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织袋袋口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91759发布日期:2018-12-18 20:42阅读:441来源:国知局
编织袋袋口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编织袋制造设备领域,具体涉及编织袋袋口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编织袋,又称蛇皮袋;是塑料袋的一种,由聚乙烯、聚丙烯等化学原料拉丝、编织而成的一种包装袋,广泛用于水泥、肥料、化工产品的包装和运输;由于编织袋为编织而成,其密封性就不是很好,需要再编织袋的内部套接薄膜,以提高编织袋的密封性。

在编织袋的制造过程中,需要将编织袋口分离,以便将薄膜套入编织袋内。现有的编织袋袋口分离装置包括平台,所述平台上设有支撑臂,支撑臂垂直连接有承重梁,承重梁上连接有悬臂,悬臂上连接有伸缩杆;所述悬臂与承重梁连接处设有气泵,气泵与伸缩杆相连;所述伸缩杆间连接有吸附板,吸附板上并排开设有若干上吸附孔,上吸附孔均连接有上风管;所述平台上设有与吸附孔相配合的下吸附孔,下吸附孔连接有下风管;但是上述方案存在如下问题:由于仅通过气体流动而产生的吸附力来分离编织袋口,极易出现袋口不能完全分离,影响后续套膜工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编织袋袋口分离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袋口易出现不能完全分离的问题。

本方案中的编织袋袋口分离装置,包括平台,所述平台的边缘垂直连接有竖板,竖板的外壁上开设有滑槽,滑槽沿竖板的长度方向延伸,滑槽的内壁上连接有传动链,传动链上固定连接有伸缩轴,伸缩轴与滑槽滑动连接,所述伸缩轴上垂直连接有竖轴,竖轴上设有分离片;所述分离片包括顶片和底片,顶片与竖轴固定连接,底片与竖轴滑动连接;所述竖板的内壁上连接有电机和气缸,电机与传动链转动连接,所述气缸与底片间连接有气管,气管位于伸缩轴内。

本方案的工作原理及其有益效果:使用时,编织袋口在上吸附孔和下吸附孔的吸附作用下完成部分分离,此时竖轴上的分离片并在伸缩轴的作用下,伸入到编织袋口内,随后底片在气缸的作用下打开,然后传动链带动与滑槽滑动相连的伸缩轴水平移动,进而带动顶片和底片在编织袋口内水平移动,并对未分离的局部编织袋口进行冲撞,并将其剥离,完成编织袋口完全分离。使用本装置,将机械分离和气流吸附分离两者相结合,避免了编织袋口分离不完全的情况。

进一步,所述滑槽的边缘均覆盖有柔性防撞层。通过在滑槽的边缘均覆盖柔性防撞层,可减少伸缩轴移动时对滑槽施加的撞击力,延长滑槽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所述顶片和底片的边缘连接有刀片。由于编织袋口通过热切完成切割,热切易造成编织袋口融化粘连,通过顶片和底片的冲撞难以剥离,而在顶片和底片的边缘连接有刀片,可将编织袋口粘连处划开,提高分离成功率。

进一步,所述竖板内部设有转轴,转轴上转动连接有用于收卷气管的卷轮,卷轮与转轴间设有回力弹簧。通过卷轮收集整理气管,避免气管在伸缩轴内相互缠绕,造成气管打结堵塞;同时回力弹簧可避免卷轮随意转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编织袋袋口分离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平台1、承重梁2、气管3、悬臂4、气泵5、分离片6、竖轴7、伸缩杆8、吸附板9、伸缩轴10、竖板11、电机12。

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2所示:编织袋袋口分离装置,包括平台1,平台1上垂直连接有支撑臂,支撑臂垂直连接有承重梁2,承重梁2上连接有悬臂4,悬臂4上连接有伸缩杆8;悬臂4与承重梁2连接处安装有一台气泵5,气泵5与伸缩杆8相连;伸缩杆8间连接有吸附板9,吸附板9上并排开设有若干上吸附孔,上吸附孔均连接有上风管;在平台1上开设有与吸附孔相配合的下吸附孔,下吸附孔连接有下风管。

平台1的边缘垂直连接有竖板11,竖板11的外壁上开设有滑槽,滑槽的边缘均覆盖有柔性防撞层,滑槽沿竖板11的长度方向延伸,滑槽的内壁上连接有传动链,传动链上固定连接有伸缩轴10,伸缩轴10与滑槽滑动连接,伸缩轴10上垂直连接有竖轴7,竖轴7上设有分离片6;分离片6包括顶片和底片,顶片和底片的边缘连接有刀片,顶片与竖轴7固定连接,底片与竖轴7滑动连接;竖板11的内壁上连接有电机12和气缸,电机12与传动链转动连接,气缸与底片间连接有气管3,气管3位于伸缩轴10内;竖板11内部设有转轴,转轴上转动连接有用于收卷气管3的卷轮,卷轮与转轴间连接有回力弹簧。

使用时,编织袋口在上吸附孔和下吸附孔的吸附作用下完成部分分离,此时竖轴7上的分离片6并在伸缩轴10的作用下,伸入到编织袋口内,随后底片在气缸的作用下打开,然后传动链带动与滑槽滑动相连的伸缩轴10水平移动,进而带动顶片和底片在编织袋口内水平移动,并对未分离的局部编织袋口进行冲撞,并将其剥离,完成编织袋口完全分离。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