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细纱机巡回式吸碎纱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67193发布日期:2019-05-03 18:58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一种细纱机巡回式吸碎纱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机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细纱机巡回式吸碎纱装置。



背景技术:

细纱机,纺纱过程中把半制品粗纱或条子经牵伸、加拈、卷绕成细纱管纱的纺纱机器。细纱机的生产单元是锭子,每只锭子上所纺的纱会由于各种原因而断头产生碎纱,断头率的高低影响劳动生产率、设备生产率、细纱质量和车间含尘量,所以细沙机车间必须要及时的清理掉这些碎纱。

专利CN201721504088记载了一种细纱机吸棉装置,包括导轨架、滑动抽风机、弯管、送风管、卡套Ⅰ、关节架、卡套Ⅱ、软管、抽气口、泄压管、控制阀;它采用送风管与软管连接将细纱上的杂质吸走,滑动抽风机工作的同时,还能调节吸杂质的位置,调节控制阀能快速的开启或关闭泄压管,方便送风管内风力的调控,从而有效提高细纱机吸棉装置的工作效率。

该装置的短板就在于它是半自动式的,需要有工作人员操纵它,才能滑动抽风机,从而调节吸杂质的位置,但又因为抽气口的位置固定,而显得呆板,没有直接拿个吸尘器那么灵活;再者,实际工作中,直接吸碎纱,因为碎纱在粗纱机构、牵引机构、加捻机构和细纱机构搁置着,具有一定阻力,直接吸碎纱比较难以达到较好的清洁效果,自然清洁效率也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以上缺陷,提供一种无需人工操纵、全自动灵活巡回、清洁效率高、清洁效果好的细纱机巡回式吸碎纱装置。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细纱机巡回式吸碎纱装置,包括一机架,所述机架上由上至下顺序布置有粗纱机构、牵引机构、加捻机构和细纱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的顶端设置有一对沿其长度方向水平延伸布置的导轨,这对导轨上设置有一往复运动的行走小车,所述行走小车内部中空并由一对上壳体和下壳体拼接构成,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夹设有一过滤网,所述过滤网将所述行走小车内部分隔成上腔和下腔,所述过滤网的中心贯穿有一风机,所述风机的吸风口位于所述上腔内,所述风机的排风口位于所述下腔内,所述下壳体分别对应两导轨的两个侧面上均设置有一进风口和一出风口,两所述出风口的内侧通过一三通管共同连接到所述风机的排风口处,两所述出风口的外侧分别连接有一顺着所述机架由上往下竖向布置的吹气管,每根所述吹气管上由上往下均顺序布置有分别一一对应于所述机架上粗纱机构、牵引机构、加捻机构和细纱机构的四个吹气嘴,两所述进风口的外侧分别连接有一顺着所述机架由上往下竖向布置的抽气管,每根所述抽气管的下自由端上均设置有一吸盘。

作为优选,两所述吹气管为硬质直筒管,两所述抽气管为软质蛇形管。

作为优选,行走小车的动力由以下结构提供:设置于上述那对导轨长度方向两端上的一对水平卧式布置的带轮,两所述带轮之间连接有一封闭环形的同步带,其中一所述带轮下方连接有一正反转电机,所述行走小车的底面上设置有一对平行布置并容许所述同步带迂回穿入的套管,其中一所述套管与同步带为固定连接,而另一所述套管与同步带为滑动连接。

作为优选,机架长度方向两端的一对主轴分别向上延伸托举有一横梁,两所述横梁水平平行布置,上述那对导轨设置于上述那对横梁上。

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通过一正反转电机、一对带轮和一根同步带将行走小车沿着细纱机的长度方向往复运动,并在行走小车分别对应两导轨的两个侧面上均设置有一吹气管和一抽气管,实现对细纱机两侧工作面的巡回清洁,先通过吹气将碎纱吹落,因为吹要比吸更容易使碎纱脱离附着物体上,然后再吸气将碎纱吸入行走小车内,从而达到较高的清洁效果。

(2)本实用新型吹气管为硬质直筒管,抽气管为软质蛇形管,选材也比较讲究,吹气的时候保证出气稳定性,选择硬管,使碎纱更容易脱离附着物体;而吸气选择软管,则方便工作人员干预,以对吸气涵盖面不全的缺陷予以弥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巡回式吸碎纱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行走小车的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中:1-机架,2-粗纱机构,3-牵引机构,4-加捻机构,5-细纱机构,6-导轨,7-行走小车,8-带轮,9-同步带,10-正反转电机,11-主轴,12-横梁,13-抽气管,14-吸盘,15-吹气管,16-吹气嘴,70-套管,71-上壳体,72-下壳体,73-过滤网,74-上腔,75-下腔,76-风机,77-进风口,78-出风口,79-三通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与达成目的易于明白理解,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细纱机巡回式吸碎纱装置,包括一机架1,机架1长度方向两端的一对主轴11分别向上延伸托举有一横梁12,两横梁12水平平行布置。机架1上由上至下顺序布置有粗纱机构2、牵引机构3、加捻机构4和细纱机构5,上述那对横梁12上设置有一对沿其长度方向水平延伸布置的导轨6,这对导轨6上设置有一往复运动的行走小车7。

行走小车7的动力由以下结构提供:设置于上述那对导轨6长度方向两端上的一对水平卧式布置的带轮8,两带轮8之间连接有一封闭环形的同步带9,其中一带轮8下方连接有一正反转电机10,行走小车7的底面上设置有一对平行布置并容许同步带9迂回穿入的套管70,其中一套管70与同步带9为固定连接,而另一套管70与同步带9为滑动连接。

如图3所示,行走小车7内部中空并由一对上壳体71和下壳体72拼接构成,上壳体71和下壳体72之间夹设有一过滤网73,过滤网73将行走小车7内部分隔成上腔74和下腔75,过滤网73的中心贯穿有一风机76,风机76的吸风口位于上腔74内,风机76的排风口位于下腔75内,下壳体72分别对应两导轨的两个侧面上均设置有一进风口77和一出风口78,两出风口78的内侧通过一三通管79(图3中的三通管79为示意画法,其真实是每个出口与两个出风口78或风机76的排风口是无缝连接,不容许跑气的)共同连接到风机76的排风口处,两出风口78的外侧分别连接有一顺着机架1由上往下竖向布置的吹气管15,每根吹气管15上由上往下均顺序布置有分别一一对应于机架上粗纱机构2、牵引机构3、加捻机构4和细纱机构5的四个吹气嘴16,两进风口77的外侧分别连接有一顺着机架1由上往下竖向布置的抽气管13,每根抽气管13的下自由端上均设置有一吸盘14。

两吹气管15为硬质直筒管,两抽气管13为软质蛇形管。

使用:行走小车分别对应两导轨的两个侧面上均设置有一吹气管和一抽气管,吹气对应于机架上粗纱机构、牵引机构、加捻机构和细纱机构四个主要工作机构,通过一正反转电机、一对带轮和一根同步带将行走小车沿着细纱机的长度方向往复运动,实现对细纱机两侧工作面的巡回清洁,先通过吹气将碎纱吹落,因为吹要比吸更容易使碎纱脱离附着物体上,然后再吸气将碎纱吸入行走小车内,从而达到较高的清洁效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