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纱线缠绕器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656814发布日期:2018-10-12 23:59阅读:212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纺织技术,具体是,涉及一种多功能纱线缠绕器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服装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破损,或者扣子、配饰品等脱落,上述情况下服装需要重新修补或缝制,修补或缝制需要有与原产品相同颜色或完全一样的纱线。由于羊绒纱线强力比较低,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断线而造成破洞,羊绒产品属于高端产品,为了使修补后的产品与原产品完全一样且不留印迹,需要使用与原产品完全一样的纱线进行修补,因此生产厂家在产品出厂时都要给每件衣服准备大约1米左右的与产品完全相同的羊绒纱线,通常采用手工方式将备纱缠绕在纸板上,以修补备用,这种方式效率很低且费时。

另外,纺纱工厂在打制色样时,需要人工纺几克样纱确认颜色,尽管现在自动化程度比较高的工厂已经配置了速纺机打制色样,但有时还需要人工纺纱,需要人工将单纱并捻成股纱,而且纺纱厂还要对客供样品进行原料指标分析,要把纱线解捻以便分析纱线中的纤维。这样的操作不仅费时费力,而且给下一步操作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功能纱线缠绕器及其使用方法,既可以用作纺纱工厂打制色样的自动加捻器,还可以用于纱线的自动解捻器,省时省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多功能纱线缠绕器,包括:电机、连接杆、卡头;电机的转轴与卡头连接在连接杆的两端,卡头在两端轴心处分别设置有连接孔,在连接孔的外壁上设置有螺纹孔,螺纹孔处设置有螺钉。

进一步:卡头选用备纱缠绕卡头,备纱缠绕卡头包括:备纱缠绕转轴、卡角;备纱缠绕转轴的前端与卡角的后端相连接,备纱缠绕转轴的后端插入连接孔。

进一步:卡角采用三叉卡角,卡角插接有绕纱纸板,绕纱纸板设置有工字型卡槽。

进一步:卡头选用加捻解捻卡头,加捻解捻卡头包括:加捻解捻转轴、绕纱杆、挂纱钩;绕纱杆与加捻解捻转轴互相交叉,绕纱杆固定在加捻解捻转轴的外壁上;挂纱钩的后端连接在加捻解捻转轴的前端;加捻解捻转轴的后端插入连接孔。

进一步:绕纱杆与加捻解捻转轴互相垂直。

进一步:电机安装在外壳内的固定电机框架上,外壳的侧壁上设置有轴孔,轴孔处设置有固定连接杆框架和轴承,轴承固定在固定连接杆框架上;连接杆套装在轴承上,一端位于外壳内,连接杆的连接孔连接在电机的转轴上,并利用螺钉固定,连接杆的另一端伸出轴孔外侧。

进一步:电机设置有脚踏开关、调速电位器、正反转控制器,脚踏开关用于连接/断开电机的电源,调速电位器用于调节电机的转速,正反转控制器用于调节电机的转动方向。

一种多功能纱线缠绕器的缠绕备纱方法,包括:

将绕纱纸板插接在卡角上,一段备纱的端部卡入绕纱纸板的工字型卡槽中;脚踏开关接通电机的电源,连接杆带动卡头旋转,备纱缠绕在绕纱纸板上;

备纱全部缠绕在绕纱纸板上后,脚踏开关断开电机的电源,取下绕纱纸板。

一种多功能纱线缠绕器的纺样纱加捻方法,包括:

操作正反转控制器,控制电机转向为正传;

把准备纺纱的纤维束一端挂在挂纱钩上,脚踏开关接通电机的电源,挂纱钩旋转使纤维束加上一定的捻度,纺成样品纱线;

样品纱线纺到200~400mm时,脚踏开关断开电机的电源,把纺好的样品纱线绕在绕纱杆上,然后再纺剩余的纤维束,直到纺完全部纤维束,将纤维束倒绕在宝塔型纸管上。

一种多功能纱线缠绕器的纱线解捻方法,包括:

操作正反转控制器,控制电机转向为正传;

把股纱的一端挂在挂纱钩上,从纱管上退出约200~400mm双纱,脚踏开关接通电机的电源,开始解捻;

全部解捻完毕后脚踏开关断开电机电源,将两股单纱分别缠绕在绕纱杆的两测;

待解捻的单纱数量能够满足检验使用的量后,把解捻的单纱倒绕在宝塔型纸管上。

本发明技术效果包括:

本发明通过更换卡头,既可以用作纺纱工厂打制色样的自动加捻器,还可以用于纱线的自动解捻器,省时省力,提高了工作效率。多功能纱线缠绕器将缠绕备纱用的纸板卡在卡头上,接通电源后备纱就自动缠绕在了纸板上;既能够自动备纱缠绕,还能够自动加捻、解捻操作。

多功能纱线缠绕器既可以作为一种服装类生产厂家为消费者预备的用于修补产品所需备纱的绕纱器,通过电机带动卡头旋转,备纱缠绕在纸板上;也可以作为一种纺纱厂打制色样的自动加捻器,做纱线原料分析时的自动解捻器,省时省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本发明中多功能纱线缠绕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备纱缠绕卡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加捻解捻卡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多功能纱线缠绕器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充分地示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和再现。

如图1所示,是本发明中多功能纱线缠绕器的结构示意图。

多功能纱线缠绕器,包括:电机1、连接杆2、卡头;电机1的转轴与卡头连接在连接杆2的两端。

卡头在两端轴心处分别设置有连接孔,在连接孔的外壁上设置有螺纹孔,螺纹孔处设置有螺钉21。

如图2所示,是本发明中备纱缠绕卡头3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是本发明中加捻解捻卡头4的结构示意图。

卡头的结构包括:备纱缠绕卡头3和加捻解捻卡头4。

备纱缠绕卡头3的结构包括:备纱缠绕转轴31、卡角32;卡角32采用三叉卡角,备纱缠绕转轴31前端与卡角32的后端相连接。卡角32插接有绕纱纸板33。备纱缠绕卡头3安装在连接杆2上时,备纱缠绕转轴31的后端插入连接孔,然后利用螺钉21紧固。绕纱纸板33设置有工字型卡槽。

加捻解捻卡头4的结构包括:加捻解捻转轴41、绕纱杆42、挂纱钩43;绕纱杆42与加捻解捻转轴41互相垂直,绕纱杆42固定在加捻解捻转轴41的外壁上;挂纱钩43的后端连接在加捻解捻转轴41的前端。加捻解捻卡头4安装在连接杆2上时,加捻解捻转轴41的后端插入连接孔,然后利用螺钉21紧固。

如图4所示,是本发明中多功能纱线缠绕器的使用状态图。

电机1安装在外壳11内的固定电机框架12上,外壳11的侧壁上设置有轴孔,轴孔处设置有固定连接杆框架17和轴承13,轴承13固定在固定连接杆框架17上;连接杆2套装在轴承13上,一端位于外壳11内,连接杆2的连接孔连接在电机1的转轴上,并利用螺钉21固定;连接杆2的另一端伸出轴孔外侧,连接孔与备纱缠绕转轴31或者加捻解捻转轴41相连接。电机1还设置有脚踏开关14、调速电位器15、正反转控制器16,脚踏开关14用于连接/断开电机1的电源,调速电位器15用于调节电机1的转速,正反转控制器16用于调节电机1的转动方向。

电机1选用12v直流电机;卡角32的材质选用φ1.5mm的不锈钢丝,3根卡角单体平行等距排列,卡角单体的间距小于绕纱纸板33宽度为2~5mm,卡角单体的长度为50~100mm,可以同时插接2~4个绕纱纸板33;挂纱钩43、绕纱杆42的材质选用φ1.5mm的不锈钢丝,绕纱杆42的长度为40~80mm,两根绕纱杆42的间距为40~80mm。

多功能纱线缠绕器的工作过程如下:

一、缠绕备纱

1.把绕纱纸板33插接在卡角32上;

2.把已经准备好的一段备纱的端部卡入绕纱纸板33的工字型卡槽中,一只手轻轻握持住备纱;

3.一只脚踩下脚踏开关14,电机1带动卡头32旋转,备纱缠绕在绕纱纸板33上;

4.纱线全部缠绕在绕纱纸板33上后,脚放开脚踏开关14,取下绕纱纸板33。

二、纺样纱加捻

1、操作正反转控制器16,控制电机转向为正传;

2、把准备纺纱的纤维束一端挂在挂纱钩43上,一只手握持纤维束,踩下脚踏开关14,随着挂纱钩43的旋转手同时缓慢释放纤维束,使纤维束加上一定的捻度,纺成样品纱线;

3、样纱纺到200~400mm时,放开脚踏开关14,把纺好的这段纱线绕在绕纱杆42上,然后再纺剩余的纤维束,直到纺完全部纤维束;

4、把纺好的样纱倒绕在宝塔型纸管上。

三、纱线解捻

1、操作正反转控制器16,控制电机转向为正传;

2、把股纱的一端挂在挂纱钩43上,从纱管上退出约200~400mm双纱,一只手握持住纱线的另一端,脚踏下脚踏开关14,开始解捻;

3、全部解捻完毕后放开脚踏开关14,将两股单纱分别缠绕在绕纱杆42的两测;

4、重复步骤2,直到解捻的单纱数量能够满足检验使用的量;

5、把解捻的单纱倒绕在宝塔型纸管上。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发明,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流程及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