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基板放置台的电子光学胶贴附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34733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基板放置台的电子光学胶贴附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光学胶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新型基板放置台的电子光学胶贴附机。
背景技术
电子光学胶(OCA)是一种干净的高透明度的无基材双面粘合胶带,其透明性能优良,透光率达到99%以上;在强光照射,高温高湿的环境下使用也无损外观;适合粘贴聚碳酸酯等的塑料材料;目前主要用于触摸屏基板(电容屏、电阻屏)与前面板之间的粘贴,广泛使用在智能手机、手写电脑、触屏多媒体机使用,具有广阔的市场。电子光学胶一般根据使用的需求设置成长条形片状,电子光学胶一般包括光学胶层及设置在光学胶层两面的离形层,电子光学胶贴附机是一种将电子光学胶与基板连接起来的一种机器设备。通常情况下,如图1所示,基板放置台1’向机身2方向可移动设置在机身2上,机身2内设置滚压滚轮3,滚压滚轮3横向设置在基板放置台1’移动的方向上; 当基板放置台1上放置基板向机身2移动后,滚压滚轮3可上下移动,并滚压电子光学胶与基板使两种结合紧密;通常情况下,基板放置台1’设置成大致基板大小的长方形,在长度方向上横向于放置台移动的方向。在基板的一端设置有数据线端,数据线端不能进行滚压, 因此通常在放置是将基板的数据线端悬空放置,在基板放置台1’向机身2移动过程中,悬空放置容易造成基板在基板放置台1’上位移,造成电子光学胶压在基板上错位,从而导致产品质量问题而报废。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在于针对目前电子光学贴附机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解决以上问题的基板放置台的电子光学胶贴附机。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基板放置台的电子光学胶贴附机,所述贴附机的基板放置台向机身方向移动设置在机身上,所述机身内设置滚压滚轮,滚压滚轮横向设置在基板放置台移动的方向上,所述基板放置台为长方形状,其长度方向竖置于基板放置台移动的方向上。其中所述基板放置台通过丝杆移动连接在机身上。其中所述基板放置台的边缘设置有定位条。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基板放置台为长方形状,其长度方向竖置于基板放置台移动的方向上,需要贴附电子光学胶时,带数据线的基板放置在基板放置台上,基板相应的竖置于基板放置台移动的方向上,基板带数据线端无需悬空放置,整体放置在基板放置台上,设置参数,横向设置的滚轮可以在设定的位置开始进行滚压,在基板放置台向机身移动过程中,不易造成基板位移,减少电子光学胶压在基板上错位的几率,减少报废。
图1为现有技术的贴附机基板放置台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贴附机基板放置台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贴附机基板置台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2、3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如图2所示,一种新型基板放置台1的电子光学胶贴附机,贴附机的基板放置台1 向机身2方向移动设置在机身2上,作为一较佳实施例,基板放置台1通过丝杆移动连接在机身2上,丝杆控制容易,行程控制精准,便于维护;机身2内设置滚压滚轮3,滚压滚轮3横向设置在基板放置台1移动的方向上,基板放置台1为长方形状,其长度方向竖置于基板放置台1移动的方向上。为了使基板在基板放置台1上定位准确,在基板放置台1的边缘设置有定位条11。为了适应不同规格的基板均能在本适用新型的贴附机上使用,对于基板放置平台的宽度可以适当的加宽进行调整,如图3所示,为一加宽基板的实施例。以上所述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例,并非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 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基板放置台的电子光学胶贴附机,所述贴附机的基板放置台(1)向机身 (2)方向移动设置在机身( 上,所述机身O)内设置滚压滚轮(3),滚压滚轮C3)横向设置在基板放置台(1)移动的方向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放置台(1)为长方形状,其长度方向竖置于基板放置台(1)移动的方向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基板放置台的电子光学胶贴附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放置台(1)通过丝杆移动连接在机身( 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基板放置台的电子光学胶贴附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放置台(1)的边缘设置有定位条(11)。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光学胶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新型基板放置台的电子光学胶贴附机;本实用新型的电子光学胶用贴附机的放料装置包括有放料平台、吸料吸嘴、除静电风嘴;本实用新型的电子光学胶贴附机长条形的放料平台在贴附机的送料方向上横向设置,长条形的光学胶片放置在送料台上时在送料方向横置,除静电风嘴在反向送料方向的送料平台侧,在送料方向上光学胶片的距离较短,除静电风嘴所吹出的风很容易能消除光学胶片间的静电,避免在吸嘴吸料过程中光学胶片间因静电造成的粘连,提高生产的效率和进度。
文档编号B32B37/10GK202088632SQ20112017373
公开日2011年12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27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27日
发明者周智强 申请人:东莞创先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