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浓除渣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22133阅读:3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高浓除渣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造纸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浓除渣器。
背景技术
高浓除渣器是用来在较高浓度下除去纸浆中比重较大的金属、沙子等各种重杂质,以获得高质量的浆料的一种设备,也是废纸制浆净化的必备设备。目前,国内废纸由于用量增加,质量有所下降,废纸含杂量增多,对净化要求更高。废纸中重质杂物是高速沿着锥体内芯螺旋下降,对锥体内芯磨损较大,锥体内芯主要采用铸铁或不锈钢,耐磨性差,且摩擦阻力较大,当磨损到一定程度需要及时更换,这就加大了生产成本。另外,高浓除渣器主要采用定时手动排渣,操作较麻烦,特别是排渣量高的大型号除渣器,排渣频率高,约30分钟一次,工人劳动强度大。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耐磨性好、不易损坏、工人劳动强度低、排渣自动化程度高的高浓除渣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浓除渣器,包括机架,机架上竖向设有圆筒形的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由陶瓷材料制成的锥体内芯,壳体上端连接有三通结构的进浆管,进浆管上端为良浆出口,进浆管的下端与锥体内芯连通,进浆管圆周侧面切线方向开设有进浆口,锥体内芯下端连接有固定在机架上的沉渣罐,沉渣罐自上而下分别设有上排渣阀和下排渣阀,沉渣罐下端开设有出渣口。所述锥体内芯由同轴向的上锥形筒和下锥形筒构成,上锥形筒和下锥形筒均为上大下小的圆锥台形状,上锥形筒上端内径与进浆管内径相等,上锥形筒下端内径小于下锥形筒上端内径,下锥形筒上端内径小于上锥形筒上端内径,下锥形筒下端与沉渣罐的上端连接。所述上锥形筒和下锥形筒的壁厚为20 40mm。所述上锥形筒和下锥形筒的壁厚均为30mm。所述上排渣阀传动连接有上气缸,下排渣阀传动连接有下气缸,沉渣罐圆周侧面切线方向连接有稀释水进管,稀释水进管位于上排渣阀和下排渣阀之间。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是利用纤维与杂质比重不同来分离杂质的。浆料以一定压力由进浆口进入到进浆管后高速旋转,由于离心力的不同,重杂质被甩向进浆管的内壁,在重力作用下,渐渐向锥体内芯下端运行,进入沉渣罐。纤维由于离心力较小,逐渐向中心低压区运行,到达底部后涡旋上升,最后由良浆出口排出。除渣器开机前,上排渣阀和下排渣阀均处于关闭状态;开机时,向稀释水进管当中通入稀释水,上气缸将上排洛阀打开;一定时间后,上气缸将上排洛阀关闭,下气缸将下排渣阀打开,通过出渣口进行排渣;一定时间后,排渣结束,下气缸将下排渣阀关闭;气缸将上排渣阀打开,进入下一循环。本实用新型的锥体内芯具有上大下小的锥度,且轴向长度较长,浆料在锥体内芯内旋转半径逐渐减小,这样可以避免浆流在旋转过程中速度降低,保证离心力得到加强,从而提高了纸料的净化效率。锥体内芯采用陶瓷材料制成,耐磨性能好,使用寿命长,且重量轻,成本低,另外陶瓷材料表面光滑,降低摩擦阻力,动力消耗降低,锥体内芯的壁厚为20 40mm,维护少,这样可以充分延长使用寿命。采用气动定时排渣的方式,操作方便,易于控制;排渣效果易调节,充分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浓除渣器,包括机架1,机架I上竖向设有圆筒形的壳体2,壳体2内设有由陶瓷材料制成的锥体内芯,壳体2上端连接有三通结构的进浆管3,进浆管3上端为良浆出口 4,进浆管3的下端与锥体内芯连通,进浆管3圆周侧面切线方向开设有进浆口 5,锥体内芯下端连接有固定在机架I上的沉渣罐6,沉渣罐6自上而下分别设有上排渣阀7和下排渣阀8,沉渣罐6下端开设有出渣口 9。锥体内芯由同轴向的上锥形筒11和下锥形筒10构成,上锥形筒11和下锥形筒10均为上大下小的圆锥台形状,上锥形筒11上端内径与进浆管3内径相等,上锥形筒11下端内径小于下锥形筒10上端内径,下锥形筒10上端内径小于上锥形筒11上端内径,下锥形筒10下端内径与沉渣罐6的上端连接。上锥形筒11和下锥形筒10的壁厚为20 40mm,优选30mm。上排渣阀7传动连接有上气缸12,下排渣阀8传动连接有下气缸13,沉渣罐6圆周侧面切线方向连接有稀释水进管14,稀释水进管14位于上排渣阀7和下排渣阀8之间。本实用新型是利用纤维与杂质比重不同来分离杂质的。浆料以一定压力由进浆口 5进入到进浆管3后高速旋转,由于离心力的不同,重杂质被甩向进浆管3的内壁,在重力作用下,渐渐向上锥形筒11和下锥形筒10下端运行,进入沉渣罐6。纤维由于离心力较小,逐渐向中心低压区运行,到达底部后涡旋上升,最后由良浆出口 4排出。排渣作业过程为:除渣器开机前,上排渣阀7和下排渣阀8均处于关闭状态;开机时,向稀释水进管14当中通入稀释水,上气缸12将上排渣阀7打开;一定时间后,上气缸12将上排渣阀7关闭,下气缸13将下排渣阀8打开,通过出渣口 9进行排渣;一定时间后,排渣结束,下气缸13将下排渣阀8关闭;气缸将上排渣阀7打开,进入下一循环。上气缸12和下气缸13的定时自动启停可以米用以下方式:上气缸12和下气缸13分别由一个电磁阀来控制,一个定时程序控制器来控制两个两个电磁阀的启停,这样就可以实现上气缸12和下气缸13的定时自动启停。
权利要求1.一种高浓除渣器,包括机架,机架上竖向设有圆筒形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有由陶瓷材料制成的锥体内芯,壳体上端连接有三通结构的进浆管,进浆管上端为良浆出口,进浆管的下端与锥体内芯连通,进浆管圆周侧面切线方向开设有进浆口,锥体内芯下端连接有固定在机架上的沉渣罐,沉渣罐自上而下分别设有上排渣阀和下排渣阀,沉渣罐下端开设有出渣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浓除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锥体内芯由同轴向的上锥形筒和下锥形筒构成,上锥形筒和下锥形筒均为上大下小的圆锥台形状,上锥形筒上端内径与进浆管内径相等,上锥形筒下端内径小于下锥形筒上端内径,下锥形筒上端内径小于上锥形筒上端内径,下锥形筒下端与沉渣罐的上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浓除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锥形筒和下锥形筒的壁厚为20 40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浓除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锥形筒和下锥形筒的壁厚均为3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种高浓除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排渣阀传动连接有上气缸,下排渣阀传动连接有下气缸,沉渣罐圆周侧面切线方向连接有稀释水进管,稀释水进管位于上排渣阀和下排渣阀之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浓除渣器,包括机架,机架上竖向设有圆筒形的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由陶瓷材料制成的锥体内芯,壳体上端连接有三通结构的进浆管,进浆管上端为良浆出口,进浆管的下端与锥体内芯连通,进浆管圆周侧面切线方向开设有进浆口,锥体内芯下端连接有固定在机架上的沉渣罐,沉渣罐自上而下分别设有上排渣阀和下排渣阀,沉渣罐下端开设有出渣口。本实用新型的锥体内芯采用陶瓷材料制成,耐磨性能好,使用寿命长,且重量轻,成本低,另外陶瓷材料表面光滑,降低摩擦阻力,动力消耗降低。
文档编号D21D5/02GK203021857SQ20122073833
公开日2013年6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8日
发明者刘建涛, 刘建坡 申请人:郑州磊展科技造纸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