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用的造纸毛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75757阅读:429来源:国知局
一种耐用的造纸毛毯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造纸相关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耐用的造纸毛毯。



背景技术:

造纸毛毯是造纸工业中用于纸张成形和输送的织物毡,用于脱除纸张中的水分。造纸毛毯应具备较好的脱水性、平滑性、难污性、耐磨损性、尺寸稳定性、耐药品性、抗菌性、耐热性和耐水解性等,造纸毛毯一般包括基布以及位于基布两侧的毛网,现有的基布多是由几层基布层构成,基布层由经纱和纬纱织造而成,但是当造纸毛毯受到压力时,经纱与纬纱之间将会产生剪切力,长此以往,容易使得经纱与纬纱在交织处发生剪切断开的现象,影响造纸毛毯的正常使用,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耐用的造纸毛毯用于解决上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用的造纸毛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耐用的造纸毛毯,包括第一毛网、第二毛网和基布层,所述第一毛网的下表面固定粘附设置有第一混合纤维网,所述第二毛网的上表面固定粘附设置有第二混合纤维网,所述第一混合纤维网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卡合件,所述第二混合纤维网的上表面对应第一固定卡合件的位置上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卡合件,所述第一固定卡合件与第二固定卡合件相互卡合,所述基布层包括交叉设置的经纱和纬纱,且基布层固定安装在第一混合纤维网和第二混合纤维网之间,所述经纱和纬纱的相交处固定卡设在第一固定卡合件和第二固定卡合件之间。

优选的,所述基布层由经纱和纬纱相互编织而成,所述第一固定卡合件和第二固定卡合件的形状均为半圆形凹槽结构,所述第一固定卡合件的边缘上设有扣槽,第二固定卡合件上对应扣槽的位置上设有卡槽,且扣槽与卡槽相互卡合。

优选的,所述基布层至少设有两层,且经纱和纬纱的每个相交处均对应一组第一固定卡合件和第二固定卡合件。

优选的,所述经纱和纬纱的之间成一定角度设置,且夹角范围在六十度到九十度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通过在第一毛网和第二毛网之间固定贴附设置第一混合纤维网和第二混合纤维网,利用纤维本身的韧性增加整个造纸毛毯的强度和耐用性,在第一混合纤维网的下表面设置第一固定卡合件,在第二混合纤维网的上表面设置第二固定卡合件,通过第一固定卡合件和第二固定卡合件的相互配合来保证经纱和纬纱相交处的稳固性,能够将基布层牢牢地安装在第一毛网和第二毛网之间,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整个造纸毛毯的韧性和耐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基布层结构爆炸图。

图中:1第一毛网、2第二毛网、3第一混合纤维网、31第一固定卡合件、4第二混合纤维网、41第二固定卡合件、5基布层、6经纱、7纬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耐用的造纸毛毯,包括第一毛网1、第二毛网2和基布层5,第一毛网1的下表面固定粘附设置有第一混合纤维网3,第二毛网2的上表面固定粘附设置有第二混合纤维网4,第一混合纤维网3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卡合件31,第二混合纤维网4的上表面对应第一固定卡合件31的位置上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卡合件41,第一固定卡合件31与第二固定卡合件41相互卡合,基布层5包括交叉设置的经纱6和纬纱7,且基布层5固定安装在第一混合纤维网3和第二混合纤维网4之间,经纱6和纬纱7的相交处固定卡设在第一固定卡合件31和第二固定卡合件41之间。

基布层5由经纱6和纬纱7相互编织而成,第一固定卡合件31和第二固定卡合件41的形状均为半圆形凹槽结构,第一固定卡合件31的边缘上设有扣槽,第二固定卡合件41上对应扣槽的位置上设有卡槽,且扣槽与卡槽相互卡合,基布层5至少设有两层,且经纱6和纬纱7的每个相交处均对应一组第一固定卡合件31和第二固定卡合件41,经纱6和纬纱7的之间成一定角度设置,且夹角范围在六十度到九十度之间。

本实用新型结构通过在第一毛网1和第二毛网2之间固定贴附设置第一混合纤维网3和第二混合纤维网4,利用纤维本身的韧性增加整个造纸毛毯的强度和耐用性,在第一混合纤维网3的下表面设置第一固定卡合件31,在第二混合纤维网4的上表面设置第二固定卡合件41,通过第一固定卡合件31和第二固定卡合件41的相互配合来保证经纱6和纬纱7相交处的稳固性,能够将基布层5牢牢地安装在第一毛网1和第二毛网2之间,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整个造纸毛毯的韧性和耐用性。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