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材防水膜贴合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8887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带材防水膜贴合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材防水膜贴合机。
背景技术
带材(具体可以为拉链,织带、帆布带等)使用方便,在生活中使用量巨大,随着社会的发展,带材的功能要求也越来越多,防水带材便是其中一种,目前防水带材常用的制作方法是将高熔点的防水层与低熔点的热塑性树脂复合在一起得到复合膜,再将复合膜粘附在带材上。这种方法制作的带材,功能层与带材之间的粘附力较差,经多次水洗后功能层容易掉落松脱,这不仅丧失了原有的防水功能,而且还会影响到带材本身的外观,为此,本申请人提出了一种带材防水膜的贴合方法的专利申请,该专利文件公开的带材防水膜的贴合方法所生产的防水带材的防水膜与带材之间的贴合牢度极高,经多次水洗后防水膜也不会脱落,所生产的防水带材产品质量可靠,能很好的满足使用者的需求,但传统技术中能够按照专利所公开的方法生产防水带材的装置结构复杂、占用空间大,生产效率低,所生产的防水带材产品达不到要求;另外,传统技术中用于生产防水带材的装置其中部分仍旧使用溶剂工艺,污染环境,危害生产者和使用者的身体健康。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在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材防水膜贴合机,其生产的防水带材的防水膜与带材之间的贴合牢度极高,经多次水洗后防水膜也不会脱落,防水带材
产品质量可靠。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材防水膜贴合机,其包括主机体,主机体的下方位置为左、右加热箱,左加热箱的侧壁和顶壁上分别设置有左带材导入开口和左带材导出开口,右加热箱的顶壁上由左往右依次设置有右带材导入开口和右带材导出开口 ;所述左、右加热箱中分别设置有左、右带材导向轮,右加热箱中还设置有压合在右带材导向轮上的压轮;所述左带材导出开口的上方位置设置有防水膜压合轮组,所述防水膜压合轮组的右方位置设置有收卷定型压合轮组。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左加热箱中的左导向轮分为左上排轮和左下排轮,左上排轮与左下排轮错位排列。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左加热箱中的左导向轮呈螺旋排列,左导向轮能够使得缠绕在其表面的带材成螺旋状。进一步,所述右加热箱中的右导向轮分为右上排轮和右下排轮,右上排轮与右下排轮错位排列,每个右上排轮对应一个压合在右上排轮上的压轮。优选地,所述左、右加热箱的底部都设置有电风扇,电风扇沿其风向的前方设有发热丝,电风扇的扇叶和发热丝搁置于散热壳体中,散热壳体的表面设置有若干热风出口。优选地,所述主机体上设置有风口对准防水膜压合轮组压合面的热吹风机。[0011]进一步,所述主机体上位于收卷定型压合轮组的右方位置设置有收料筒,在收卷定型压合轮组和收料筒之间位置设置有安放在带材上以提供恒定收卷力的第一重力筒。进一步,所述主机体的右侧壁上还安装有防水膜料筒和防水膜牵引轮组,防水膜牵引轮组左侧位置的主机体上铰接有连杆,连杆的另一端安装有第二重力筒,主机体上位于防水膜压合轮组的上方和左侧边位置以及收卷定型压合轮组的上方位置设置有导向辊。优选地,所述右加热箱中的右上排轮为腰鼓形凸轮,压合在右上排轮上的压轮为与腰鼓形凸轮相适配的腰鼓形凹轮;所述右上排轮和与右上排轮对应的、压合在右上排轮上的压轮为三组且左右并排排列,压轮全部都采用耐高温胶轮。进一步,所述收卷定型压合轮组包括上压合轮和下压合轮,收卷定型压合轮组为三组且左右并排排列,上压合轮从左到右依次为平胶轮、平铁轮、平胶轮;所述防水膜压合轮组分为左防水膜压合轮组和右防水膜压合轮组,左、右防水膜压合轮组分别位于左带材导出开口和右带材导入开口的上方位置。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生产防水带材时,先让带材经过左加热箱进行加热处理,然后让带材通过防水膜压合轮组,利用防水膜压合轮组将防水膜贴合在带材表面,接着使贴合有防水膜的带材通过右加热箱进行加热处理,右加热箱中的右导向轮和压轮对带材、带材表面的热熔胶和防水膜作预伸矫形处理,同时进行如同时效或回火处理的多次均温加强压合处理,消除了防水膜与带材之间的应力和粘合力的不均匀性,增加了热熔胶在带材中的熔化渗透深度,加强了防水膜与带材之间的贴合力;贴合有防水膜的带材出右加热箱后在未完全冷却定型前利用收卷定型压合轮组进行压合定型处理,以对贴合有防水膜的带材进行收卷定型,使带材平直,为下一步收卷做准备,使得其所生产的防水带材的防水膜与带材之间的贴合牢度极高,经多次水洗后防水膜也不会脱落,防水带材产品质量可靠,能很好的满足使用者的需求。另外,本实用新型必须使用热熔胶而不能使用溶剂胶,故其清洁环保无污染,对人体的健康损害小。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紧凑、安装方便、占用空间相对小,生产效率高,清洁环保。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
图1中波浪线a上方的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是
图1中波浪线a下方的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f图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材防水膜贴合机,其包括主机体1,主机体I的下方位置为左、右加热箱2、3,左加热箱2的侧壁和顶壁上分别设置有左带材导入开口 21和左带材导出开口 22,右加热箱3的顶壁上由左往右依次设置有右带材导入开口 31和右带材导出开口 32 ;所述左、右加热箱2、3中分别设置有左、右带材导向轮23、33,右加热箱3中还设置有压合在右带材导向轮33上的压轮34 ;所述左带材导出开口 22的上方位置设置有防水膜压合轮组4,所述防水膜压合轮组4的右方位置设置有收卷定型压合轮组5。[002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带材防水膜贴合机可适用于带有预涂层(热熔胶)的防水膜和不带有预涂层的防水膜,对于带有预涂层的防水膜,带材可以选用表面不带有热熔胶的带材,也可以选用表面带有热熔胶的带材;对于不带有预涂层的防水膜,选用的带材表面必须有热熔胶,热熔胶可通过热熔胶带压合在带材表面,或者直接将热熔胶涂布或喷涂在带材表面,下面以不带有预涂层的防水膜为例进行具体说明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表面设置在热熔胶的带材6从左带材导入开口 21进入到左加热箱2中,左加热箱2用于给带材6上的热熔胶加热,左加热箱2中的加热温度控制在10(T20(TC,优选在左加热箱2的底部设置电风扇,电风扇沿其风向的前方设有发热丝,电风扇的扇叶和发热丝都搁置在散热壳体7上,散热壳体7的表面设置有若干热风出口 71,电风扇和带有若干热风出口 71的散热壳体7的设置,使得发热丝所产生的热量能够随着风流在左加热箱2中流动,确保左加热箱2中温度均匀,以对带材6进行均匀加热,当然,也可 在左加热箱2中采取微波或红外线进行加热。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所述左加热箱2中的左导向轮23分为左上排轮231和左下排轮232,左上排轮231与左下排轮232错位排列。带材6进入左加热箱2后依次间隔错位绕过左上、下排轮231、232,使得绕在左导向轮23上的带材6在左加热箱2中呈W型,以增加带材6在左加热箱2中的停留时间,使得带材6上的热熔胶被充分的加热熔融,另外,带材6在被导入左加热箱2之前会进行使得带材纤维软化和熨平的蒸气熨平处理,带材有209Γ80%的含水率,因此,带材6在左加热箱2中较长的停留时间使得带材6中的水分能够被充分的烘干。经左加热箱2加热的带材6从左加热箱2顶部的左带材导出开口 22导出并绕到防水膜压合轮组4上,防水膜压合轮组4包括上压轮和下压轮,其中上压轮为平胶轮,下压轮为铁轮,当带材为拉链基材时,下压轮上设置有用于让位拉链骨位的凹槽,带材6处于上、下压轮压合面之间,防水膜在上压轮的作用下被压合在带材6表面的热熔胶上,使得防水膜贴合在带材6表面。优选所述防水膜压合轮组4分为左防水膜压合轮组41和右防水膜压合轮组42,左、右防水膜压合轮组41、42分别位于左带材导出开口 22和右带材导入开口 31的上方位置。当防水膜经左防水膜压合轮组41压合后出现压合不均匀时,可通过右防水膜压合轮组42的进一步压合,以确保防水膜能够均匀的压合在带材6表面的热熔胶上。对于防水膜,可单独设置一防水膜机,以便将防水膜引入到防水膜压合轮组4的压合面处实施压合,优选所述主机体I的右侧壁上还安装有防水膜料筒8和防水膜牵引轮组9,防水膜牵引轮组9左侧位置的主机体I上铰接有连杆10,连杆10的另一端安装有第二重力筒101,主机体I上位于防水膜压合轮组4的上方和左侧边位置以及收卷定型压合轮组5的上方位置设置有导向辊81,防水膜从防水膜料筒8引出后经过防水膜牵引轮组9,防水膜牵引轮组9为一对压合轮,其对防水膜具有一定的压力和摩擦力,以带动防水膜走动,从而为防水膜压合轮组4供给防水膜;从防水膜牵引轮组9引出的防水膜绕过第二重力筒101的底端,并经导向辊81导入到防水膜压合轮组4的压合面处,第二重力筒101对防水膜施加一个恒定的力,使得供给防水膜压合轮组4处的防水膜受力和变形均匀,以提高整个产品的质量。贴合有防水膜的带材6从右加热箱3顶端的右带材导入开口 31进入到右加热箱3中。所述右加热箱3中的加热温度控制在10(T20(TC,亦可优选在右加热箱3的底部设置电风扇,电风扇沿其风向的前方设有发热丝,电风扇的扇叶和发热丝都搁置在散热壳体7上,散热壳体7的表面设置有若干热风出口 71,电风扇和带有若干热风出口 71的散热壳体7的设置,使得发热丝所产生的热量能够随着风流在右加热箱3中流动,确保右加热箱3中温度均匀,以对带材6进行均匀加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右加热箱3中的右导向轮33分为右上排轮331和右下排轮332,右上排轮331与右下排轮332错位排列,每个右上排轮331对应一个压合在右上排轮331上的压轮34。贴合有防水膜的带材6进入到右加热箱3后,依次间隔错位绕过右下排轮332和右上排轮34,使得绕过右导向轮33的带材6在右加热箱3中呈W型。考虑到贴合上防水膜后,防水膜与带材之间的粘合力不均匀,会产生一定的应力,将贴合有防水膜的带材6在右加热箱3中加热并由右上排轮331与压轮34进行再压合即为消除这种应力和粘合力的不均匀性,使得带材6进行如同时效或回火处理的均温加强压合处理,增加热熔胶在带材6中的熔化渗透深度,以加强防水膜与带材6之间的贴合力,优选地,所述右上排轮331和与右上排轮331对应的、压合在右上排轮331上的压轮34为三组且左右并排排列,压轮全部都采用耐高温胶轮。另外,考虑到每种材料的热收缩性是不相同的,所述右加热箱3中的右上排轮331为腰鼓形凸轮,压合在右上排轮331上的压轮34为与腰鼓形凸轮相适配的腰鼓形凹轮。当贴合有防水膜的带材6绕过右上排轮331时,沿带材6宽度方向防水膜和热熔胶的曲率半径大于带材6的曲率半径,使得当带材6导出右加热箱3后在冷却的过程中,依靠防水膜和热熔胶的曲率半径同带材6曲率半径的不同,以补偿防水膜和热熔胶与带材6热收缩率的不同,使得贴合有防水膜的带材6冷却后,防水膜在带材6的表面光滑平直,防止出现褶皱现象,右上排轮331对贴合有防水膜的带材6起到了预伸矫形的作用。贴合有防水膜的带材6从右带材导出开口 32离开右加热箱3,并从左往右绕过防水膜压合轮组4右方位置的收卷定型压合轮组5。收卷定型压合轮组5包括上压合轮和下压合轮,上、下压合轮对贴合有防水膜的带材的压合力根据带材的材质和厚度等的不同控制在5 50公斤/平方米,优选所述收卷定型压合轮组5为三组且左右并排排列,收卷定型压合轮组5的上压合轮从左到右依次为平胶轮、平铁轮、平胶轮,当带材为拉链基材时,位于中间的上压合轮选用锥形铁轮,以对拉链基材骨位处的防水膜进一步压合定型。通过收卷定型压合轮组5的进一步压合后,贴合有防水膜的带材6变得平直,可进一步有效避免贴合有防水膜的带材6在冷却的过程中因各种材料收缩率不同导致的带材表面褶皱不光滑现象的发生。经过收卷定型压合轮组5压合的贴合有防水膜的带材6即防水带材便可收卷。优选所述主机体I上位于收卷定型压合轮组5的右方位置设置有收料筒11,在收卷定型压合轮组5和收料筒11之间位置设置有安放在带材6上以提供恒定收卷力的第一重力筒12。收卷时,将第一重力筒12搁置在带材6上即可,使得位于第一重力筒12和收料筒11之间的带材6的张力始终为第一重力筒12的重力,带材6在收料筒11上的卷绕均匀,且不会使得带材6因所受到的拉力忽大忽小或不均匀引起过渡变形,根据带材6材质和厚度等的不同,第一重力筒I2的重力控制在5 20N。作为上述实施方式的优选,所述主机体I上设置有风口对准防水膜压合轮组4压合面的热吹风机13。考虑到经左加热箱2加热的带材6从左加热箱2到防水膜压合轮组4之间由一定的距离而造成带材6表面的热量散失,故在压合防水膜时,使用热吹风机13对准防水膜压合面吹风,确保压合面处温度保持在10(T300°C,以保证带材表面的热熔胶达到熔融压合要求。在本实施例中,左上排轮231、右上排轮331、防水膜压合轮组4中的下压轮和收卷定型压合轮组5中的下压合轮都为主动轮,以带动带材6移动,带材6的移动速度控制在5 15米/分。对于第一实施例左加热箱2中的左导向轮23分为左上排轮231和左下排轮232,左上排轮231与左下排轮232错位排列的这种结构,在使用表面带有热熔胶的带材作为原料生产防水带材时,带材6绕过左上排轮231时,热熔胶位于上方,带材位于下方而与左上排轮231直接接触,当带材6绕过左下排轮232时,热熔胶会直接与左下排轮232抵接,左加热箱2中的加热温度为10(T20(TC,当带材表面的热熔胶熔点大于左加热箱2中的加热温度时,热熔胶在左加热箱2中只会软化,而当选用的带材表面的热熔胶熔点低于左加热箱2中的加热温度时,则带材表面的热熔胶在左加热箱2中就已经熔融,热熔胶与左下排轮232抵接会使得热熔胶粘在左下排轮232上,故左导向轮23分为左上排轮231和左下排轮232的排轮结构适用于生产带材表面无需预设热熔胶以及带材表面预设的热熔胶熔点较高的带材。对于带材表面预设的热熔胶熔点较低的带材,可采用第二实施例所公开的结构,如下所述左加热箱2中的左导向轮23呈螺旋排列,左导向轮23能够使得缠绕在其表面的带材6成螺旋状。如图4所示,缠绕在左导向轮23表面的带材6可以位于同一平面,也可以呈空间螺旋型,位于最中间的左导向轮23沿其轴向方向外伸,使得带材6绕过该导向轮23后从左带材导出开口 22导出时不与缠绕在其他左导向轮23上的带材发生干涉。这种结构使得带材6始终与左导向轮23抵接,避免了带材表面的热熔胶与左导向轮23抵接,带材表面的热熔胶不会粘在左导向轮23上,摒弃了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对带材表面热熔胶熔点的顾虑,拓展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范围。本实用新型在生产防水带材时,先让带材6经过左加热箱2进行加热处理,然后让带材6通过防水膜压合轮组4,利用防水膜压合轮组4将防水膜贴合在带材6表面,接着使贴合有防水膜的带材6通过右加热箱3进行加热处理,右加热箱3中的右导向轮33和压轮34对带材、带材表面的热熔胶和防水膜作预伸矫形处理,同时进行如同时效或回火处理的多次均温加强压合处理,消除了防水膜与带材6之间的应力和粘合力的不均匀性,增加了热熔胶在带材6中的熔化渗透深度,加强了防水膜与带材6之间的贴合力;贴合有防水膜的带材6出右加热箱3后在未完全冷却定型前利用收卷定型压合轮组5进行压合定型处理,以对贴合有防水膜的带材进行收卷定型,使带材平直,为下一步收卷做准备,使得其所生产的防水带材的防水膜与带材之间的贴合牢度极高,经多次水洗后防水膜也不会脱落,防水带材产品质量可靠,能很好的满足使用者的需求。另外,本实用新型必须使用热熔胶而不能使用溶剂胶,故其清洁环保无污染,对人体的健康损害小。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只要其以任何相同或相似手段达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带材防水膜贴合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体,主机体的下方位置为左、右加热箱,左加热箱的侧壁和顶壁上分别设置有左带材导入开口和左带材导出开口,右加热箱的顶壁上由左往右依次设置有右带材导入开口和右带材导出开口 ;所述左、右加热箱中分别设置有左、右带材导向轮,右加热箱中还设置有压合在右带材导向轮上的压轮;所述左带材导出开口的上方位置设置有防水膜压合轮组,所述防水膜压合轮组的右方位置设置有收卷定型压合轮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材防水膜贴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加热箱中的左导向轮分为左上排轮和左下排轮,左上排轮与左下排轮错位排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材防水膜贴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加热箱中的左导向轮呈螺旋排列,左导向轮能够使得缠绕在其表面的带材成螺旋状。
4.根据权利要求广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带材防水膜贴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右加热箱中的右导向轮分为右上排轮和右下排轮,右上排轮与右下排轮错位排列,每个右上排轮对应一个压合在右上排轮上的压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带材防水膜贴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加热箱的底部都设置有电风扇,电风扇沿其风向的前方设有发热丝,电风扇的扇叶和发热丝搁置于散热壳体中,散热壳体的表面设置有若干热风出口。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带材防水膜贴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体上设置有风口对准防水膜压合轮组压合面的热吹风机。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带材防水膜贴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体上位于收卷定型压合轮组的右方位置设置有收料筒,在收卷定型压合轮组和收料筒之间位置设置有安放在带材上以提供恒定收卷力的第一重力筒。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带材防水膜贴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体的右侧壁上还安装有防水膜料筒和防水膜牵引轮组,防水膜牵引轮组左侧位置的主机体上铰接有连杆,连杆的另一端安装有第二重力筒,主机体上位于防水膜压合轮组的上方和左侧边位置以及收卷定型压合轮组的上方位置设置有导向辊。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带材防水膜贴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右加热箱中的右上排轮为腰鼓形凸轮,压合在右上排轮上的压轮为与腰鼓形凸轮相适配的腰鼓形凹轮;所述右上排轮和与右上排轮对应的、压合在右上排轮上的压轮为三组且左右并排排列,压轮全部都采用耐高温胶轮。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带材防水膜贴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卷定型压合轮组包括上压合轮和下压合轮,收卷定型压合轮组为三组且左右并排排列,上压合轮从左到右依次为平胶轮、平铁轮、平胶轮;所述防水膜压合轮组分为左防水膜压合轮组和右防水膜压合轮组,左、右防水膜压合轮组分别位于左带材导出开口和右带材导入开口的上方位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材防水膜贴合机,包括主机体,主机体的下方位置为左、右加热箱,左加热箱的侧壁和顶壁上分别设置有左带材导入开口和左带材导出开口,右加热箱的顶壁上由左往右依次设置有右带材导入开口和右带材导出开口;所述左、右加热箱中分别设置有左、右带材导向轮,右加热箱中还设置有压合在右带材导向轮上的压轮;所述左带材导出开口的上方位置设置有防水膜压合轮组,所述防水膜压合轮组的右方位置设置有收卷定型压合轮组。所生产的防水带材的防水膜与带材之间的贴合牢度极高,经多次水洗后防水膜也不会脱落,防水带材产品质量可靠。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紧凑、安装方便、占用空间相对小,生产效率高,清洁环保。
文档编号B32B37/12GK202826641SQ20122041163
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17日
发明者梁少明 申请人:梁少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