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纤维聚酯多层造纸网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59121阅读:608来源:国知局
一种复合纤维聚酯多层造纸网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纤维聚酯多层造纸网结构,属纺织物生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造纸形成网是造纸机中重要的成型和脱水设备,对纸张的成型质量和生产效率均有着极为重要的应先,当前所使用的造纸形成网虽然可满足造纸生产的使用需要,当前造纸网的表面纤维结构相对粗燥,且对水份的吸收脱离能力相对有限,同时承压能力及耐磨损能力均相对较弱,从而一方面造成了当前造纸形成网极易导致纸张表面成形粗糙,纸张质量稳定性差,另一方面一造成造纸形成网的工作效率底下,且运行损耗大,严重影响造纸生产的工作效率和设备运行稳定性,同时还会导致造纸生产成本增加,因此针对这一问题,迫切需要开发一种高效的造纸成形网,以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就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复合纤维聚酯多层造纸网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复合纤维聚酯多层造纸网结构,包括由聚氨酯单丝构成的若干织物组织单元、多孔聚合物吸水填料及强化连接线,其中织物组织单元通过强化连接线相互连接并构成自上而下平行分布的机器层、中间层及成纸层,所述的机器层、中间层及成纸层均为网状结构,并通过强化连接线相互连接,连接线通过机器层、中间层及成纸层网孔分别与机器层、中间层及成纸层连接,多孔聚合物吸水填料包覆在中间层外表面,且中间层通过多孔聚合物吸水填料分别与机器层和成纸层连接,多孔聚合物吸水填料表面均不超出机器层和成纸层的外表面,织物组织单元由24跟聚氨酯单丝经线和72根聚氨酯单丝纬线编织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的机器层、中间层及成纸层均包括一层织物组织单元,其中机器层厚度为成纸层厚度1—3倍,成纸层聚氨酯单丝密度为机器层聚氨酯单丝密度的2—5倍,中间层厚度为机器层厚度的1—3倍,机器层聚氨酯单丝密度为中间层聚氨酯单丝密度的1—3倍。

进一步的,所述的多孔聚合物吸水填料包括高分子热塑聚合物、非金属硬质球状颗粒及短纤维,所述的非金属硬质球状颗粒及短纤维总重量为高分子热塑聚合物重量的1%—10%,非金属硬质球状颗粒的最大直径和短纤维最大长度均不大于机器层、中间层及成纸层最小网孔孔径的1/3。

进一步的,所述的强化连接线包括至少两条聚氨酯单丝,且两聚氨酯单丝相互绞合并以“∞”结构排布,且强化连接线最大直径不大于机器层、中间层及成纸层最小网孔孔径的1/2。

进一步的,所述的强化连接线的聚氨酯单丝的绞合连接位置处均热熔焊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在同一平面内的各织物组织单元与强化连接线相互编织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织物组织单元中的聚氨酯单丝经线和聚氨酯单丝纬线间呈90°—30°夹角。

本发明设备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方便,可靠性高且使用及操作灵活可靠,运行能耗低廉,同时一方面具有良好的表面质量,另一方面具有良好的结构强度、耐磨损性能,从而可有效提高纸质产品的生产效率和质量,并有助于提高造纸设备的运行稳定性,降低设备运行及日常维护工作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强化连接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复合纤维聚酯多层造纸网结构,包括由聚氨酯单丝构成的若干织物组织单元1、多孔聚合物吸水填料2及强化连接线3,其中织物组织单元1通过强化连接线3相互连接并构成自上而下平行分布的机器层11、中间层12及成纸层13,机器层11、中间层12及成纸层13均为网状结构,并通过强化连3接线相互连接,连接线3通过机器层11、中间层12及成纸层13网孔分别与机器层11、中间层12及成纸层13连接,多孔聚合物吸水填料2包覆在中间层外12表面,且中间层12通过多孔聚合物吸水填料12分别与机器层11和成纸层13连接,多孔聚合物吸水填料2表面均不超出机器层11和成纸层12的外表面,织物组织单元1由24跟聚氨酯单丝经线和72根聚氨酯单丝纬线编织而成。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机器层11、中间层12及成纸层13均包括一层织物组织单元1,其中机器层12厚度为成纸层厚度1—3倍,成纸层13聚氨酯单丝密度为机器层11聚氨酯单丝密度的2—5倍,中间层12厚度为机器层11厚度的1—3倍,机器层11聚氨酯单丝密度为中间层12聚氨酯单丝密度的1—3倍。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多孔聚合物吸水填料2包括高分子热塑聚合物、非金属硬质球状颗粒及短纤维,所述的非金属硬质球状颗粒及短纤维总重量为高分子热塑聚合物重量的1%—10%,非金属硬质球状颗粒的最大直径和短纤维最大长度均不大于机器层11、中间层12及成纸层13最小网孔孔径的1/3。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强化连接线3包括至少两条聚氨酯单丝,且两聚氨酯单丝相互绞合并以“∞”结构排布,且强化连接线最大直径不大于机器层11、中间层12及成纸层13最小网孔孔径的1/2。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强化连接线3的聚氨酯单丝的绞合连接位置处均热熔焊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在同一平面内的各织物组织单元1与强化连接线4相互编织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织物组织单元1中的聚氨酯单丝经线和聚氨酯单丝纬线间呈90°—30°夹角。

本发明设备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方便,可靠性高且使用及操作灵活可靠,运行能耗低廉,同时一方面具有良好的表面质量,另一方面具有良好的结构强度、耐磨损性能,从而可有效提高纸质产品的生产效率和质量,并有助于提高造纸设备的运行稳定性,降低设备运行及日常维护工作成本。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