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材边缘保护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459052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板材边缘保护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板材,特别涉及一种预防玻璃基板侧面因受外力而产生破损情形的板材边缘保护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ITO玻璃与外部机构进行组装的过程中,必须先确定公差,使ITO玻璃可顺利地与外部机构进行组装。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常因玻璃边缘与外部机构存在有公差问题而难以组合。其中就以ITO玻璃的侧边较为脆弱,常常会因为ITO玻璃边缘受到外力过度施压或与外部对象(如桌面或地面)直接碰撞而发生破损。虽然ITO玻璃具有一定的厚度,但若受到外力过度施压,ITO玻璃仍旧会产生破裂现象,这不仅无法与外部机构结合,良率也相对地降低。由于ITO玻璃的不可恢复性,一旦毁损便无法挽救,因此与外部机构组合时必须相当小心。因此,以需求来说,设计一个板材边缘保护结构及其制造方法,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造成的问题,已成为目前产业生产需求上刻不容缓的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板材边缘保护结构及其制造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ITO玻璃与外部机构组合时,容易造成ITO玻璃板件破裂的问题。根据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板材边缘保护结构的制造方法,包含下列步骤:提供板材,通过化学、雷射或机械方式加工板材边缘,在板材边缘形成表面微结构;在板材边缘表面微结构上设置第一黏性材料层;在第一黏性材料层固化后在其表面上设置第二高分子材料层。优选地,上述表面微结构的深度介于Iym 1000 μπι之间;上述第一黏性材料层的材料可为光固化材料、热固化材料、热熔材料其中之一或其组合。优选地,上述光固化材料可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环氧树脂(Epoxy Resin, ER)或娃氧树酯(Silicone);上述热固化材料可为聚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 PMMA)、环氧树脂(Epoxy Resin, ER)或娃氧树酯(Silicone);上述热溶材料可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 PMMA)、环氧树脂(Epoxy Resin, ER)或娃氧树酯(Silicone)。优选地,上述第二高分子材料层的材料可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 PMMA)、环氧树脂(Epoxy Resin, ER)、娃氧树酯(Silicone)、聚胺酯(Polyurethane, HJ)、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 PC)、丙烯腈-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ABS树脂)或聚苯硫醚(Polyphenylene sulfide,PPS);上述板材的材料可为金属、玻璃、铟锡氧化物(I T0)玻璃。优选地,可采用浸涂、抹涂、灌注、喷涂、射出的方式将第一黏性材料层设置在板材边缘的表面微结构上以及将第二高分子材料层设置在第一黏性材料层上。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出一种板材边缘保护结构,包含:具有表面微结构的板材,该板材表面微结构的深度介于Iym 1000 μ m之间;设置在板材边缘表面微结构上的第一黏性材料层;以及设置在第一黏性材料层上的第二高分子材料层。优选地,上述第一黏性材料层及第二高分子材料层设置于板材上,且第一黏性材料层及第二高分子材料层以L型包覆板材边缘、倒L型包覆板材边缘、C型包覆板材边缘或侧缘,但不以此为限。优选地,上述第一黏性材料层的材料可为光固化材料、热固化材料、热熔材料其中之一或其组合;上述光固化材料可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环氧树脂(Epoxy Resin, ER)或娃氧树酯(Silicone);上述热固化材料可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 PMMA)、环氧树脂(Epoxy Resin, ER)或娃氧树酯(Silicone);上述热熔材料系可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 PMMA)、环氧树脂(Epoxy Resin, ER)或娃氧树酯(Silicone)。优选地,上述第二高分子材料层的材料可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 PMMA)、环氧树脂(Epoxy Resin, ER)或娃氧树酯(Silicone)、聚胺酯(Polyurethane, PU)、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 PC)、丙烯腈-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 ABS 树脂)、聚苯硫醚(Polyphenylene sulfide,PPS);上述板材的材料可为金属、玻璃、铟锡氧化物(I T0)玻璃。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出另一种板材边缘保护结构,包含:具有表面微结构的板材,该板材表面微结构的深度介于Iym 1000 μ m之间;以及设置于板材边缘表面微结构上的第二高分子材料层。优选地,上述第二高分子材料层设置于板材上,且该层以L型包覆板材边缘、倒L型包覆板材边缘、C型包覆板材边缘或侧缘,但不以此为限。优选地,上述第二高分子材料层的材料可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 PMMA)、环氧树脂(Epoxy Resin, ER)、娃氧树酯(Silicone)、聚胺酯(Polyurethane, HJ)、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 PC)、丙烯腈-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ABS树脂)或聚苯硫醚(Polyphenylene sulfide,PPS);上述板材的材料可为金属、玻璃或铟锡氧化物(ITO)玻璃。优选地,上述第二高分子材料层可采用浸涂、抹涂、灌注、喷涂、射出其中之一方式设置于板材边缘的表面微结构上。本发明所提供的板材边缘保护结构及其制造方法,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板材边缘保护结构通过将两材料层设置在板材边缘上,用以强化整体板材边缘的强度。本发明板材边缘保护结构的制造方法采用第一黏性材料层紧贴披覆于表面微结构上,完整填补表面微结构的孔隙,提升板材与第一黏性材料层的结合度,再于第一黏性材料层上设置第二高分子材料层以强化整体板材边缘的强度。或者也可以直接设置一材料层在板材的边缘上,用以强化整体板材边缘的强度。本发明的另一板材边缘保护结构采用第二高分子材料层紧贴披覆于表面微结构上,完整填补表面微结构的孔隙并强化整体板材边缘的强度,可以改善现有技术的玻璃板件(ΙΤ0玻璃)与外部机构组合时,容易造成玻璃板件破裂及组装良率降低等问题。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图1A是本发明的板材边缘保护结构的示意图;图1B是本发明的另一板材边缘保护结构的示意图;图2A是本发明的板材边缘保护结构的制作方法步骤图;图2B是本发明的另一板材边缘保护结构的制作方法步骤图;图3是本发明的板材边缘保护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的板材边缘保护结构的第二实施例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的板材边缘保护结构的第三实施例示意图;图6A是本发明的表面微结构的第一示意图;图6B是本发明的表面微结构的第二示意图;图6C是本发明的表面微结构的第三示意图;图6D是本发明的表面微结构的第四示意图;图7A是本发明之第一黏性材料层及第二高分子材料层以L型包覆板材边缘的剖面示意图;图7B是本发明之第一黏性材料层及第二高分子材料层以倒L型包覆板材边缘的剖面示意图;图7C是本发明之第一黏性材料层及第二高分子材料层C型包覆板材边缘的剖面示意图;图7D是本发明之第一黏性材料层及第二高分子材料层以侧缘包覆板材边缘的剖面示意图;图8A是本发明之第二高分子材料层以L型包覆板材边缘的剖面示意图;图SB是本发明之第二高分子材料层以倒L型包覆板材边缘的剖面示意图;图SC是本发明之第二高分子材料层以C型包覆板材边缘的剖面示意图;以及图8D是本发明之第二高分子材料层以侧缘包覆板材边缘的剖面示意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I板材边缘保护结构11板材111边缘112表面微结构12第一黏性材料层13第二高分子材料层2涂料槽3涂料槽4外套41灌注器5外套51灌注器
6喷枪7喷枪SI S3及S3’步骤流程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请参阅图1A,该图为本发明的板材边缘保护结构的实施例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发明的板材边缘保护结构I包括具有表面微结构112的板材11、设置在表面微结构112上并完全披覆在板材11边缘111上的第一黏性材料层12,以及设置于在第一黏性材料层12上的第二高分子材料层13。请参阅图7A,本发明的板材边缘保护结构可采用L型包边设计,第一黏性材料层12及第二高分子材料层13以L型包覆板材11边缘;请参阅图7B,本发明的板材边缘保护结构可采用倒L型包边设计,同样以第一黏性材料层12及第二高分子材料层13以L型包覆板材11边缘;请参阅图7C,本发明的板材边缘保护结构可采用C型包边设计,第一黏性材料层12及第二高分子材料层13以C型包覆板材11边缘;请参阅图7D,本发明的板材边缘保护结构可采用侧边包边设计,同样以第一黏性材料层12及第二高分子材料层13以侧边包覆板材11边缘。以上为本发明板材边缘保护结构I的多种变化设计,具体可以有多种变种,可依照生产者需求做适应变化,但不以此为限。请参见图6,板材11边缘111具有表面微结构112,板材11表面微结构112的形状可为不规则状,或如图6A、图6B、图6C或图6D所示,表面微结构112的图案可为方块状(如图6A所示)、线条状(如图6B所示)、点状(如图6C所示)或网状(如图6D所示)等微结构图案,其形状结构仅为举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如图1A所示,从图中的板材边缘保护结构I的局部断面放大可以看到,板材11的边缘111所具有的表面微结构112上设置有第一黏性材料层12,用以填补表面微结构112的孔隙。参阅图2A,本发明的板材边缘保护结构的制造方法步骤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为板材边缘保护结构的制造方法,首先,提供一板材11,在板材边缘111形成表面微结构112,采用化学、雷射或机械等方式加工板材11的边缘111,在板材11的边缘111形成表面微结构112,其表面微结构112的孔隙深度可介于I μ 1000 μ 之间(步骤S I)。在步骤SI之后,在板材11边缘111的表面微结构112上设置第一黏性材料层12且第一黏性材料层12完全披覆板材11边缘111,以填补表面微结构112上的孔隙(步骤S2)。在步骤S2之后,等第一黏性材料层12固化后,在其表面上设置第二高分子材料层13,待第二高分子材料层13固化后即形成本发明的板材边缘保护结构I (步骤S3)。在步骤SI之中,所提供板材11的材料可包括金属、玻璃、铟锡氧化物(ITO)玻璃,但不以此为限,优选地,该材料为ITO玻璃。以下各实施例中均以ITO玻璃作为板材11为例来进行描述。
在步骤S2之中,第一黏性材料层12设置在板材11的边缘111上的方法可采用浸涂、抹涂、灌注、喷涂等方法,但不以此为限。第一黏性材料层12的材料可包含光固型材料、热固型材料或热熔材料,但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在步骤S3之中,第二高分子材料层13设置在第一黏性材料层12上的方式可采用浸涂、抹涂、灌注、喷涂、射出等方式,但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第二高分子材料层13的材料可为光固化材料、热固化材料、热熔材料、PU漆、皮革漆等,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 PMMA)、环氧树脂(Epoxy Resin, ER)、娃氧树酯(silicone)、聚胺酯(Polyurethane, HJ)、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 PC)、丙烯腈-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ABS树脂)或聚苯硫醚(Polyphenylene sulfide,PPS)等材料,但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参阅图3,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本实施例中采用ITO玻璃作为板材11,先执行上述SI步骤,采用通过化学、雷射或机械方式加工板材11的边缘111形成具有方形的表面微结构112,接着缓慢地将已形成表面微结构112的板材11以方式的边缘111浸入含有黏性材料的涂料槽2中,将板材边缘11浸涂上黏性材料,待其固化后形成第一黏性材料层12。其中,涂料槽2中的黏性材料可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环氧树脂(Epoxy Resin, ER)或娃氧树酯(Silicone)其中之一或其组合,但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之后同样缓慢地将板材11的边缘111浸入含有高分子材料的涂料槽3中,将板材的第一黏性材料层12上浸涂高分子材料。其中,涂料槽3中的高分子材料可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 PMMA)、环氧树脂(Epoxy Resin, ER)、娃氧树酯(Silicone)、聚胺酯(Polyurethane, PU)、聚碳酸酉旨(Polycarbonate, PC)、丙烯腈-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 AB S树脂)、聚苯硫醚(Polyphenylene sulfide, PPS)其中之一或其组合,但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待高分子材料固化后即形成第二高分子材料层13。根据第一实施例,本发明提出第二实施例作为进一步的举例说明。参阅图4,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本实施例中采用I TO玻璃为作为板材11,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先执行上述S I步骤,采用化学、雷射或机械方式加工板材11的边缘111形成具有方形的表面微结构112。本实施例采用灌注法以形成本发明的第一黏性材料层12及第二高分子材料层13。在步骤SI之后,将板材11的边缘111固定于成型外套4内,用含有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环氧树脂(Epoxy Resin,ER)或娃氧树酯(Silicone)黏性材料的灌注器41注射入黏性材料,并将板材11的表面微结构112填满黏性材料,在板材11的边缘表面形成其厚度约20 μ m的第一黏性材料层12 (步骤S2)。在步骤S2之后,等第一黏性材料层12固化后,将具有第一黏性材料层12的板材11自外套4中取出。以同样方式将板材11的边缘111固定于成型外套5之内,用含有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 PMMA)、环氧树脂(Epoxy Resin, ER)或娃氧树酯(Silicone)、聚胺酯(Polyurethane, PU)、聚碳酸酉旨(Polycarbonate, PC)、丙烯腈-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 ABS树脂)或聚苯硫醚(Polyphenylene sulfide,PPS)高分子材料的灌注器51注射入高分子材料,在第一黏性材料层12上形成第二高分子材料层13,等第二高分子材料层13固化后,将具有第一黏性材料层12及第二高分子材料层13的板材11自外套5中取出,即完成本发明的板材边缘保护结构的制作过程(SI S 3)。
根据第二实施例,本发明更进一步提出第三实施例的举例说明。参阅图5,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本实施例中采用ITO玻璃作为板材11,与前述第一及第二实施例相同,已经先执行上述SI步骤,通过化学、雷射或机械方式加工板材11的边缘111形成具有方形的表面微结构112。本实施例采用喷涂法以形成本发明的第一黏性材料层12及第二高分子材料层13。在步骤SI的后,用含有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环氧树脂(Epoxy Resin,ER)或娃氧树酯(Silicone)的黏性材料的喷枪6在板材11的边缘111上喷涂黏性材料,并将板材11的表面微结构112填满黏性材料,在板材11的边缘表面形成其厚度约20 μ m的第一黏性材料层12 (步骤S2)。在步骤S2之后,等第一黏性材料层12固化后,以同样方式通过采用含有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 PMMA)、环氧树脂(Epoxy Resin, ER)、娃氧树酯(Silicone)、聚胺酯(Polyurethane, PU)、聚碳酸酉旨(Polycarbonate, PC)、丙烯腈-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 ABS树脂)或聚苯硫醚(Polyphenylene sulfide, PPS)高分子材料的喷枪7在第一黏性材料层12上喷涂高分子材料,在第一黏性材料层12上形成第二高分子材料层13,等第二高分子材料层13固化后,即完成本发明的板材边缘保护结构的制作过程(SI S3)。另外,作为本发明的另一种变种,参见图2B,可直接在该板材的表面微结构上设置该第二高分子材料层,将该第二高分子材料层紧贴披覆在表面微结构上,完整填补表面微结构的孔隙,同样具有强化整体板材边缘的强度的作用。请参见图1B及图2B,本实施例中同样采用ITO玻璃作为板材11,先执行上述SI步骤,采用化学、雷射或机械方式加工板材11的边缘111形成具有方形的表面微结构112。本实施例采用前述第一实施例的灌注法以形成本发明的第二高分子材料层13。在步骤SI后,将板材11的边缘111固定于成型外套内,用含有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 PMMA)、环氧树脂(Epoxy Resin,ER)、或娃氧树酯(Silicone)、聚胺酯(Polyurethane, PU)、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 PC)、丙烯腈_苯乙烯_ 丁二烯共聚物(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 ABS树脂)或聚苯硫醚(Polyphenylene sulfide,PPS)高分子材料的灌注器注射入高分子材料,在板材11的边缘表面上直接形成第二高分子材料层13 (S3’步骤),等第二高分子材料层13固化后,将第二高分子材料层13的板材11自外套中取出,对通过SI步骤及S3’步骤所制成的板材边缘保护结构,同样具有强化整体板材边缘的强度的作用。请参阅图8A,本发明的板材边缘保护结构可采用L型包边设计,第二高分子材料层13以L型包覆板材11边缘;请参阅图SB,本发明的板材边缘保护结构可采用倒L型包边设计,同樣以第二高分子材料层13以L型包覆板材11边缘;请参阅图SC,本发明的板材边缘保护结构可采用C型包边设计,第二高分子材料层13以C型包覆板材11边缘;请参阅图8D,本发明的板材边缘保护结构可采用侧边包边设计,同样,第二高分子材料层13以侧边包覆板材11边缘。综上所述,图8A 图8D包覆板材11边缘结构设计与图7A 图7D相似,不同在于图8A 图8D仅以第二高分子材料层13包覆板材11边缘。由图7A 图7D及图8A 图8D示出的板材边缘保护结构具体可以有多种变种,可依照生产者需求做适应变化,但不以此为限。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板材边缘保护结构的制作方法,在板材边缘形成表面微结构,并在其表面微结构上顺序设置第一黏性材料层及二高分子材料层。其第一黏性材料层的黏性材料附着在板材边缘的表面微结构上,完整填补其表面微结构的孔隙,令两者的贴合处更加密合,提升板材的边缘与第一黏性材料层的结合度,在第一黏性材料层上设置第二高分子材料层再强化其整体板材边缘的强度。或将第二高分子材料层直接附着在板材边缘表面微结构上,同样可完整填补其表面微结构的孔隙并强化其整体板材边缘的强度,改善现有技术玻璃板件(ITO玻璃)与外部机构组合时,容易造成玻璃板件破裂及组装良率降低等问题。综观上述,可见本发明在突破现有技术下,已达到所欲达到的作用,且不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想到的,再者,本发明申请前未曾公开,且其所具的进步性、实用性,符合专利的申请要件,现依法提出专利申请,恳请核准本件发明专利申请案。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系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思想及特征,其目的在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但不能用以限定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即大凡依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所作的均等变化或修饰,仍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板材边缘保护结构的制造方法,包含下列步骤: 在板材的边缘形成一表面微结构; 在该表面微结构上设置第一黏性材料层;以及 在该第一黏性材料层上设置第二高分子材料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材边缘保护结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表面微结构通过化学、雷射或机械加工该板材边缘获得,其中,该表面微结构的深度介于I μ m 1000 μ m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材边缘保护结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黏性材料层包括光固化材料、热固化材料、热熔材料其中之一或其组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板材边缘保护结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光固化材料包括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环氧树脂(Epoxy Resin,ER)或娃氧树酯(Silicone)。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板材 边缘保护结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热固化材料包括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 PMMA)、环氧树脂(Epoxy Resin, ER或娃氧树酯(Silicone)。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板材边缘保护结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热熔材料包括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环氧树脂(Epoxy Resin,ER)或娃氧树酉旨(Silicone)。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材边缘保护结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高分子材料层包括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 PMMA)、环氧树脂(Epoxy Resin,ER)或娃氧树酯(Silicone)、聚胺酯(Polyurethane, PU)、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 PC)、丙烯腈_苯乙烯_ 丁二烯共聚物(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 ABS树脂)、聚苯硫醚(Polyphenylene sulfide, PPS)其中之一或其组合。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材边缘保护结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板材的材料包括金属、玻璃、铟锡氧化物(ITO)玻璃。
9.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板材边缘保护结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包括浸涂、抹涂、灌注、喷涂的方式在该表面微结构上设置第一黏性材料层。
10.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板材边缘保护结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包括浸涂、抹涂、灌注、喷涂、射出的方式在该第一黏性材料层上设置第二高分子材料层。
11.一种板材边缘保护结构,其包含: 一具有表面微结构的板材; 一设置于该板材边缘表面微结构上的第一黏性材料层;以及 一设置于该第一黏性材料层上的第二高分子材料层。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板材边缘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黏性材料层及所述第二高分子材料层设置于所述板材上,所述第一黏性材料层及所述第二高分子材料层以L型包覆板材边缘、倒L型包覆板材边缘、C型包覆板材边缘或侧缘。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板材边缘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板材表面微结构的深度介于I μ m 1000 μ m之间。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板材边缘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黏性材料层的材料包括光固化材料、热固化材料、热熔材料其中之一或其组合。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板材边缘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光固化材料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 PMMA)、环氧树脂(Epoxy Resin, ER)或娃氧树酯(Silicone)。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板材边缘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热固化材料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 PMMA)、环氧树脂(Epoxy Resin, ER)或娃氧树酯(Silicone)。
17.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板材边缘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热熔材料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 PMMA)、环氧树脂(Epoxy Resin, ER)或娃氧树酯(Silicone)。
18.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板材边缘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高分子材料层的材料包括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 PMMA)、环氧树脂(Epoxy Resin, ER)或娃氧树酯(Silicone)、聚胺酯(Polyurethane, PU)、聚碳酸酉旨(Polycarbonate, PC)、丙烯腈-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 ABS树脂)、聚苯硫醚(Polyphenylene sulfide, PPS)其中之一或其组合。
19.如权利要求11-18中任一项所述的板材边缘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板材的材料包括金属、玻璃、铟锡氧化物(ITO)玻璃。
20.一种板材边缘保护结构,其包含: 一具有表面微结构的板材; 一设置于该板材边缘表面微结构上的第二高分子材料层。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板材边缘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高分子材料层设置于该板材上,且以L型包覆所述板材边缘、倒L型包覆所述板材边缘、C型包覆所述板材边缘或侧缘。
22.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板材边缘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板材的表面微结构的深度介于I μ m 1000 μ m之间。
23.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板材边缘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高分子材料层的材料包括光固化材料、热固化材料、热熔材料其中之一或其组合。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板材边缘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光固化材料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 PMMA)、环氧树脂(Epoxy Resin, ER)或娃氧树酯(Silicone)。
25.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板材边缘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热固化材料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 PMMA)、环氧树脂(Epoxy Resin, ER)或娃氧树酯(Silicone)。
26.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板材边缘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热熔材料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 PMMA)、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 PC)、丙烯腈-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AcrylonitrileButadiene Styrene, ABS树脂)、聚苯硫醚(Polyphenylene sulfide, PPS)。
27.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板材边缘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板材的材料包括金属、玻璃、铟锡氧化物(ITO)玻璃。
28.如权利要求20-27中任一项所述的板材边缘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高分子材料层以浸涂、抹涂、灌注、 喷涂、射出其中之一方式设置在该表面微结构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板材边缘保护结构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的板材边缘保护结构包含具有表面微结构的板材、设置在板材边缘上的第一黏性材料层、以及设置在第一黏性材料层上的第二高分子材料层。本发明的板材边缘保护结构可以强化板材边缘强度,避免ITO玻璃与外部组件组合时,所产生的ITO玻璃破裂问题。
文档编号B32B27/00GK103203926SQ201210013640
公开日2013年7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1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16日
发明者高明哲, 邱耀弘, 范淑惠, 苏家庆 申请人:晟铭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