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浓除渣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15772阅读:97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造纸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浓除渣器。



背景技术:

高浓除渣器是废纸制浆造纸行业的一种简单高效的除渣系统,在粗筛系统前去除石头、钉子、铁类和其他重碎片,以减少后续设备的磨损。但是现有的除渣器只能除去浆料中较重的杂质,较轻的杂质还需要借助其他专用设备除去,成本比较高;而且除渣器的除渣筒大都为单锥体设计,上、下排渣阀都是水平设置,浆料和渣都直接垂直作用于上、下排渣阀的阀板上,从而造成阀门非常容易破损,同时阀门容易卡渣,造成设备运行不畅,导致浆料流失,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工作效率比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正是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高浓除渣器。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浓除渣器,包括同轴的上锥形筒和下锥形筒,上锥形筒和下锥形筒相连通,上锥形筒和下锥形筒均为上大下小的圆锥台形状,上锥形筒的下端内径小于下锥形筒的上端内径,下锥形筒的上端内径小于上锥形筒的上端内径,上锥形筒的上端切线方向接有螺旋进浆管,上锥形筒的上端接有出料口,出料口的中心部位设有排污管,排污管的一端位于螺旋进浆管中心线之下的某一点,另一端连有排污联管,下锥形筒的底部设有储渣室,储渣室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上排渣阀和下排渣阀,上排渣阀的阀板和下排渣阀的阀板均与水平面有一定的夹角,储渣室的底部中央设有出渣口,出渣口处设有防溅装置。

所述上锥形筒和下锥形筒均由陶瓷材料制成。

所述下锥形筒上上排渣阀的阀板和下排渣阀的阀板的上方都设有进水管。

所述夹角为5-50度。

所述防溅装置包括沉淀筒,沉淀筒的筒口连接出渣口,沉淀筒的筒壁上靠近出渣口处设有溢流口,沉淀筒的筒壁上溢流口的下方设有除杂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可在清除纸浆中较重杂质的同时去除纸浆中较轻的杂质,可简化设备配置,有效节约能源;并且上排渣阀的阀板和下排渣阀的阀板均与水平方向有一定的夹角,使得高浓除渣器的浆料和渣与阀板的接触面是倾斜的,从而可有效的减轻阀门的磨损,延长其使用寿命,并且可以有效的减少卡渣故障,提高运行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上锥形筒;2、下锥形筒;3、螺旋进浆管;4、出料口;5、排污管;6、排污联管;7、储渣室;8、上排渣阀;9、下排渣阀;10、出渣口;11、进水管;12、沉淀筒;13、溢流口;14、除杂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高浓除渣器,包括同轴的上锥形筒1和下锥形筒2,上锥形筒1和下锥形筒2相连通,上锥形筒1和下锥形筒2均为上大下小的圆锥台形状,上锥形筒1的下端内径小于下锥形筒2的上端内径,下锥形筒2的上端内径小于上锥形筒1的上端内径,上锥形筒1的上端切线方向接有螺旋进浆管3,上锥形筒1的上端接有出料口4,出料口4的中心部位设有排污管5,排污管5的一端位于螺旋进浆管3中心线之下的某一点,另一端连有排污联管6,下锥形筒2的底部设有储渣室7,储渣室7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上排渣阀8和下排渣阀9,上排渣阀8的阀板和下排渣阀9的阀板均与水平面有一定的夹角,储渣室7的底部中央设有出渣口10,出渣口10处设有防溅装置。

所述上锥形筒1和下锥形筒2均由陶瓷材料制成。

所述下锥形筒2上上排渣阀8的阀板和下排渣阀9的阀板的上方都设有进水管11。

所述夹角为5-50度。

所述防溅装置包括沉淀筒12,沉淀筒12的筒口连接出渣口10,沉淀筒12的筒壁上靠近出渣口10处设有溢流口13,沉淀筒12的筒壁上溢流口13的下方设有除杂口14。

本实用新型当浆料进入到除渣器后,由于离心力的不同,浆料中的较重杂质被甩到锥形筒的内表面,在重力的作用下,渐渐向下运行,最后由出渣口10排出;浆料中的较轻杂质汇集到除渣器的上锥形筒1的中心部位并经过排污管5进入到排污联管6中排出;除去较重杂质和较轻杂质的良浆从排污管5外的出料口4和排污管5之间的间隙流出;并且上排渣阀8的阀板和下排渣阀9的阀板均与水平方向有一定的夹角,使得高浓除渣器的浆料和渣与阀板的接触面是倾斜的,从而可有效的减轻阀门的磨损,延长其使用寿命;在除渣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进水管11适时的向上排渣阀8和下排渣阀9的阀板处喷水,以减少或避免出现卡渣故障的情况,进而提高运行效率。

上面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