靴形压榨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59129阅读:346来源:国知局
靴形压榨带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在抄纸机上使用的靴形压榨带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从纸的原料中去除水分的抄纸机一般都具备网部、压榨部、以及干燥部。沿着湿纸幅的传送方向按照网部、压榨部、以及干燥部的顺序来配置上述的网部、压榨部、以及干燥部。

湿纸幅在具备了网部、压榨部、及干燥部的抄纸工具的各部分进行传送的同时进行水分的去除,最终在干燥部进行干燥。所使用的抄纸工具的各部分对应于对湿纸幅进行脱水(网部)、榨水(压榨部)、干燥(干燥部)的各种功能。

在压榨部一般具备沿着湿纸幅的传送方向直线并排设置一个以上的压榨装置。在各压榨装置配置无端状的毛毡,或将有端庄的毛毡在抄纸机上连接而形成为无端状的毛毡。然后压榨装置具有由一对相对的辊组成的辊压榨结构,或者具有在与辊相对的凹形的靴板之间夹着无端状的靴形压榨带的靴形压榨结构。载放着湿纸幅的毛毡一边沿着湿纸幅的传送方向移动,一边通过辊压结构或靴压结构,经过加压,毛毡通过将其水分连续吸收,或者通过毛毡内向外部排出的方式,从湿纸幅榨取水分。

靴形压榨带在树脂内埋设增强基材,该树脂构成与毛毡接触的外周层和与靴板接触的内周层。而且,由于靴形压榨带需要在加压的辊和靴板之间来回行进,因此靴形压榨带的树脂需要有耐磨性、抗断裂性、耐平面棱边损坏性、耐疲劳弯曲性、耐热性等机械特性,为了提高这些所要求的特性,现有一些对靴形压榨带的树脂的研究(例如专利文献1~4)。

在专利文献1~3中研究了,对于聚亚安酯,通过选择特定的异氰酸盐作为固化剂,得到了提高了耐热性、抗断裂性、耐疲劳弯曲性、耐磨性等机械特性的带。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表2012-51161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08-285784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特开2008-111220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特开2002-146694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前述专利文献1~4中记载的靴形压榨带尽管提高了种种机械特性,但是在纸的产能提高所造成的运行速度变快和压榨部的压力变高和抄纸机的运行条件日益变得苛刻的环境下,需要靴形压榨带的机械特性,特别是抗断裂性更进一步有所提高。

而且要求在被辊和靴板加压时受到的剪应力引起的靴形压榨带的耐平面棱边损坏性更进一步有所提高。此外,这里所说的断裂是指在靴形压榨带上的开裂,平面棱边损坏是指排水沟的沟壁和沟平面部的毛毡接触表面所形成的平面棱边部在反复的加压和剪力的作用下被剜开的状态。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优异的机械特性、尤其是抗断裂性和耐平面棱边损坏性的靴形压榨带及靴形压榨带的制造方法。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发明人们在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所需进行的探讨中得到了如下发现:通过将含有1,4-双(异氰酸甲酯基)环己烷的化合物固化形成构成了靴形压榨带的毛毡侧层的树脂层,能发挥优异的抗断裂性和耐平面棱边损坏性,得到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与下述技术相关。

(1)

一种用于抄纸机的靴形压榨带,

具有毛毡侧树脂层,该毛毡侧树脂层由树脂层构成且形成有排水沟,该排水沟对从毛毡榨取的水进行收容,

该毛毡侧树脂层由含有1,4-双(异氰酸甲酯基)环己烷的化合物固化形成。

(2)

在(1)所记载的靴形压榨带中,毛毡侧树脂层的硬度是JIS-A 90度以上。

(3)

在(1)或(2)所记载的靴形压榨带中,构成毛毡侧树脂层的树脂材料的机械强度指数为10(MPa·次/μm)以上,机械强度以下式(1)表示,

机械强度指数(MPa·次/μm)=A×B/C (1)

式中各标号分别为:

A=拉伸强度(MPa)

B=拉伸伸长率(%)

C=德墨西亚型断裂伸长速度(μm/次)。

(4)

在(1)~(3)中任意一项所记载的靴形压榨带中,构成毛毡侧树脂层的树脂材料的机械强度指数为25(MPa·次/μm)以上。

(5)

在(1)~(4)中任意一项所记载的靴形压榨带中,构成毛毡侧树脂层的树脂材料的机械强度指数为50(MPa·次/μm)以上。

(6)

在(1)~(5)中任意一项所记载的靴形压榨带中,毛毡侧树脂层由预聚物和固化剂混合而成的混合物固化形成,预聚物的末端具有异氰酸基(-NCO),固化剂的末端具有活性氢基(-H),活性氢基(-H)与异氰酸基(-NCO)的当量比(H/NCO)在0.8以上且在1.0以下。

(7)

在(1)~(6)中任意一项所记载的靴形压榨带中,构成毛毡侧树脂层的树脂材料的多元醇是从以下材料中选取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化合物: 聚碳酸酯二醇、聚丁二醇。

(8)

在(1)~(7)中任意一项所记载的靴形压榨带中,构成毛毡侧树脂层的树脂材料的固化剂是从以下材料中选取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化合物:1,4-丁二醇、三羟甲基丙烷、甘油、4,4'-亚甲基双(3-氯-2,6-二乙基苯胺)、1,4-环己烷二甲醇。

发明的效果

根据以上结构,能提供一种具有优异的机械特性、尤其是抗断裂性和耐平面棱边损坏性的靴形压榨带及靴形压榨带的制造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适宜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靴形压榨带的一个例子的机械横剖面图。

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靴形压榨带的制造方法的适宜的实施方式的一部分(层叠工序的一部分)的简略图。

图3是示出本发明的靴形压榨带的制造方法的适宜的实施方式的一部分(层叠工序的一部分)的简略图。

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靴形压榨带的制造方法的适宜的实施方式的一部分(层叠工序的一部分)的简略图。

图5是示出本发明的靴形压榨带的制造方法的适宜的实施方式的一部分(排水沟形成工序的一部分)的简略图。

图6是示出断裂伸展性评价试验装置的简略图。

图7是示出抗断裂性评价试验装置的简略图。

图8是示出耐平面棱边损坏性评价装置的简略图。

图9是示出在靴形压榨带发生的断裂的一个例子的照片。

图10是示出在靴形压榨带发生的平面棱边损坏的一个例子的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一面参照附图一面对于本发明的靴形压榨带及靴形压榨带的制造方法的适宜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首先,对于本发明的靴形压榨带进行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适宜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靴形压榨带的一个例子的机械横剖面图。另外,图中的各部件为了便于说明强调了其适宜的大小,但这并不表示实际中各部件的比率和大小。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机器方向(Machine Direction)称为“MD”,将横机器方向(Cross Machine Direction)称为“CMD”。

图1中示出的靴形压榨带1用于在抄纸机的压榨部中与毛毡协同工作对湿纸幅进行传送,从湿纸幅榨取水分。靴形压榨带1是无端状的带状体。也就是说靴形压榨带1是环状的带。然后,靴形压榨带1的周边方向一般沿着抄纸机的机器方向(MD)配置。

靴形压榨带1具有增强纤维基材层21、设于增强纤维基材层21的外表面侧的一个面的毛毡侧树脂层22、以及设于增强纤维基材层21的内表面侧的另一个面的靴板侧树脂层23,由这些层进行层叠而形成。

作为增强纤维基材211,并不被特别限定,例如一般使用以织布机等对经丝和纬丝进行编织所得到的织物。另外,也可以不进行编织,使用将经丝列和纬丝列重合所得到的方格状原材料。

构成增强纤维基材211的纤维的纤维细度并不被特别限定,例如可以是300~10000dtex,优选为500~6000dtex。

另外,构成增强纤维基材211的纤维的纤维细度也可以是根据使用该纤维的部位而各不相同。例如增强纤维基材211的经丝和纬丝的纤维细度可以各不相同。

作为增强纤维基材211的原材料,可以使用聚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等)、脂肪族聚酰胺(聚酰胺6、聚酰胺11、聚酰胺12、聚酰胺612等)、芳香族聚酰胺(芳纶)、聚偏氟乙烯、聚丙烯、聚醚醚酮、聚四氟乙烯、聚乙烯、羊毛、棉、金属等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作为毛毡侧树脂层(具有排水沟223、与毛毡接触的平面表面224的树脂层)22的树脂222所使用的尿烷树脂,使用聚氨酯,聚氨酯由尿烷预聚物和固化剂混合而成的混合物固化形成,尿烷预聚物由1,4-双(异氰酸 甲酯基)环己烷(以下称为“H6XDI”)和多元醇进行反应而得到且末端具有异氰酸基(-NCO),固化剂的末端具有活性氢基(-H),固化剂的活性氢基与尿烷预聚物的异氰酸基的当量比(H/NCO)在0.8以上且在1.0以下,聚氨酯的硬度是JIS-A 90~99度,优选为93~98度。

作为尿烷预聚物原料的异氰酸化合物,可以在异氰酸化合物中使用55~100摩尔%,优选为使用75摩尔%以上的H6XDI,作为H6XDI以外的异氰酸化合物,可以一并使用45摩尔%以下,优选为使用25摩尔%以下的对苯二异氰酸酯(PPDI)、2,4-甲苯二异氰酸酯(2,4-TDI)、2,6-甲苯二异氰酸酯(2,6-TDI)、4,4'-亚甲基双(异氰酸苯酯)(MDI)、1,5-萘二异氰酸酯(NDI)。

作为尿烷预聚物原料的多元醇,可以从以下材料中选取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化合物:聚丁二醇(PTMG)、聚氧化丙烯二醇(PPG)、聚己内酯二醇(PCL)、聚乙二醇己二酸酯(PEA)、三羟甲基丙烷(TMP)、聚碳酸酯二醇(PCD),优选为从以下材料中选取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化合物:聚碳酸酯二醇(PCD)、聚丁二醇(PTMG)。

作为固化剂,可以从以下材料中选取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化合物:乙二醇、1,3-丙二醇、1,4-丁二醇、1,5-戊二醇、1,6-己二醇、氢醌双-β-羟乙基醚、环己烷二甲醇、三羟甲基丙烷、甘油、丁烷三醇、环己烷三醇、三乙醇胺、二乙基甲苯二胺、二甲硫基二胺、4,4'-双(2-氯苯胺)、4,4'-亚甲基双(3-氯-2,6-二乙基苯胺)、4,4'-双(仲丁基氨基)-二苯基甲烷、N,N'-二烷基二氨基二苯基甲烷、4,4'-亚甲基、4,4'-亚甲基-双(2,3-二氯苯胺)、4,4'-亚甲基-双(2-氯苯胺)、4,4'-亚甲基-双(2-乙基-6-甲基苯胺)、三亚甲基-双(4-氨基苯甲酸酯)以及苯二胺,优选为从以下材料中选取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化合物:1,4-丁二醇(BD)、三羟甲基丙烷(TMP)、甘油(Gly)、4,4'-亚甲基双(3-氯-2,6-二乙基苯胺)(MCDEA)、1,4-环己烷二甲醇(CHDM)。

另外,树脂材料222也可以含有氧化钛、高岭土、黏土、滑石、硅藻土、碳酸钙、硅酸钙、硅酸镁、硅石、云母等无机填料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增强纤维基材层21由增强纤维基材211和树脂212构成。树脂212以埋设在增强纤维基材211的间隔的方式存在于增强纤维基材层21中。也就是说,树脂212的一部分浸渍在增强纤维基材211中,另一方面增强纤维基材211埋设于树脂212中。此外,增强纤维基材层21中的树脂212的组成和种类既可以与增强纤维基材层21中的每个部位不同,也可以相同。

作为构成增强纤维基材层21的树脂212的材料,可以使用尿烷、环氧树脂、丙烯等热固性树脂,或者聚酰胺、聚芳酯、聚酯等热塑性树脂等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可以适宜地使用尿烷树脂。

作为树脂212的尿烷树脂,并不被特别限定,例如可以是将在芳香族或脂肪族聚异氰酸酯化合物与多元醇反应所得到的末端具有异氰酸酯基的聚氨酯预聚物与具有活性氢基的固化剂一起固化所得到的尿烷树脂。另外,也可以使用水性尿烷树脂。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与水性尿烷树脂一并使用交联剂,对水性尿烷树脂进行交联。

另外,可以组合使用一种或两种以上的能用于上述毛毡侧树脂层22的树脂材料。构成增强纤维基材层21的树脂材料和构成毛毡侧树脂层22的树脂材料既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另外,与毛毡侧树脂层22同样,增强纤维基材层21也可以包含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无机填料。

此外,增强纤维基材层21中的树脂材料和无机填料的组成和种类,在增强纤维基材层21中的每个部位既可以不同,也可以相同。

靴板侧树脂层(具有与靴板接触的靴板接触表面231的树脂层)23设于增强纤维基材层21的一个主面,是主要由树脂材料构成的层。

靴板侧树脂层23在与增强纤维基材层21接合的主面相反侧的主面上,构成靴板接触表面231,靴板接触表面231用于与靴板接触。靴形压榨带1在使用时,与靴板接触的靴板接触表面231被靴板加压,和与靴板相对的辊协同动作,通过对湿纸幅、毛毡、靴形压榨带进行加压,对湿纸幅进行水分的脱水。

作为构成靴板侧树脂层23的树脂材料,可以组合使用一种或两种以上的能用于上述增强纤维基材层21的树脂材料。构成靴板侧树脂层23的树 脂材料相对于构成毛毡侧树脂层22或增强纤维基材层21的树脂材料,对于种类和组成,既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特别是,作为构成靴板侧树脂层23的树脂材料,从机械特性、耐磨性、柔软性的观点来看,优选为尿烷树脂。

另外,靴板侧树脂层23也可以包含与毛毡侧树脂层22同样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无机填料。

此外,靴板侧树脂层23中的树脂材料和无机填料的组成和种类,在靴板侧树脂层23中的每个部位既可以不同,也可以相同。

上述靴形压榨带1的尺寸并不作特别限定,可以按照其用途适宜地设定。

例如,靴形压榨带1的宽度并不作特别限定,可以是700~13500mm,优选为2500~12500mm。

另外,例如,靴形压榨带1的长度(周长)并不作特别限定,可以是150~600cm,优选为200~500cm。

另外,靴形压榨带1的厚度并不作特别限定,可以是1.5~7.0mm,优选为2.0~6.0mm。

另外,靴形压榨带1的每个部位的厚度既可以不同,也可以相同。

如图1所例示的靴形压榨带1通过在毛毡侧层形成排水沟,能对湿纸幅进行大量水分的脱水。排水沟的形状并不作特别限定,通常是与靴形压榨带的机器方向平行地形成连续的多条沟。例如可以设定为,沟的宽度为0.5~2.0mm,沟的深度是0.4~2.0mm,沟的条数是5~20条/英寸。另外沟的截面形状可以适宜地设定为矩形、梯形、U字形、或在平面部和沟底部与沟壁连接的部位有圆角的形状。

另外,这些排水沟的形状对于沟的宽度、深度、条数、截面形状,既可以形成为相同,也可以形成为不同的组合。而且这些排水沟既可以不连续地形成,也可以形成为与机器方向平行的多条沟。

一旦如此形成排水沟,同时形成了在沟壁和沟平面部的毛毡接触表面224构成的角部(平面棱边部)225。

上述的靴形压榨带1可以用后述的本发明的靴形压榨带的制造方法进 行制造。

如上所述的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靴形压榨带1在机械特性,特别是抗断裂性和耐平面棱边损坏性上有所提高。

接着,对本发明的靴形压榨带的制造方法的适宜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2到图5是示出本发明的靴形压榨带的制造方法的适宜的实施方式的简略图。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靴形压榨带的制造方法是由毛毡对湿纸幅进行负载,对湿纸幅进行传送,从湿纸幅脱水的靴形压榨带的制造方法,包括树脂层形成工序和沟形成工序,在树脂层形成工序中形成毛毡侧树脂层(毛毡侧树脂层的前驱体)、增强纤维基材层、靴板侧树脂层的树脂,在沟形成工序中在毛毡侧树脂层形成排水沟。

首先,在树脂层形成工序中形成树脂层。在本工序中,具体而言,对增强纤维基材层21、毛毡侧树脂层的前驱体22a、靴板侧树脂层23进行层叠形成层叠体1a,增强纤维基材层21通过将环状且带状的增强纤维基材211埋设入树脂材料中得到,毛毡侧树脂层的前驱体22a和靴板侧树脂层23作为增强纤维基材层21两面的树脂层。

这种层叠体1a的形成可以使用各种方法,在本实施方式中,形成靴板侧树脂层23,在靴板侧树脂层23的一个表面配置增强纤维基材211,在增强纤维基材211涂布、浸渍、贯通树脂材料,增强纤维基材层21与靴板侧树脂层23一体地形成层叠体,然后在增强纤维基材层的与靴板侧树脂层23的抵接面相对的表面上形成毛毡侧树脂层的前驱体22a。

具体来说,例如,首先如图2所示,在表面涂布有脱模剂的芯棒38上,一边旋转芯棒38一边在芯棒表面以形成厚度为0.8~3.5mm的树脂材料进行涂布,该树脂材料涂布层升温到40~140℃,花费0.5~1小时进行前固化而形成靴板侧树脂层23。

然后,在其之上配置增强纤维基材(未图示),如图3所示一边旋转该芯棒38一边涂布厚度为0.5~2.0mm的用于形成增强纤维基材层21的树脂材料,在浸渍、贯通增强纤维基材的同时与所述靴板侧树脂层23抵接,增强纤维基材层21与靴板侧树脂层23一体化地形成层叠体。

之后,如图4所示一边旋转该芯棒38一边在所述增强纤维基材层21的表面涂布、浸渍厚度为1.5~4mm的用于形成毛毡侧树脂层22的树脂材料,将该树脂材料涂布层在70~140℃下花费2~20小时进行加热固化,形成具有毛毡侧树脂层的前驱体22a和半成品外周层表面221的层叠体1a。

此外,树脂材料的涂布可以使用各种方法,在本实施方式中,一边对芯棒38进行旋转一边从注入成形用喷嘴40喷出树脂材料,通过对各层赋予树脂材料,同时使用涂布棒39将所赋予的树脂材料均匀地涂布到各层。

另外,加热方法并不作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使用远红外线加热器等方法。

另外,可以将树脂材料作为与上述无机填料的混合物进行赋予。另外,用于形成各层的各部位的树脂材料和无机填料的种类和组成既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接着,在沟形成工序中,在毛毡侧树脂层形成排水沟。在本工序中,具体来说,在层叠体1a的外表面(毛毡接触表面221)上形成排水沟223。

该排水沟223的形成可以使用各种方法,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使上述得到的层叠体1a的外表面的厚度达到靴形压榨带1所希望的厚度而实施研磨和抛光加工(未图示),之后,例如如图5所示,一边旋转芯棒38,一边使安装有多个圆盘状的旋转刀片的沟加工装置45与毛毡接触表面221抵接来形成排水沟223,从而完成靴形压榨带1。

此外,排水沟223的形状不做特别限定,通常形成为与靴形压榨带的机器方向平行的连续的多条沟。例如可以设定成沟的宽度为0.5~2.0mm,沟的深度为0.4~2.0mm,沟的条数为5~20条/英寸。另外沟的截面形状可以适宜地设定为矩形、梯形、U字形、或在平面部和沟底部与沟壁连接的部位有圆角的形状。

另外,这些排水沟的形状对于沟的宽度、深度、条数、截面形状,既可以形成为相同,也可以形成为不同的组合。而且这些排水沟既可以不连续地形成,也可以形成为与机器方向平行的多条沟。

以上对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靴形压榨带的制造方法进行了说明,该制造方法具有树脂层形成工序和沟形成工序,在树脂层形成工序中 形成毛毡侧树脂层、增强纤维基材层、靴板侧树脂层的树脂层,在沟形成工序中在毛毡侧树脂层形成排水沟。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靴形压榨带的制造方法中,虽然只对芯棒(单辊)的制造方法进行了说明,但是作为其他实施方式,也可以通过将平行配置的两根辊挂入环状的增强纤维基材,再在该增强纤维基材对树脂进行涂布、浸渍、叠层,形成靴板侧树脂层,将其反转,在反转后的增强纤维基材层表面形成毛毡侧树脂层,再进行沟加工从而制造靴形压榨带(双辊制法)。另外,各树脂层的形成顺序可以是任意的。

以上虽然对本发明的适宜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各结构可以置换成能发挥同样功能的任意元件,或者能添加任意结构。

以下对于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更具体的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1.聚氨酯试验片的制造

首先,为了对形成靴形压榨带的聚氨酯的物性进行评价,根据表1所记载的尿烷预聚物和固化剂,制造参考例1~10的聚氨酯试验片。

具体来说,在各参考例1~10中,将尿烷预聚物和固化剂混合,注入室温下的模具,以140℃加热,从在140℃花费一小时进行前固化后的模具脱离,在140℃花费三小时进行后固化,得到聚氨酯片。根据得到的聚氨酯片制造参考例1~10的试验片(厚度1.5mm:用于测定拉伸强度,厚度3.5mm:用于测定断裂伸长速度)。

对于得到的试验片,进行JIS-A硬度、拉伸强度(JIS K6251:哑铃状3号,拉伸速度500mm/分)、断裂伸长速度的评价。评价结果如表1所示。

试验片61的尺寸是宽25mm,长185mm(包括夹头片侧的20mm),夹具62之间的长度为150mm,厚度3.5mm,在试验片中央有半径1.5mm的半圆柱状的凹陷61a。往复运动设为:在夹具间的最大距离100mm,最小距离35mm,运动距离65mm,往复速度360往复/分。在试验片的半圆柱状的凹陷的中央部在宽度方向切入2mm长度。左右的夹具设定为对于往复方向分别呈45度角。在该条件下反复进行曲折,在每个规定的行程次数 (试验时间×往复速度)测定龟裂的长度。此外,在龟裂的长度从初期的切入长度测定值(约2mm)到超过15mm的时间点为止结束试验,从行程次数和龟裂长度的近似曲线读取龟裂长度在15mm时的行程次数,伸长的龟裂长度(龟裂长度15mm-初期的切入长度设定值)除以此时的行程次数的值作为断裂伸长速度(μm/次)。

【表1】

2.靴形压榨带的制造

以如下的方法使用参考例1~6的树脂制造实施例1~6的靴形压榨带,使用参考例7~10的树脂制造比较例1~4的靴形压榨带。

(1)树脂层形成工序

通过适宜的驱动装置在可旋转的直径为1500mm的芯棒的表面一边旋转芯棒一边用与芯棒的转轴平行可移动的注入成形用喷嘴涂布1.4mm厚的树脂材料,进行固化处理,形成靴板侧树脂层(图2)。之后一边旋转芯棒一边以室温放置十分钟,用附属于芯棒的加热装置在140℃加热,在140℃花费一小时进行前固化。

接着,经丝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纤维的5000dtex的多丝的捻丝,纬丝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纤维的550dtex的多丝,以纬丝夹着经丝,将纬丝和经丝的交叉部由尿烷系树脂的粘着而成的格子状素材(经丝密度是1根/cm,纬丝密度是4根/cm)以纬丝沿着芯棒的轴向的方式在靴板侧树脂层的外周表面无间隙地配置一层。接着,在该格子状素材的外周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纤维的6700dtex的多丝以30根/5cm的间隔卷成螺旋状形成丝卷层,以该格子状素材和丝卷层形成增强纤维基材。之后,用与靴板侧树脂层的树脂材料相同的树脂材料进行涂布来填补增强纤维素材的空隙,增强纤维基材层和靴板侧树脂层一体化形成层叠体(图3)。

接着从增强纤维基材层上一边旋转芯棒一边用与芯棒的转轴平行可移动的注入成形用喷嘴涂布2.5mm厚的与增强纤维基材层和靴板侧树脂层的树脂材料相同的树脂材料,进行浸渍和固化处理,毛毡侧树脂层和增强纤维基材层和靴板侧树脂层一体化形成层叠体(图4)。固化处理是一边旋转芯棒一边以室温放置四十分钟,用附属于芯棒的加热装置在140℃加热,在140℃花费三小时进行加热固化。

之后对毛毡侧树脂层的毛毡接触表面进行研磨使整体厚度达到5.2mm以得到层叠体。

此外,参考例9的树脂硬度过低,无法形成作为靴形压榨带的树脂层。

(2)沟形成工序

使得到的层叠体的毛毡侧树脂层的毛毡接触表面与沟加工装置抵接,在毛毡侧树脂层形成多条MD方向的排水沟(沟宽0.8mm,沟深0.8mm,间隔宽度2.54mm),得到靴形压榨带(图5)。

经过以上工序得到各实施例、比较例的靴形压榨带。对于得到的靴形压榨带,实施抗断裂性评价和耐平面棱边损坏性评价。

3.抗断裂性评价

抗断裂性评价使用如图7所示的曲折疲劳试验装置,在20℃且相对湿度为52%的情况下按照以下条件进行发生断裂的试验。试验片71的尺寸为宽60mm,夹具间长度70mm。通过在下部的夹具72a进行圆弧状的往复运动,上部夹具72b和试验片也进行圆弧状往复,试验片在下部夹具的前端曲折疲劳。从圆弧的中心到下部夹具的前端的距离是168mm,下部夹具的移动距离是161mm,往复速度是162往复/分。上部夹具的重量是400g。在该条件下反复进行曲折,测定直到发生断裂为止的曲折次数。此外,对于抗断裂性评价按照以下标准。

“◎”:曲折100万次以上也没发生断裂。

“○”:曲折80万次以上后发生断裂。

“△”:曲折50万次以上后发生断裂。

“×”:曲折20万次不到就发生断裂。

各实施例、各比较例的抗断裂性评价的试验结果如表2所示。

4.耐平面棱边损坏性评价

耐平面棱边损坏性评价使用如图8所示的靴板型疲劳试验装置,在20℃且相对湿度为52%的情况下按照以下条件进行发生平面棱边损坏的试验。试验片81的尺寸为宽90mm,夹具间长度40mm。左右的夹具82在水平方向进行往复运动,而且只在左右的夹具82从左往右移动时,由活塞84向靴板83加压,活塞84和辊85向试验片81施加70kg/cm2的压力。左右的夹具的移动距离是170mm,往复速度是57往复/分,往复50万次。此外在试验中由润滑油提供口86提供润滑油。在该条件下左右的夹具反复进行往复,测定耐平面棱边损坏的发生状况。此外,对于耐平面棱边损坏性评价按照以下标准。

“◎”:没有发生平面棱边损坏。

“○”:虽然没有发生平面棱边损坏,但存在有擦痕。

“×”:发生了平面棱边损坏。

各实施例、各比较例的耐平面棱边损坏性评价的试验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如表2所示,实施例1~6所涉及的靴形压榨带提高了抗断裂性和耐平面棱边损坏性。

另外,抗断裂性和耐平面棱边损坏性与表1所示的机械强度指数有很大关系,机械强度指数优选为10以上,更优选为25以上,更进一步优选为50以上。

符号说明

1:靴形压榨带

1a:层叠体

21:增强纤维基材层

211:增强纤维基材

212:增强纤维基材层的树脂

22:毛毡侧树脂层

22a:毛毡侧树脂层的前驱体

222:毛毡侧层的树脂

223:排水沟

224:沟平面部的毛毡接触表面

225:平面棱边部

23:靴板侧树脂层

231:靴板接触表面

232:靴板侧树脂层的树脂

38:芯棒

39:涂布棒

40:注入成形用喷嘴

45:沟加工装置

61:断裂伸长性评价试验片

61a:半圆筒状凹部(切入部,断裂伸长部)

62:断裂伸展性评价试验装置夹具

71:抗断裂性评价试验片

72a、b:断裂性评价试验装置夹具

81:耐平面棱边损坏评价试验片

82:耐平面棱边损坏评价试验装置夹具

83:靴板

84:活塞

85:辊

86:润滑油提供口

91:断裂

92:平面棱边损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