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浆料碾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11329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纸浆料碾碎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宣纸的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纸浆料碾碎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制作宣纸原料的燎草,是以沙田稻草(泾县范围内的沙田稻草作为原料制成的手工纸属于宣纸,其它地区的稻草也可以作为原料制作手工纸,但通常不具备传统意义上的宣纸的品质)为原料,经特殊的传统工艺加工,除去稻草中的木素等杂质,供抄造宣纸用。具体制作过程中,燎草经过羊角除尘器切碎除尘,按工艺要求的湿度淋水浇湿后,转运至石碾房,碾碎前的工艺要求:a、燎草水份均匀润胀,水份为60~65%;b、堆放时间:≥18小时;c、草片长度:20~40mm。现有技术中,对上述燎草进一步碾碎的方案是采用石碾磙在碾盘上滚碾的传统人工方法,不仅效率低、劳动强度高,而且滚碾过程中,燎草无法均匀地布集在石碾的滚动路径上,被滚碾的燎草的纤维长度和均匀性无法保证;再者,石碾滚动过程中,燎草被迅速推挤到石碾的两端,处于碾盘边沿处的燎草极易从碾盘上处掉落,处于盘中的燎草则无法得到滚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纸浆料碾碎装置,可均匀、高效、及时的滚碾燎草保证燎草的纤维长度、均匀性达到质量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纸浆料碾碎装置,包括石碾,碾筒的筒口向上,碾筒中部设置有竖向布置的主转轴,主转轴经由平置的石碾轴与石碾相连,石碾的辊面与碾筒的内筒底之间构成滚碾配合,主转轴上设置有横杆,横杆的中部与主转轴周向固连,横杆的下方设有内、外刮板,内、外刮板随主转轴转动的过程中将燎草刮推至石碾的滚碾路径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主转轴与驱动机构连接,石碾在石碾轴的传动下在碾筒内围绕主转轴公转,同时石碾相对石碾轴自转滚动并与碾筒的内筒底形成滚碾配合不断碾碎燎草,横杆跟随主转轴转动带动内、外刮板拨动碾筒内的燎草将其刮推至石碾的滚碾路径上,这样使碾筒内的燎草均受到充分、均匀、及时的碾压,保证燎草的纤维长度、均匀性达到质量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布置内、外刮板的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4为内、外刮板的行走路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4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一种纸浆料碾碎装置,包括石碾10,碾筒20的筒口向上,碾筒20中部设置有竖向布置的主转轴30,主转轴30经由平置的石碾轴40与石碾10相连,石碾10的辊面与碾筒20的内筒底之间构成滚碾配合,主转轴30上设置有横杆50,横杆50的中部与主转轴30周向固连,横杆50的下方设有内、外刮板60、70,内、外刮板60、70随主转轴30转动的过程中将燎草刮推至石碾10的滚碾路径上。主转轴30与驱动机构连接,石碾10在石碾轴40的传动下在碾筒20内围绕主转轴30公转,同时石碾10相对石碾轴40自转滚动并与碾筒20的内筒底形成滚碾配合不断碾碎燎草,横杆50跟随主转轴30转动带动内、外刮板60、70拨动碾筒20内的燎草将其刮推至石碾10的滚碾路径上,这样使碾筒20内的燎草均受到充分、均匀、及时的滚碾,保证燎草的纤维长度、均匀性达到质量要求。

所述的外刮板70的板面位于竖直方向,外刮板70的下端面与碾筒20的内筒底之间为间隙布置,外刮板70的外侧板边71与碾筒20的筒壁间隙式配合,外刮板70的内侧板边72延伸到石碾10的滚碾路径区域内且靠近滚碾路径的外侧区域。外刮板70用于刮推石碾10外侧滚碾不到的区域即圆R到碾筒20内壁之间的区域,外刮板70的板面位于竖直方向,外刮板70的下端面与碾筒20的内筒底之间为间隙布置,外刮板70的外侧板边71与碾筒20的筒壁间隙式配合,这样的布置避免外刮板70工作时刮蹭到碾筒20的内筒底及筒壁从而造成损坏,外刮板70的内侧板边72延伸到石碾10的滚碾路径区域内且靠近滚碾路径的外侧区域,外刮板70工作时随着主转轴30的转动,可将刚被推挤至滚碾路径外的燎草及时刮推至石碾10的滚碾路径上,燎草顺延外刮板70导向石碾10的滚碾路径上使其受到滚碾。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外刮板70在水平面的投影与位于滚碾方向上前方的石碾10的石碾轴40之间的夹角α小于90度。当α小于90度时,外刮板70能跟随配合主转轴30的转动更有效率的燎草及时刮推至石碾10的滚碾路径上。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的外刮板70的正板面为凹弧面。外刮板70的刮料工作面即为正板面设置为小曲率即大半径的弧面,凹弧面具有更好的导向作用,在工作时外刮板70可快速的刮推草料将其导入石碾10的滚碾路径上。

所述的主转轴30从下至上穿过碾筒20的内筒底的中部布置,主转轴30的上端与石碾轴40、横杆50相连。主转轴30的下端与驱动机构连接,上端与石碾轴40、横杆50连接带动石碾10旋转,这样布置使得驱动机构处于下方,便于工作人员在碾筒20的筒口进行放、取草料等操作。

所述的内刮板60的板面位于竖直方向,内刮板60的下端面与碾筒20的内筒底之间为间隙布置,内刮板60的内侧板边61与主转轴30间隙布置,内刮板60的外侧板边62向石碾10的滚碾路径区域一侧延伸。内刮板60用于刮推石碾10内侧滚碾不到的区域即圆r所在区域,内刮板60的板面位于竖直方向,内刮板60的下端面与碾筒20的内筒底之间为间隙布置,内刮板60的内侧板边61与主转轴30间隙布置,这样的布置避免内刮板60刮蹭到碾筒20的内筒底及主转轴30从而造成损坏,内刮板60的外侧板边62向石碾10的滚碾路径区域一侧延伸,内刮板60工作时随着主转轴30的转动,可及时将圆r所在区域内的燎草顺延内刮板60导向石碾10的滚碾路径上使其受到滚碾。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内刮板60的内侧板边61布置在滚碾方向上后方的石碾10与主转轴30之间。内侧板边61布置在石碾10与主转轴30之间,且与主转轴30间隙布置,内侧板60工作时可快速的清理主转轴30上环绕的燎草,有利于主转轴30持续正常无阻碍的转动。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内刮板60在水平面的投影与位于滚碾方向上前方的石碾10的石碾轴40之间的夹角β大于90度。当β大于90度时,内刮板60能跟随配合主转轴30的转动更有效率的将燎草刮推至石碾10的滚碾路径上。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的内刮板60的正板面为凸弧面。内刮板60的刮料工作面即为正板面设置为小曲率即大半径的弧面,凸弧面具有更好的导向作用,在工作时内刮板60快速的将石碾10内侧的燎草拨出导入石碾10的滚碾路径上。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上述的内、外刮板60、70相互协同、配合工作,跟随主转轴30的转动在碾筒20内将不在石碾10滚碾路径上的燎草刮推至滚碾路径上使其受到充分、均匀、及时的滚碾,确保燎草的纤维长度、均匀性达到质量要求。

所述的内、外刮板60、70由横杆50的下端面从上向下延伸布置,内、外刮板60、70与横杆50通过连接杆连接。内、外刮板60、70与横杆50通过连接杆连接而不是直接相连,这样可以节省内、外刮板60、70所需材料,并且连接杆与内、外刮板60、70还有横杆50相连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便于工作人员进行拆卸、更换等操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