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造纸设备,尤其是一种造纸生产线专用烘干设备。
背景技术:
造纸工业中,烘干部分是十分重要的工序之一,其工艺的完善程度直接影响成品的品质。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干燥的热风来使得附着在热风辊上的纸张所含有的水分变成蒸汽并被抽风机抽走。
目前使用的烘干技术存在的不足是:
1)热风直接排放,造成电能的浪费;
2)热风使得烘干设备前端的纸张产生大量水蒸气,高热的水蒸气到了烘干设备的尾端又凝结成水,部分为随抽风机抽走的水分又滴落在纸张上,影响纸张品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节能且不容易产生水滴的造纸烘干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造纸生产线专用烘干设备,包括烘箱、传送带、第一热风管、第二热风管、第三热风管、第一抽风管、第二抽风管、第三抽风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烘箱为长方体且包括骨架和面板,所述骨架采用不锈钢焊接而成,所述骨架外周设有面板,所述面板采用不锈钢板或者有机玻璃板,所述烘箱前后端面留有配合传送带的狭窄开口,其作用是便于连接前后工序;
所述烘箱内设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内设传动辊,所述烘箱前端端面上并高于传送带的位置上设有第一热风管,所述烘箱前端端面上并低于传送带的位置上设有第二热风管,其作用使得传送带上的纸张上下受热均匀,所述烘箱的末端端面上对应第一热风管、第二热风管分别设有第一抽风管、第二抽风管,为保证烘箱尾端不出现水滴,所述烘箱中部顶面设有第三抽风管,烘箱前端产生的高热水蒸气被排出烘箱,为保证烘箱后端的继续干燥,所述烘箱顶面且位于第三抽风管后方的位置上设有第三热风管,因为烘箱后端的纸张水分较少,故第三热风管进入的热风具有湿度小温度高的特点,位于烘箱末端的第一抽风管通过管道连通有回风管,所述回风管设在烘箱底面中部,其作用是使得第三热风管进入的热风被二次利用,有效减少能源浪费。
进一步地,所述烘箱顶面且位于第三抽风管与第三热风管之间设有导风板,所述导风板为表面光滑的铝合金板,所述导风板与烘箱顶面形成25°~60°的锐角,其作用有二,一是加速第三抽风管的抽风效率,二是防止第三热风管进入的热风流向第三抽风管。
进一步地,所述导风板与烘箱顶面之间设有角度调节装置,其作用是可以根据不同产品的性质,调节导风板的角度,从而调整产品最终的干湿度。
进一步地,所述传动辊表面设有加热装置,其作用是进一步提高烘干速率。
进一步地,所述传送带包括网面和造纸毛毯,所述传送带的网面上设置有造纸毛毯,其作用是防止传送带网面对纸张造成刮伤。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第三抽风管进行中段抽风,使得尾端不会形成高湿高温蒸汽,避免了尾端出现水滴;通过第一抽风管和回风管使得烘箱尾端的高温热气得到第二利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能源的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传送带结构示意图。
图中,1、烘箱;2、传动辊;3、传送带;4、第一热风管;5、第二热风管;6、第一抽风管;7、第二抽风管;8、第三抽风管;9、第三热风管;10、回风管;11、导风板;31、网面;32、造纸毛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2所示,一种造纸生产线专用烘干设备,包括烘箱1、传送带3、第一热风管4、第二热风管5、第三热风管8、第一抽风管6、第二抽风管7、第三抽风管9,其特征在于:所述烘箱1为长方体且包括骨架和面板,所述骨架采用不锈钢焊接而成,所述骨架外周设有面板,所述面板采用不锈钢板或者有机玻璃板,所述烘箱1前后端面留有配合传送带3的狭窄开口,其作用是便于连接前后工序;
所述烘箱1内设有传送带3,所述传送带3内设传动辊2,所述烘箱1前端端面上并高于传送带3的位置上设有第一热风管4,所述烘箱1前端端面上并低于传送带3的位置上设有第二热风管5,其作用使得传送带3上的纸张上下受热均匀,所述烘箱1的末端端面上对应第一热风管4、第二热风管5分别设有第一抽风管6、第二抽风管7,为保证烘箱1尾端不出现水滴,所述烘箱1中部顶面设有第三抽风管8,烘箱1前端产生的高热水蒸气被排出烘箱1,为保证烘箱1后端的继续干燥,所述烘箱1顶面且位于第三抽风管8后方的位置上设有第三热风管9,因为烘箱1后端的纸张水分较少,故第三热风管9进入的热风具有湿度小温度高的特点,位于烘箱1末端的第一抽风管6通过管道连通有回风管10,所述回风管10设在烘箱1底面中部,其作用是使得第三热风管9进入的热风被二次利用,有效减少能源浪费。
所述烘箱1顶面且位于第三抽风管8与第三热风管9之间设有导风板11,所述导风板11为表面光滑的铝合金板,所述导风板11与烘箱1顶面形成25°~60°的锐角,其作用有二,一是加速第三抽风管8的抽风效率,二是防止第三热风管9进入的热风流向第三抽风管8。
所述导风板11与烘箱1顶面之间设有角度调节装置,其作用是可以根据不同产品的性质,调节导风板11的角度,从而调整产品最终的干湿度。
所述传动辊2表面设有加热装置,其作用是进一步提高烘干速率。
所述传送带3包括网面31和造纸毛毯32,所述传送带3的网面31上设置有造纸毛毯32,其作用是防止传送带网面对纸张造成刮伤。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