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PLC的羽绒分离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03057发布日期:2018-11-28 00:22阅读:32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羽绒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PLC的羽绒分离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具有十分丰富的羽毛资源,羽毛的产量约占鸭、鹅活体的7.6%-8.6%,如能将全国各地的羽毛全部加工利用,可为养禽业增加一项很大收入,加工成的羽绒产品,既是传统的主要出口畜产品之一,又是国内羽绒服装业的紧俏原料。羽绒是优质的保暖材料,具有绿色无污染等特点,羽绒分离的目的是要把绒毛和毛片从原料羽毛中提取出来,并进行分级,以满足服装、被褥行业在加工不同花色和种类产品时的不同要求。目前国内羽绒加工业还处于传统的手工作业状态,生产效率低,羽绒分离机靠人工操作,人力使用量大,凭借着操作者经验进行控制,从而造成了羽绒分离慢,纯度不高等问题。因此亟需设计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综合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PLC的羽绒分离系统,能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手工作业生产效率低,羽绒分离慢、分离出的羽绒质量不高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PLC的羽绒分离系统,包括预处理室、除尘室、电机、羽绒通道和PLC控制系统,所述预处理室包括进料口和烘干系统,所述进料口内设置有湿度检测模块,所述烘干系统包括烘干室以及烘干室下方设置的通气管道,所述通气管道内设置有喷水装置,所述喷水装置为环形管道,所述环形管道下方设置有纱网,所述环形管道上设置有等间距、斜向下布置的出水孔,所述烘干室的内壁上等间距设置有紫外线消毒灯,所述烘干室的上方设置有第一吸风机;所述第一吸风机设置在所述除尘室的一端,所述除尘室内设置有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的下方设置有振动筛板,所述振动筛板下方设置有集尘室;所述除尘室的另一端上方设置有第二吸风机;所述第二吸风机设置在羽绒通道的一端,所述羽绒通道内设置有一级搅拌杆和二级搅拌杆,所述一级搅拌杆的下方设置有毛片收集箱,所述羽绒通道包括内壁和外壁,所述内壁上设置有供绒毛吸入的小孔,所述内壁与外壁组成的空腔为绒毛收集室;所述PLC控制系统分别控制所述湿度检测模块、紫外线消毒灯、第一吸风机、振动筛板、第二吸风机、一级搅拌杆以及二级搅拌杆的运行。

进一步地方案为,所述一级搅拌杆包括搅拌轴和绕搅拌轴周向设置的各搅拌杆,各所述搅拌杆顺向布置且均与所述搅拌轴呈50°夹角;所述一级搅拌杆水平设置在所述羽绒通道靠近第二吸风机的一侧。

进一步地方案为,所述二级搅拌杆包括搅拌轴和绕搅拌轴周向设置的各搅拌杆,各所述搅拌杆向下布置且均与所述搅拌轴呈50°夹角,各所述搅拌杆端部还设置有静电消除球。

进一步地方案为,所述第一吸风机和第二吸风机均由风量控制模块控制,所述风量控制模块与所述PLC控制系统相连。

进一步地方案为,所述第二吸风机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一吸风机的高度。

更进一步地方案为,所述烘干室包括腔体、温度感应介质和循环机组,所述循环机组和温度感应介质间隔布置在所述腔体内,所述腔体上还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腔体与所述出风口之间设置有温控阀和节流毛细管。

上述技术方案中提供的基于PLC的羽绒分离系统,能有效实现分离的自动化和一体化,将预处理室、除尘室和羽绒分离合理地结合起来,不仅保证了羽绒分离的效率而且降低人力消耗,减少工作强度;在进料口处设置湿度检测模块,对进入分离系统的羽绒先进行湿度检测(较湿的羽毛不适宜进行加工,而较干的羽毛在加工过程中由于水分较少比较干燥,在搅拌过程中容易损耗),并利用PLC控制系统进行调控处理,保证进入分离系统的羽绒符合分离要求,以提高分离效率和分离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基于PLC的羽绒分离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基于PLC的羽绒分离系统的系统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环形管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所述烘干室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进料口;11、湿度检测模块;2、第一吸风机;3、除尘室;31、搅拌电机;32、振动筛板;33、集尘室;4、第二吸风机;5、羽绒通道;51、一级搅拌杆;511、搅拌杆;52、二级搅拌杆;521、静电消除球;6、绒毛收集室;7、毛片收集箱;8、通气管道;81、环形管道;82、纱网;83、进气口;9、烘干室;91、紫外线消毒灯;92、进风口;93、温控阀;94、温度感应介质;95、节流毛细管;96、循环机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说明。应当理解,以下文字仅仅用以描述本发明的一种或几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并不对本发明具体请求的保护范围进行严格限定。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PLC的羽绒分离系统,包括预处理室、除尘室3、电机、羽绒通道5和PLC控制系统,所述预处理室包括进料口1和烘干系统,所述进料口1内设置有湿度检测模块11,所述烘干系统包括烘干室9以及烘干室9下方设置的通气管道8,通气管道的端部连接有进气口83,常温空气或低温空气从进气口83进入,特别针对于需要洒水的羽绒,主要上为了减少羽绒加工过程中的损耗,所述通气管道8内设置有喷水装置,所述喷水装置为环形管道81,所述环形管道81下方设置有纱网82,结合图3对环形管道进行说明,所述环形管道81上设置有等间距、斜向下布置的出水孔811,环形管道与水管相接,将湿度检测模块的检测值低于预先设定值时,即通过环形管道相纱网喷水,再由气体带入烘干室内,这样设置可以避免因直接喷水或洒水造成的羽绒黏连在一起,或洒水不均匀的现象发生;所述烘干室9的内壁上等间距设置有紫外线消毒灯91,紫外线杀菌一般是作用于物体表面,这里适用于羽绒杀菌,一般灭菌时间为30min,能对羽绒进行有效杀菌,保证羽绒质量;所述烘干室9的上方设置有第一吸风机2;所述第一吸风机2设置在所述除尘室3的一端,所述除尘室3内设置有搅拌电机31,所述搅拌电机31的下方设置有振动筛板32,所述振动筛板32下方设置有集尘室33;经过加湿或烘干处理过的羽绒,通过第一吸风机2进入除尘室内,在除尘室内经过搅拌杆和振动筛板的作用,将杂质和灰尘掉落在集尘室内,所述除尘室3的另一端上方设置有第二吸风机4;所述第二吸风机4设置在羽绒通道5的一端,所述羽绒通道5内设置有一级搅拌杆51和二级搅拌杆52,所述一级搅拌杆51的下方设置有毛片收集箱7,所述羽绒通道5包括内壁和外壁,所述内壁上设置有供绒毛吸入的小孔,所述内壁与外壁组成的空腔为绒毛收集室6;本发明中内壁旋转设置,利用离心力将重量较轻的绒毛吸入绒毛收集室,余下重量较大的毛片进入毛片收集箱;如图2所示,所述PLC控制系统分别控制所述湿度检测模块11、紫外线消毒灯91、第一吸风机2、振动筛板32、第二吸风机4、一级搅拌杆51以及二级搅拌杆52的运行;本发明中PLC控制系统接收湿度检测模块的检测值,对检测值进行分析处理,从而控制通气管道的开启或关闭、控制烘干室的启闭,同时还控制紫外线消毒灯的消毒时间和启闭状态,并且对风量控制模块进行调控,对各搅拌电机进行控制和调节。

具体地,一级搅拌杆51包括搅拌轴和绕搅拌轴周向设置的各搅拌杆511,各所述搅拌杆511顺向布置且均与所述搅拌轴呈50°夹角;所述一级搅拌杆51水平设置在所述羽绒通道5靠近第二吸风机4的一侧;二级搅拌杆52包括搅拌轴和绕搅拌轴周向设置的各搅拌杆,各所述搅拌杆向下布置且均与所述搅拌轴呈50°夹角,各所述搅拌杆端部还设置有静电消除球521;利用呈夹角的搅拌杆进行搅拌,一方面提高搅拌效率和搅拌程度,另一方面利用静电消除球减少绒毛搅拌摩擦产生的静电,有利于提高分离效率,保证分离质量。

第一吸风机2和第二吸风机4均由风量控制模块控制,所述风量控制模块与所述PLC控制系统相连;利用吸风机将处理后的绒毛提升至除尘室或羽绒通道,提高PLC分离系统的连贯性和操作的顺畅性,便于提高分离效率和节省分离时间。

如图4所示,烘干室9包括腔体、温度感应介质94和循环机组96,所述循环机组96和温度感应介质94间隔布置在所述腔体内,所述腔体上还设置有进风口92和出风口,所述腔体与所述出风口之间设置有温控阀93和节流毛细管95;腔体内设置循环机组和温度感应介质,加快热空气的流动,使之能达到需要温度,并在出风口处设置节流毛细管,利用节流毛细管高压力的特点将热空气通过温控阀冲入箱体内,对羽绒进行干燥操作;具体设置时可在出风口设置内衬层,减少热风与羽绒的直接接触,提高羽绒干燥的均匀性。

更为具体的方案为,第二吸风机4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一吸风机2的高度;将第二吸风机的高度设置高于第一吸风机,主要是减少第二吸风机和第一吸风机同时工作时,第二吸风机吸入的羽绒量,此处仅为预防操作,正常情况下,PLC控制系统控制第二吸风机和第一吸风机的启闭时间,实现顺畅、安全可靠的羽绒分离操作。

附注:本发明基于PLC的羽绒分离系统,将预处理室、除尘室和羽绒分离合理地结合起来,实现羽绒分离操作的自动化和一体化,有效减少工作强度和人力消耗,并且利用PLC控制系统对羽绒分离的各个模块进行控制,保证整个分离系统的有序进行,能有效提高羽绒分离效率和分离质量。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获知本发明中记载内容后,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其作出若干同等变换和替代,这些同等变换和替代也应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