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布纸及其粗糙度两面差调整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2468阅读:7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涂布纸及其粗糙度两面差调整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造纸工艺,具体为一种调整涂布纸粗糙度两面差的工艺及由工艺制得的涂布纸。
背景技术
现有的工艺生产出来的涂布纸其粗糙度两面差较大。粗糙度两面差较大,则使得纸张的两面印刷适性等性能差异较大,无法满足人们对于纸张性能的高层次要求。业界尝试从原料、设备等层面作调整,试图减小涂布纸的粗糙度两面差,但都无法解决该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涂布纸粗糙度两面差调整工艺及由该工艺制得的涂布纸。一种涂布纸粗糙度两面差调整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将纸幅通过两个涂布辊之间,两个涂布辊上分别设有涂布装置并对应地对纸幅的两面进行涂布,两涂布辊之间形成一中心压区;
测量涂布所得的纸幅的两面粗糙度并比较两面粗糙度的差异是否在目标范围内;
如果两面粗糙度的差异不在目标范围内,则控制纸幅原始粗糙度数值小的一面与对应涂布辊的剥离点朝远离该中心压区的方向移动;
测量剥离点的位置变更后经涂布所得的纸幅的两面粗糙度并比较两面粗糙度的差异是否在目标范围内;
如果差异不在目标范围内,则重复调整原始粗糙度数值小的一面与对应涂布辊的剥离点相对该中心压区的位置并在每次调整后测量纸幅的两面粗糙度差异直至该差异处于目标范围内。一种涂布纸,该涂布纸两面均涂布有涂层,该涂布纸由上述工艺制得。该涂布纸的粗糙度两面差优选小于等于8. 89%,较优选小于等于5. 25%,更优选小于等于O. 48%。本发明提供的工艺采用调整原始粗糙度数值小的一面与对应涂布辊的剥离点位置的方式,以使纸张粗糙度两面差减小,可解决通过调整原料、涂料、抄纸用具等措施都无法解决粗糙度两面差过大的问题,获得粗糙度两面差符合要求的涂布纸,从而提升涂布纸的双面印刷适性等性能。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I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涂布纸粗糙度两面差调整工艺所采用的设备示意图。图2和图3是本发明涂布纸粗糙度两面差调整工艺不同实施状态时纸幅在设备上的状态示意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定辊|ιο
ms, ~2
纸幅_30
下网面_31_
上网面_3£
^孚转向器 Ι中心压区 50 剥离点160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

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参考图1,图I所示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涂布纸两面差调整工艺所采用的设备示意图。该设备包括两个涂布辊,即定辊10和动辊20。定辊10和动辊20沿其轴向上(亦即纸幅30的横向上)设有涂布装置,例如喷嘴等,涂布装置可对经过定辊10和动辊20之间的纸幅30进行涂布,从而在纸幅30的两面,即上网面32和下网面31上分别形成涂层。定辊10对应纸幅30的下网面31,动辊20对应纸幅30的上网面32。该涂布装置还设有计量棒(图未示)。在正常生产时,定辊10和动辊20快速运转,并对纸幅30进行涂布,通过检测计量棒压力就可计算出一定时间内在纸幅30的两面上形成涂层所用涂料的量。该设备还包括一个气浮转向器40,该气浮转向器40可相对上下移动,从而调整纸幅30在定辊10和动辊20上的剥离点的位置。经发明人潜心研究发现,通过控制纸幅30两面粗糙度数值小的一面与对应的涂布辊(定辊10或动辊20)的剥离点的位置,即可调整纸幅30的两面粗糙度大小,并使纸幅30的上网面32和下网面31的粗糙度两面差减小以在目标范围之内,甚至趋近于零。控制纸幅30与定辊10或动辊20的剥离点的位置可采用调整涂布装置中的涂布量的方式,或者结合调整涂布量的大小和气浮转向器40的位置的方式来达成。所谓剥离点,是纸幅30的上网面32或下网面31在涂布的过程中,与对应的涂布辊有一定程度的粘附后,与该对应的涂布辊开始分离的点。具体而言,当纸幅30经过定辊10和动辊20之间完成涂布后,经检测可得纸幅30的上网面32和下网面31的粗糙度。比较两面粗糙度的差异如果不在目标范围内,则控制纸幅30粗糙度数值小的一面与对应的涂布辊(可能是定辊10,亦可能是动辊20)的剥离点朝远离定辊10和动辊20的中心压区50的方向移动。调整纸幅30粗糙度数值较小的一面和对应的涂布辊的剥离点的位置后,再行检测纸幅30的上网面32和下网面31的粗糙度,如果比较调整后的两面粗糙度的差异仍不在目标范围内,则再重新调整纸幅30原始粗糙度数值小的一面和对应的涂布辊的剥离点相对中心压区50的位置,如此重复调整,直至纸幅30两面的粗糙度两面差达到目标值范围或趋近于零。在一些实施例中,有可能出现在某次调整剥离点的位置后,纸幅30原始粗糙度数值小的一面变得比另一面的数值大,且粗糙度两面差反而较该次调整之前的大,如果出现该种情况,则后续进行调整时就不应是将纸幅30原始粗糙度数值小的一面与对应的涂布辊的剥离点朝远离中心压区50的方向移动,而应是将纸幅30原始粗糙度数值小的一面与对应的涂布辊的剥离点朝向中心压区50的方向移动。
下面以具体的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的工艺步骤及其带来的有益技术效果。下表中以双面铜版纸为例,列出比较例A及实施例1-4中测得的实验数据,下文将以该数据为基础对工艺作出详细的说明。
权利要求
1.一种涂布纸粗糙度两面差调整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将纸幅通过两个涂布辊之间,两个涂布辊上分别设有涂布装置并对应地对纸幅的两面进行涂布,两涂布辊之间形成一中心压区; 测量涂布所得的纸幅的两面粗糙度并比较两面粗糙度的差异是否在目标范围内; 如果两面粗糙度的差异不在目标范围,则控制纸幅原始粗糙度数值小的一面与对应涂布辊的剥离点朝远离该中心压区的方向移动; 测量剥离点的位置变更后经涂布所得的纸幅的两面粗糙度并比较两面粗糙度的差异是否在目标范围内; 如果差异不在目标范围内,则重复调整原始粗糙度数值小的一面与对应涂布辊的剥离 点相对该中心压区的位置并在每次调整后测量纸幅的两面粗糙度差异直至该差异处于目标范围内。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通过调节纸幅上的涂布量来控制纸幅原始粗糙度数值小的一面与对应涂布辊的剥离点位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涂布辊上设有计量棒,通过控制计量棒压力的方式来控制纸幅原始粗糙度数值小的一面与对应涂布辊的剥离点位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通过下调计量棒压力的方式,使得纸幅原始粗糙度数值小的一面与对应的涂布辊的剥离点位置朝远离涂布辊的中心压区的方向移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计量棒压力的调整范围在0.7-1. 2bar之间。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经涂布后的纸幅还经过气浮转向器,通过结合控制气浮转向器的方式来控制纸幅原始粗糙度数值小的一面与对应的涂布辊的剥离点位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通过调整气浮转向器的位置朝向纸幅原始粗糙度数值小的一面的方向移动,使纸幅原始粗糙度数值小的一面与对应的涂布辊的剥离点位置朝远离涂布辊的中心压区的方向移动。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涂布辊上设有计量棒,通过控制计量棒润滑水开度范围的方式来控制纸幅原始粗糙度数值小的一面与对应涂布辊的剥离点位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通过下调计量棒润滑水开度的方式,使得纸幅原始粗糙度数值小的一面与对应的涂布辊的剥离点位置朝远离涂布辊的中心压区的方向移动。
10.一种涂布纸,该涂布纸两面均涂布有涂层,其特征在于该涂布纸由权利要求1-9项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工艺制得。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涂布纸,其特征在于该涂布纸的粗糙度两面差小于等于·8.89%o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涂布纸,其特征在于该涂布纸的粗糙度两面差小于等于·5.25%。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涂布纸,其特征在于该涂布纸的粗糙度两面差小于等于·0.48%o
全文摘要
一种涂布纸粗糙度两面差调整工艺,包括如下步骤将纸幅通过两个涂布辊之间,两个涂布辊上分别设有涂布装置并对应地对纸幅的两面进行涂布,两涂布辊之间形成中心压区;测量涂布所得的纸幅的两面粗糙度并比较两面粗糙度的差异是否在目标范围;如果两面粗糙度的差异不在目标范围,则调整纸幅原始粗糙度数值小的一面与对应涂布辊的剥离点相对该中心压区的位置并在每次调整后测量纸幅的两面粗糙度差异直至该差异达到目标值。本发明还提供由上述工艺制得的涂布纸。本发明提供的工艺可解决通过调整原料、涂料、抄纸用具等措施都无法解决粗糙度两面差过大的问题,获得粗糙度两面差符合要求的涂布纸,从而提升涂布纸的双面印刷适性等性能。
文档编号D21H23/78GK102704344SQ2012102098
公开日2012年10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25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25日
发明者徐永祥 申请人:金东纸业(江苏)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