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装箱生产用瓦楞纸压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30645发布日期:2019-03-02 03:54阅读:432来源:国知局
一种包装箱生产用瓦楞纸压痕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瓦楞纸板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包装箱生产用瓦楞纸压痕装置。



背景技术:

瓦楞纸板是一个多层黏合体,具有很高的机械轻度,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瓦楞纸箱生产工艺中,先是将各层原纸烘干、并按设定的方式粘合成瓦楞纸板,然后在瓦楞纸板上滚压折痕、滚切开槽,最后再沿折痕将纸板折叠成纸箱。

瓦楞纸板机的压痕装置通常安装在瓦楞纸板机的纵切压痕机或横切压痕机的前端,主要作用是在瓦楞纸上滚压出纵向的折叠箱体的折痕。这种装置在使用时,由于瓦楞纸内有多层瓦楞支撑,带凸槽的压轮容易在压痕位置将瓦楞纸板压破,从而出现压痕断裂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包装箱生产用瓦楞纸压痕装置,通过三组压轮逐级对瓦楞纸进行压痕,有效避免压痕断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包装箱生产用瓦楞纸压痕装置,包括上压轮组、下压轮组和动力输送机构,所述上压轮组包括直径相同的第一上压轮、第二上压轮和第三上压轮,上压轮组的三个上压轮通过其中心轴和轴套与上横杆连接;所述下压轮组包括与上压轮组直径相同的第一下压轮、第二下压轮和第三下压轮,下压轮组的三个下压轮通过其中心的轴和轴套与下横杆连接;所述第一上压轮和第一下压轮、第二上压轮和第二下压轮、第三上压轮和第三下压轮的位置一一垂直相对;所述动力输送机构包括输出功率相同的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输出轴与第一主动皮带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主动皮带轮通过皮带分别与第一上压轮、第二上压轮和第三上压轮中心轴上套合的从动皮带轮连接,上压轮组在所述皮带带动下进行逆时针转动;所述第二电机输出轴与第二主动皮带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主动皮带轮通过皮带分别与第一下压轮、第二下压轮和第三下压轮中心轴上套合的从动皮带轮连接,下压轮组在所述皮带带动下进行顺时针转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上压轮、第二上压轮和第三上压轮结构相同,压轮圆周表面均设置有凸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改进,所述第一下压轮圆周表面为光滑面,所述第二下压轮圆周表面设置有凸槽,所述第三下压轮圆周表面设置有凹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上压轮组与上横杆通过可调节的调节手轮连接,所述下压轮组与下横杆通过可调节的调节手轮连接。

该包装箱生产用瓦楞纸压痕装置,通过设置三级直径相同位置上下相对的上下压轮,逐级深入地进行压痕作业,避免瓦楞纸表面破裂;上下压轮的距离可以手动分别调节,以适应不同厚度和不同需求的瓦楞纸的压痕工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地描述,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包装箱生产用瓦楞纸压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向的仰视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包装箱生产用瓦楞纸压痕装置的第一下压轮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包装箱生产用瓦楞纸压痕装置的第二下压轮的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包装箱生产用瓦楞纸压痕装置的第三下压轮的侧视图

图中:1-瓦楞纸 2-第一上压轮 3-第一下压轮 4-第二上压轮 5-第二下压轮 6-第三上压轮 7-第三下压轮 8-上横杆 9-下横杆 10-第一电机 11-第一主动皮带轮 12-第二电机 13-第二主动皮带轮 14-皮带 15-调节手轮 16-从动皮带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述实施例是说明性的,不是限制性的,不能以下述实施例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图1为本实用新型包装箱生产用瓦楞纸压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向的仰视结构图。由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包装箱生产用瓦楞纸压痕装置包括上压轮组、下压轮组和动力输送机构,上压轮组包括直径相同的第一上压轮2、第二上压轮4和第三上压轮6,上压轮组的三个上压轮通过其中心轴和轴套与上横杆8连接。

下压轮组包括与上压轮组直径相同的第一下压轮3、第二下压轮5和第三下压轮7,下压轮组的三个下压轮通过其中心的轴和轴套与下横杆9连接;第一上压轮2和第一下压轮3、第二上压轮4和第二下压轮5、第三上压轮6和第三下压轮7的位置一一垂直相对。另外,由图3、图4和图5可见,第一下压轮3圆周表面为光滑面,第二下压轮5圆周表面设置有凸槽,第三下压轮7圆周表面设置有凹槽。这样瓦楞纸1从左到右先通过转动的带凸槽的第一上压轮2和表面光滑的第一下压轮4,瓦楞纸1内部褶皱被压平,上表面压出浅压痕;随后瓦楞纸1继续通过转动的表面全部设置有凸槽的第二上压轮4和第二下压轮5,瓦楞纸1上下表面继续被压出压痕;到最后继续通过转动的带凸槽的第三上压轮6和带凹槽的第三下压轮7,上下压轮咬合,瓦楞纸1被最终压成需要的压痕深度,由于有了前面两级的延展和浅压痕,有效避免了瓦楞纸表面破裂的发生。

动力输送机构包括输出功率相同的第一电机10和第二电机12,第一电机10输出轴与第一主动皮带轮11固定连接,该第一主动皮带轮11通过皮带14分别与第一上压轮2、第二上压轮4和第三上压轮6中心轴上套合的从动皮带轮16连接。第二电机12输出轴与第二主动皮带轮13固定连接,该第二主动皮带轮13通过皮带14分别与第一下压轮3、第二下压轮5和第三下压轮7中心轴上套合的从动皮带轮16连接。上下压轮组分别由同样输出功率和转速的电机用皮带11带动,上压轮组在皮带14带动下进行逆时针转动,下压轮组在皮带14带动下进行顺时针转动,保证所有上压轮和下压轮同步转动。

另外,在该实施例中,上压轮组与上横杆8通过可调节的调节手轮15连接,下压轮组与下横杆9通过可调节的调节手轮15连接。这样的结构和设计,可以满足不同厚度瓦楞纸1的压痕需求,还可以逐级缩短每一对上下相对的压轮的距离,使压痕逐步深入,进而确保瓦楞纸1的表面不会因压痕破裂。

上述实施方式的包装箱生产用瓦楞纸压痕装置在实际使用时,检查确保设备正常运转,根据需要压痕的瓦楞纸1的厚度,调节上横杆8和下横杆9上的调节手轮15,使上下相对的第一上压轮2和第一下压轮4距离为瓦楞纸1厚度的一半,随后通过调节手轮15逐级缩小其余两对上下压轮的距离。设定好之后,开启输出功率相同的第一电机10和第二电机12,在皮带14的带动下,所有压轮同步转动,上压轮组逆时针旋转,下压轮组顺时针旋转。将瓦楞纸1插入工作面的第一对压轮中,在三对上下轮组的转动和挤压下完成压痕过程。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可以在合理范围内随意变化。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其他种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