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皱型二氧化钛纳米纤维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613836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一种折皱型二氧化钛纳米纤维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无机纳米材料制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折皱型二氧化钛纳米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tio2作为一种半导体材料,以其化学性质稳定、耐腐蚀性好、无毒、制备简单等优点,在光催化、光电池、传感器、微纳电子及涂料等方面拥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但tio2带隙较宽(约为3.2ev),只能对波长较短的紫外光区(λ≤387nm)有反应,对太阳光的利用率非常低,大约只有5%,光生电子与空穴的复合率高,从而降低了光催化效率。用于光催化剂的纳米tio2多为粉体,其悬浮于污染体系中且易于团聚,妨碍了光的传播,降低光透射率。纳米纤维是一种具有高比表面积和高长径比的纳米结构材料,其具有明显的形状各向异性和质量轻等优点,因此相对纳米粉体颗粒具有更大的潜在应用价值。因此为了提高tio2的光催化效率,制备具有长径比、分散性好和形貌可控的纳米纤维成为目前研究的一个热点。

纳米纤维的制备技术主要包括溶胶凝胶法、模板法、流延法和静电纺丝技术等。其中静电纺丝技术因其工艺简单、成本低、工艺可控等优点,已成为制备纳米纤维的重要方法之一。如王策等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tio2纤维,还有孙冰冰等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掺杂的tio2纤维。众所周知,静电纺丝工艺受到原料、纺丝工艺参数、热处理工艺过程等的影响,所制备材料的结构和形貌也各不相同。而纤维形貌对污染物的吸附和催化效果具有重要影响。本专利利用静电纺丝技术,通过控制制备工艺制备一种具有表面折皱型的tio2纳米纤维,目前还没相关的文献报到。这种纤维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在催化领域具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折皱型二氧化钛纳米纤维及其制备方法,以简化工艺、并使得产物价格低廉。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是一步静电纺丝法,具体步骤如下:

一种折皱型二氧化钛纳米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将钛源溶于无水有机溶剂,磁力搅拌至均匀的混合溶液a;称取占总溶液质量比为6%-14wt%的有机粘结剂,溶于无水乙醇中,搅拌至完全溶解,得到一种粘性溶液即混合溶液b;将混合溶液a与混合溶液b混合,并搅拌均匀,得到可纺性溶液;将可纺性溶液在相对湿度小于60%的环境下,进行静电纺丝制成前驱体纤维,然后将前驱体纤维置于烘箱中在低于80℃条件下干燥处理得干燥好的前驱体纤维;将干燥好的前驱体纤维置于马弗炉并升温至600~900℃,保温0.5~1小时,随炉冷却到室温,即得最终产物折皱型二氧化钛纳米纤维。

所述钛源为异丙醇钛tnbt。

所述无水有机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dmf、n-n二甲基乙酰胺dmac、无水乙醇中的任一种,或任两种的混合物。

所述有机粘结剂为聚乙烯醇pva和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中的任一种或二者的混合物。

所述静电纺丝的过程为:将可纺性溶液倒入注射器中,然后将注射器固定于微流泵上,推进速率为0.6-1ml/h,喷嘴与接收铝箔的距离为13-20cm,在喷嘴与接收铝箔之间加15~20kv的静电场进行纺丝得到折皱型二氧化钛纳米纤维。

所述升温至600~900℃是指以1-3℃/min的升温速度升至600~900℃。

所述折皱型二氧化钛纳米纤维直径为50~150nm。

一种折皱型二氧化钛纳米纤维,其特征在于:所制得的纤维形貌为折皱型结构。

本发明具有有益效果。本发明利用一步静电纺丝技术制备折皱型二氧化钛纳米纤维,具有原料来源广泛,工艺简单、技术可控和成本低廉的优点,有望实现大规模生产。同时,该方法可以有效控制纤维的表面结构,使其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增强其催化性能,有利于在催化领域的应用和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制得的折皱型二氧化钛纳米纤维的x射线衍射xrd图;

图2为本发明制得的折皱型二氧化钛纳米纤维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将1g的tnbt溶于9ml的dmf中,搅拌至均匀的混合溶液;称取1g的pvp溶于9ml的无水乙醇中,搅拌至完全溶解;将上述两种溶液混合,搅拌均匀得到可纺性溶液,其中pvp的质量百分含量为6%。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前驱体纤维,将前驱体纤维在80℃下干燥;然后置于马弗炉以3℃/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600℃,保温0.5小时,随炉冷却到室温,即得到折皱型二氧化钛纳米纤维。

实施例2

将0.8g的tnbt溶于7ml的dmf中,搅拌至均匀的混合溶液;称取1.2g的pvp溶于9ml的无水乙醇中,搅拌至完全溶解;将上述两种溶液混合,搅拌均匀得到可纺性溶液,其中pvp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0%。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前驱体纤维,将前驱体纤维在80℃下干燥;然后置于马弗炉以1℃/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900℃,保温0.5小时,随炉冷却到室温,即得到折皱型二氧化钛纳米纤维。

实施例3

将0.8g的tnbt溶于5ml的dmf中,搅拌至均匀的混合溶液;称取0.8g的pva溶于7ml的无水乙醇中,搅拌至完全溶解;将上述两种溶液混合,搅拌均匀得到可纺性溶液,其中pva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4%。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前驱体纤维,将前驱体纤维在80℃下干燥;然后置于马弗炉以2℃/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800℃,保温1小时,随炉冷却到室温,即得到折皱型二氧化钛纳米纤维。

图1为所制备的产物的xrd图谱,产物为纯的锐钛矿晶型的tio2;图2为所制备的产物的sem照片,可以明显看出纳米纤维直径在50~150纳米,纤维表面均呈规则的折皱状结构。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折皱型二氧化钛纳米纤维及其制备方法,采用一步静电纺丝技术:将异丙醇钛溶于无水有机溶剂,磁力搅拌至均匀的混合溶液;然后称取占总溶液质量比为6%‑14wt%的有机粘结剂,溶于无水乙醇中,搅拌得到均匀的混合溶液;将上述两种溶液均匀混合,得到可纺性溶液。将可纺性溶液在环境湿度小于60%,电压15~20kV,推进速率为0.6~1mL,接收距离为13~20cm的条件下进行静电纺丝,得到前驱体纤维,并在低于80℃条件下干燥处理;将干燥好的前驱体纤维置于马弗炉以1~3℃/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600~900℃,保温0.5~1小时,随炉冷却到室温,即得到折皱型二氧化钛纳米纤维。本发明工艺简单,成本低廉,产物形貌可控、纯度高,有望在有机污染物的催化降解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技术研发人员:孟献丰;唐茜;潘亦琛;王泽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7.05.02
技术公布日:2017.08.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