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用电磁波吸收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62263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用电磁波吸收板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用电磁波吸收板,由金属层和弹性支承层组成,金属层和弹性支承层通过粘结剂粘合在一起,所述金属层的弹性支承层上设置有多个凹坑。本实用新型的建筑用电磁波吸收板具有柔软性,高导电性,柔韧性。利用弹性支承层层的柔软性缓冲外力,给金属层提供给缓冲,以防止产生金属层产生皱纹;金属层用以吸收电磁波,另外,弹性支承层为热塑性树脂或热固性聚合物,也具有吸收电磁波的功能;金属层的弹性支承层设置有凹坑,增大了吸收板的面积,可以有效吸收电磁波,另外进一步的使得吸收版抗皱柔软而有弹性。
【专利说明】一种建筑用电磁波吸收板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吸收电磁波的建筑材料板。

【背景技术】
[0002]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电子产品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同时,电磁辐射造成的污染也成了人类面临的又一大环境问题,电磁污染已经成为世界性公害。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其列为继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之后的第四大污染。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也已将其列为环境保护项目之一。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越来越复杂的电磁环境及其造成的影响。电磁环境保护已经成为一个迅速发展的新学科领域,电磁辐射看不见、摸不着,被称作隐形杀手,因此并没有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为了保护环境、保护人类健康、保障信息安全,必须对电磁辐射加以防护,电磁辐射污染的防护已经刻不容缓。
[0003]随着移动电话的普及和家用电器的增多,家庭小环境电磁能量密度在不断地增力口,各种微波炉、电视机、电冰箱、计算机等电器都是电磁辐射源,由于城市的发展与扩大,一些大中型广播电视发射台与移动通信发射基站被居民区所包围;城市交通运输系统(汽车、电车、地铁、轻轨及电气化铁路)迅速发展引起城市电磁噪声呈上升趋势;高压输电线穿过人口密集的住宅区上空,局部居民生活区形成强场区而受到污染。据调查,一些基站附近高层居民楼窗口处的电磁辐射功率密度高达40(^W/cm2,远远超过了《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中的规定。室内与室外电磁环境已融为一体,使电磁辐射量在不断增加可以说电磁辐射无处不在,人类已处在一个巨大的电磁辐射海洋之中,电磁辐射污染已成为又一大环境污染,人类正面临着日益恶化的电磁环境。电磁辐射不仅会造成电磁干扰,而且会对人类的身心健康带来威胁。
[0004]常规民用建筑一般不会考虑防电磁辐射措施,因此,在防辐射建材领域还需要更大的投入研发。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用电磁波吸收板,以解决现有的民用建筑无防辐射措施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种建筑用电磁波吸收板,由金属层和弹性支承层组成,金属层和弹性支承层通过粘结剂粘合在一起,所述金属层的弹性支承层上设置有多个凹坑。
[0008]优选的,所述多个凹坑均匀布置在金属层的弹性支承层上。
[0009]优选的,所述凹坑的形状为半圆形或者梯形。
[0010]优选的,所述相邻的凹坑的距离为5mm。
[0011]优选的,所述凹坑的深度是为金属层I或弹性支承层厚度的1/3?1/2。
[0012]优选的,所述金属层为金属箔片,其厚度为0.21_。
[0013]优选的,所述弹性支承层的厚度为0.71.2Mm。
[0014]优选的,所述金属层的材质为钼、银、铜、镍、锡、铝的一种。
[0015]优选的,所述弹性支承层为热塑性树脂或热固性聚合物。
[0016]优选的,所述弹性支承层为聚乙烯系树脂、聚丙烯系树脂、聚氯乙烯树脂、聚苯乙烯系树脂、聚酯系树脂、聚丙烯酸树脂、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乙烯-乙烯醇共聚物、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树脂、聚氨酯树脂、氟系树脂的一种。
[00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建筑用电磁波吸收板具有柔软性,高导电性,柔韧性。利用弹性支承层层的柔软性缓冲外力,给金属层提供给缓冲,以防止产生金属层产生皱纹;金属层用以吸收电磁波,另外,弹性支承层为热塑性树脂或热固性聚合物,也具有吸收电磁波的功能;金属层的弹性支承层设置有凹坑,增大了吸收板的面积,可以有效吸收电磁波,另外进一步的使得吸收版抗皱柔软而有弹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
[0020]图3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0023]如图1-2所示,一种建筑用电磁波吸收板,由金属层I和弹性支承层2组成,金属层I和弹性支承层2通过粘结剂粘合在一起,金属层I的弹性支承层2上设置有多个凹坑3,多个凹坑3均匀布置在金属层I的弹性支承层2上。
[0024]如图3所示,凹坑3的形状为半圆形。
[0025]相邻的凹坑3的距离为5mm。
[0026]凹坑3的深度是为金属层I或弹性支承层2厚度的1/3?1/2。
[0027]金属层I为金属箔片,其厚度为50800Mm。
[0028]弹性支承层2的厚度为80lOOOMm。
[0029]金属层I的材质为钼、银、铜、镍、锡、铝的一种。
[0030]弹性支承层2为热塑性树脂或热固性聚合物。
[0031]弹性支承层2为聚乙烯系树脂、聚丙烯系树脂、聚氯乙烯树脂、聚苯乙烯系树脂、聚酯系树脂、聚丙烯酸树脂、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乙烯-乙烯醇共聚物、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树脂、聚氨酯树脂、氟系树脂的一种。
[0032]实施例2
[0033]如图4所示,凹坑3的形状为梯形。其他同实施例1。
[0034]上述虽然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建筑用电磁波吸收板,其特征在于:由金属层(I)和弹性支承层(2)组成,金属层(I)和弹性支承层(2)通过粘结剂粘合在一起,所述金属层(I)的弹性支承层(2)上设置有多个凹坑(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电磁波吸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凹坑(3)均匀布置在金属层(I)的弹性支承层(2)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电磁波吸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坑(3)的形状为半圆形或者梯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电磁波吸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的凹坑(3)的距离为 Smnin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电磁波吸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坑(3)的深度是为金属层(I)或弹性支承层(2)厚度的1/3?1/2。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电磁波吸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层(I)为金属箔片,其厚度为50 — 800M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电磁波吸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支承层(2)的厚度为 80 — lOOOMm。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电磁波吸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层(I)的材质为钼、银、铜、镍、锡、招的一种。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电磁波吸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支承层(2)为热塑性树脂或热固性聚合物。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电磁波吸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支承层(2)为聚乙烯系树脂、聚丙烯系树脂、聚氯乙烯树脂、聚苯乙烯系树脂、聚酯系树脂、聚丙烯酸树脂、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乙烯-乙烯醇共聚物、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树脂、聚氨酯树脂、氟系树脂的一种。
【文档编号】B32B15/08GK203924390SQ201420329156
【公开日】2014年11月5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20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20日
【发明者】孙雪, 贾微, 张萌 申请人:金陵科技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