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清梳联喂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38917发布日期:2018-11-14 02:50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纺织机械制造技术领域,涉及清梳联的给棉机构,具体说是一种清梳联喂棉装置。



背景技术:

清梳联喂棉装置作为梳棉机与清花机组之间的连接装置,为梳棉机提供连续均匀的筵棉,实现清梳工序连续化。因此,喂棉箱的运转效率及筵棉质量,直接影响到梳棉机的生条质量。现有清梳联喂棉箱的种类比较多,在纺棉等传统纤维时,差异不明显;但在纺化纤类等新型化学纤维时,由于给棉罗拉和开松辊两端与墙板接触处存在空隙,如图3和图4所示,普遍存在纤维缠绕给棉罗拉和开松辊等问题,影响到整机的运行效率和筵棉的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清梳联喂棉装置,有效改善给棉罗拉和开松辊缠花问题,提高下棉箱落棉的均匀性,并且便于清理,从而提高所配梳棉机的生条指标;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清梳联喂棉装置,包括给棉罗拉、开松辊、过棉通道、后网眼板、后静压箱及内循环风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给棉罗拉两端与墙板接触处设置给棉罗拉堵头,所述开松辊两端与墙板接触处设置开松辊堵头。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在所述下棉箱的过棉通道上设置前静压箱,在前静压箱朝向过棉通道的前面板上设置前网眼板。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前静压箱设置在后静压箱的上方,且前静压箱的底部靠近后静压箱的顶部。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给棉罗拉的直径至少为170mm,所述开松辊的直径至少为250mm。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本发明实现了过棉通道前后两侧排风,提高了下棉箱落棉均匀性;给棉罗拉堵头和开松辊堵头对给棉罗拉和开松辊两端的空隙进行了密封,避免了纤维因气隙的作用缠绕给棉罗拉和开松辊,有效改善了缠花问题,确保了筵棉均匀,提高了所配梳棉机生条指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清梳联喂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清梳联喂棉装置的开松辊堵头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清梳联喂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现有技术开松辊的端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给棉罗拉、2-给棉罗拉堵头、3-开松辊、3.1-密封圈、3.2-轴承、3.3-开松辊转轴、4-开松辊堵头、5-过棉通道、6-前网眼板、7-后网眼板、8-前静压箱、9-后静压箱、10-内循环风机、11-墙板。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2,本发明一种清梳联喂棉装置的实施例,包括给棉罗拉1、开松辊3、过棉通道5、后网眼板7、后静压箱9、内循环风机1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给棉罗拉1两端与墙板接触处设置给棉罗拉堵头2,所述开松辊两端与墙板接触处设置开松辊堵头4。

图4为未加堵头的开松辊端部结构示意图,图中开松辊3的端面与墙板之间存在空隙,喂棉装置工作时这种空隙形成的气流容易造成纤维缠绕辊体。图2为本发明加上的开松辊堵头4的安装位置示意图,开松辊堵头4对开松辊3两端与墙板之间的空隙进行了密封,避免了纤维因气隙的作用缠绕开松辊。

给棉罗拉1的端部结构与开松辊3基本相同,给棉罗拉堵头2的作用也与开松辊堵头4相同,不再赘述。

在所述下棉箱的过棉通道5上设置前静压箱8,在前静压箱8朝向过棉通道5的前面板上设置前网眼板6。这样就将原来过棉通道的后侧单面排风改为了过棉通道前后两侧排风。将前静压箱8设置在后静压箱9的上方,且前静压箱8的底部靠近后静压箱9的顶部,既增加了落棉杂质吸除率,又避免了吸风干扰,提高了下棉箱落棉均匀性。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也并不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实质范围内,所作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清梳联喂棉装置,包括给棉罗拉、开松辊、过棉通道、后网眼板、后静压箱及内循环风机,其特点是:在所述给棉罗拉两端与墙板接触处设置给棉罗拉堵头,所述开松辊两端与墙板接触处设置开松辊堵头。在下棉箱的过棉通道上设置前静压箱,在前静压箱朝向过棉通道的一面设置前网眼板。所述的前静压箱设置在后静压箱的上方,且前静压箱的底部靠近后静压箱的顶部。这种喂棉装置能有效改善给棉罗拉和开松辊缠花问题,提高下棉箱落棉的均匀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敬达;杨秋兰;李界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宏大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7.20
技术公布日:2018.1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