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管道装置的转印纸撒粉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46615发布日期:2019-07-13 08:07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管道装置的转印纸撒粉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撒粉机领域,尤其涉及了一种带有管道装置的转印纸撒粉机。



背景技术:

目前服装上的文字和图案通常是采用热转印的方式附着在服装上,这就需要先将文字和图案制作成热转印纸供服装厂使用。在制作热转印纸过程中,通过撒粉机将热熔胶粉撒在转印纸上就能完成。但是撒粉机在撒粉时会导致粉末流失,而没有比较好的方法可以对粉末进行回收再利用,因此造成了很大的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带有管道装置的转印纸撒粉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带有管道装置的转印纸撒粉机,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管道装置,管道装置包括依此连通的下吸粉器、第一风粉分离器、下鼓风机、上吸粉器和第二风粉分离器,还包括网带,网带设置在下吸粉器和上吸粉器之间,下吸粉器为管体,下吸粉器上设有吸口,吸口位于网带的下方。

作为优选,管道装置还包括第一管体、第二管体、第三管体和第四管体,下吸粉器通过第一管体与第一风粉分离器连接,第一风粉分离器通过第二管体与下鼓风机连接,下鼓风机通过第三管体与上吸粉器连接,第二风粉分离器连接有第四管体。

作为优选,下吸粉器上设有管口,管口与第一管体连通。

作为优选,上吸粉器上设有隔板,上吸粉器内位于隔板的两侧分别设有左腔体和右腔体,第二风粉分离器分别与左腔体和右腔体连通,右腔体与下鼓风机连通。

作为优选,第三管体上设有下粉斗,下粉斗位于网带的下方。

作为优选,下粉斗上设有抖动电机。

作为优选,机架上设有安装块,安装块上设有连杆,连杆上设有上粉斗。

作为优选,机架上设有毛刷,毛刷位于网带的下方,通过毛刷将残留在网带上的粉刷干净。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通过管道装置将网带和转印纸上的粉回收,将粉回收到上粉斗里再利用,有效地节省了原材料的使用量,降低成本,避免粉进入空气中,有效保证了操作工人的身体健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图1中B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图1中C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图1中D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图1中管道装置、下粉斗、上粉斗、风粉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下吸粉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6中上吸粉器和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6中风粉分离装置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1中毛刷的结构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其中,1—机架、201—网带、2011—通孔、202-第一传动轴、203-同步电机、204-固定板、2041-开槽、205-第二链轮、206—链条、207—第一链轮、208—第二传动轴、3—管道装置、301—第一风粉分离器、302—第二管体、303—第一管体、304—调节机构、3041—支板、3042—螺钉、3043—弹簧、3044—调节块、305—下鼓风机、306—第三管体、307—第二风粉分离器、308—第四管体、309—上吸粉器、3091—隔板、3092—右腔体、3093-左腔体、3010-下吸粉器、30101-管口、30102-吸口、3011-上鼓风机、4-下粉斗、5-上粉斗、501-安装块、502—连杆、6—抖动电机、7—风粉分离装置、701—导风柱、702—第二导风板、703—第三腔体、704—封盖、705—第二腔体、706—第一导风板、707—进口、708—第一腔体、709—壳体、8—第五管体、9—支撑架、10—色标传感器、11—毛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一种带有管道装置的转印纸撒粉机,如图所示,包括机架1,机架1上设有输送装置,输送装置包括固定板204、同步电机203、链条206、第一传动轴202、第二传动轴208和网带201,机架1上设有固定板204,固定板204上设有同步电机203,同步电机203通过链条206带动第一传动轴202转动,第一传动轴202和第二传动轴208设置在网带201内,网带201上设有二百个通孔2011。本实施例的网带是无接头环形输送带,全透气,网带侧边设有导条。

固定板204上还设有开槽2041,同步电机203穿过开槽2041;同步电机203上设有第一链轮207,第一传动轴202上设有第二链轮205,链条206分别与第一链轮207和第二链轮205连接。

机架1上还设有支撑架9,支撑架9上设有色标传感器10,色标传感器10用于监测转印纸是否到达指定位置。机架1上设有安装块501,安装块501上设有连杆502,连杆502上设有上粉斗5;机架1上设有毛刷11,毛刷11位于网带201的下方。

同步电机203通过链条206带动第一传动轴202转动,第一传动轴202带动网带201移动,并且第一传动轴202通过网带201带动第二传动轴208转动。将转印纸放置在网带201上,网带201带动转印纸移动,当色标传感器10监测到转印纸移动到指定位置时,色标传感器10发送方信号给控制器,控制器发送信号给与上粉斗5连接的电机,电机通过给上粉斗5施加抖动的方式,将上粉斗5上的粉抖动下来,从而粉落到移动过来的转印纸上。

相比传统的撒粉机,传统的撒粉机采用多条弹簧或PU带组成的输送装置,因此需要多组传动轴、链轮链条配合使用,本实用新型采用一张网带就能完成转印纸的输送工作,减少了传动轴、链轮链条的使用数量,降低了制造成本,并且使用一张网带输送,防止发生转印纸在多张网带过渡时发生的卡纸情况,具有能将转印纸稳定输送的优点。

机架1上设有管道装置3,管道装置3包括依此连通的下吸粉器3010、第一风粉分离器301、下鼓风机305、上吸粉器309和第二风粉分离器307,网带201设置在下吸粉器3010和上吸粉器309之间,上吸粉器309上设有调节机构304,调节机构304和下吸粉器3010之间设有网带201,调节机构304包括支板3041、螺钉3042、弹簧3043和调节块3044,支板3041设置在上吸粉器309上,螺钉3042穿过支板3041与调节块3044连接,弹簧3043一端与支板3041连接,弹簧3043另一端与调节块3044连接,因此通过弹簧3043能调整调节机构304与网带201之间的距离,从而能根据网带201的厚度调整调节机构304与网带201之间的距离,达到最佳吸粉效果。下吸粉器3010为管体,下吸粉器3010上设有吸口30102,吸口30102位于网带201的下方。

管道装置3还包括第一管体303、第二管体302、第三管体306和第四管体308,下吸粉器3010通过第一管体303与第一风粉分离器301连接,第一风粉分离器301通过第二管体302与下鼓风机305连接,下鼓风机305通过第三管体306与上吸粉器309连接,第二风粉分离器307连接有第四管体308。下吸粉器3010上设有管口30101,管口30101与第一管体303连通。

上吸粉器309上设有隔板3091,上吸粉器309内位于隔板3091的两侧分别设有左腔体3093和右腔体3092,第二风粉分离器307分别与左腔体3093和右腔体3092连通,右腔体3092与下鼓风机305连通。还包括上鼓风机3011,第二风粉分离器307与上鼓风机3011连接,上鼓风机3011与第四管体308连接,因此左腔体3093和右腔体3092分别与上鼓风机3011连通,右腔体3092与下鼓风机305连通。

第三管体306上设有下粉斗4,下粉斗4位于网带201的下方,下粉斗4上设有抖动电机6。

下吸粉器3010通过吸口30102将转印纸背面上的粉吸回来,通过第一风粉分离器301进行风粉分离,将粉分离出流入上粉斗5内,下鼓风机305对第二管体302起吸风作用,下鼓风机305对第三管体306起吹风作用,下粉斗4用于收集从网带201漏下来的粉,粉通过下粉斗4进入第三管体306,第三管体306在下鼓风机305的作用下将粉通过上吸粉器309的右腔体3092进入第二风粉分离器307,同时上吸粉器309通过左腔体3093将转印纸上的粉吸会并将粉带入第二风粉分离器307,第二风粉分离器307进行风粉分离并将粉分离出流入上粉斗5内,同时通过上鼓风机3011将风和少量的粉通过第四管体308排出。

通过管道装置将网带和转印纸上的粉回收,将粉回收到上粉斗里再利用,有效地节省了原材料的使用量,降低成本,避免粉进入空气中,有效保证了操作工人的身体健康。

机架1上设有风粉分离装置7,风粉分离装置7包括壳体709,壳体709内设有第一腔体708、第二腔体705和第三腔体703,第一腔体708与第二腔体705相通,第二腔体705与第三腔体703相通,第一腔体708由壳体709和第一导风板706形成,第二腔体705由壳体709、第二导风板702、导风柱701形成,第三腔体703由壳体709、第一导风板706、第二导风板702形成。

壳体709上设有与第一腔体708相通的进口707,壳体709下端连接有封盖704,第二导风板702为弧形板,导风柱701为空心圆柱体,导风柱701连接有第五管体8,第四管体308与进口707连通。

含有风和粉的混合物从第四管体308通过进口707进入第一腔体708,混合物从第一腔体708进入第二腔体705,混合物在导风柱701和第二导风板702的作用下,风从导风柱701进入第五管体8中排出,粉进入第三腔体703内。

通过风粉分离装置进行风粉分离,从而将残留的粉收集到第三腔体内,通过打开封盖能将粉取出再利用,进一步地将混合物风粉分离,有效地节省了原材料的使用量,降低成本,避免粉进入空气中,有效保证了操作工人的身体健康;并且采用此结构的风粉分离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的优点。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