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蚕茧抽丝的处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279467阅读:149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桑蚕养殖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提高蚕茧抽丝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蚕丝,是熟蚕结茧时所分泌丝液凝固而成的连续长纤维,是一种天然纤维,中国在4700年前就已利用蚕丝制做丝线、编织丝带和简单的丝织品,蚕丝具有质轻而细长、织物光泽好、对皮肤无伤害、导热差、吸湿透气等特点,成为高档服饰的重要原料。蚕丝是从经过蒸煮后的蚕茧中抽取,传统工艺方法是将蚕茧浸入沸水中抽丝,由于水温高、浸入时间长,蚕丝中的主要成分蛋白质容易发生变质,导致抽取后的蚕丝品质、光泽下降,抽丝中容易断裂。而使用强酸强碱浸泡方法处理蚕茧,强酸强碱的腐蚀性对蚕丝蛋白质产生变性,蚕丝品质下降,而且处理成本较高、安全性低。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针对现有的问题:沸水蒸煮方法,蚕茧在沸水中蒸煮、抽丝,沸水温度高,蚕丝浸水时间长,蚕丝中蛋白质容易发生变性,蚕丝的品质和光泽度会下降,抽丝中易断裂。强酸强碱浸泡方法,强酸强碱具有较强腐蚀性,会导致蚕丝中蛋白质产生变性,而且处理成本高,安全系数低。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蚕茧抽丝的处理方法。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提高蚕茧抽丝的处理方法,蚕茧酸碱浸泡方法为:将乙酸钠配制成质量分数为0.5%-0.7%的溶液,置于温度为30℃-35℃水浴锅中进行水蒸处理,再把水蒸处理后的蚕茧浸入乙酸钠溶液中27-30min;向密封钢制容器中加入体积为2/3的水,将经过乙酸钠浸泡后蚕茧放入水中,然后通入二氧化碳,使容器内压强达到1.2-1.4pa,封闭容器放置于温度为30℃-35℃水浴锅中27-30min。所述提高蚕茧抽丝的处理方法,所述的水蒸处理方法为:将经过低温储藏、蒸煮及烘干处理的蚕茧,置于密闭加热箱内,通入雾化水汽,设置加热箱工艺参数为:第一步低温阶段,加热箱温度44℃-48℃,湿度86%-89%,时间5min;第二步高温阶段,加热箱温度61℃-63℃,湿度86%-89%,时间8min;交替进行高、低温水蒸工艺,循环进行3次。所述提高蚕茧抽丝的处理方法,所述的蚕茧蒸煮处理,水温为93℃-96℃,蒸煮时间为5min。所述提高蚕茧抽丝的处理方法,所述的蚕茧低温储藏参数设置为:储藏室温度为1℃-3℃,湿度80%-85%,储藏时间5-7天。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储藏方法,将新结成的蚕茧放置于温度为1℃-3℃的环境中储藏,促进蚕茧中蚕丝的自然老化成熟。蒸煮方面,将蚕茧浸入93℃-96℃的水温中5min,是蚕茧内的蚕蛹失活,防止蜕化后对蚕茧造成损伤。水蒸处理,在高湿度环境中,通过高、低交替变换方法对蚕茧处理,高低温变化温差≤20℃,蚕丝受热胀冷缩变化,促使蚕丝脱胶,便于抽丝。酸碱浸泡,使用弱碱乙酸钠和二氧化碳溶于水后的弱酸碳酸,分别对蚕茧进行恒温浸泡,促进蚕丝脱胶,乙酸钠和碳酸腐蚀性低,不会造成蚕丝蛋白质成分变性,浸泡后不会残留在蚕丝表面,安全实用,无污染。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提高蚕茧抽丝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蚕茧预处理:将新结成的蚕茧收集后,根据蚕茧颜色、外观品相等进行分级处理,分级后蚕茧放置于恒温储藏柜中,储藏温度设置为2℃,湿度82%,低温储藏6天;(2)蚕茧蒸煮:冷藏6天的蚕茧,浸入40ppm次氯酸钠配制溶液中2min;然后,将蚕茧放入水温为94℃沸水锅中,蒸煮5min,出锅后,置于凉水中浸泡冷却,并在低温下烘干水分;(3)水蒸处理:烘干后的蚕茧,置于密闭加热箱内,通入雾化水汽,设置加热箱工艺参数为:第一步低温阶段,加热箱温度45℃,湿度87%,时间5min;第二步高温阶段,加热箱温度61℃,湿度87%,时间8min;交替进行高、低温水蒸工艺,循环进行3次;(4)酸碱浸泡:将乙酸钠0.5%配制的溶液,置于温度为32℃水浴锅中,再把水蒸处理后的蚕茧浸入乙酸钠溶液中28min;向密封钢制容器中加入体积为2/3的水,将经过乙酸钠浸泡后蚕茧放入水中,然后通入二氧化碳,使容器内压强达到1.2pa,封闭容器放置于温度为32℃水浴锅中28min;(5)蚕茧抽丝:将经过处理的蚕茧进行吸水、低温烘干后,进行缫丝处理,干燥后制得成品蚕丝。实施例2:本实施例2与实施例1比较,步骤变化在于以下方面:步骤(2)所述的蚕丝蒸煮,其水温为95℃,蒸煮时间为5min。步骤(3)所述的水蒸处理,其中加热箱参数设置为:第一步低温阶段,加热箱温度47℃,湿度88%,时间5min;第二步高温阶段,加热箱温度62℃,湿度88%,时间8min。步骤(4)中所述的酸碱浸泡,其中乙酸钠浓度为0.6%,水浴温度为34℃;密封钢制容器中通入二氧化碳后压强为1.3pa。其他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对比1:本对比1与实施例1比较,未进行步骤(1)中低温储藏,其他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对比2:本对比2与实施例2比较,步骤(2)中水温为100℃,蒸煮时间10min,其他步骤与实施例2相同。对比3:本对比3与实施例1比较,步骤(3)中未使用高、低温交替方法,其他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对比4:本对比4与实施例2比较,步骤(4)中未使用乙酸钠浸泡,其他步骤与实施例2相同。对比5:本对比5与实施例1比较,步骤(4)中未使用碳酸浸泡,其他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对照组:对照组对蚕丝使用沸水浸泡、抽丝方法,未使用水蒸方法、乙酸钠和碳酸浸泡。对实施例1、实施例2、对比1、对比2、对比3、对比4、对比5及对照组实验方案,测试蚕丝的拉伸强度、断裂强度、断裂伸长以及出丝率。实验数据:项目纤维拉伸强度g断裂强度cn/d.tex断裂伸长率%出丝率%实施例14.53.628.2%94.4%实施例24.43.526.4%93.8%对比14.33.426.7%92.2%对比24.13.324.6%91.6%对比34.13.124.9%90.3%对比43.92.821.1%89.2%对比542.923.4%88.5%对照组2.61.912.6%81.7%综合结果:对蚕茧使用水蒸处理法,可以提高蚕丝的拉伸强度0.9g,断裂强度提升0.7cn/d.tex,断裂伸长率提高5%,出丝率提高3%;通过使用乙酸和碳酸对蚕茧进行浸泡处理,可以提高纤维强度在0.3-0.4g,断裂强度在0.7-0.9cn/d.tex,断裂伸长率提高5%-6%,出丝率提高4%-5%;而使用低温储藏、水煮方法,均可不同程度上提高蚕丝的各项性能。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