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伪纤维纸浆模塑混料输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13090发布日期:2019-05-21 21:32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伪纤维纸浆模塑混料输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防伪纤维纸浆模塑混料输料装置,属于纸浆模塑加工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纸浆模塑是一种新型的包装材料制作工艺,使用甘蔗浆及竹浆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用水浸泡后搅拌散浆、磨浆、加水稀释输送至供浆系统,然后利用模具真空吸浆、挤压脱水、热压成型,再经过裁切等工艺,制作成的可降解环保型包装材料,外观精美,光洁度高。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子、食品、医疗等行业,深受消费者喜爱。

纸浆模塑因为使用类似的原材料配比,以及固定的成型工艺,使得产品整体外观颜色单一,不同的加工商制作的产品相似度极高,复制难度小,很难达到防伪的目的。

纸浆模塑作为新兴的环保型制造行业,原材料(甘蔗浆、竹浆)颜色差异小,产品加工成型工艺相似,使得制作的产品外观颜色接近,即使不同的生产厂家,不同的生产线,但生产的产品外观极为相似。

防伪纤维又称为安全纤维,是一种最基本的防伪材料,广泛应用于纸币、护照、邮票等各类防伪纸张中,产品长度1-10毫米,直径10-200微米。在纸浆模塑产品加工过程中加入一定比例的防伪纤维,利用防伪纤维颜色变化、颜色组合方式、变色条件、外形等特征,使得加入防伪纤维的纸浆模塑产品具有独特的外观效果以达到防伪的目的。

现有技术中,防伪纤维纸浆模塑在生产过程中,直接将纤维混入浆料桶中,在成型过程中直接排出,混合均匀性差,容易出现纸浆模塑有的纤维过多,有的没有纤维的情况,质量稳定性差,且加工效率低,所以需要一种防伪纤维纸浆模塑混料输料装置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防伪纤维纸浆模塑混料输料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浆料输送至送浆管道后,在浆池中加入一定比例的防伪纤维,(根据不同的产品要求,防伪纤维与浆料配比介于0.1%~15%),吸浆模利用真空吸力,将混入了防伪纤维的浆料吸入模具,经过挤压脱水,热压成型,制作而成的纸浆模塑产品具有特殊的外观效果,从而达到防伪的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防伪纤维纸浆模塑混料输料装置,包括浆料输出组件、纤维输出组件和输送带,所述纤维输出组件安装在浆料输出组件下游,所述纤维输出组件和浆料输出组件通过导料管相连,输出的浆料和输出的纤维在导料管中混合后输送至所述输送带上。

更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防伪纤维纸浆模塑混料输料装置,包括底板、浆料输出组件、纤维输出组件、输送带、滚筒以及支架,所述浆料输出组件安装在底板上端面,所述纤维输出组件安装在浆料输出组件右端,所述支架设置在底板右侧的地面上,所述滚筒通过传动轴安装在支架内部上端,所述输送带安装在滚筒环形侧面,所述浆料输出组件包括L型立架、转轴一、凸轮、凹槽、顶杆、移动塞、排料管、排料口、盛料桶以及透明观察口,所述纤维输出组件包括导料管、连接口、纤维排出管、通孔一、圆柱槽、圆柱轮、缺口、通孔二、盛料室、转轴二以及纤维盛装桶。

进一步地,在所述浆料输出组件中,所述L型立架固定在底板上端面,所述盛料桶设置在L型立架上端面,所述透明观察口设置在盛料桶环形侧面左端,所述排料管上端固定在盛料桶下端,所述排料管下端穿过L型立架上端面,所述移动塞设置在排料管内部,所述顶杆上端固定在移动塞下端面,所述顶杆下端设置在凹槽内部,所述凹槽开设在凸轮外侧面,所述凸轮安装在转轴一环形侧面,所述转轴一安装在排料管下侧的L型立架上,所述排料管环形侧面右端开设有排料口。

进一步地,所述L型立架左侧面固定有悬板,所述悬板上端面安装有电机一,所述电机一右端通过联轴器与转轴一左端相连接,且电机一通过电线与外接电源相连接,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将浆料盛装在盛料桶内部,然后使电机一与外接电源之间的电路接通,电机一工作带动转轴一转动,转轴一转动带动凸轮旋转,凸轮旋转带动凹槽旋转,从而使顶杆沿着凹槽的弧度进行升降,顶杆移动带动移动塞在排料管内部移动,当移动塞移动至排料口下侧时,浆料通过排料口排出,在移动塞从排料口上侧移动至最低位置然后再移动至排料口上侧的行程中,实现浆料的定量排出,当移动塞从排料口上侧移动至最高位置再移动至排料口上侧的行程中,实现排出的浆料的输出,在浆料输出过程中通过透明观察口查看盛料桶中浆料的剩余量,实现了浆料的定量间歇输出。

进一步地,所述排料管下侧的L型立架右端面开设有圆孔,所述圆孔内部左端以及右端均安装有轴承,所述转轴一通过轴承与圆孔相连接,提高了转轴一旋转过程中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顶杆下端呈圆锥型结构,且顶杆下端安装有微型滚珠,所述微型滚珠外表面与凹槽内部相贴合,减小了凹槽内壁与顶杆之间的摩擦力。

进一步地,在所述纤维输出组件中,所述导料管左端安装在排料口右侧的排料管环形侧面右端,所述导料管右端延伸至输送带右侧,所述连接口开设在导料管环形侧面上端,所述纤维排出管下端与连接口相连接,所述纤维排出管上端穿过L型立架,并与通孔一相连接,所述通孔一开设在纤维盛装桶下端面,所述圆柱槽开设在通孔一上侧的纤维盛装桶内部,且通孔一与圆柱槽内部相连通,所述转轴二安装在圆柱槽内部,所述圆柱轮固定在转轴二环形侧面,所述缺口开设在圆柱轮环形侧面,所述通孔二开设在圆柱槽内部上侧面,且通孔二与盛料室内部相连通,所述盛料室设置在纤维盛装桶内部上端。

进一步地,所述纤维盛装桶后端面固定有载板,所述载板上端面固定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前端通过联轴器与转轴二相连接,所述支架左端面固定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端面安装有电机二,所述电机二右端通过连轴器的传动轴左端相连接,所述旋转电机以及电机二均通过电线与外接电源相连接,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使电机二与外接电源之间的电路接通,电机二工作带动传动轴转动,从而带动滚筒旋转,滚筒转动带动输送带移动,将模具距排列在输送带上侧面,将纤维盛装在纤维盛装桶内部,使旋转电机与外接电源之间的电路接通,旋转电机工作带动转轴二旋转,转轴二旋转带动圆柱轮转动,圆柱轮转动带动缺口旋转,当缺口旋转至通孔二下侧时,纤维通过通孔二掉落至缺口内部,圆柱轮继续旋转,从而带动缺口旋转,当缺口旋转至通孔一上侧时,纤维通过通孔一掉落至纤维排出管中,并通过连接口移动至排料管内部,当浆料经过时,将纤维进行携带,从而实现浆料与纤维的混合,防伪纤维与浆料配比介于0.1%~15%,混合后的浆料和纤维沿着排料管继续向右移动,从而流动至输送带上的模具内部,实现了浆料与纤维的输出以及混合,混合均匀性佳,加工完成后具有的防伪特征有:

颜色及色方式:普通彩色、无色变有色、有色变无色、有色变同色系色以及有色变其他色;

颜色组合方式:单根单色、单根双色、单根多色、随机色谱、前后异色以及正反异色;

变色条件:日光、长波紫外光、短波紫外光、温度以及角度;

外形:圆、扁、直、弯曲、弧形以及波浪;

通过在一根纤维上组合以上特征,如单根双荧光色圆弯曲防伪短纤维、正反异荧光色扁状波浪防伪短纤维以及有色变无色温变荧光直扁防伪短纤维,设定极大的复制难度,达到良好的防伪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盛料室内部下侧面呈锥形结构,避免了纤维在盛料室内部进行堆积。

进一步地,所述圆柱槽内壁以及圆柱轮外表面均经过抛光处理,减小了圆柱轮转动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

本实用新型还要求保护一种防伪纤维纸浆模塑混料方法,使用上述的防伪纤维纸浆模塑混料输料装置,输出的浆料和输出的纤维在导料管中混合后输送至所述输送带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伪纤维纸浆模塑混料输料装置,因本实用新型添加了L型立架、转轴一、凸轮、凹槽、顶杆、移动塞、排料管、排料口、盛料桶以及透明观察口,实现了浆料的定量间歇输出,结构简单。

因本实用新型添加了导料管、连接口、纤维排出管、通孔一、圆柱槽、圆柱轮、缺口、通孔二、盛料室、转轴二以及纤维盛装桶,达到了间歇量排出纤维的目的,混合均匀度高。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伪纤维纸浆模塑混料输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伪纤维纸浆模塑混料输料装置中浆料输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伪纤维纸浆模塑混料输料装置中浆料输出组件的A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伪纤维纸浆模塑混料输料装置中纤维输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浆料输出组件、3-纤维输出组件、4-输送带、5-滚筒、6-支架、201-L型立架、202-转轴一、203-凸轮、204-凹槽、205-顶杆、206-移动塞、207-排料管、208-排料口、209-盛料桶、210-透明观察口、301-导料管、302-连接口、303-纤维排出管、304-通孔一、305-圆柱槽、306-圆柱轮、307-缺口、308-通孔二、309-盛料室、310-转轴二、311-纤维盛装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防伪纤维纸浆模塑混料输料装置,包括底板1、浆料输出组件2、纤维输出组件3、输送带4、滚筒5以及支架6,浆料输出组件2安装在底板1上端面,纤维输出组件3安装在浆料输出组件2右端,支架6设置在底板1右侧的地面上,滚筒5通过传动轴安装在支架6内部上端,输送带4安装在滚筒5环形侧面,浆料输出组件2包括L型立架201、转轴一202、凸轮203、凹槽204、顶杆205、移动塞206、排料管207、排料口208、盛料桶209以及透明观察口210,纤维输出组件3包括导料管301、连接口302、纤维排出管303、通孔一304、圆柱槽305、圆柱轮306、缺口307、通孔二308、盛料室309、转轴二310以及纤维盛装桶311。

在浆料输出组件2中,L型立架201固定在底板1上端面,盛料桶209设置在L型立架201上端面,透明观察口210设置在盛料桶209环形侧面左端,排料管207上端固定在盛料桶209下端,排料管207下端穿过L型立架201上端面,移动塞206设置在排料管207内部,顶杆205上端固定在移动塞206下端面,顶杆205下端设置在凹槽204内部,凹槽204开设在凸轮203外侧面,凸轮203安装在转轴一202环形侧面,转轴一202安装在排料管207下侧的L型立架201上,排料管207环形侧面右端开设有排料口208。

所述纤维输出组件3和浆料输出组件2通过导料管301相连,输出的浆料和输出的纤维在导料管301中混合后输送至所述输送带4上。在纤维输出组件3中,导料管301左端安装在排料口208右侧的排料管207环形侧面右端,导料管301右端延伸至输送带4右侧,连接口302开设在导料管301环形侧面上端,纤维排出管303下端与连接口302相连接,纤维排出管303上端穿过L型立架201,并与通孔一304相连接,通孔一304开设在纤维盛装桶311下端面,圆柱槽305开设在通孔一304上侧的纤维盛装桶311内部,且通孔一304与圆柱槽305内部相连通,转轴二310安装在圆柱槽305内部,圆柱轮306固定在转轴二310环形侧面,缺口307开设在圆柱轮306环形侧面,通孔二308开设在圆柱槽305内部上侧面,且通孔二308与盛料室309内部相连通,盛料室309设置在纤维盛装桶311内部上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L型立架201左侧面固定有悬板,悬板上端面安装有电机一,电机一右端通过联轴器与转轴一202左端相连接,且电机一通过电线与外接电源相连接,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将浆料盛装在盛料桶209内部,然后使电机一与外接电源之间的电路接通,电机一工作带动转轴一202转动,转轴一202转动带动凸轮203旋转,凸轮203旋转带动凹槽204旋转,从而使顶杆205沿着凹槽204的弧度进行升降,顶杆205移动带动移动塞206在排料管207内部移动,当移动塞206移动至排料口208下侧时,浆料通过排料口208排出,在移动塞206从排料口208上侧移动至最低位置然后再移动至排料口208上侧的行程中,实现浆料的定量排出,当移动塞206从排料口208上侧移动至最高位置再移动至排料口208上侧的行程中,实现排出的浆料的输出,在浆料输出过程中通过透明观察口210查看盛料桶209中浆料的剩余量,实现了浆料的定量间歇输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排料管207下侧的L型立架201右端面开设有圆孔,圆孔内部左端以及右端均安装有轴承,转轴一202通过轴承与圆孔相连接,提高了转轴一202旋转过程中的稳定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顶杆205下端呈圆锥型结构,且顶杆205下端安装有微型滚珠,微型滚珠外表面与凹槽204内部相贴合,减小了凹槽204内壁与顶杆205之间的摩擦力。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纤维盛装桶311后端面固定有载板,载板上端面固定有旋转电机,旋转电机前端通过联轴器与转轴二310相连接,支架6左端面固定有安装板,安装板上端面安装有电机二,电机二右端通过连轴器的传动轴左端相连接,旋转电机以及电机二均通过电线与外接电源相连接,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使电机二与外接电源之间的电路接通,电机二工作带动传动轴转动,从而带动滚筒5旋转,滚筒5转动带动输送带4移动,将模具距排列在输送带4上侧面,将纤维盛装在纤维盛装桶311内部,使旋转电机与外接电源之间的电路接通,旋转电机工作带动转轴二310旋转,转轴二310旋转带动圆柱轮306转动,圆柱轮306转动带动缺口307旋转,当缺口307旋转至通孔二308下侧时,纤维通过通孔二308掉落至缺口307内部,圆柱轮306继续旋转,从而带动缺口307旋转,当缺口307旋转至通孔一304上侧时,纤维通过通孔一304掉落至纤维排出管303中,并通过连接口302移动至排料管207内部,当浆料经过时,将纤维进行携带,从而实现浆料与纤维的混合,纤维所占配比为1%,混合后的浆料和纤维沿着排料管207继续向右移动,从而流动至输送带4上的模具内部,实现了浆料与纤维的输出以及混合,混合均匀性佳,加工完成后具有的防伪特征有:加工完成后具有的防伪特征有:颜色及色方式:普通彩色、无色变有色、有色变无色、有色变同色系色以及有色变其他色,颜色组合方式:单根单色、单根双色、单根多色、随机色谱、前后异色以及正反异色,变色条件:日光、长波紫外光、短波紫外光、温度以及角度,外形:圆、扁、直、弯曲、弧形以及波浪,通过在一根纤维上组合以上特征,如单根双荧光色圆弯曲防伪短纤维、正反异荧光色扁状波浪防伪短纤维以及有色变无色温变荧光直扁防伪短纤维,设定极大的复制难度,达到良好的防伪效果。

在纸浆模塑产品制作时,在浆池中混入1%防伪纤维(紫外光下可见),产品成型后,在自然光下呈现的外观与普通纸浆模塑产品类似,但在紫外光照射下,产品表面均匀分布着可见的特殊纤维,不仅外观精美,而且实现了包装防伪的特殊要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盛料室309内部下侧面呈锥形结构,避免了纤维在盛料室309内部进行堆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圆柱槽305内壁以及圆柱轮306外表面均经过抛光处理,减小了圆柱轮306转动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