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蜂窝夹层板与框架底面一体化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蜂窝夹层板与框架底面一体化结构,包括由两块面板制成的上下面板、三通接头、蜂窝芯子、板内预埋件和横向方杆,所述若干横向方杆通过与横向方杆相同数量的三通接头连接形成一个多边形的框架底面,框架底面与内预埋件通过低密度发泡胶J78D2和铝蜂窝芯子胶接为一体,再通过胶膜J78D与上下面板复合胶接成一体形成多边形蜂窝夹板层。本实用新型蜂窝夹层板与框架底面一体化结构,结构简单,技术合理,安装方便、整体重量轻、承载量大、应用前景广泛。
【专利说明】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卫星的主要典型产品蜂窝夹层板,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卫星的蜂 窝夹层板与框架底面一体化结构。 一种蜂窝夹层板与框架底面一体化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框架结构和蜂窝夹层板为是卫星结构的典型产品,为所装载仪器设备提供安装空 间和位置,承受作用在卫星上的静、动态载荷。因此,框架与蜂窝夹层板的强度、刚度设计和 连接设计是卫星结构设计的关键。
[0003] 目前,卫星平台所应用的蜂窝夹层板与框架结构连接形式复杂、质量大、影响有限 的安装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蜂窝夹层板与框架结构连接形式复杂、质量大、影响有限的 安装空间等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蜂窝夹层板与框架底面一体化结构。本 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一体化、轻量化、结构简单和承载大的蜂窝夹层板,用来解决上述技术 问题。
[0005] 为了达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蜂窝夹层板与框架底面一体化结构,包括由两块面板制成的上下面板、三通接头、 蜂窝芯子、板内预埋件和横向方杆,所述若干横向方杆通过与横向方杆相同数量的三通接 头连接形成一个多边形的框架底面,框架底面与内预埋件通过低密度发泡胶J78D 2和铝蜂 窝芯子胶接为一体,再通过胶膜J78D与上下面板复合胶接成一体形成多边形蜂窝夹板层。 [0006] 所述三通接头设有三个连接端,六根横向方杆通过六个三通接头形成一个六边形 框架底面,所述六边形框架与相对应的上下面板复合胶接成一体形成六边形蜂窝夹板层。
[0007] 所述三通接头上端用于与框架杆件连接的连接端垂直另外两个连接端形成的角。
[0008] 所述上下面板厚度为0· 25mm至0· 35mm。
[0009] 所述三通接头采用高强度T800S-12K材料模压而成。
[0010] 所述横向方杆采用高模量M55J-6K材料,铺层形式为[±45° /0° 4/90° /0° 3] So
[0011] 所述蜂窝芯子采用材料为LF2Y,高度为24. 1mm,规格为4-0. 04的有孔耐久性铝蜂 窝
[0012]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蜂窝夹层板与框架底面一体化结构,首先 由于对杆件、接头、面板、蜂窝等进行特定选材,对碳纤维杆件进行了铺层优化,取得了重量 轻、承载大的效果。其次,对蜂窝夹层板与框架底面进行了一体化连接设计,取消了两者之 间的连接件,解决了在框架内安装蜂窝板难度大的问题,取得了一体化、轻量化、结构简单 和安装方便等有益效果,应用前景广泛。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0014]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蜂窝夹层板与框架底面一体化结构的实施例示意图;
[0015] 图2是图1中的三通接头示意图;
[0016] 图3是图1中横向方杆结构示意图;
[0017] 图中标记为:1.上下面板、2.三通接头、3.蜂窝芯子、4.板内预埋件、5、横向方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下面结合【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
[0019] 本实用新型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蜂窝夹层板与框架底面一体化结构,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包括由两块面板制成的上下面板1、三通接头2、蜂窝芯子3、板内 预埋件4和横向方杆5,所述若干横向方杆5通过与横向方杆5相同数量的三通接头2连接 形成一个多边形的框架底面,框架底面与内预埋件4通过低密度发泡胶J78D 2和铝蜂窝芯 子3胶接为一体,再通过胶膜J78D与上下面板1复合胶接成一体形成多边形蜂窝夹板层, 外形尺寸为:6-510mmX 25mm。上下面板1为0· 3mm厚的铝面板,材料为LY12CZ,铝蜂窝芯 子3采用材料为LF2Y,高度为24. 1mm,规格为4-0. 04的有孔耐久性铝蜂窝。
[0020] 如图2所示,所述三通接头2采用高强度T800S-12K材料模压而成,预埋在蜂窝板 夹层板内,设有三个连接端,六根横向方杆5通过六个三通接头形成一个六边形框架底面, 所述六边形框架与相对应的上下面板1复合胶接成一体形成六边形蜂窝夹板层。
[0021] 所述三通接头2上端用于与框架杆件连接的连接端垂直另外两个连接端形成的 角。
[0022] 如图3所述横向方杆5采用高模量M55J~6K材料,铺层形式为[±45° /0° 4/90。/0。3] s,截面尺寸为25 X 25 X 2mi。
[0023]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蜂窝夹层板与框架底面一体化结构通过对杆件、接头、面 板、蜂窝等进行特定选材,对碳纤维杆件进行了铺层优化和对蜂窝夹层板与框架底面进行 了一体化连接设计,取得了重量轻、承载大、结构简单和安装方便等优点,应用前景广泛。
[0024]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 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 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 一种蜂窝夹层板与框架底面一体化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两块面板制成的上下 面板(1)、三通接头(2)、蜂窝芯子(3)、板内预埋件(4)和横向方杆(5),所述若干横向方杆 (5)通过与横向方杆(5)相同数量的三通接头(2)连接形成一个多边形的框架底面,框架 底面与内预埋件(4)通过低密度发泡胶J78D2和铝蜂窝芯子(3)胶接为一体,再通过胶膜 J78D与上下面板(1)复合胶接成一体形成多边形蜂窝夹板层。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蜂窝夹层板与框架底面一体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 接头(2)设有三个连接端,六根横向方杆(5)通过六个三通接头形成一个六边形框架底面, 所述六边形框架与相对应的上下面板(1)复合胶接成一体形成六边形蜂窝夹板层。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蜂窝夹层板与框架底面一体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 接头(2)上端用于与框架杆件连接的连接端垂直另外两个连接端形成的角。
4.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蜂窝夹层板与框架底面一体化结构,其特征在 于,所述上下面板(1)厚度为0. 25mm至0. 35mm。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蜂窝夹层板与框架底面一体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 接头(2)采用高强度T800S-12K材料模压而成。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蜂窝夹层板与框架底面一体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 方杆(5)采用高模量M55J-6K材料,铺层形式为[±45° /0° 4/90° /0° 3]s。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蜂窝夹层板与框架底面一体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蜂窝 芯子(3)采用材料为LF2Y,高度为24. 1mm,规格为4-0. 04的有孔耐久性铝蜂窝。
【文档编号】B32B15/01GK203844311SQ201420229080
【公开日】2014年9月24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6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6日
【发明者】张宗华, 王志国, 张春雨, 赵发刚 申请人: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