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板上胶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30651发布日期:2019-03-02 03:54阅读:319来源:国知局
纸板上胶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一种上胶机,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纸板上胶机。



背景技术:

纸箱包装是指产品在流通过程中,为保护产品、方便储运、促进销售,采用纸质箱体对产品所进行的包装。纸箱包装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包装方式。区别于木箱包装、编织袋包装、布袋包装,塑料盒包装,纸箱包装具有取材容易、重量轻、容易印刷、设计成型容易、成本低廉等特点,广泛被用于商品的销售包装和运输包装。

楞型特指瓦楞纸板的楞型,常规楞型有四种:A楞、B楞、C楞、E楞。A楞:弹性好,高度和间距大,减震性好,适合易碎及对冲击和碰撞要求高的产品;B楞:适合制作具有刚性并不要求有减震防护性能的产品包装,比如:罐头、小包装食品,小五金等;C楞:综合了AB两种楞型的特点,具有足够的刚性和减震性能;E楞:可以是纸箱表面平整,刚性更好,适合高质量的印刷,而且节省运输可仓储空间。

三层瓦楞纸箱又称单瓦楞纸箱,其纸板结构是由一张瓦楞芯纸两面各粘一张面纸组合而成,主要用于包装重量较轻的内包装物。常用楞型有A、B、C、E瓦楞,其中E瓦又称微瓦楞纸箱,主要用于小家电等,B瓦常用于食品、饮料行业等的包装。

五层瓦楞纸箱又称双瓦楞纸箱,五层瓦楞纸箱的纸板结构是由面纸、里纸、芯纸和两张瓦楞芯纸粘合而成,楞型的组合通常采用AB型、AC型、BC型或BE型等,主要用于单件包装重量较轻且易破碎的内装物的包装。但无论采用何种瓦楞纸,在纸箱粘接过程中对纸板上胶都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步骤。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授权公告号为CN204605012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瓦楞纸板上胶压边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中间设有履带输送机,在所述机架上部设有两根支撑圆杆,所述支撑圆杆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机架上,在两根支撑圆杆之间安装有两组压边机构,所述压边机构位于履带输送机上部,纸板在履带输送机上运行时,通过压边机构对纸板的两边进行辊压,方便纸板上胶。

但是由于瓦楞纸的结构特点是起伏状的,在纸箱粘接时只有部分纸板会与瓦楞纸粘接,如果像现有技术中所提出的对纸板全面的涂胶则会浪费原料,增加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纸板上胶机,其通过上胶辊上的凸边对纸板进行上胶,使得纸板上带胶部分并没有遍布纸板表面,但人仍能够与瓦楞纸粘接,减小了对纸板上胶过程中原料的浪费,降低了生产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纸板上胶机,包括机体、转动连接于机体上的涂胶辊、转动连接于涂胶辊上方机体上的上胶辊、可拆卸固设于上胶辊下方的机体上的料池以及可拆卸固设于机体上为所述上胶辊提供动力的电机,所述上胶辊上沿上胶辊的轴线可拆卸固设有多组呈半圆柱状的凸边,每组凸边均环绕上胶辊的弧面均匀设置且多组凸边的凸边数量不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涂胶辊使上胶辊粘胶,减小上胶辊直接粘胶造成的粘胶过多的问题;能够通过凸边对纸板进行上胶,使纸板上的带胶面积大大减少,但仍能够与瓦楞纸的凸起部分粘接,进而减小了原材的浪费,降低了加工成本。

较佳的:所述凸边有三组,三组所述凸边分别为四根、六根和八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多组凸边能够使上胶机满足更多不同种类的瓦楞板的上胶粘接要求,提高了适用性。

较佳的:多组所述凸边之间的上胶辊上可拆卸固设有与上胶辊配合的环状的边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边辊能够对纸板的边缘持续稳定的上胶,减少了纸板在与瓦楞板粘接后由于边缘部分没有胶无法粘接导致的翘起的问题。

较佳的:所述凸边与所述上胶辊连接的中间位置处开设有垂直于凸边长度方向贯穿凸边的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通孔能够使凸边之间或凸边上多余的胶漏回料池,减小纸板上堆胶过多对粘接过程的影响。

较佳的:所述料池上连通有与外界连通的呈L型的量度管,量度管采用玻璃制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量度管能够便于观察料池内的原料的含量,减小了料池内原料不足对上胶过程的影响。

较佳的:所述料池内连接有为料池提供热量的电热丝。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电热丝能够加热料池内的原料,减小胶的凝固,还能够使胶沸腾增加胶与上胶辊之间的接触。

较佳的:所述上胶辊上方的机体上转动连接有压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压辊能够减小纸板在上胶过程中上翘造成的上胶不匀或难以上胶。

较佳的:所述压辊转动且竖直方向滑移连接于机体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改变纸板与上胶辊之间的连接强度,能够控制纸板上的胶量。

较佳的,所述压辊有两个,两个压辊均转动且竖直方向滑移连接于机体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改变纸板与上胶辊之间的接触面积,实现进一步控制纸板上的胶量。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凸边能够使纸板上粘附的胶在不影响与瓦楞纸粘合效果的前提下减少,节省了材料,还减轻了纸板上涂胶过多在粘接过程中污染纸板的问题;2.通过压辊能够改变纸板与上胶辊之间的接触面积和接触紧实度,能够进一步的控制纸板上的上胶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轴测图;

图2为图1中为凸显门型件结构的A部放大图;

图3为实施例中为凸显上胶辊结构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中为凸显电机位置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机体;2、料池;21、量度管;22、电热丝;3、涂胶辊;4、上胶辊;41、凸边;411、通孔;42、边辊;5、压辊;6、门型件;61、升降块;62、螺栓;63、弹簧;7、电机;71、支撑座;72、涂胶齿轮;73、连接齿轮;74、上胶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纸板上胶机,参见图1和图2,包括放置在地面上的机体1,机体1一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上端开口呈槽型的料池2,料池2上方的机体1上转动连接有橡胶制成的涂胶辊3,涂胶辊3的一半弧面伸入料池2开口的下方,涂胶辊3上方的机体1上还转动连接有上胶辊4,上胶辊4与涂胶辊3抵接。上胶辊4上方的机体1上转动连接有两个互不抵接的压辊5,两个压辊5均沿上胶辊4的长度方向设置,且两个压辊5对称的沿上胶辊4的轴线分布在上胶辊4的两侧。通过涂胶辊3为上胶辊4粘胶进而使上胶辊4为纸板上胶能够减小上胶辊4直接接触胶液造成的上胶辊4粘胶过多进而对纸板或纸板与瓦楞纸粘接过程的影响。压辊5转动并滑移连接在机体1上,机体1上与压辊5连接处固设有竖直设置的门型件6,门型件6内部的机体1上竖直方向固设有弹簧63,弹簧6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侧壁与门型件6内部侧壁抵接的升降块61,两个压辊5均转动连接于升降块61上且处于同一水平面,门型件6的顶端螺纹连接有贯穿门型件6的顶端的螺栓62,螺栓62伸入门型件6的一端与升降块61的顶端抵接。通过转动螺栓62能够驱动升降块61在门型件6内升降,弹簧63能够在螺栓62松开后使升降块61上升。料池2的底端还连通有与外界连通的玻璃制成且呈L型的量度管21。通过观察量度管21能够更加准确的判断料池2内胶液的数量。

参见图3和图4,上胶辊4的弧面上沿其长度方向分布的固设有三组凸边41,凸边41沿上胶辊4的长度方向固设于上胶辊4的弧面上。靠近电机7的一组凸边41有四根且均匀的环绕在上胶辊4的弧面上;与上述第一组凸边41相邻的一组凸边41有六根且均匀的环绕在上胶辊4的弧面上;最后一组凸边41有八根且均匀的环绕在上胶辊4的弧面上。每组凸边41之间以及凸边41与上胶辊4的两端之间均固定连接有呈环状且与上胶辊4配合的边辊42,边辊42的顶面与凸边41的顶面的高度相同。每根凸边41与上胶辊4接触的中间位置处均开设有垂直于凸边41长度方向贯穿凸边41且不贯穿凸边41顶面的通孔411。通过不同数量的凸边41能够对纸板上的不同位置进行涂胶,使得纸板上仅与瓦楞纸连接的部分有粘胶,减小了纸板上的胶液的数量,减小了生产成本,也减小了纸板上胶液过多在粘接过程中流到瓦楞纸上对瓦楞纸造成的影响。通过边辊42能够使纸板的边缘粘附有胶液,能够使纸板的边缘完整的粘附在瓦楞纸上,减小了纸板边缘在粘接后由于没有胶液粘连从而翘起的可能。通过通孔411能够使凸边41之间的上胶辊4上的多余胶液向下流出,减小多余胶液对纸板的过量粘附,减小了生产成本,也减小了多余胶液对纸板以及粘接过程中瓦楞纸的伤害。

参见图4,机体1上还固定连接有为上胶辊4和涂胶辊3提供动力的电机7,电机7的输出轴与涂胶辊3同轴固定连接,电机7的输出轴上同轴的固定连接有涂胶齿轮72,上胶辊4一端伸出机体1,上胶辊4伸出机体1的一端同轴的固定连接有上胶齿轮74,上胶齿轮74与涂胶齿轮72之间的机体1上转动连接有同时与上胶齿轮74和涂胶齿轮72啮合的连接齿轮73。料池2内部底面固设有用于为料池2中的胶加热的加热丝22。通过加热丝22能够使料池2中的胶液始终处于被加热状态,进而能够使胶液翻滚,使得涂胶辊3与胶液接触面积增加,能够减小涂胶辊3上胶液不足对上胶辊4上胶过程的影响,还能够减小料池2中胶液凝固的可能。料池2底部还固设有呈与料池2底部配合的环状的用于加热胶液的电热丝22。

该纸板上胶机使用时的工作原理如下:将需要上胶的纸板穿过上胶辊4与压辊5之间,通过调节螺栓62使升降块61升降,实现压辊5的升降,改变纸板与上胶辊4之间的抵接力度和抵接面积,然后开启电机7和电热丝22使上胶过程开始,料池2中的胶液会在涂胶辊3的转动下被粘附到上胶辊4和上胶辊4的凸边41上,选择合适的一组凸边41对纸板进行上胶即可。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