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辆的装载底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53369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用于车辆的装载底板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用于车辆的装载底板包括第一面饰层和基板层。第一面饰层具有第一内表面。基板层具有第一外表面,和与第一外表面相对的第二外表面。基板层限定多个胞室,其在第一外表面和第二外表面之间延伸。
【专利说明】用于车辆的装载底板

【技术领域】
[0001 ] 本公开涉及用于机动车辆的装载底板。

【背景技术】
[0002]车辆可包括装载底板,装载底板构造为在货物区域中支撑货物。例如,小型货车和运动型多用途车通常在车辆后部包括货物区域。对货物区域的进入通过后部本体开口提供,所述后部本体开口由后关闭面板选择性地关闭,诸如尾板或举升门。类似地,小卡车(pickup trunk)包括货物区域,即,货物箱,对货物箱的进入通过在卡车后部处的开口提供,且选择性地被尾板关闭。装载底板形成货物区域或货物箱的下表面。


【发明内容】

[0003]在本发明的一方面中,用于车辆的装载底板包括第一面饰层和基板层。第一面饰层具有第一内表面。基板层具有第一外表面,和与第一外表面相对的第二外表面。基板层限定多个胞室,其由至少一个壁界定,所述壁在第一外表面和第二外表面之间延伸。
[0004]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中,车辆包括底板面板、桶部分和装载底板。桶部分邻近地面面板定位,且限定货物空间,货物空间在底板面板中具有开口。装载底板构造为选择性地覆盖开口且支撑定位在其上的各个负载。装载底板包括第一面饰层和基板层。第一面饰层具有第一内表面。基板层具有第一外表面,和与第一外表面相对的第二外表面。基板层限定多个胞室,其由至少一个壁界定,所述壁在第一外表面和第二外表面之间延伸。
[0005]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势及其他特征和优势将从用于实施如所附的权利要求中定义的本发明的一些最佳模式和其它实施例的以下详细描述连同附图时显而易见。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6]图1是具有装载底板的车辆内部的示意性透视性后视图;
[0007]图2是图1的装载底板的示意性横截面侧视图,沿线2-2截取,示出覆盖车辆桶(tub)的装载底板;
[0008]图3是装载底板的分解性透视图;
[0009]图4是沿图3的部分4截取的装载底板的基板层的示意性局部透视图;和
[0010]图5是装载底板的示意性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参考附图,其中无论何时在几幅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对应于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图1中示出了用于车辆22的装载底板20。车辆22还包括底板面板24和桶部分26。桶部分26相对于地面定位在底板面板24下面,且限定货物空间28,货物空间28在底板面板24中具有开口 30。底板面板24和桶部分26可由单个材料板形成,或可由分开的材料板形成。桶部分26可构造为容纳备用车胎、行李等。
[0012]装载底板20构造用于选择性地覆盖和不覆盖底板面板24中的开口 30,且当装载底板20处于关闭位置时,支撑定位在其上的各个负载32。在一个实施例中,装载底板20可移动地附连到底板面板24,例如铰接地附连等。替换地,装载底板20可移除地布置在底板面板24的开口 30中。装载底板20构造为选择性地隐藏桶部分26内的内盛物,同时提供用于支撑放置在桶部分26以上或桶部分26的顶部上的物品的负载32的表面。
[0013]装载底板20包括第一面饰层34、第二面饰层36和基板层38,它们连结至彼此,以形成由周边边缘37界定的夹心结构。第一和第二面饰层34、36由一材料形成,当第一和第二面饰层34、36连结至基板层38时,该材料向装载底板20提供刚性。第一面饰层34和第二面饰层36可由一材料形成,该材料包括聚丙烯、聚亚安酯(polyurethane)、热塑性塑料、玻璃纤维、木头、硬板、天然纤维等。
[0014]第一面饰层34具有第一内表面40,第二面饰层36具有第二内表面42。基板层38具有第一外表面44,和与第一外表面44相对的第二外表面46。第一粘合层48可布置在第一内表面40和第一外表面44之间。第一粘合层48将第一面饰层34连结至基板层38。第二粘合层50可布置在第二外表面46和第二内表面42之间。第二粘合层50将第二面饰层36连结至基板层38。第一和第二面饰层34、36可被加热,以固化第一和第二粘合层48、50。应意识到,第一和第二粘合层48、50可以其他方式固化。第一和第二粘合层48、50将相应的第一和第二面饰层34、36连结至基板层38,从而装载底板20构造为支撑车辆22内的负载32,而不偏移或破坏。更具体地,装载底板20构造为支撑至少50千克(kg)的重量,沿上/下方向具有相对于地面的不多于20毫米的偏移,且不是热固性的。
[0015]基板层38限定多个胞室52,胞室52在第一外表面44和第二外表面46之间延伸,以提供中空结构的基板层38。更具体地,参考图2-4,每个胞室52由壁54界定,壁在第一外表面44和第二外表面46之间延伸。胞室52可具有由四个壁54界定的方形轮廓。但是,应意识到,也可使用具有其他形状和/或数量的壁54的轮廓。作为非限制性例子,胞室52可具有由一个壁54界定的圆形轮廓,由三个壁54界定的三角形轮廓,由五个壁54界定的五角形轮廓,等。界定每个胞室52的壁54可具有长度56、58,它们等于彼此。
[0016]参考图2-4,基板层38的胞室52可在多个排64和多个列66中对齐。胞室52可按排64和列66设置,排64和列66以垂直于彼此的关系均勻地间隔,以形成格栅状图形。在图2-4所示的具有方形轮廓的胞室52的实施例中,胞室52由四个壁54界定。沿排64方向延伸的壁54具有第一长度56,沿列66方向延伸的壁54具有第二长度58。胞室52的壁54具有沿每排64将胞室52彼此间隔的第一厚度57,和沿每列66将胞室52彼此间隔的第二厚度59。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厚度57等于第二厚度59。作为非限制性例子,第一厚度57和第二厚度59大约为壁54的长度的1/3。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厚度57不等于第二厚度59。
[0017]基板层38可由包括微孔材料(cellular material)的材料形成,诸如高密度、可挤压泡沫,其他微孔材料等。微孔材料可以是高密度泡沫。作为非限制性例子,高密度泡沫可例如包括聚丙火布。
[0018]装载底板20提供质量节省,这是由于用于基板层38的中空结构和材料。此外,参考图5,装载底板20构造为,当力60施加到装载底板20的周边时,吸收能量。更具体地,基板层38的胞室52构造为响应施加到装载底板20周边的力60而破坏和/或变形,该力与基板层38的壁54大体为垂直关系。当力60施加到周边边缘37时,壁54变形,导致对应的胞室52坍塌和变形。这样,由于连结至基板层38的第一面饰层34、第二面饰层36,整个装载底板20组件构造为在力60施加至装载底板20的周边时变形。
[0019]另外,再次参考图1和2,覆盖层62可固定或以其他方式连结至第一面饰层34且绕装载底板20的周边边缘37。这样,第一面饰层34布置在覆盖层62和基板层38之间。
[0020]详细描述和附图或视图支持和描述本发明,但是本发明的范围仅由权利要求限定。尽管已详细描述了用于执行要求保护的发明的最佳模式和其他实施例,存在各种替换涉及和实施例,用于实践限定在所附权利要求中的本发明。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车辆的装载底板,包括: 第一面饰层,具有第一内表面;和 基板层,具有第一外表面,和与第一外表面相对的第二外表面; 其中,基板层限定多个胞室,其由至少一个壁界定,所述壁在第一外表面和第二外表面之间延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载底板,其中,胞室按多个排和多个列对齐,以形成格栅状图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载底板,其中,每个胞室由四个壁界定,从而胞室具有方形轮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载底板,其中,胞室的壁具有沿每排将胞室彼此间隔的第一厚度,和沿每列将胞室彼此间隔的第二厚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载底板,其中,第一厚度和第二厚度彼此相等。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载底板,其中,沿排的方向延伸的壁具有第一长度,沿列的方向延伸的壁具有第二长度; 其中,第一厚度是壁的第一长度的大约1/3 ;和 其中,第二厚度是壁的第二长度的大约1/3。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载底板,其中,基板层由包括高密度泡沫的材料形成。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载底板,还包括: 第一粘合层,布置在第一内表面和第一外表面之间,从而第一粘合层将第一面饰层连结至基板层。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载底板,还包括: 第二面饰层,具有第二内表面;和 第二粘合层,布置在第二外表面和第二内表面之间,从而第二粘合层将第二面饰层连结至基板层。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载底板,其中,第一面饰层和第二面饰层中的至少一个包括聚丙烯、热塑性塑料、玻璃纤维和木头中的至少一种。
【文档编号】B32B37/06GK104228701SQ201410269836
【公开日】2014年12月24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17日 优先权日:2013年6月17日
【发明者】S.拉瓦斯蒂达, A.罗德里格兹 申请人: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