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静电服用涤纶面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601546发布日期:2019-05-07 20:22阅读:63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功能型服装面料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静电服用涤纶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涤纶纤维作为应用最广泛的化学纤维,其具有良好的成纤性能和机械性能,强度高、耐光、耐热和耐酸碱性好,具有良好的加工性和易纺性,可纯纺、混纺和交织。涤纶面料耐洗耐磨、免烫抗皱,在服装、家纺、装饰和产品用等领域被广泛应用。然而,涤纶纤维也存在吸湿性差、织物不吸汗、穿着有闷热感、防静电能力差和易沾污灰尘等缺点,因此大大制约了涤纶纤维的应用与发展。为提高涤纶纤维的穿着舒适性,提高涤纶纤维的应用附加值,通常是对涤纶纤维进行化学或物理方面的改进,进而赋予涤纶纤维较高的吸湿排汗性,提高涤纶织物穿着舒适度。

防静电服是由专用的防静电洁净面料制作。此面料采用专用涤纶长丝,经向或纬向嵌织导电纤维。具有高效、永久的防静电、薄滑,织纹清晰的特点。由于导线纤维价格较高,故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以防静电涤纶纤维为原料制成的涤纶面料。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静电服用涤纶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防静电服用涤纶面料,以防静电涤纶纤维为原料,所述的防静电涤纶纤维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

防静电改性剂0.2-0.5%

二硫化钼0.5-1%

聚酯切片余量。

优选的,所述的防静电改性剂中,各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为:

超细铜丝10-15%

石墨烯0.05-0.2%

煅烧贝壳粉50-60%

明胶余量。

优选的,所述的超细铜丝的直径为0.012-0.015mm。

优选的,所述的煅烧贝壳粉的粒径为10-50μm。

一种防静电服用涤纶面料的制备方法,按照下述步骤进行:

a、将贝壳磨粉并用稀盐酸清洗后,在100-120℃条件下把水烘干,350-400℃焙烧,冷却,得到煅烧贝壳粉;并将煅烧贝壳粉与超细铜丝以及石墨烯混合,进行干磨,得到混合料;

b、使用明胶作为囊壳包覆混合料,形成微胶囊,即为防静电改性剂;

c、将微胶囊和二硫化钼加入熔融状态的聚酯切片中,混合均匀后,将聚酯切片在纺丝机上高速纺丝制成初生纤维,具体工艺条件为:纺丝温度280-300℃,纺丝速度为1200-1300m/min,得到涤纶初生纤维;

d、将初生纤维采用平行牵伸机进行定型,即可得到防静电涤纶纤维;

e、防静电涤纶纤维经过织布、整理、定型、涂层、烘干得到防静电服用涤纶面料。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防静电服用涤纶面料的制备方法,具有如下优点:

1、通过在纤维内部加入超细铜丝,不但可以达到防静电的效果,而且相比常规的纤维混纺方式,加入量不足1%。

2、采用煅烧贝壳粉与超细铜丝混合,不但可以起到分散剂的作用,而且由于贝壳粉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采用弱酸性洗涤剂清洗后可以不断微量溶解,可以保证长期使用后,防静电效果不减弱。

3、加入石墨烯可以显著降低超细铜丝的加入量。

4、加入二氧化钼可以提升防静电改性剂的分散效果,减少其加入量。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防静电服用涤纶面料,以防静电涤纶纤维为原料,所述的防静电涤纶纤维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

防静电改性剂0.35%

二硫化钼0.8%

聚酯切片余量。

所述的防静电改性剂中,各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为:

超细铜丝12%

石墨烯0.15%

煅烧贝壳粉58%

明胶余量。

所述的超细铜丝的直径为0.012-0.015mm。

所述的煅烧贝壳粉的粒径为10-50μm。

一种防静电服用涤纶面料的制备方法,按照下述步骤进行:

a、将贝壳磨粉并用稀盐酸清洗后,在115℃条件下把水烘干,380℃焙烧,冷却,得到煅烧贝壳粉;并将煅烧贝壳粉与超细铜丝以及石墨烯混合,进行干磨,得到混合料;

b、使用明胶作为囊壳包覆混合料,形成微胶囊,即为防静电改性剂;

c、将微胶囊和二硫化钼加入熔融状态的聚酯切片中,混合均匀后,将聚酯切片在纺丝机上高速纺丝制成初生纤维,具体工艺条件为:纺丝温度295℃,纺丝速度为1250m/min,得到涤纶初生纤维;

d、将初生纤维采用平行牵伸机进行定型,即可得到防静电涤纶纤维;

e、防静电涤纶纤维经过织布、整理、定型、涂层、烘干得到防静电服用涤纶面料。

实施例2

一种防静电服用涤纶面料,以防静电涤纶纤维为原料,所述的防静电涤纶纤维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

防静电改性剂0.2%

二硫化钼0.5%

聚酯切片余量。

所述的防静电改性剂中,各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为:

超细铜丝10%

石墨烯0.2%

煅烧贝壳粉50%

明胶余量。

所述的超细铜丝的直径为0.012-0.015mm。

所述的煅烧贝壳粉的粒径为10-50μm。

一种防静电服用涤纶面料的制备方法,按照下述步骤进行:

a、将贝壳磨粉并用稀盐酸清洗后,在100℃条件下把水烘干,350℃焙烧,冷却,得到煅烧贝壳粉;并将煅烧贝壳粉与超细铜丝以及石墨烯混合,进行干磨,得到混合料;

b、使用明胶作为囊壳包覆混合料,形成微胶囊,即为防静电改性剂;

c、将微胶囊和二硫化钼加入熔融状态的聚酯切片中,混合均匀后,将聚酯切片在纺丝机上高速纺丝制成初生纤维,具体工艺条件为:纺丝温度300℃,纺丝速度为1200m/min,得到涤纶初生纤维;

d、将初生纤维采用平行牵伸机进行定型,即可得到防静电涤纶纤维;

e、防静电涤纶纤维经过织布、整理、定型、涂层、烘干得到防静电服用涤纶面料。

实施例3

一种防静电服用涤纶面料,以防静电涤纶纤维为原料,所述的防静电涤纶纤维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

防静电改性剂0.5%

二硫化钼1%

聚酯切片余量。

所述的防静电改性剂中,各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为:

超细铜丝15%

石墨烯0.05%

煅烧贝壳粉60%

明胶余量。

所述的超细铜丝的直径为0.012-0.015mm。

所述的煅烧贝壳粉的粒径为10-50μm。

一种防静电服用涤纶面料的制备方法,按照下述步骤进行:

a、将贝壳磨粉并用稀盐酸清洗后,在120℃条件下把水烘干,400℃焙烧,冷却,得到煅烧贝壳粉;并将煅烧贝壳粉与超细铜丝以及石墨烯混合,进行干磨,得到混合料;

b、使用明胶作为囊壳包覆混合料,形成微胶囊,即为防静电改性剂;

c、将微胶囊和二硫化钼加入熔融状态的聚酯切片中,混合均匀后,将聚酯切片在纺丝机上高速纺丝制成初生纤维,具体工艺条件为:纺丝温度280℃,纺丝速度为1300m/min,得到涤纶初生纤维;

d、将初生纤维采用平行牵伸机进行定型,即可得到防静电涤纶纤维;

e、防静电涤纶纤维经过织布、整理、定型、涂层、烘干得到防静电服用涤纶面料。

对比例1

将煅烧贝壳粉去除,其余制备条件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2

将石墨烯去除,其余制备条件与实施例1相同。

以下对样品进行检测:

实施例1-3的样品服用3年后防静电效果仍可以达到gb/t12014-2009的防静电标准要求。

而对比例1的样品长期防静电效果很差,穿着使用3个月以后就无法达到防静电标准的要求。

而对比例2的样品防静电效果很差,无法达到防静电的效果;将超细铜丝的加入量提高10倍以上才可以达到防静电标准的要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