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纤维防伪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28980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分层纤维防伪纸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伪纸,特别是一种纸内添加有防伪纤维的防伪纸。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ZL200410005615.X公开了一种“色谱线防伪方法以及色谱线防伪纸”,它在单条纤维上印刷有用户专用的一组色段,消费者可撕开纸张查看纤维上的色段特征是否与防伪说明相符来鉴别真伪,该发明具有很好的防伪效果,但其伪造难度还是不够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伪造难度更大的分层纤维防伪纸。
本发明分层纤维防伪纸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分层纤维防伪纸,至少包括面纸层(8)和底纸层(10),在面纸层(8)和底纸层(10)之间随机分布有一些纤维(9),纤维(9)的长度为1.5-25mm/条,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a或b或c或d或ea、所述纤维(9)至少由两根不同颜色的纤维(1)和(2)平行粘合而成,相邻两粘接点(3)之间的距离为0-8mm;当相邻两粘接点(3)之间的距离为0mm时,即表示纤维(1)和(2)通过粘合剂层(4)粘接平行地粘合在一起;实施时中,相邻两粘接点(3)之间的距离最好为3-5mm,这样,消费者就可用手指甲从其缝隙将纤维分开,从而检验真假;b、所述纤维(9)至少由两根相同或不同颜色的纤维(1)和(2)平行粘合而成,且至少一端留有分叉(6);此分叉(6)可便于消费者检验时,用手指甲从其岔口将纤维(9)分开,观察纤维(9)内侧颜色是否与防伪说明相符,从而检验真假;c、所述纤维(9)粘合成Z形或U形(包括叠合成多个Z多个字形);d、所述纤维(9)粘合成Z形,且纤维(9)至少由上段(1)、中段(5)和下段(2)三色段组成,中段(5)被(包括折叠)粘合于上段(1)和下段(2)之间;这样,可便于消费者检验时用手掐住两端拉开纤维(9),观察所显露的色段(5)是否与防伪说明相符,从而验证真假;e、所述纤维(9)粘合成U形,U形内面(7)与外面颜色不同,且U形上端留有分叉(6),这样,可便于消费者检验时用手剥开纤维(9),观察所显露的内侧颜色(7)是否与防伪说明相符,从而验证真假。
为便于制造,所述纤维(9)可选用0.005-0.1mm厚的塑料薄膜分切成窄条(即纤维)。
为便于剥开或拉开纤维(9),所述粘合剂层(4)最好选用不干胶。
为了增加伪造难度,也为了便于消费者查询识别,最好在每一条纤维(9)内的(1)和(2)之间,掩埋一组具有唯一性随机性的防伪数码(即可向计算机防伪识别系统数据库查询验证的现行防伪电码)。
上述特征b中的纤维(9),最好用3-6层多种颜色的薄膜(可选用正反两面颜色不同的薄膜)复合后,再分切成窄条(即纤维),这样,窄条(即纤维)从上到下的颜色顺序特征就可具有数千种排列组合,同一颜色顺序特征的纤维所生产的防伪纸,就可作为个性化专用纸只供给同一用户,从而达到特征相同、用户专用的目的。
本发明所述的分层纤维防伪纸,泛指各种可印刷的面材,如木浆或草浆纸、化学合成纸、塑料复合薄膜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是撕开纸张,用手撕开或拉伸分层纤维,可直观感知纤维的结构特征——可分开、可伸长、可显露出特定的颜色等等。无须使用放大镜、显微镜等扩大装置就能直接鉴别。由于本发明中的分层纤维是采用特殊工艺和设备加工而成的,既无法从市场买到,也无现成的设备能够完成工业化制造,因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分层纤维防伪纸更难伪造。


图1是一种分层纤维纵向剖面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2是另一种分层纤维纵向剖面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是一种分叉分层纤维纵向剖面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是一种Z形分层纤维纵向剖面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5是Z形分层纤维被拉开后的纵向剖面放大示意图。
图6是一种U形分叉分层纤维纵向剖面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7是一种U形分叉分层纤维被拉开后的纵向剖面放大示意图。
图8是另一种U形分叉分层纤维纵剖面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9是另一种U分叉形分层纤维被拉开后的纵向剖面放大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分层纤维防伪纸横截面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11是一种具有防伪数码的U形分叉分层纤维纵剖面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12是一种具有防伪数码的U分叉形分层纤维被拉开后的俯视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一如图1、图2、图10所示,为“三九”品牌的药品抄造一种65g/m2的三层结构的药品说明书用双色分层纤维防伪纸。
第一步,根据订货数量(如6000万张)和一张药品说明书所需双色分层纤维的数量(如10条/张),确定所需双色分层纤维的总需求量(如6000万×10条/张=6亿条),确定双色分层纤维的长度为15mm/条。
第二步,选用长度为90万米的两根直径为0.02mm的化学纤维丝,一根选用黑色(1),另一根选用红色(2)。
第三步,选用透明粘合剂(3)或(4),例如用热熔胶或石蜡,将黑色纤维(1)与红色纤维(2)平行地粘合在一起。可采用图1所示的点粘合,此时相邻两粘合点最好间隔4mm。也可采用图2所示的面粘合方法。
第四步,将上述第三步备好的纤维,全部断切成15mm/条的双色分层纤维。
第五步,将第四步准备好的约6亿条双色分层纤维(9)添加到中间层纸浆中,混合后搅拌均匀后,再按正常造纸工序走完,即可抄造出双色分层纤维防伪纸。
第六步,采用上述双色分层纤维防伪纸印制“三九”品牌药品说明书。
第七步,消费者购买到“三九”牌的药品后,可观察药品说明书纸内是否具有双色分层纤维,如若没有,则说明是假冒产品,如若两条纤维颜色重合或部分重合,则说明是印刷于纸面的假纤维(黑红墨迹),也可认定是假冒产品。这是因为印刷套色时,两种颜色很难套准,一般印刷机要做到双色假纤维(黑红墨迹)不重合不混色,非常困难,而上述双色分层纤维则可做到丝毫不重合不混色。换言之,印刷两条距离≤0.05mm的平行双色线条(假纤维)非常困难。
如果药品说明书纸内具有双色分层纤维,可进一步撕开药品说明书,从中抽出一条,检验它是否可以分开,如果可以分开,且一条为红色,另一条为黑色,则可判断为真品,否则,可认定为假冒产品。
为了提高伪造难度,可将色谱线防伪方法(ZL200410005615.X)与本发明分层纤维结合应用,并可扫描记录分层纤维的随机分布特征,将之存储备案于计算机防伪识别系统数据库中,让消费者通过电话等通讯工具查询核对真伪,具体实施工艺技术,可参见ZL99801139.8号专利。
实施例二如图3、图10所示,为“三五”品牌的药品抄造一种65g/m2的三层结构的药品说明书用双色分叉分层纤维防伪纸。
第一步,根据订货数量(如600万张)和一张药品说明书所需双色分叉分层纤维的数量(如10条/张),确定所需双色分叉分层纤维的总需求量(如600万×10条/张=0.6亿条),确定双色分叉分层纤维的长度为15mm/条。
第二步,选用长度为0.3万米/卷、宽度为200mm的红、蓝PET薄膜各1卷,在其中一卷的反面每间隔5mm涂布(也可印刷)一段200mm×10mm的不干胶横条(4)。
第三步,将红、蓝两卷薄膜通过不干胶横条(4)复合在一起,制成一面为红色,另一面为蓝色的复合膜。
第四步,将上述复合膜通过分切机分切成0.25mm宽的细线,再用断丝机从5mm无胶间隙处全部切断,即制成15mm/条的红蓝双色分叉分层纤维0.6亿条。
第五步,将第四步准备好的约0.6亿条红蓝双色分叉分层纤维(9)添加到中间层纸浆中,混合后搅拌均匀后,再按正常造纸工序走完,即可抄造出红蓝双色分叉分层纤维防伪纸。
第六步,采用上述红蓝双色分叉分层纤维防伪纸印制“三五”品牌药品说明书。
第七步,消费者购买到“三五”牌的药品后,可观察药品说明书纸内是否具有红蓝双色纤维,如若没有,则说明是假冒产品。如果,药品说明书纸内具有红蓝双色纤维,则可进一步撕开药品说明书,从中抽出一条,检验它是否可以分开,如果可以分开,且一条为红色,另一条为蓝色,则可判断为真品,否则,可认定为假冒产品。
实施例三如图4、图5、图10所示,为“神威”品牌的药品抄造一种65g/m2的三层结构的药品说明书用Z形分层纤维防伪纸。
第一步,根据订货数量(如600万张)和一张药品说明书所需Z形分层纤维的数量(如10条/张),确定所需Z形分层纤维的总需求量(如600万×10条/张=0.6亿条),确定Z形分层纤维的(未拉伸)长度为15mm/条。
第二步,选用长度为0.3万米/卷、宽度为200mm的蓝色PET薄膜1卷,在其正面每间隔10mm印刷一段200mm×8mm的红色油墨(5),并在其红色油墨(5)所在位置的正反两面印刷(涂布)上不干胶层(4)。
第三步,按照图4所示,将上述薄膜从无胶间隙处全部切断,再折叠粘合成Z字形,最后再用切丝机分切成0.25mm宽的细线,即制成15mm/条的Z形分层纤维约0.6亿条。
第五步,将第四步准备好的约0.6亿条Z形分层纤维(9)添加到中间层纸浆中,混合后搅拌均匀后,再按正常造纸工序走完,即可抄造出Z形分层纤维防伪纸。
第六步,采用上述Z形分层纤维防伪纸印制“神威”品牌药品说明书。
第七步,消费者购买到“神威”牌的药品后,可观察药品说明书纸内是否具有蓝色纤维,如若没有,则说明是假冒产品。如果药品说明书纸内具有蓝色纤维,则可进一步撕开药品说明书,从中抽出一条,检验它是否可以拉开,如果可以拉开,并露出一段红色(参见图5),则可判断为真品,否则,可认定为假冒产品。
实施例四如图6、图7、图10所示,为“神力”品牌的药品抄造一种65g/m2的三层结构的药品说明书用U形分层纤维防伪纸。
第一步,根据订货数量(如600万张)和一张药品说明书所需U形分层纤维的数量(如10条/张),确定所需U形分层纤维的总需求量(如600万×10条/张=0.6亿条),确定U形分层纤维的(未拉伸)长度为15mm/条。
第二步,选用长度为0.3万米/卷、宽度为200mm的蓝色PET薄膜1卷,将其正面印刷成红色(5),并且每间隔5mm印刷(涂布)一段200mm×10mm的不干胶层(4)。
第三步,按照图6所示,将上述薄膜从5mm无胶间隙处全部切断,再对折粘合成U形,最后再用切丝机分切成0.25mm宽的细线,即制成15mm/条的U形分层纤维约0.6亿条。
第五步,将第四步准备好的约0.6亿条U形分层纤维(9)添加到中间层纸浆中,混合后搅拌均匀后,再按正常造纸工序走完,即可抄造出U形分层纤维防伪纸。
第六步,采用上述U形分层纤维防伪纸印制“神力”品牌药品说明书。
第七步,消费者购买到“神力”牌的药品后,可观察药品说明书纸内是否具有蓝色纤维,如若没有,则说明是假冒产品。如果药品说明书纸内具有蓝色纤维,则可进一步撕开药品说明书,从中抽出一条,检验它是否可以拉开,如果可以拉开,内面并露出红色(参见图7),则可判断为真品,否则,可认定为假冒产品。
实施例五如图8、图9、图10所示,为“777”品牌的药品抄造一种65g/m2的三层结构的药品说明书用U形分层纤维防伪纸。
第一步,根据订货数量(如600万张)和一张药品说明书所需U形分层纤维的数量(如10条/张),确定所需U形分层纤维的总需求量(如600万×10条/张=0.6亿条),确定U形分层纤维的长度为15mm/条。
第二步,选用长度为0.15万米/卷、宽度为200mm的正面为红色、反面为蓝色的PET薄膜两卷,在其中一卷的反面每间隔5mm涂布(也可印刷)一段200mm×8mm的不干胶横条(4)和200mm×2mm的薄膜复合强力胶水(11)。
第三步,将两卷薄膜通过不干胶横条(4)和薄膜复合胶水(11)背靠背地复合在一起,制成外面为红色内面为蓝色的复合膜。
第四步,将上述复合膜通过分切机分切成0.25mm宽的细线,再用断丝机从5mm无胶间隙位置全部切断,即制成15mm/条的U形分层纤维0.6亿条。
第五步,将第四步准备好的约0.6亿条U形分层纤维(9)添加到中间层纸浆中,混合后搅拌均匀后,再按正常造纸工序走完,即可抄造出U形分层纤维防伪纸。
第六步,采用上述U形分层纤维防伪纸印制“777”品牌药品说明书。
第七步,消费者购买到“777”牌的药品后,可观察药品说明书纸内是否具有红色纤维,如若没有,则说明是假冒产品。如果药品说明书纸内具有红纤维,则可进一步撕开药品说明书,从中抽出一条,检验它是否可以分开,如果可以分开但胶水(11)位置仍粘连在一起,且内面露出蓝色(参见图9),则可判断为真品,否则,可认定为假冒产品。
实施例六
如图10、图11、图12所示,为“神童”品牌的药品抄造一种65g/m2的三层结构的药品说明书用防伪数码U形分层纤维防伪纸。
第一步,根据订货数量(如600万张)和一张药品说明书所需防伪数码U形分层纤维的数量(如10条/张),确定所需防伪数码U形分层纤维的总需求量(如600万×10条/张=0.6亿条),确定防伪数码U形分层纤维的长度为15mm/条。
第二步,选用长度为1.5万米/卷、宽度为200mm的正面为红色、反面为银灰色的PET薄膜两卷,在其中一卷的反面印刷上一组组具有惟一性随机性的防伪数码(12),并将防伪数码(12)存储备案到计算机防伪识别系统数据库中,每间隔5mm涂布(也可印刷)一段200mm×8mm的不干胶横条(4)和200mm×2mm的薄膜复合强力胶水(11)。
第三步,将两卷薄膜通过不干胶横条(4)和薄膜复合胶水(11)背靠背地复合在一起,将防伪数码(12)覆盖掩埋于上段(1)和下段(2)之间,制成外面为红色内面为银灰色的复合膜。
第四步,将上述复合膜通过分切机分切成2mm宽的细条,再用断丝机从5mm无胶间隙位置全部切断,即制成15mm/条的防伪数码U形分层纤维0.6亿条。
第五步,将第四步准备好的约0.6亿条防伪数码U形分层纤维(9)添加到中间层纸浆中,混合后搅拌均匀后,再按正常造纸工序走完,即可抄造出防伪数码U形分层纤维防伪纸。
第六步,采用上述防伪数码U形分层纤维防伪纸印制“神童”品牌药品说明书。
第七步,消费者购买到“神童”牌的药品后,可观察药品说明书纸内是否具有红色纤维,如若没有,则说明是假冒产品。如果药品说明书纸内具有红纤维,则可进一步撕开药品说明书,从中抽出一条,检验它是否可以分开,如果可以分开但胶水(11)位置仍粘连在一起,且内面露出银灰色(参见图12)和防伪数码(12),则可拨通计算机防伪识别系统的查询电话,输入防伪数码,从而查询真伪。
权利要求
1.一种分层纤维防伪纸,至少包括面纸层(8)和底纸层(10),在面纸层(8)和底纸层(10)之间随机分布有一些纤维(9),纤维(9)的长度为1.5-25mm/条,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a或b或c或d或ea、所述纤维(9)至少由两根不同颜色的纤维(1)和(2)平行粘合而成,相邻两粘接点(3)之间的距离为0-8mm;b、所述纤维(9)至少由两根相同或不同颜色的纤维(1)和(2)平行粘合而成,且至少一端留有分叉(6);c、所述纤维(9)粘合成Z形或U形;d、所述纤维(9)粘合成Z形,且纤维(9)至少由上段(1)、中段(5)和下段(2)三色段组成,中段(5)被粘合于上段(1)和下段(2)之间;e、所述纤维(9)粘合成U形,U形内面(7)与外面颜色不同,且U形上端留有一个分叉(6)。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层防伪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剂层(4)是不干胶层。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层防伪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征b中的纤维(9),是用3-6层多种颜色的薄膜复合分切而成的窄条。
4.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分层防伪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9)内的(1)和(2)之间,掩埋有具有唯一性随机性的防伪数码。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分层纤维防伪纸,它将两根以上不同颜色的纤维平行粘合或折叠粘合在一起,制成具有分层结构的防伪纤维;将分层纤维掺入纸浆中,即可制成分层纤维防伪纸;用之印刷药品说明书等印刷品时,消费者可撕开纸张,用手检验纤维是否可以剥开纤维或拉开?用眼观察所显露的颜色特征是否与防伪说明相符?从而实现真假鉴别;本发明难以伪造,易于识别。
文档编号B32B29/00GK1861903SQ20051007240
公开日2006年11月15日 申请日期2005年5月13日 优先权日2005年5月13日
发明者陈鹏 申请人:海南亚元防伪纸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