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阻燃涤棉混合纱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77950发布日期:2018-12-14 22:42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一种阻燃涤棉混合纱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合纱线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阻燃涤棉混合纱线。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纱线层出不穷,材质结构各不相同,广泛应用于织布、制绳、制线、针织和刺绣等生活领域。传统的纱线主要是用各种纺织纤维加工成一定细度的产品,要么韧性差,吸湿排汗性能不好,使用寿命不长,使用一段时间后容易断裂,无法满足某些高强度产品的需求,要么弹性差,不容易伸缩,无法满足某些高弹性产品的需求。且在工业用、商用和家用等领域中使用到的纱线往往需要具备防火耐热的性能,而传统纱线一般不具备阻燃功能,因此,传统纱线在应用范围上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因此,发明一种阻燃涤棉混合纱线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阻燃涤棉混合纱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阻燃涤棉混合纱线,包括基线,所述基线外侧设置有固定层,所述固定层外侧设置有第一混合线,所述第一混合线一侧设置有第二混合线,所述固定层外侧设置有阻燃层,所述阻燃层外侧设置有防护层,所述防护层外侧设置有包膜,所述固定层形状设置为“十”字型。

优选的,所述第一混合线和第二混合线均环绕在固定层外侧。

优选的,所述固定层材料由莫代尔材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第一混合线由葆莱绒材料制成,所述第二混合线由蚕丝纤维材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阻燃层由聚氯乙烯阻燃纤维材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防护层由粘胶纤维层材料制成,所述包膜由涤纶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固定层,在使用时将固定层的截面设置为十字形,第一混合线与第二混合线缠绕在其周围,第一混合线和第二混合线与固定层之间形成透气通道,这样大大提升了纱线做成衣物后的吸湿排汗的效果;通过设置阻燃层和包膜,极大地提高了纱线的韧性,使该纱线具备较高的弹性,适用于各种高强度和高弹性的产品,且包膜吸湿性好,易于染色,不易起静电,有较好的可纺性能,可以纯纺,也可以与其他纺织纤维混纺,织物柔软、光滑、透气,穿着舒适,染色后色泽鲜艳、色牢度好,适宜于制作各种衣物,除适用作衣料外还可织制被面和装饰织物,且该混合纱线设置阻燃层,防火耐热,应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层侧视图;

图中:1基线、2固定层、3第一混合线、4第二混合线、5阻燃层、6防护层、7包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2所示的一种阻燃涤棉混合纱线,包括基线1,所述基线1外侧设置有固定层2,所述固定层2外侧设置有第一混合线3,所述第一混合线3一侧设置有第二混合线4,所述固定层2外侧设置有阻燃层5,所述阻燃层5外侧设置有防护层6,所述防护层6外侧设置有包膜7,所述固定层2形状设置为“十”字型,在使用时将固定层2的截面设置为十字形,第一混合线3与第二混合线4缠绕在其周围,第一混合线3和第二混合线4与固定层2之间形成透气通道,这样大大提升了纱线做成衣物后的吸湿排汗的效果。

所述第一混合线3和第二混合线4均环绕在固定层2外侧,所述固定层2材料由莫代尔材料制成,所述第一混合线3由葆莱绒材料制成,所述第二混合线4由蚕丝纤维材料制成,所述阻燃层5由聚氯乙烯阻燃纤维材料制成,所述防护层6由粘胶纤维层材料制成,所述包膜7由涤纶材料制成,极大地提高了纱线的韧性,使该纱线具备较高的弹性,适用于各种高强度和高弹性的产品,且包膜7吸湿性好,易于染色,不易起静电,有较好的可纺性能,可以纯纺,也可以与其他纺织纤维混纺,织物柔软、光滑、透气,穿着舒适,染色后色泽鲜艳、色牢度好,适宜于各种衣物,除适用作衣料外还可织制被面和装饰织物,且该混合纱线设置阻燃层5,防火耐热,应用范围广。

本实用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在工作时将固定层2的截面设置为十字形,第一混合线3与第二混合线4缠绕在其周围,第一混合线3和第二混合线4与固定层2之间形成透气通道,这样大大提升了纱线做成衣物后的吸湿排汗的效果,且包膜7极大地提高了纱线的韧性,使该纱线具备较高的弹性,适用于各种高强度和高弹性的产品,且包膜7吸湿性好,易于染色,不易起静电,有较好的可纺性能,可以纯纺,也可以与其他纺织纤维混纺,织物柔软、光滑、透气,穿着舒适,染色后色泽鲜艳、色牢度好,适宜于各种衣物,除适用作衣料外还可织制被面和装饰织物,且该混合纱线设置阻燃层5,防火耐热,应用范围广。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