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条机框式导条架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26028发布日期:2018-12-28 19:45阅读:341来源:国知局
并条机框式导条架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纺织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并条机框式导条架组件。



背景技术:

在纺织机械并条工序中,为将前道工序加工完成的棉条引入到下道工序,须要一个机构装置,即导条架。传统形式的双眼并条机喂入导条架,均为中间支撑、两侧悬臂罗拉,运送棉条。这种形式使条筒排列方式受到很大局限,或者两列(较大条筒,习惯称为2X8排列),或者四列(较小条筒,习惯称为4X4排列)。不能满足用户的灵活变换要求,并且两侧悬臂形式的稳定性也相对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稳定性好的并条机框式导条架组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包括两侧横向主架和驱动源,其结构要点主架下端设置有立柱,两侧主架之间设置有导条罗拉,驱动源通过传动组件驱动导条罗拉转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立柱为多个,沿主架长度方向均布。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两侧主架之间设置有横梁。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横梁为多个,沿主架长度方向均布。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驱动源设置在最前端横梁中部。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导条罗拉为多个,沿主架长度方向布置。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驱动源采用电机,传动组件包括横向传动轴、主动皮带轮、皮带和从动皮带轮;

传动轴一端与电机的动力输出端相连,传动轴另一端与主动皮带轮相连,主动皮带轮通过皮带与罗拉端部的从动皮带轮。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从动皮带轮具有两个张紧轮槽;每个从动皮带轮通过该从动皮带轮的一个张紧轮槽和前级皮带与前级皮带轮相连,通过该从动皮带轮的另一个张紧轮槽和后级皮带与后级皮带轮相连。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传动组件置于一侧主架内,电线和电气元件置于另一侧主架内。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每侧所述主架下端设置一个立柱,两侧主架之间沿主架长度方向设置两个导条罗拉,每侧主架前端和后端均设置有与横梁一侧连接的连接孔。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两侧横向主架的间距为2200mm。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两侧主架之间设置有托棉杆。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托棉杆设置在两个导条罗拉之间。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横梁包括底部横板和两侧向上的折边,底部横板两端设置有向下的竖连接板,底部横板两端和竖连接板上设置有与所述连接孔相对应的安装孔。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导条罗拉后下方设置有安装横杆,安装横杆两端与两侧主架相连,安装横杆上设置有导棉环和竖向分条器。

其次,本实用新型所述导棉环设置在向下前弯折的连杆的前端,连杆后上端设置有安装套件,安装套件中部设置有安装横杆穿过孔,安装套件上设置有与安装横杆穿过孔连通的锁紧螺纹孔。

另外,本实用新型所述安装横杆端部设置有控制开关安装管。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主架下端设置有立柱,两侧主架之间设置有导条罗拉,驱动源通过传动组件驱动导条罗拉转动,装置稳定性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不仅局限于以下内容的表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安装横杆相关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下方设置条筒后的俯视图。

图中,1为主架、2为竖连接板、3为横梁、4为导条罗拉、5为分条器、6为托棉杆、7为控制开关安装管、8为导棉环、9为立柱、10为从动皮带轮、11为皮带、12为张紧轮、13为主动皮带轮、14为传动轴、15为安装横杆、16为连杆、17为安装套件、18为电机、19为条筒。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两侧横向主架和驱动源,主架下端设置有立柱,两侧主架之间设置有导条罗拉,驱动源通过传动组件驱动导条罗拉转动。

所述立柱为多个,沿主架长度方向均布;进一步提高稳定性。

所述两侧主架之间设置有横梁。通过连接横梁,将两侧主架连接成一体,便于两侧主架上端处于同一水平面。

所述横梁为多个,沿主架长度方向均布。

所述驱动源设置在最前端横梁中部。

所述导条罗拉为多个,沿主架长度方向布置。

所述驱动源采用电机,传动组件包括横向传动轴、主动皮带轮、皮带和从动皮带轮;

传动轴一端与电机的动力输出端相连,传动轴另一端与主动皮带轮相连,主动皮带轮通过皮带与罗拉端部的从动皮带轮。罗拉贯穿两侧主架,两端可通过转动轴承接入主架。主动皮带轮与从动皮带轮之间可设置张紧轮。

所述从动皮带轮具有两个张紧轮槽;每个从动皮带轮通过该从动皮带轮的一个张紧轮槽和前级皮带与前级皮带轮相连,通过该从动皮带轮的另一个张紧轮槽和后级皮带与后级皮带轮相连。如此,通过一个驱动源将动力同步传输给各罗拉。

所述传动组件置于一侧主架内,电线和电气元件置于另一侧主架内;两边互不干涉,工作安全可靠。

每侧所述主架下端设置一个立柱,两侧主架之间沿主架长度方向设置两个导条罗拉,每侧主架前端和后端均设置有与横梁一侧连接的连接孔。两根导条罗拉、两个主架及两根立柱构成一个模块单元,可按用户需求增减,从而提高占地空间利用率。连接时,只需通过横梁将两个模块单元相连即可。一个模块单元通过连接孔与横梁一侧连接,另一个模块单元通过连接孔与横梁另一侧连接。

所述两侧横向主架的间距为2200mm。无论选择喂入1米条筒直径2X8排列,还是选择喂入直径600mm条筒以下4X4排列,本实用新型均与主机宽度相匹配,不会造成占地空间浪费。而对于新型双眼大条筒并条机,其宽度在3米左右,喂入条筒排列可选择3列形式,极大提高占地空间利用率。

所述两侧主架之间设置有托棉杆。托棉杆的高度可设置比安装横杆高,防止棉条过度下沉。

所述托棉杆设置在两个导条罗拉之间。

所述横梁包括底部横板和两侧向上的折边,底部横板两端设置有向下的竖连接板,底部横板两端和竖连接板上设置有与所述连接孔相对应的安装孔。主架的上面和侧面均与横梁连接,结构更加稳定。

所述导条罗拉后下方设置有安装横杆,安装横杆两端与两侧主架相连,安装横杆上设置有导棉环和竖向分条器。设置分条器和导棉环便于棉条向前行进时的限位。导棉环位置可设置在棉条筒中心上方。

所述导棉环设置在向下前弯折的连杆的前端,连杆后上端设置有安装套件,安装套件中部设置有安装横杆穿过孔,安装套件上设置有与安装横杆穿过孔连通的锁紧螺纹孔。导棉环的数量和位置可按用户需求设置。通过安装套件便于导棉环位置的调整。

所述安装横杆端部设置有控制开关安装管。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关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描述,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受限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以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只要满足使用需要,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