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糊盒机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47716发布日期:2019-03-30 08:54阅读:632来源:国知局
一种糊盒机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提供连续性作业的糊盒机设备,特别是指一种具有能将纸材与金属片、塑料片、纸片等材质结合的装置的糊盒机。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见的包装容器皆以自动化为之,尤其纸盒制成行业内都以自动化机器完成,不仅可省下大幅人力成本,更可大量生产、提高生产产能,然而目前纸盒业者多使用一种可自动胶合的糊盒机。现有技术中的糊盒机包括具有输纸部、预折部、勾底部、成型部、压盒部等,首先输纸部提供纸材板的送入作用,令该纸材板能在进入糊盒机之后,再通过上述各部依序进行拗折、定位、黏贴、压着、成型等过程,并于最后进行装箱打包的一贯化自动作业。

此类型的糊盒机对于目前全纸材类的包装盒均能轻易地达成量产;但针对不同客户的需求,如在包装盒上增加其他对象如切割用的齿刀时,以现有糊盒机的一贯连续性的自动化作业模式,显然无法顺利达成。其次,若直接购置市售高速冲压设备,则存在有以下问题:1.该冲压设备无法完全与糊盒机做完美结合;2.纸材定位时,皮带会磨擦印刷面;3.油压式的冲压噪音较大;4.运转速度较慢,较不易符合量产需求。

因此,有鉴于上述诸多缺陷,本实用新型人借多年从事相关行业的设计、制造经验,不断地研究开发,并历经无数次试验与试作,终于有一实用性且能改善现有技术中的弊端的产品问世,期能提升产业达到促进工业进步的效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的糊盒机改良结构,借此在糊盒机进行正常糊盒的过程中能同步插入对象的成型及与纸材的结合过程,不仅不会阻碍糊盒机的正常运作,还使完成的盒体还具多功能化,并达到量产效能以符合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糊盒机改良结构,该糊盒机被要求具有降低噪音、震动,提升环境工作质量、模具寿命等功能,且采用直驱式伺服马达传动机构设计,达到结构简单又稳定的实质效益。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案发明人乃设计出一种糊盒机改良结构,该糊盒机至少包括:给纸部、导正部、折返部、本折部、压着部,将一纸材经上述作业过程后形成一完整包装盒;特别是:在该导正部与折返部间增设有一全新的伺服冲压装置,其主要将不同于对象材料如金属片、塑料片、纸片等材质经冲压后形成的对象在本例中为齿刀一次性冲压成型的同时又能完成与纸材间的结合,以配合该糊盒机的整体一贯的作业流程。

上述该伺服冲压装置包括:一机台、一冲压单元、一模具单元及一伺服送料单元。其中该机台采用C型机体设计且机体内至少具有:一提供动力源的伺服马达、一提供动力传输的曲柄轴、联轴器或再搭配有行星式减速机及一提供人员操作的控制面板;该冲压单元可针对伺服送料单元上的对象材料进行冲压切割,并使该对象在冲压成型的同时能被进行穿刺压合而结合定位在糊盒机的输送带上的纸材上默认位置;该模具单元则提供对象材料成型后所需的形状。

上述该伺服冲压装置还包括:一第一检知器,用以检知纸材是否有重叠的异常状况;一第二检知器,用以检知纸材经过本体起点到冲压中心所需的时间,做为下压动作的时间依据;一第三检知器,用以检知成型对象齿刀是否在纸材上;及一第四检知器,用以检知纸材通过冲压装置是否顺利出料。

上述该伺服冲压装置还包括一伺服送料单元,可外接一呈卷绕状对象材料即齿刀的原料,如金属片、塑料片等材质的送料机,该伺服送料单元并配设有一送料电磁阀,用以准确地控制每次均能送进预设标准尺寸的材料。

上述该模具单元由上模、下模块成,该下模周围一竖面形成有齿面,且该下模的表面自该齿面为起点朝远离方向等距离设置有至少一排以上的排孔,提供检视进料距离是否正确;该模具单元另设有对象材料位置错误检知的微动开关。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糊盒机的整体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糊盒机结合伺服冲压装置的正视角度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糊盒机结合伺服冲压装置的后视角度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伺服冲压装置的正视角度示意图。

图4A本实用新型伺服冲压装置的局部结构透视图。

图5本实用新型伺服冲压装置的后视角度示意图。

图6本实用新型伺服冲压装置的模具单元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6A本实用新型伺服冲压装置的模具单元结构组合图。

图7本实用新型伺服冲压装置的伺服送料单元示意图。

图7A本实用新型伺服冲压装置的送料机示意图。

图8本实用新型糊盒机结合伺服冲压装置的实际运作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糊盒机1 给纸部11

导正部12 折返部13

本折部14 压着部15

伺服冲压装置2 机台21

伺服马达211 控制面板213

冲压单元22 模具单元23

下模231 齿面2311

排孔2312 上模232

微动开关233 第一检知器241

第二检知器242 第三检知器251

第四检知器252 伺服送料单元26送料机27。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糊盒机改良结构,该糊盒机1至少包括:给纸部11、导正部12、折返部13、本折部14、压着部15,借此达到自动走纸、纸材上胶、纸材自动输送、纸材弯折、定位贴合、纸盒成型等动作一次性完成,以利量产。其中:该给纸部11具有一给纸马达,用以连续性的输送纸材;该导正部12具有两侧导正机构,用以导引及调整纸材至正确位置;该折返部13具有提供二段不同角度折平纸材的折刀压轮,且搭配有热熔胶枪进行喷胶,用以将纸材做第一段的折平后黏合,再做第二段的角度压折;该本折部14同样搭配有热熔胶枪进行喷胶,用以将纸材边贴成为纸盒;该压着部15具有可调节杆,用以避免因压力不足产生糊盒不牢现象,提升糊盒质量。

由于上述糊盒机的各部均非关本实用新型的重点所在,请容许不再多做赘述,以下仅就本实用新型主要特征做进一步详述。请一并参阅图2至图5,在该糊盒机1的导正部12与折返部13间增设有一伺服冲压装置2,该伺服冲压装置2包括:一机台21、一冲压单元22及一模具单元23及一伺服送料单元26;该机台21采用概呈C型的机体,使缺口部位恰好吻合糊盒机1的本体,方便与该糊盒机1做结合,且该机台21大体上具有:一提供动力源的伺服马达211,采用伺服马达211可有效地降低噪音、震动,提升工作环境质量及模具寿命;一提供动力传输的曲柄轴搭配行星式减速机,借此组合使小功率的伺服马达能具有高扭力输出以获致最大效益且符合实际需求,又能降低成本;一提供人员操作的控制面板213,采用触摸屏的人机接口设计,以达到操控简易、参数修改容易的现代化控制功效;该冲压单元22可针对伺服送料单元26上的对象材料进行冲压切割,并对该对象材料进行穿刺压合,使该对象在成型的同时能同步结合在纸材上默认位置;该模具单元23则提供对象材料成型后所需的形状。

上述的物件材料指不同于纸材原料者,如金属片、塑料片、纸片等材质制成的对象,在本实施例中为金属片齿刀,通过一次性冲压成型并同时完成与纸材间的穿刺结合;若为塑料片、纸片等材质无法进行穿刺压合时,该对象材料冲压后,则以胶合或高周波高温黏着于纸材上,借以配合该糊盒机的整体一贯的作业流程。

请再一并参阅图2和图3,关于伺服冲压装置2的运作机制上包括:一第一检知器241:用以检知纸张是否有重叠的异常状况;一第二检知器242:用以检知纸材经过本体起点到冲压中心所需的时间,做为下压动作的时间依据;一第三检知器251:用以检知成型对象齿刀是否在纸材上;及一第四检知器252:用以检知纸张通过冲压装置是否顺利出料。在实施上,该第一检知器241与该第二检知器242分别设置在该伺服冲压装置2结合于糊盒机1的输送带行进方向的相对前方位置即为该伺服冲压装置2提供冲压成型对象的工作位置,该第三检知器251与该第四检知器252分别设置在该伺服冲压装置2后方位置,当相对前方位置的该第一检知器241及该第二检知器242检知纸材经过后,该伺服冲压装置2收到讯号时,会启动冲压单元22及模具单元23对该已进入工作位置的纸材同时进行齿刀的冲压成型及与纸材的冲压穿刺结合;而相对后方位置的该第三检知器251及该第四检知器252则是当完成冲压工作的齿刀纸材通过时,会检测该纸材上是否有齿刀,以及是否顺利出料。

请再接续参阅图6所示,伺服冲压装置的模具单元结构示意图;该模具单元23由下模231与上模232组成,在该下模231周围一竖面形成有齿面2311,且该下模231的表面自该齿面2311为起点朝远离方向等距离设置有至少一排以上的排孔2312,提供检视进料距离是否正确;该模具单元23的上模232可与该下模231相配合达到冲压切削作用,与该排孔2312相对应。此外,该模具单元23另设有对象材料位置错误检知的微动开关233。

请参阅图7和图7A,为配合糊盒机的纸材连续作业不中断,该伺服冲压装置2对对象材料齿刀在供料上亦采取连续式,即在该伺服冲压装置2后方适位设置有呈卷绕状物件材料即本例中齿刀的原料,如金属片、塑料片等材质的送料机27,并同样配设有一运作机制,包括:在该伺服冲压装置2的该模具单元23后方设置的伺服送料单元26,可提供对象材料进入该模具单元23的信道上,并适位设置至少一个送料电磁阀,用以准确地控制每次均能送进预设标准尺寸的材料。

最后,请配合参阅图1和图8,通过上述组成的糊盒机1,在纸盒成型作业实施上,当启动该糊盒机1后开始运作,首先是给纸部11的自动连续性地送入纸材,接着为导正部12的导引与导正纸材位置,接着特别是该伺服冲压装置2提供的冲压齿刀作用,使对象材料冲压成型为齿刀的同时一并被压合定位在该纸材上,接着是折返部13提供纸材其他部位的拗折作用、与搭配热熔胶枪的上胶黏合作用,接着是本折部14提供纸材最终的拗折作用与黏合作用,最后为压着部15提供纸材该被拗折及上胶部位的压合作用,而完成结合有齿刀的包装盒体。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