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纺纱线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576629发布日期:2018-09-29 05:38阅读:34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高档纺织面料,尤其是涉及一种包含铜氨纤维和莱赛尔纤维的混纺纱线。



背景技术:

铜氨纤维的截面呈圆形,无皮芯结构,纤维可承受高度拉伸,制得的单丝较细,所以面料手感柔软,光泽柔和,有真丝感,由于纤维细软,光泽适宜,常用做高档丝织或针织物;铜氨纤维的服用性能较优良近似于丝绸,吸湿性好,极具悬垂感,符合环保服饰潮流,单纱价格昂贵。而莱赛尔纤维是一种天然纤维,以可再生的竹、木等捣碎后形成的浆粕为原料,先进的工艺使得其溶剂回收率高达99.7%,不仅节能、环保,而且可持续发展;用莱赛尔纤维制成的衣物不仅光泽自然、手感滑润、强度高、基本不缩水,而且透湿性、透气性好,受到市场的青睐。然而由于铜氨纤维与莱赛尔纤维表面摩擦因数小,在开清时,难以抓住,而且两者间的抱合力差,导致混合不均匀,造成混纺时纤维网容易下垂或折断,适纺性差,亟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光泽柔和、自然,手感柔软、滑润,透湿性、透气性好,可纺性佳的混纺纱线。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混纺纱线,所述混纺纱线由24%~27%铜氨纤维、46%~50%莱赛尔纤维和24%~27%棉纤维组成。

作为优选,所述混纺纱线由25%铜氨纤维、50%莱赛尔纤维和25%棉纤维,经三道并条后,涡流纺而成。

作为优选,所述铜氨纤维和莱赛尔纤维的平均长度均为1.33dtex,所述棉纤维的平均长度为30mm,所述混纺纱线的线密度为19.7tex。

作为优选,所述混纺纱线由末并条涡流纺而成,所述末并条由6根二并条并合而成,所述二并条由6根头并条并合而成,所述头并条由两股铜氨纤维、四股莱赛尔纤维和两股棉纤维并合而成;将铜氨纤维和莱赛尔纤维抱合在摩擦力强的棉纤维上,以获得稳定的可纺性。

作为优选,所述头并条由两股预并条螺旋并合而成,所述预并条由一股铜氨纤维、两股莱赛尔纤维和一股棉纤维以棉纤维为中心铜氨纤维和莱赛尔纤维外围螺栓并合而成;采用棉纤维为中芯铜氨纤维和莱赛尔纤维外围螺旋并合形成预并条,将铜氨纤维和莱赛尔纤维抱合在摩擦力强的棉纤维上,两股预并条由中芯棉纤维抱合力螺旋并合以形成头并条,从而获得更为稳定的可纺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将铜氨纤维和莱赛尔纤维抱合在摩擦力强的棉纤维上,以获得稳定的可纺性,同时混纺纱线由于铜氨纤维和莱赛尔纤维而具有光泽柔和、自然,手感柔软、滑润的质感,透湿性、透气性好等特质,是比较优质的纺织面料。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上述混纺纱线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包括:开清、梳棉、并条和涡流纺;并条工艺采用三道并条,头并中的莱赛尔纤维为4根、铜氨纤维和棉纤维各为2根;二并和三并均采用6根并合。

作为优选,末并采用德国并条机td03-600,德国并条机td03-600配有自调匀整仪,能够确保铜氨纤维、莱赛尔纤维和棉纤维混合充分,并条均匀,三者间比例准确,从而获得稳定的质量和密度。

作为优选,所述头并中,头并条由两股预并条螺旋并合,预并条由一股棉纤维、一股铜氨纤维和两股莱赛尔纤维以棉纤维为中心铜氨纤维和莱赛尔纤维外围螺栓并合而成。

作为优选,涡流纺采用日本mvs861涡流纺纱机,涡流纺工艺的主要参数为:纺纱速度:350r/min,总牵伸倍数:215,后区牵伸倍数:3,张力:120,纺锭¢1.1mm,喷嘴压力:0.5mpa,罗拉隔距:41*45mm;日本mvs861涡流纺纱机采用伺服电机全自动数字控制系统,卷绕张力稳定,能够较好的降低断头率及捻度变异系数,成纱质量高。

作为优选,开清工艺中采用fa106a豪猪开棉机,并降低fa106a豪猪开棉机的打手转速,同时提高风扇转速,开清工艺的主要参数有:fa106a豪猪开棉机打手转速:900r/min,风扇转速:1300r/min,棉卷罗拉转速:12r/min。适当降低fa106a豪猪开棉机的打手转速,能够减少纤维损伤,以保证能较好的开松,适当提高风扇转速,以保证都能较好的除杂。

本制备方法的优点在于将铜氨纤维和莱赛尔纤维抱合在摩擦力强的棉纤维上,获得稳定的可纺性,同时混纺纱线由于铜氨纤维和莱赛尔纤维而具有光泽柔和、自然,手感柔软、滑润的质感,透湿性、透气性好等特质,从而获得优质的混纺纱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末并条的剖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预并条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优选实施例为一种混纺纱线,本混纺纱线由质量份数质量份数的24%~27%铜氨纤维、46%~50%的莱赛尔纤维和质量份数的24%~27%棉纤维组成。本混纺纱线利用棉纤维摩擦力强的特性,将抱合力差的铜氨纤维和莱赛尔纤维抱合在一起,使得通过头并、二并和末并三道并条工艺,以及经涡流纺而形成的混纺纱线,具有稳定的可纺性。

优选的,本混纺纱线由末并条1涡流纺而成,末并条1如图1所示由6根二并条11并合而成,二并条11由6根头并条111并合而成,头并条111由两股铜氨纤维1112、四股莱赛尔纤维1113和两股棉纤维1111并合而成,三道并条能够提高混合均匀度,保证混比的准确性。在这里,头并条111如图2所示由两股预并条螺旋并合而成,预并条由一股铜氨纤维1112、两股莱赛尔纤维1113和一股棉纤维1111且以棉纤维1111为中心铜氨纤维1112和莱赛尔纤维1113外围螺栓并合而成,采用棉纤维为中芯铜氨纤维和莱赛尔纤维外围螺旋并合形成预并条,将铜氨纤维和莱赛尔纤维抱合在摩擦力强的棉纤维上,两股预并条由中芯棉纤维抱合力螺旋并合以形成头并条,从而获得更为稳定的可纺性。其中,本混纺纱线中,铜氨纤维质量份数25%,莱赛尔纤维质量份数50%,棉纤维质量份数25%,混纺纱线的线密度为19.7tex,铜氨纤维1112的平均长度为1.33dtex,莱赛尔纤维1113的平均长度为1.33dtex,棉纤维1111的平均长度为30mm。

本混纺纱线的具体生产工艺如下:

1、开清

由于莱赛尔纤维、铜氨纤维含杂少,纤维整齐度好,采用:多松少打,多梳少落的工艺原则;为减少纤维损伤,适当降低fa106a豪猪开棉机的打手转速,减小尘棒间隔距,防止粘卷,调节好车间温湿度,适当提高风扇转速。

开清工艺的主要参数为:棉卷定量400g/m,fa106a豪猪开棉机打手转速:900r/min,风扇转速:1300r/min,棉卷罗拉转速:12r/min。以保证都能较好的开松、除杂。

2、梳棉

莱赛尔纤维、铜氨纤维采用:低速度、快转移的原则,为减少纤维损伤,适当降低刺辊和锡林的转速,并加大锡林与盖板间隔距,以控制棉结数量;为了防止返花,保证棉网质量,提高锡林与刺辊的线速比,以利于纤维的顺利转移,提高锡林与道夫间的转移率,保证各分梳件针布的状态良好;做好四锐一准。

梳棉工艺的主要参数为:铜氨纤维生条定量:24.9g/5m;莱赛尔纤维生条定量:25.24g/5m;棉纤维生条定量:21.85g/5m;

锡林转速:300r/min;刺辊转速:754r/min;莱赛尔纤维、铜氨纤维的盖板转速:50r/min;棉的盖板转速:280r/min;道夫转速:24r/min;

刺辊-锡林隔距:0.18mm;锡林-道夫隔距:0.15mm;锡林-盖板隔距:0.25mm、0.23mm、0.23mm、0.25mm。

3、并条

由于是多种纤维混合,为提高混合均匀度,保证混比的准确性,采用三道并条。头并采用8根纤维并合,其中莱赛尔纤维为4根,铜氨纤维和棉纤维各为2根;二并和末并均采用6根并合;其中,适当加大头并的后区牵伸倍数,放大后区隔距;末并中采用德国并条机-td03-600,该并条机配有自调匀整仪,获得的末并条条干均匀,质量和密度稳定。作为优选,头并条由两股平分的预并条螺旋并合,预并条是以棉纤维为中心两根莱赛尔纤维和铜氨纤维外围螺旋并合。

并条工艺的主要参数为:头并总牵伸倍数8.105,罗拉隔距12/9/19mm;

二并总牵伸倍数6.091,罗拉隔距12/9/19mm;

末并总牵伸倍数6.091,罗拉中心距43*51mm;

熟条定量为:20.9g/5m。

4、涡流纺

纺纱速度:350r/min,总牵伸倍数:215,后区牵伸倍数:3,张力:120,纺锭¢1.1mm,喷嘴压力:0.5mpa,罗拉隔距:41*45mm。涡流纺采用日本mvs861涡流纺走锭机,采用伺服电机全自动数字控制系统,卷绕张力稳定,能够较好的降低断头率及捻度变异系数,成纱质量高。纺纱速度适中,确保混纺纱线具有较好的悬垂性和适佳的耐磨度。纺织成的布料柔软,穿着舒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