烯不织布、聚丙烯不织布、无机物添加塑料膜、合成纸(synthetic paper),或多层共押出延伸膜、多层复合膜等材料或由以上材料所组合之一族群。
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具有气调保鲜与微波加热自动调压包装装置用复合膜与制造方法,其中封合膜层亦可选自于由塑料膜贴合或蒸镀一金属层与氧化后之复合膜所组成之一族群。
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项所述具有气调保鲜与微波加热自动调压包装装置用复合膜与制造方法,其中该金属层可选自铝或铝合金。
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具有气调保鲜与微波加热自动调压包装装置用复合膜与制造方法,其中粘着层材料可选自亚克力聚合物(polyacrylics)、聚酯类(polyester)、烯烃聚合物(polyolefin)、聚乙烯(PE)、聚丙烯(PP)、环状烯共聚合物(cyclo olefin)、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乙烯乙酸乙酯(ethylene-vinyl acetate,EVA)、乙烯-乙烯醇共聚合物(ethylene vinyl alcohol,EVOH)、聚烯烃衍生胶(polyolefin derivative adhesive)、聚酰胺(polyamide,nylon)、聚胺酯(polyurethane,PU)、聚苯乙烯丁二烯共聚合物,聚乙烯聚丙烯共聚合物、乙烯苯乙烯共聚合物(ES)、环状烯共聚合物(cyclo olefin)、单液型底胶(primer)、两液型底胶(primer)、橡胶(rubbers)、热熔胶(hot melt elastomers)、硅胶(siliconeelastomers)、离子高分子化合物(ionomer)、热可塑性胶(thermal plastic rubber)、棕榈蜡、石蜡、微晶粒蜡、峰蜡、与米糠蜡等天然蜡材料(natural wax)、聚乙烯(PE)合成蜡、氧化聚丙烯(PP)蜡、聚乙氧树脂(PEO)蜡、与其它石油制品、矿油品、聚烯烃类(polyolefin)、蜡品之氧化物合成蜡等人工合成蜡材料(man-madewax or synthetic wax)、脂肪酸(fatty acid)及其衍生物、以及淀粉及其含淀粉质之衍生物等材料等材料或由以上材料所组合之一族群。
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具有气调保鲜与微波加热自动调压包装装置用复合膜与制造方法,其中该封合膜层可采以一对一全面积覆盖贴合至基材膜层上。
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具有气调保鲜与微波加热自动调压包装装置用复合膜与制造方法,其中该黏着层可以是全部或部分区域黏着覆盖至具有复数个微观间隙结构区域基材膜层。
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具有气调保鲜与微波加热自动调压包装装置用复合膜与制造方法,其中该微观间隙结构区域之加工区域面积是可选择作全部或部分范围。
1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具有气调保鲜与微波加热自动调压包装装置用复合膜与制造方法,其中该粘着层之涂布方法可采黏着材料溶液涂布后干燥、直接热融涂布或热压贴合。
1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具有气调保鲜与微波加热自动调压包装装置用复合膜与制造方法,其中该密闭封合之冷冻、冷藏食品包装装置可制作成包装盒或包装袋。
1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具有气调保鲜与微波加热自动调压包装装置用复合膜与制造方法,其中该包装装置内含有固体内容物与水溶液体内容物时,为将该水溶液体内容物先以一容器密闭装填,并与固体内容物同置于该自动调压包装装置,于微波加热过程中,因受热使装填有水溶液体容器之材料变软且优先剥离,而水溶液则优先自容器中释出并与固体内容物混合,然后于自动调压包装装置内持续进行混合加热。
1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2项所述具有气调保鲜与微波加热自动调压包装装置用复合膜与制造方法,其中该容器可采密封式包装袋或包装盘具。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气调保鲜与微波加热自动调压包装装置用复合膜与制造方法,该复合膜系由一组具有复数个微观间隙结构区域基材膜层,并藉一黏着层结合至一封合膜层而得,并于整体复合膜上形成另一组复数个微观间隙结构区域,提供所需求规格之透氧气率与透二氧化碳气体率,特别是运用在各式生鲜蔬果之包装盒体上盖膜或袋体复合膜,有效提供一可控制动态平衡氧气与二氧化碳浓度以达到延长保鲜效果,同时于食用该包装生鲜蔬果时,可以直接将含有该冷藏生鲜蔬果包装装置于微波炉中直接加热烹调,该复合膜经由基材膜层之微观间隙结构区域,调节高温高蒸汽压力之功能,可以避免包装装置于加热过程中发生爆破,于实际应用上,生鲜蔬果可同时藉气调保鲜功能延长保鲜储存时间,并且于加热烹调时可以直接将包装好之生鲜蔬果自储存环境取出,直接置于微波炉中进行加热调理与食用,同时不会使高温蒸汽大量流失及食品变干变硬之虞。
文档编号B32B3/12GK1807086SQ200510001
公开日2006年7月26日 申请日期2005年1月18日 优先权日2005年1月18日
发明者林启祥 申请人:林启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