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应型乳化剂两性苯丙表面施胶剂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2416264阅读:3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反应型乳化剂两性苯丙表面施胶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轻型纸表面施胶剂的制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反应型乳化剂两性苯丙 表面施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现在已步入世界纸张生产、消费大国行列,在纸张生产过程中需要数百个品 种的造纸化学品。现代的造纸技术中,表面施胶已成为纸页表面施胶处理的主要形式,性能 优异的表面施胶剂能够减少纸页的掉毛掉粉现象和提高纸张的表面强度,同时有效地提高 了纸张的耐折度、抗水性、抗张强度、挺度和平滑度,减少透气度,改进了印刷性能等,显著 地提高纸张的质量档次和使用价值。轻型纸是一种轻型胶版纸,它有着独特的生产加工工 艺,不含荧光增白剂,纸张纤维比重轻、质地松厚、表面光滑、色泽柔和备受人们的青睐。轻 型纸生产采用的浆料配比以化学机械浆为主,这些浆料中含有大量的木素,纤维比较挺硬、 纤维间结合力较差,由于轻型纸的纤维组织较松弛,厚度相对较大,它的抗张性能差一点, 且极易受潮而产生变形,这些因素造成了纸页表面强度和平滑度下降,以致印刷过程中出 现掉粉掉毛现象。另一方面随着印刷技术和装备的不断发展,印刷行业对纸张的表面强度、 平滑度、印刷适性等要求越来越高,而现在使用的纸张因添加更多的填料造成了纸页表面 强度和平滑度下降,以致印刷过程中出现掉毛、掉粉现象。传统的表面施胶剂淀粉、变性淀 粉及聚乙烯醇类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和纤维亲和力较差、成膜易断裂、抗水性较差、表面强 度不够等缺点,轻型纸传统的表面施胶剂有淀粉、氧化淀粉、磷酸酯淀粉、聚丙烯酰胺改性 淀粉和聚乙烯醇等,它们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和纤维的亲和力差、成膜易断裂容易出现印 刷过程中的掉毛、掉粉现象、抗水性差、表面强度低等缺点。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反应型乳化剂两性苯 丙表面施胶剂及其制备方法,所得的一种反应型乳化剂两性苯丙表面施胶剂具有和纤维结 合优良,减轻掉毛掉粉,改善施胶度,油墨吸收性好,表面强度高和能适应高速印刷的特点。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反应型乳化剂两性苯丙表面施胶剂的分子结构为 反应型乳化剂两性苯丙表面施胶剂其中x、y、ζ、m、η均为大于零的整数。一种反应型乳化剂两性苯丙表面施胶剂的制备方法,先由聚乙二醇、硬脂酸和顺丁烯二酸酐反应得到顺丁烯二酸聚乙二醇单硬酯酸酯,再以过硫酸铵为引发剂,由顺丁烯 二酸聚乙二醇单硬脂酸酯与苯乙烯、丙烯酸、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和丙烯腈通 过共聚反应制备反应型乳化剂两性苯丙表面施胶剂。其反应过程如下
顺丁烯二酸酐聚乙二醇硬脂酸 顺丁烯二酸聚乙二醇单硬酯酸酯 苯乙烯 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 丙烯酸 丙烯腈 顺丁烯二酸聚乙二醇单硬酯酸酯 反应型乳化剂两性苯丙表面施胶剂其中x、y、ζ、m、η均为大于零的整数。一种反应型乳化剂两性苯丙表面施胶剂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将聚乙二醇-400和硬脂酸加入第一反应器中在80_85°C时反应1. 5-2. O 小时,再加入顺丁烯二酸酐继续保温反应1. 0-1. 5小时,得到顺丁烯二酸聚乙二醇单硬脂 酸酯,所说的聚乙二醇-400、硬酯酸和顺丁烯二酸酐的质量比为10 7 2.5,第二步,将顺丁烯二酸聚乙二醇单硬脂酸酯、苯乙烯、丙烯酸和丙烯腈按 25 8 5 2的质量比混合制成混合单体,第三步,将过硫酸铵和去离子水以质量比1 20制成过硫酸铵水溶液,第四步,在第二反应器中加入去离子水,升温至60-70°C,去离子水和所制混合单 体的质量比为115 40,再加入过硫酸铵水溶液和所制混合单体,过硫酸铵水溶液与所制 混合单体的质量比为21 40,滴加完混合单体后继续滴加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 铵,混合单体与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的质量比为40 6,整个加料时间为1-2小 时,
第五步,加料完毕后将第二反应器于80_90°C保温反应2. 0-3. 0小时,第六步,将第二反应器降温到20-30°C,用质量分数为30%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 PH值为5. 0-7. 0,出料,得到一种反应型乳化剂两性苯丙表面施胶剂。 由于一种反应型乳化剂两性苯丙表面施胶剂中不残留溶剂和小分子乳化剂,消除 了溶剂和小分子乳化剂造成的缺点,一种反应型乳化剂两性苯丙表面施胶剂上的阳离子基 团对阴离子油墨有很好的吸附作用,这样可以提高印刷的清晰度和饱满度,又因为一种反 应型乳化剂两性苯丙表面施胶剂在纸的表面形成连续性的薄膜,使表面的纤维固着于纸的 表面,使得纸表面变得致密光滑不会掉毛掉粉,胶版印刷中不仅提高了印刷的速度而且不 会糊版,喷墨打印效果好。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方法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实施例一一种反应型乳化剂两性苯丙表面施胶剂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将10克聚乙二醇-400和7克硬脂酸加入第一反应器中在80°C时反应1. 5 小时,再加入2. 5克顺丁烯二酸酐继续保温反应1. 0小时,得到顺丁烯二酸聚乙二醇单硬脂 酸酯,所说的聚乙二醇-400、硬酯酸和顺丁烯二酸酐的质量比为10 7 2.5,第二步,将25克顺丁烯二酸聚乙二醇单硬脂酸酯、8克苯乙烯、5克丙烯酸和2克 丙烯腈按25 8 5 2的质量比混合制成混合单体,第三步,将1克过硫酸铵和20克去离子水以质量比1 20制成过硫酸铵水溶液,第四步,在第二反应器中加入115克去离子水,升温至60°C,去离子水和所制混合 单体的质量比为115 40,再加入21克过硫酸铵水溶液和40克所制混合单体,过硫酸铵水 溶液与所制混合单体的质量比为21 40,滴加完混合单体后继续滴加6克甲基丙烯酰氧乙 基三甲基氯化铵,混合单体与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的质量比为40 6,整个加 料时间为1小时,第五步,加料完毕后将第二反应器于80°C保温反应2. 0小时,第六步,将第二反应器降温到20°C,用质量分数为30%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 为5. 0,出料,得到一种反应型乳化剂两性苯丙表面施胶剂。实施例二一种反应型乳化剂两性苯丙表面施胶剂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将10克聚乙二醇-400和7克硬脂酸加入第一反应器中在81 °C时反应1. 6 小时,再加入2. 5克顺丁烯二酸酐继续保温反应1. 1小时,得到顺丁烯二酸聚乙二醇单硬脂 酸酯,所说的聚乙二醇-400、硬酯酸和顺丁烯二酸酐的质量比为10 7 2.5,第二步,将25克顺丁烯二酸聚乙二醇单硬脂酸酯、8克苯乙烯、5克丙烯酸和2克 丙烯腈按25 8 5 2的质量比混合制成混合单体,第三步,将1克过硫酸铵和20克去离子水以质量比1 20制成过硫酸铵水溶液,第四步,在第二反应器中加入115克去离子水,升温至62°C,去离子水和所制混合 单体的质量比为115 40,再加入21克过硫酸铵水溶液和40克所制混合单体,过硫酸铵水 溶液与所制混合单体的质量比为21 40,滴加完混合单体后继续滴加6克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混合单体与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的质量比为40 6,整个加 料时间为1. 2小时,第五步,加料完毕后将第二反应器于82°C保温反应2. 2小时,第六步,将第二反应器降温到22°C,用质量分数为30%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 为5. 4,出料,得到一种反应型乳化剂两性苯丙表面施胶剂。实施例三一种反应型乳化剂两性苯丙表面施胶剂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将10克聚乙二醇-400和7克硬脂酸加入第一反应器中在82°C时反应1. 7 小时,再加入2. 5克顺丁烯二酸酐继续保温反应1. 2小时,得到顺丁烯二酸聚乙二醇单硬脂 酸酯,所说的聚乙二醇-400、硬酯酸和顺丁烯二酸酐的质量比为10 7 2.5,第二步,将25克顺丁烯二酸聚乙二醇单硬脂酸酯、8克苯乙烯、5克丙烯酸和2克 丙烯腈按25 8 5 2的质量比混合制成混合单体,第三步,将1克过硫酸铵和20克去离子水以质量比1 20制成过硫酸铵水溶液,第四步,在第二反应器中加入115克去离子水,升温至64°C,去离子水和所制混合 单体的质量比为115 40,再加入21克过硫酸铵水溶液和40克所制混合单体,过硫酸铵水 溶液与所制混合单体的质量比为21 40,滴加完混合单体后继续滴加6克甲基丙烯酰氧乙 基三甲基氯化铵,混合单体与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的质量比为40 6,整个加 料时间为1. 4小时,第五步,加料完毕后将第二反应器于84°C保温反应2. 4小时,第六步,将第二反应器降温到24°C,用质量分数为30%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 为5. 8,出料,得到一种反应型乳化剂两性苯丙表面施胶剂。实施例四一种反应型乳化剂两性苯丙表面施胶剂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将10克聚乙二醇-400和7克硬脂酸加入第一反应器中在83°C时反应1. 8 小时,再加入2. 5克顺丁烯二酸酐继续保温反应1. 3小时,得到顺丁烯二酸聚乙二醇单硬脂 酸酯,所说的聚乙二醇-400、硬酯酸和顺丁烯二酸酐的质量比为10 7 2.5,第二步,将25克顺丁烯二酸聚乙二醇单硬脂酸酯、8克苯乙烯、5克丙烯酸和2克 丙烯腈按25 8 5 2的质量比混合制成混合单体,第三步,将1克过硫酸铵和20克去离子水以质量比1 20制成过硫酸铵水溶液,第四步,在第二反应器中加入115克去离子水,升温至66°C,去离子水和所制混合 单体的质量比为115 40,再加入21克过硫酸铵水溶液和40克所制混合单体,过硫酸铵水 溶液与所制混合单体的质量比为21 40,滴加完混合单体后继续滴加6克甲基丙烯酰氧乙 基三甲基氯化铵,混合单体与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的质量比为40 6,整个加 料时间为1. 6小时,第五步,加料完毕后将第二反应器于86°C保温反应2. 6小时, 第六步,将第二反应器降温到26°C,用质量分数为30%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 为6. 2,出料,得到一种反应型乳化剂两性苯丙表面施胶剂。实施例五一种反应型乳化剂两性苯丙表面施胶剂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10克聚乙二醇-400和7克硬脂酸加入第一反应器中在84°C时反应1. 9 小时,再加入2. 5克顺丁烯二酸酐继续保温反应1. 4小时,得到顺丁烯二酸聚乙二醇单硬脂 酸酯,所说的聚乙二醇-400、硬酯酸和顺丁烯二酸酐的质量比为10 7 2.5,第二步,将25克顺丁烯二酸聚乙二醇单硬脂酸酯、8克苯乙烯、5克丙烯酸和2克丙烯腈按25 8 5 2的质量比混合制成混合单体,第三步,将1克过硫酸铵和20克去离子水以质量比1 20制成过硫酸铵水溶液,第四步,在第二反应器中加入115克去离子水,升温至68°C,去离子水和所制混合 单体的质量比为115 40,再加入21克过硫酸铵水溶液和40克所制混合单体,过硫酸铵水 溶液与所制混合单体的质量比为21 40,滴加完混合单体后继续滴加6克甲基丙烯酰氧乙 基三甲基氯化铵,混合单体与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的质量比为40 6,整个加 料时间为1. 8小时,第五步,加料完毕后将第二反应器于88°C保温反应2. 8小时,第六步,将第二反应器降温到28°C,用质量分数为30%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 为6. 6,出料,得到一种反应型乳化剂两性苯丙表面施胶剂。实施例六一种反应型乳化剂两性苯丙表面施胶剂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将10克聚乙二醇-400和7克硬脂酸加入第一反应器中在85°C时反应2. 0 小时,再加入2. 5克顺丁烯二酸酐继续保温反应1. 5小时,得到顺丁烯二酸聚乙二醇单硬脂 酸酯,所说的聚乙二醇-400、硬酯酸和顺丁烯二酸酐的质量比为10 7 2.5,第二步,将25克顺丁烯二酸聚乙二醇单硬脂酸酯、8克苯乙烯、5克丙烯酸和2克 丙烯腈按25 8 5 2的质量比混合制成混合单体,第三步,将1克过硫酸铵和20克去离子水以质量比1 20制成过硫酸铵水溶液,第四步,在第二反应器中加入115克去离子水,升温至70°C,去离子水和所制混合 单体的质量比为115 40,再加入21克过硫酸铵水溶液和40克所制混合单体,过硫酸铵水 溶液与所制混合单体的质量比为21 40,滴加完混合单体后继续滴加6克甲基丙烯酰氧乙 基三甲基氯化铵,混合单体与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的质量比为40 6,整个加 料时间为2小时,第五步,加料完毕后将第二反应器于90°C保温反应3. 0小时,第六步,将第二反应器降温到30°C,用质量分数为30%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 为7. 0,出料,得到一种反应型乳化剂两性苯丙表面施胶剂。
权利要求
一种反应型乳化剂两性苯丙表面施胶剂,其特征在于一种反应型乳化剂两性苯丙表面施胶剂的分子结构为反应型乳化剂两性苯内表面施胶剂其中x、y、z、m、n均为大于零的整数。FDA0000021242440000011.tif
2.一种反应型乳化剂两性苯丙表面施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先由聚乙二醇、 硬脂酸和顺丁烯二酸酐反应得到顺丁烯二酸聚乙二醇单硬酯酸酯,再以过硫酸铵为引发 剂,由顺丁烯二酸聚乙二醇单硬脂酸酯与苯乙烯、丙烯酸、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 和丙烯腈通过共聚合反应制备反应型乳化剂两性苯丙表面施胶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反应型乳化剂两性苯丙表面施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 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将聚乙二醇-400和硬脂酸加入第一反应器中在80-85°C时反应1. 5-2. 0小时, 再加入顺丁烯二酸酐继续保温反应1. 0-1. 5小时,得到顺丁烯二酸聚乙二醇单硬脂酸酯, 所说的聚乙二醇-400、硬酯酸和顺丁烯二酸酐的质量比为10 7 2.5,第二步,将顺丁烯二酸聚乙二醇单硬脂酸酯、苯乙烯、丙烯酸和丙烯腈按 25 8 5 2的质量比混合制成混合单体,第三步,将过硫酸铵和去离子水以质量比1 20制成过硫酸铵水溶液, 第四步,在第二反应器中加入去离子水,升温至60-70°C,去离子水和所制混合单体的 质量比为115 40,再加入过硫酸铵水溶液和所制混合单体,过硫酸铵水溶液与所制混合 单体的质量比为21 40,滴加完混合单体后继续滴加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混 合单体与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的质量比为40 6,整个加料时间为1-2小时, 第五步,加料完毕后将第二反应器于80-90°C保温反应2. 0-3. 0小时, 第六步,将第二反应器降温到20-30°C,用质量分数为30%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 为5. 0-7. 0,出料,得到一种反应型乳化剂两性苯丙表面施胶剂。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反应型乳化剂两性苯丙表面施胶剂的制备方法,其 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将10克聚乙二醇-400和7克硬脂酸加入第一反应器中在80°C时反应1. 5小 时,再加入2. 5克顺丁烯二酸酐继续保温反应1. 0小时,得到顺丁烯二酸聚乙二醇单硬脂酸 酯,所说的聚乙二醇-400、硬酯酸和顺丁烯二酸酐的质量比为10 7 2.5,第二步,将25克顺丁烯二酸聚乙二醇单硬脂酸酯、8克苯乙烯、5克丙烯酸和2克丙烯 腈按25 8 5 2的质量比混合制成混合单体,第三步,将1克过硫酸铵和20克去离子水以质量比1 20制成过硫酸铵水溶液, 第四步,在第二反应器中加入115克去离子水,升温至60°C,去离子水和所制混合单体 的质量比为115 40,再加入21克过硫酸铵水溶液和40克所制混合单体,过硫酸铵水溶液 与所制混合单体的质量比为21 40,滴加完混合单体后继续滴加6克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 甲基氯化铵,混合单体与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的质量比为40 6,整个加料时间为1小时,第五步,加料完毕后将第二反应器于80°c保温反应2. O小时, 第六步,将第二反应器降温到20°C,用质量分数为30%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为 5. 0,出料,得到一种反应型乳化剂两性苯丙表面施胶剂。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反应型乳化剂两性苯丙表面施胶剂的制备方法,其 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将10克聚乙二醇-400和7克硬脂酸加入第一反应器中在81°C时反应1. 6小 时,再加入2. 5克顺丁烯二酸酐继续保温反应1. 1小时,得到顺丁烯二酸聚乙二醇单硬脂酸 酯,所说的聚乙二醇-400、硬酯酸和顺丁烯二酸酐的质量比为10 7 2.5,第二步,将25克顺丁烯二酸聚乙二醇单硬脂酸酯、8克苯乙烯、5克丙烯酸和2克丙烯 腈按25 8 5 2的质量比混合制成混合单体,第三步,将1克过硫酸铵和20克去离子水以质量比1 20制成过硫酸铵水溶液, 第四步,在第二反应器中加入115克去离子水,升温至62°C,去离子水和所制混合单体 的质量比为115 40,再加入21克过硫酸铵水溶液和40克所制混合单体,过硫酸铵水溶液 与所制混合单体的质量比为21 40,滴加完混合单体后继续滴加6克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 甲基氯化铵,混合单体与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的质量比为40 6,整个加料时 间为1. 2小时,第五步,加料完毕后将第二反应器于82°C保温反应2. 2小时, 第六步,将第二反应器降温到22°C,用质量分数为30 %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为 5. 4,出料,得到一种反应型乳化剂两性苯丙表面施胶剂。
6.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反应型乳化剂两性苯丙表面施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 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将10克聚乙二醇-400和7克硬脂酸加入第一反应器中在82°C时反应1. 7小 时,再加入2. 5克顺丁烯二酸酐继续保温反应1. 2小时,得到顺丁烯二酸聚乙二醇单硬脂酸 酯,所说的聚乙二醇-400、硬酯酸和顺丁烯二酸酐的质量比为10 7 2.5,第二步,将25克顺丁烯二酸聚乙二醇单硬脂酸酯、8克苯乙烯、5克丙烯酸和2克丙烯 腈按25 8 5 2的质量比混合制成混合单体,第三步,将1克过硫酸铵和20克去离子水以质量比1 20制成过硫酸铵水溶液, 第四步,在第二反应器中加入115克去离子水,升温至64°C,去离子水和所制混合单体 的质量比为115 40,再加入21克过硫酸铵水溶液和40克所制混合单体,过硫酸铵水溶液 与所制混合单体的质量比为21 40,滴加完混合单体后继续滴加6克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 甲基氯化铵,混合单体与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的质量比为40 6,整个加料时 间为1. 4小时,第五步,加料完毕后将第二反应器于84°C保温反应2. 4小时, 第六步,将第二反应器降温到24°C,用质量分数为30 %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为 5. 8,出料,得到一种反应型乳化剂两性苯丙表面施胶剂。
7.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反应型乳化剂两性苯丙表面施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 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将10克聚乙二醇-400和7克硬脂酸加入第一反应器中在83°C时反应1. 8小时,再加入2. 5克顺丁烯二酸酐继续保温反应1. 3小时,得到顺丁烯二酸聚乙二醇单硬脂酸 酯,所说的聚乙二醇-400、硬酯酸和顺丁烯二酸酐的质量比为10 7 2.5,第二步,将25克顺丁烯二酸聚乙二醇单硬脂酸酯、8克苯乙烯、5克丙烯酸和2克丙烯 腈按25 8 5 2的质量比混合制成混合单体,第三步,将1克过硫酸铵和20克去离子水以质量比1 20制成过硫酸铵水溶液, 第四步,在第二反应器中加入115克去离子水,升温至66°C,去离子水和所制混合单体 的质量比为115 40,再加入21克过硫酸铵水溶液和40克所制混合单体,过硫酸铵水溶液 与所制混合单体的质量比为21 40,滴加完混合单体后继续滴加6克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 甲基氯化铵,混合单体与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的质量比为40 6,整个加料时 间为1. 6小时,第五步,加料完毕后将第二反应器于86°C保温反应2. 6小时, 第六步,将第二反应器降温到26°C,用质量分数为30 %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为 6. 2,出料,得到一种反应型乳化剂两性苯丙表面施胶剂。
8.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反应型乳化剂两性苯丙表面施胶剂的制备方法,其 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将10克聚乙二醇-400和7克硬脂酸加入第一反应器中在84°C时反应1. 9小 时,再加入2. 5克顺丁烯二酸酐继续保温反应1. 4小时,得到顺丁烯二酸聚乙二醇单硬脂酸 酯,所说的聚乙二醇-400、硬酯酸和顺丁烯二酸酐的质量比为10 7 2.5,第二步,将25克顺丁烯二酸聚乙二醇单硬脂酸酯、8克苯乙烯、5克丙烯酸和2克丙烯 腈按25 8 5 2的质量比混合制成混合单体,第三步,将1克过硫酸铵和20克去离子水以质量比1 20制成过硫酸铵水溶液, 第四步,在第二反应器中加入115克去离子水,升温至68°C,去离子水和所制混合单体 的质量比为115 40,再加入21克过硫酸铵水溶液和40克所制混合单体,过硫酸铵水溶液 与所制混合单体的质量比为21 40,滴加完混合单体后继续滴加6克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 甲基氯化铵,混合单体与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的质量比为40 6,整个加料时 间为1. 8小时,第五步,加料完毕后将第二反应器于88°C保温反应2. 8小时, 第六步,将第二反应器降温到28°C,用质量分数为30 %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为 6. 6,出料,得到一种反应型乳化剂两性苯丙表面施胶剂。
9.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反应型乳化剂两性苯丙表面施胶剂的制备方法,其 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将10克聚乙二醇-400和7克硬脂酸加入第一反应器中在85°C时反应2. 0小 时,再加入2. 5克顺丁烯二酸酐继续保温反应1. 5小时,得到顺丁烯二酸聚乙二醇单硬脂酸 酯,所说的聚乙二醇-400、硬酯酸和顺丁烯二酸酐的质量比为10 7 2.5,第二步,将25克顺丁烯二酸聚乙二醇单硬脂酸酯、8克苯乙烯、5克丙烯酸和2克丙烯 腈按25 8 5 2的质量比混合制成混合单体,第三步,将1克过硫酸铵和20克去离子水以质量比1 20制成过硫酸铵水溶液, 第四步,在第二反应器中加入115克去离子水,升温至70°C,去离子水和所制混合单体 的质量比为115 40,再加入21克过硫酸铵水溶液和40克所制混合单体,过硫酸铵水溶液与所制混合单体的质量比为21 40,滴加完混合单体后继续滴加6克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 甲基氯化铵,混合单体与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的质量比为40 6,整个加料时 间为2小时,第五步,加料完毕后将第二反应器于90°C保温反应3. 0小时, 第六步,将第二反应器降温到30°C,用质量分数为30 %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为 7. 0,出料,得到一种反应型乳化剂两性苯丙表面施胶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应型乳化剂两性苯丙表面施胶剂及其制备方法,一种反应型乳化剂两性苯丙表面施胶剂的分子结构为反应型乳化剂两性苯丙表面施胶剂其制备方法为先由聚乙二醇、硬脂酸和顺丁烯二酸酐反应得到顺丁烯二酸聚乙二醇单硬酯酸酯,再以过硫酸铵为引发剂,由顺丁烯二酸聚乙二醇单硬脂酸酯与苯乙烯、丙烯酸、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和丙烯腈通过共聚合反应制备反应型乳化剂两性苯丙表面施胶剂,所得的一种反应型乳化剂两性苯丙表面施胶剂具有和纤维结合优良,减轻掉毛掉粉,改善施胶度,表面强度高,油墨吸收性好和能适应高速印刷等特点。
文档编号D21H21/16GK101871183SQ201010168869
公开日2010年10月27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11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11日
发明者付旭东, 张国运, 彭莉, 徐永建, 杨军胜, 杨秀芳 申请人:陕西科技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