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的双向智能压痕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42720发布日期:2018-10-23 22:34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纸板压线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可调节的双向智能压痕机。



背景技术:

瓦楞纸是由挂面纸和通过瓦楞棍加工而形成的波形的瓦楞纸粘合而成的板状物,一般分为单瓦楞纸板和双瓦楞纸板两类,按照瓦楞的尺寸分为:A、B、C、E、F五种类型。A型楞制成的瓦楞纸板具有较好的缓冲性,富有一定的弹性,C型楞较A型楞次之。但挺度和抗冲击性优于A型楞;B型楞排列密度大,制成的瓦楞纸板表面平整,承压力高,适于印刷;E型楞由于薄而密,更呈现了它的刚强度。瓦楞纸的发明和应用有一百多年历史,具有成本低、质量轻、加工易、强度大、印刷适应性样优良、储存搬运方便等优点,80%以上的瓦楞纸均可通过回收再生,瓦楞纸可用作食品或者数码产品的包装,相对环保,使用较为广泛。瓦楞纸板是由瓦楞纸板制作而成,是使用最广泛的纸容器包装,广泛用于运输包装。瓦楞纸板之所以应用广泛,是因为它具有许多独特的优点:缓冲性能好;轻便、牢固;外形尺寸小;原料充足,成本低;便于自动化生产;包装作业成本低;能包装多种物品;金属用量少;印刷性能好;可回收复用。

通常用作商品的包裹物或物品保护外层使用物。纸板的体积因商品的大小而改变,纸板通常有“小心轻放”、“怕湿”、“向上”、“堆码极限”、“怕晒”、“防潮”“质量安全”“禁止翻滚”“不可践踏”“注意防火”“易碎物品”“绿化环境”“怕热”“食品”“防异味”等多种图案或文字提示,提醒使用者注意,以保护内装物品不受伤害。包装纸板作为现代物流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承担着容装、保护产品、美观的重要责任,包装纸板的物理性能指标则成为其质量评估的依据。稳定的工作环境条件保障了测试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有多年从事纸板测试专业的资深工程师,对包装箱进行测试分析,为包装箱供应商和包装箱用户提供公正、科学的测试数据。TTS(一通检测)亦为多家知名企业提供供应商材料筛选,标书评定等工程。不同波纹形状的瓦楞,粘结成的瓦楞纸板的功能也有所不同。即使使用同样质量的面纸和里纸,由于楞形的差异,构成的瓦楞纸板的性能也有一定区别。

纸板压痕机成为纸板加工与生产过程中不可少的设备之一,随着纸板压痕机不断的发展,纸板压痕机以其独特的优点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现有纸板压痕机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1)由于瓦楞纸板质地相对比较脆,压痕过程中压痕线附近的纸板表面容易产生裂纹,严重影响纸箱质量,在后续将纸箱折叠过程中,裂纹还会继续延伸和扩大,造成纸箱报废;(2)现有纸板压痕机采用轴转动实现对纸板的压痕,在压痕过程中转动轴与纸板产生的滚动摩擦容易磨损纸板;(3)纸板在压痕过程中,纸板与外大滚轴接触的一面受拉伸作用容易拉伤破损;(4)现有纸板压痕机纸板在给进过程中无法精确定位,导致纸板压痕不精确,降低了产品的合格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调节的双向智能压痕机,其目的在于通过设于压痕台上的推进装置实现对纸板的输送,并通过设于第三滑道两侧的第一定位装置和第二定位装置对纸板进行第一次定位和第二次定位,从而实现对纸板的压痕的精确定位,同时横梁上的压痕装置包括上压装置和下压装置,上压装置包括压轴和推杆,下压装置包括压槽,压轴与压槽相互配合且在所述推杆的推动向下运动实现对纸板的压痕,不仅压痕的定位准备性高,大大减小了返工率,同时整个流程实现了自动化,大大提高了纸板压痕工作效率。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可调节的双向智能压痕机,包括上料台及设于所述上料台一侧的压痕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台和压痕台顶部设有推进装置,所述推进装置包括第三滑道及推板,待压痕的纸板安放于所述第三滑道上并在所述推板的作用下沿所述第三滑道运动,所述第三滑道的两侧间隔设有第一定位装置和第二定位装置,所述第一定位装置和第二定位装置分别用于对所述纸板进行第一次定位和第二次定位,所述压痕台上设有横梁,所述横梁上设有压痕装置,所述压痕装置包括上压装置和下压装置,所述上压装置包括压轴和推杆,所述下压装置包括压槽,所述压轴与压槽相互配合且在所述推杆的推动向下运动实现对纸板的压痕。

进一步地,所述推进装置包括可活动拉杆,所述可活动拉杆设于所述第三滑道内且一端与所述压痕台的末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推板铰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定位装置包括第一定位板和可活动推杆,所述第一定位板与可活动推杆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定位装置包括第二定位板,所述第二定位板沿所述第三滑道对称布置。

进一步地,所述下压装置包括下压板,所述压槽设于所述下压板中部。

进一步地,所述下压装置包括第二滑道,所述第二滑道设于所述压痕台上,且所述下压板可沿所述第二滑道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压痕台靠近所述上料台的一端设有加湿装置,所述加湿装置包括加湿器和第四滑轨,所述加湿器可活动的设于所述第四滑轨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滑道之间设有滚动小车,所述滚动小车沿所述压痕台的纵向布置。

进一步地,所述压痕台远离所述上料台的端部设有挡板。

进一步地,所述挡板两侧均设有烘干装置,所述烘干装置包括烘干器和第五滑道。

一种可调节的智能压痕机的压痕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可调节的智能压痕机实现,具体包含如下步骤:

S1.根据纸板的型号确定纸板的压痕位置,然后依次调节所述加湿装置、下压装置、上压装置和烘干装置的位置,使得所述加湿装置、下压装置、上压装置和烘干装置的位置与所要求的压痕位置一致;

S2.调节所述推板使其与所述上料台保持水平,然后上料;

S3.调节所述推板使其与所述上料台保持垂直,气缸推动所述可活动推杆和所述第一定位板向待压痕的纸板运动,完成待压痕的纸板的第一次定位;

S4.所述推板推动待压痕的纸板向所述压痕台运动,待压痕的纸板经过所述加湿装置,所述加湿器对纸板的压痕部位进行加湿;

S5.所述推板推动待压痕的纸板继续向前运动直至待压痕的纸板被所述挡板挡住,所述推板停止推动并固定;

S6.所述第二定位板在气缸的推动下向待压痕的纸板运动,并对待压痕的纸板进行第二次定位和固定;

S7.所述第二定位板固定不动,启动所述压痕装置,所述推杆推动所述压轴向下运动,直至纸板压痕完成

S8.压痕完成后,气缸推动推杆向上运动,气缸推动所述挡板向下运动直至所述挡板运动至所述压痕台的下方,纸板继续前进,纸板经过所述烘干装置,所述烘干器对湿润的压痕进行加热烘干。

总体而言,通过本发明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取得下列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可调节的双向智能压痕机,推进装置的可活动拉杆设置在第三滑道内,一端与压痕台的末端固定链接,另一端与推板铰接,在气缸的推动下,可活动拉杆可沿第三滑道来回伸缩,并带动推板沿第三滑道运动以实现对纸板的自动输送,并通过设于第三滑道两侧的第一定位装置和第二定位装置对纸板进行第一次定位和第二次定位实现对纸板的压痕的精确定位,同时横梁上的压痕装置包括上压装置和下压装置,上压装置包括压轴和推杆,下压装置包括压槽,压轴与压槽相互配合且在所述推杆的推动向下运动实现对纸板的压痕,不仅压痕的定位精度大大提高,大大减小了返工率,而且整个流程实现了自动化和智能化,大大提高了纸板压痕工作效率。

(2)本发明的可调节的双向智能压痕机,第一定位装置包括第一定位板和可活动推杆,第一定位板与可活动推杆固定连接,气缸通过推动可活动推杆运动从而带动第一定位板运动,从而使得第一定位板卡紧、摆正待压痕的纸板,第一定位板对待压痕的纸板完成第一次定位,避免上料过程中,待压痕的纸板摆放位置偏斜,导致后续压痕错误,增加产品的报废率。

(3)本发明的可调节的双向智能压痕机,第二定位装置包括第二定位板,第二定位板沿第三滑道对称布置,在气缸的作用下第二定位板向前运动,直至将待压痕的纸板摆正、固定、卡紧,避免待压痕的纸板在推进过程中发生偏移,从而影响压痕的准确性,同时在还能在压痕过程中对纸板进行固定,避免纸板在压痕过程中发生偏移,影响产品的合格率。

(4)本发明的可调节的双向智能压痕机,加湿装置包括加湿器和第四滑轨,加湿器可活动的设置在第四滑轨内,加湿器的喷气出口竖直向上,从而实现对不同型号的纸板的压痕进行加湿,使得纸板纤维伸长,柔性变大,在受压的状态下不易断裂,从而提高产品的合格率。

(5)本发明的可调节的双向智能压痕机,滚动小车沿压痕台的纵向布置,用于带动待压痕的纸板运动,压痕台远离上料台的端部设有挡板,用于挡住向前运动的待压痕的纸板,并实现对待压痕的纸板横向的固定和定位。

(6)本发明的可调节的双向智能压痕机,挡板的两侧设有烘干装置,烘干装置包括烘干器和第五滑道,第五滑道沿压痕台的横向布置,烘干器可沿第五滑道运动,从而实现对不同型号的纸板的压痕进行烘干,避免压痕部位在进行下道工序时受到碰撞或刮擦破损。

(7)本发明的一种可调节的双向智能压痕机的压痕方法,通过设于上料台的第一定位装置完成纸板的第一次定位,使得后续加湿器能精准将带压痕的部位进行加湿,然后通过设于压痕台两侧的第二定位装置完成纸板的第二次定位和固定,避免纸板在传送过程中发生偏移,然后通过设于横梁上的上压装置和设于压痕台上的下压装置完成纸板的压痕工作,压痕工作通过挤压一次性完成,压痕平整光顺,避免纸板刮损,大大减小了返工率,而且整个流程实现了自动化和智能化,大大提高了纸板压痕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可调节的双向智能压痕机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可调节的双向智能压痕机涉及的上料台和压痕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可调节的双向智能压痕机涉及的上压装置结构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可调节的双向智能压痕机涉及的下压板结构图。

在所有附图中,同样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技术特征,具体为:1-上料台、2-压痕台、21-滚动小车、3-第二定位装置、31-第二定位板、4-推进装置、41第三滑道、42推板、43-可活动拉杆、5-压痕装置、51-上压装置、511-压轴、512-推杆、52-下压装置、521-第二滑道、522-压槽、523-下压板、6-加湿装置、61-加湿器、62-第四滑道、7-第一定位装置、71-第一定位板、72-可活动推杆、8-挡板、9-烘干装置、91-烘干器、92-第五滑道、10-横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可调节的双向智能压痕机包括上料台1、压痕台2、第二定位装置3、推进装置4、压痕装置5、加湿装置6、第一定位装置7、挡板8、烘干装置9和横梁10。

如图1、图2所示,上料台1设置在压痕台2前面,且两个工作台的台面高度一致。横梁10为门框结构,设置在压痕台2的正上方。上料台1用于堆放待压痕的纸板,上料台的端部设有推进装置4,用于将待压痕的纸板推向压痕台2,直至待压痕的纸板完成压痕工作。推进装置4包括第三滑道41、推板42以及可活动拉杆43。第三滑道41沿上料台1的Y轴布置,延伸至压痕台2的末端,可活动拉杆43设置在第三滑道41内,一端与压痕台2的末端固定链接,一端与推板42铰接。在气缸的推动下,可活动拉杆43可沿第三滑道41来回伸缩,并带动推板42沿第三滑道41运动。当推板42运动到上料台1的远离压痕台2的端部时,推板42保持与上料台1平行的状态,方便上料,当上料完成后,推板42保持与上料台1垂直的状态,便于推动待压痕的纸板运动。

如图2所示,上料台1的两侧对称设有第一定位装置7,第一定位装置包括第一定位板71和可活动推杆72,第一定位板71与可活动推杆72固定连接,气缸通过推动可活动推杆72运动从而带动第一定位板71运动。当上料完成后,气缸推动第一定位装置7运动,第一定位板71卡紧、摆正待压痕的纸板,第一定位板71对待压痕的纸板完成第一次定位,避免上料过程中,待压痕的纸板摆放位置偏斜,导致后续压痕错误,增加产品的报废率。

如图2所示,压痕台2靠近上料台1的一端设有加湿装置6,用于对压线部位的纸板进行加湿。加湿装置6包括加湿器61和第四滑轨62,加湿器61可活动的设置在第四滑轨62内,加湿器61的喷气出口竖直向上,从而实现对不同型号的纸板的压痕进行加湿。纸板在干燥的状态下,纤维干脆,在受压的状态下,受压部位容易产生应力集中,干脆的纤维容易发生断裂,从而导致待压痕的纸板在压痕部位发生破损。当待压线的部位浸湿后,纤维伸长,柔性变大,在受压的状态下不易断裂,从而提高产品的合格率。

如图2所示,压痕台2远离上料台1的一端设有第二定位装置3。第二定位装置3包括第二定位板31,第二定位板31沿第三滑道41对称布置,在气缸的作用下,第二定位板31向前运动,直至将待压痕的纸板摆正、固定、卡紧。避免待压痕的纸板在推进过程中发生偏移,从而影响压痕的准确性,同时在还能在压痕过程中对纸板进行固定,避免纸板在压痕过程中发生偏移,影响产品的合格率。

如图1、图2所示,两片第二定位板31的中间设有压痕装置5。压痕装置5包括上压装置51和下压装置52,下压装置52设置在压痕台2上,下压装置52包括第二滑道521、压槽522和下压板523。压槽522和下压板523沿压痕台的Y轴布置,且压槽522设置在下压板523的中部。下压板523上表面与压痕台2的上表面高度一致,用于托放待压痕的纸板。第二滑道521沿压痕台2的纵向布置,下压板523可沿第二滑道521运动,实现对不同型号的纸板进行压痕。横梁10上设有上压装置51,上压装置51包括第一滑道、压轴511和推杆512。第一滑道设置在横梁10上且与第二滑道521平行,推杆512的一端卡接在第一滑道内,并能沿第一滑道运动。推杆512的另一端与压轴511固定连接。压槽522为向下凹的光滑圆弧结构,压轴511为向下凸起的光滑圆弧结构,压槽522恰好能容纳压轴511,且工作时压槽522与压轴511的相互配合,推杆512推动压轴511向下运动,直至纸板压痕完成。

如图2所示,第三滑道41之间设有滚动小车21,滚动小车21沿压痕台2的纵向布置,用于带动待压痕的纸板运动。压痕台2远离上料台1的端部设有挡板8,用于挡住向前运动的待压痕的纸板,并实现对待压痕的纸板横向的固定和定位,挡板8在气缸的推动下可上下运动,当要进行压痕时,挡板向上运动,实现对待压痕的纸板横向的固定和定位,当压痕完成后,挡板8向下运动,在滚动小车的作用下,完成压痕的纸板可以顺利向前运动。挡板8的两侧设有烘干装置9,烘干装置9包括烘干器91和第五滑道92,第五滑道92沿压痕台2的横向布置,烘干器91可沿第五滑道92运动,从而实现对不同型号的纸板的压痕进行烘干。由于纸板在压痕前进行了加湿处理,纸板压痕完成后,烘干器91对潮湿的压痕进行烘干,避免压痕部位在进行下道工序时受到碰撞或刮擦破损。

工作时,首先根据纸板的型号确定纸板的压痕位置,然后依次调节加湿装置、下压装置、上压装置和烘干装置的位置,使得加湿装置、下压装置、上压装置和烘干装置的位置与所要求的压痕位置一致,调节推板42使之与上料台1保持水平,然后上料,上料完成后,调节推板42使之与上料台1保持垂直,气缸推动可活动推杆72和第一定位板71向待压痕的纸板运动,完成待压痕的纸板的第一次定位,定位完成后,推板42推动待压痕的纸板向压痕台2运动,在运动的过程中,待压痕的纸板经过加湿装置7,加湿器61对纸板的压痕部位进行加湿,推板42推动待压痕的纸板继续向前运动直至待压痕的纸板被挡板8挡住,推板42停止推动并固定,第二定位板31在气缸的推动下向待压痕的纸板运动,并对待压痕的纸板进行第二次定位和固定,第二次定位和固定完成后,第二定位板31固定不动,启动压痕装置5,推杆512推动压轴511向下运动,直至纸板压痕完成,压痕完成后,气缸推动推杆向上运动,气缸推动挡板8向下运动直至挡板8运动至压痕台2的下方,滚动小车21带动纸板继续前进,纸板经过烘干装置,烘干器对湿润的压痕进行加热烘干。第一定位装置、第二定位装置和推进装置回复到初始状态,准备下一工作循环。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