阀口袋生产线的袋底校正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31663阅读:4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阀口袋生产线的袋底校正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包装机械,尤其是一种在阀口袋自动生产线中实现袋底外形轮廓校正的袋底校正机构。
背景技术
阀口袋生产过程中,为方便牢固封闭并保持良好的袋底外观,需要将阀口袋的两个底部袋角向袋筒内部折叠,使底角折进部分呈等腰直角三角形形状,将侧面部分向中间折叠,以中间线对齐,然后定形并贴上底贴完成封闭。在上述过程中,底角折进部分能否保证等腰直角三角形形状将直接影响到底袋的平整和底贴贴附的牢固程度。现有纠正方法是依靠人工挑选出不良品,然后再手工重新折叠。这种纠正方法不仅增加人工成本,而且效率低下,难以满足大批量生产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简单有效的机械式的阀口袋生产线袋底校正机构。
本实用新型包括支架和两内支板,在支架上设置有传动装置、内支板间距调整装置及袋底定形装置,内支板上还设置有袋底校正装置。
所述传动装置包括贯穿支架和内支板设置的传动轴和传动齿轮。
所述内支板间距调整装置包括丝杠和丝母。其中,丝杠贯穿支架和内支板设置,以两根为佳,丝杠间通过丝杠在支架外侧轴端设置的链轮链条相连,丝母按左右旋分别对应嵌入设置在两内支板上。
所述袋底定形装置包括导向杠和导向杠上设置的压轮,导向杠通过传动齿轮与传动轴相连。
所述袋底校正装置包括凸轮板、链条道轨和每块内支板两侧对应设置的链轮链条及链条上设置的指状叉校正组件。其中,凸轮板对应设置在内支板外侧并通过导向面与指状叉校正组件配合,链轮包括四个主动链轮和与之对应的四个从动链轮,相应的链条有四根,主动链轮设置在传动轴上,带动链条沿上下对应设置的链条道轨转动。指状叉校正组件包括中轴和中轴上可旋转设置的指状叉,该组件通过固定在中轴上的固定板与链条相连。指状叉的尾部台阶上设置有销轴,销轴的一端设置有轴承,该轴承与凸轮板配合,中轴的另一端也设置有轴承,轴承嵌在链条轨道的凹槽内与其配合。指状叉校正组件上还设置有复位扭簧。
应用本实用新型,可以无停顿的、快速的实现袋底轮廓形状的校正,且成本低廉,能够很好的满足自动化生产线进行大规模连续生产的使用要求。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指状叉校正组件工作原理图。
图4为图1中的A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支架1和3,两者通过拉杆11固定在一起,支架内设置两块内支板12,此外,支架上设置传动装置、内支板间距调整装置及袋底定形装置,内支板上还设置有袋底校正装置。
所述的传动装置包括贯穿支架1、3和内支板12设置的传动轴40及传动齿轮15、16、17、18、19、20。
所述的内支板间距调整装置包括丝杠8和丝杠9及与丝杠配套使用的丝母30。丝杠8和丝杠9均贯穿支架和内支板设置,二者通过其在支架3外侧轴端分别设置的链轮5和链轮7上装载的链条相连,丝杠8的轴端还装有手轮29。与丝杠配套的丝母30按其螺纹的左右旋分别对应嵌入的设置在两块内支板12上。
所述的袋底定形装置包括导向杠6和导向杠上设置的压轮28,导向杠6通过传动齿轮16、17、18、19、20与传动轴40相连。
所述的袋底校正装置包括凸轮板23、链条道轨21和每块内支板两侧对应设置的链轮链条及链条上设置的指状叉校正组件。凸轮板23设置在内支板外侧并通过导向面与指状叉校正组件配合,链轮2包括四个主动链轮和与之对应的四个从动链轮,相应的链条4有四根,主动链轮设置在传动轴40上,带动链条4沿上下对应设置的链条道轨21外侧转动。如图3所示,内支板12内侧的两根链条为一组,内支板12外侧的两根链条为一组,每根链条上设置三个指状叉校正组件,即每组链条上对应形成三组指状叉配合工作,指状叉间的距离按照袋筒胚料的宽度进行设定。如图4所示,指状叉校正组件包括中轴35和中轴上可旋转设置的指状叉10,该组件通过固定在中轴上的固定板34与链条4相连。指状叉10的尾部台阶39上设置有销轴37,销轴37的一端利用两个卡环38设置轴承24,指状叉校正组件通过轴承24与凸轮板23的导向面配合。中轴的另一端通过卡环33还设置有两个轴承31,两个轴承31之间利用垫套32进行间隔,轴承31嵌入链条道轨的凹槽内在其内表面上滑动。为实现指状叉10工作完毕后自动复位,指状叉校正组件上设置有复位扭簧25,扭簧25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挡块36和指状叉的尾部台阶39上。
应用时将本实用新型设置在袋筒胚料传送工作台靠近袋底的一侧。工作时,如图3所示,已经在前工序实现袋底轮廓折叠初步成形的袋筒胚料被送至袋底校正机构的两块内支板之间。同时,位于内支板12内侧的一组指状叉校正组件在链条4的带动下与袋筒胚料以相同速度运动,指状叉校正组件上的轴承24沿凸轮板23起始端倾角滑上导向面时,受力克服扭簧25的弹力,带动指状叉10分别向送料方向发生45°偏转,偏转过程中上下两个指状叉10分别伸入袋筒胚料右侧底角折叠部中,若袋底轮廓有不规范的地方则自动给予校正。同理,当袋筒胚料的袋底左侧进入两块内支板之间,设置在内支板12外侧链条上的一组指状叉在轴承24和凸轮板的作用下分别向送料方向的反方向偏转45°,偏转过程中上下两个指状叉分别伸入袋筒胚料左侧底角折叠部中,对折叠不规范部分自动给予校正,这样在四个指状叉的配合作用下就可以保证袋底轮廓的规范。接着在导向杠6上设置的压轮28在成形后的袋筒底部加压使其更好的定形,定形后的袋底如图1中14所示的形状。当指状叉组件上的轴承24滑动至凸轮板23导向面的末端倾角时,在扭簧25的回复力作用下指状叉复位,同时从袋底折叠部中脱出,然后随链条一起绕链轮转动,实现与袋筒胚料分离。经指状叉校正袋底轮廓的袋筒胚料被送至下一工序。在上述过程中,由于每个指状叉10的偏转角度都被凸轮板23严格的控制在45°,因此可以保证每只袋筒的袋底轮廓可以很好的保持尺寸一致。通过上述工作过程,就可以连续不断的实现袋筒胚料的袋底轮廓校正成形,供下工序继续生产加工利用。
在整个工作过程中,如图1、图2所示,主机通过地轴(均为常规机构,图中未示出)将动力传至斜齿轮15,带动传动轴40以及传动轴上设置的四个主动链轮2旋转,进而驱动整个袋底校正装置运转。同时传动轴上设置的传动齿轮16通过中间传动齿轮17、18、19将动力传至导向杠6轴端设置的齿轮20,进而驱动整个袋底定形装置运转。
当生产不同规格的阀口袋时,为适应袋底宽窄规格的不同,转动手轮29带动同轴的链轮5,通过链条传动驱动链轮7,进而使丝杠8和丝杠9同步发生旋转。由于与丝杠配套的丝母30有左右旋之分,因此丝母分别带动其所在的内支板同时向中间或两侧移动,从而实现改变每组指状叉间距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工作效率高,性能可靠,符合自动化生产线进行大规模生产的使用要求,可适用于纸、塑料、纤维等多种材质的阀口袋及敞口袋的批量生产。
权利要求1.一种阀口袋生产线的袋底校正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和两内支板,支架上设置传动装置、内支板间距调整装置及袋底定形装置,内支板上还设置有袋底校正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口袋生产线的袋底校正机构,其特征在于传动装置包括贯穿支架和内支板设置的传动轴传动齿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口袋生产线的袋底校正机构,其特征在于内支板间距调整装置包括丝杠和丝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阀口袋生产线的袋底校正机构,其特征在于丝杠贯穿支架和内支板设置,丝杠间通过丝杠在支架外侧轴端设置的链轮链条相连,丝母按左右旋分别对应嵌入设置在两内支板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口袋生产线的袋底校正机构,其特征在于袋底定形装置包括导向杠和导向杠上设置的压轮,导向杠通过传动齿轮与传动轴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口袋生产线的袋底校正机构,其特征在于袋底校正装置包括凸轮板、链条道轨和每块内支板两侧对应设置的链轮链条及链条上设置的指状叉校正组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阀口袋生产线的袋底校正机构,其特征在于凸轮板对应设置在内支板外侧并通过导向面与指状叉校正组件配合,链轮包括四个主动链轮和与之对应的四个从动链轮,相应的链条有四根,主动链轮设置在传动轴上,带动链条沿上下对应设置的链条道轨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阀口袋生产线的袋底校正机构,其特征在于指状叉校正组件包括中轴和中轴上可旋转设置的指状叉,该组件通过固定在中轴上的固定板与链条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阀口袋生产线的袋底校正机构,其特征在于指状叉的尾部台阶上设置有销轴,销轴的一端设置有轴承,该轴承与凸轮板配合,中轴的另一端也设置有轴承,轴承嵌在链条轨道的凹槽内与其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阀口袋生产线的袋底校正机构,其特征在于指状叉校正组件上设置复位扭簧。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包装机械,具体为一种阀口袋生产线的袋底校正机构,包括支架和两内支板,在支架上设置有传动装置、内支板间距调整装置及袋底定形装置,内支板上还设置有袋底校正装置,应用本实用新型,可以无停顿的、快速的实现阀口袋袋底轮廓形状的校正,且成本低廉,生产效率高,可适用于多层纸、PP塑编布、纸塑复合、纤维、夹筋纸等多种材质的阀口袋及敞口袋的批量生产。
文档编号B31B1/26GK2875789SQ20062008025
公开日2007年3月7日 申请日期2006年1月17日 优先权日2006年1月17日
发明者赵开福, 厉彦池 申请人:厉彦池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