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吸附的风筒布面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6910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吸附的风筒布面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筒布,特别是涉及一种防吸附的风筒布面结构。
背景技术
风筒布是一种应用于煤矿、矿山、隧道、地下室等环境中的通风、排气装置上的材料。其结构主要由以化学、合成纤维、玻璃纤维织物层和其表面(正、反两面)涂覆以聚合物或聚合物共混物层构成。风筒布通常采用卷装形式包装。由于其涂覆层表面平整、光滑,致使卷装后风筒布层间完全贴合,退解(开卷)时风筒布层间形成真空、吸附效应,使退解(开卷)十分困难。给使用者造成很大难题,加大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防吸附的风筒布面结构,能有效解决风筒布层之间形成真空吸附效应而导致开卷困难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防吸附的风筒布面结构,包括风筒布面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筒布面主体上表面和/或下表面设有防吸附层。该防粘接层为在风筒布面主体上、下表面压辊成型的凹凸不平的表面层。作为优选,所述防吸附层为磨砂层。作为优选,所述防吸附层为细布纹层。作为优选,所述防吸附层为在风筒布面主体上表面和/或下表面均布的凹坑或凸起。作为优选,所述防吸附层为在风筒布面主体上表面和/或下表面均布的通槽。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是将风筒布面上表面和/或下表面的抛光面、镜面,改造成细布纹、磨砂纹等不平整的表面,形成不光亮、光滑的亚光面。使凤筒布成卷后层间的接触面减小,并形成许多微小的空间,从而避免了风筒布层之间形成真空吸附效应,在风筒布退解(开卷)时,布层间的吸附效应消失,退解(开卷)顺畅。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有效解决了风筒布层之间形成真空吸附效应这一技术问题,开卷顺畅,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图I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0018]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如图I所示一种防吸附的风筒布面结构,包括风筒布面主体1,所述风筒布面主体I上表面和/或下表面设有磨砂层2。实施例二,如图2所示所述风筒布面主体I上表面和/或下表面设有细布纹层3。实施例三,如图3所示所述风筒布面主体I上表面和/或下表面均布有凹坑或凸起4。实施例四,如图4所示所述风筒布面主体I上表面和/或下表面均布有通槽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 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防吸附的风筒布面结构,包括风筒布面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筒布面主体上表面和/或下表面设有防吸附层。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防吸附的风筒布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吸附层为磨砂层。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防吸附的风筒布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吸附层为细布纹层。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防吸附的风筒布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吸附层为在风筒布面主体上表面和/或下表面均布的凹坑或凸起。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防吸附的风筒布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吸附层为在风筒布面主体上表面和/或下表面均布的通槽。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吸附的风筒布面结构,包括风筒布面主体,所述风筒布面主体上表面和/或下表面设有防粘接层。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有效解决了风筒布层之间形成真空吸附效应这一技术问题,开卷顺畅,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文档编号B32B5/24GK202685420SQ20122024268
公开日2013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28日
发明者廖辉 申请人:成都远见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