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换辊齿轮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53502发布日期:2019-06-19 00:14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一种快速换辊齿轮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换辊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快速换辊齿轮箱。



背景技术:

瓦楞纸是将其多层的纸张中的几层生产形成波纹,并将多层的结构相互粘合,形成纸板结构,具有成本低、质量轻、加工易、强度大、印刷适应性样优良、储存搬运方便等优点,80%以上的瓦楞纸均可通过回收再生,较为环保,应用广泛,瓦楞纸的波纹状是在瓦楞机

上的瓦楞辊相互挤压而形成的,不同规格瓦楞辊上有不同大小深浅的挤压槽,纸在不同的瓦楞辊上挤压就形成了不同的规格的瓦楞纸,但是就是由于瓦楞辊的规格不同,生产不同的纸板就要不同的瓦楞辊,那么就有更换的必要,但是瓦楞辊的体积较大,更换十分繁琐,大多数采用手拉葫芦或者叉车吊装更换,既存在安全隐患,又需要很长时间来更换,影响到一整个生产线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快速换辊齿轮箱,解决瓦楞机的瓦楞辊更换繁琐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快速换辊齿轮箱,包括箱体、驱动马达以及放置箱体和驱动马达的底座,所述箱体中设有贯穿的辊轴,所述辊轴在箱体表面的端部设置有齿轮,所述辊轴包括A轴、B轴、C轴、D轴、E轴和F轴,所述F轴连接有从同步轮,所述驱动马达连接有主同步轮,所述主同步轮和从同步轮通过同步带连接,所述驱动马达带动主同步轮旋转,所述主同步轮通过同步带带动从同步轮旋转,所述同步轮带动辊轴旋转。

进一步的,所述F轴设有F轴齿轮,所述D轴设有D轴小齿轮和D轴大齿轮,所述F轴齿轮与D轴大齿轮相切并齿合,所述A轴设有A轴齿轮,所述A轴齿轮与D轴小齿轮相切并齿合,所述B轴设有B轴齿轮,所述B轴齿轮与A轴齿轮相切并齿合。

进一步的,所述E轴设有E轴小齿轮和E轴大齿轮,所述E轴大齿轮与D轴大齿轮相切并齿合,所述C轴设有C轴齿轮,所述C轴齿轮与E轴小齿轮相切并齿合。

本实用新型对比现有技术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快速换辊齿轮箱,可在很短的时间内更换所需要的瓦楞楞型,以达到一机生产多种楞型的目的,克服了一直困扰包装机械高速生产线换辊时间长,既耗时又耗工的缺陷,既节约了时间又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快速换辊齿轮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快速换辊齿轮箱应用示意图。

图中:

1 底座 2 箱体 3 驱动马达

4 主同步轮 5 同步带 6 从同步轮

7 F轴 8 D轴 9 A轴

10 B轴 11 E轴 12 C轴

71 F轴齿轮 81 D轴小齿轮 82 D轴大齿轮

91 A轴齿轮 101 B轴齿轮 111 E轴小齿轮

112 E轴大齿轮 121 C轴齿轮 14 压力轮辊轴

15 瓦楞轮辊轴 16 拉风吸纸轮辊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快速换辊齿轮箱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快速换辊齿轮箱应用示意图。

请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快速换辊齿轮箱,包括箱体2、驱动马达3以及放置箱体2和驱动马达3的底座1,所述箱体中设有贯穿的辊轴,所述辊轴在箱体2表面的端部设置有齿轮,所述辊轴包括A轴9、B轴10、C轴12、D轴8、E轴11和F轴7,所述F轴7连接有从同步轮6,所述驱动马达3连接有主同步轮4,所述主同步轮4和从同步轮6通过同步带5连接,所述驱动马达3带动主同步轮4旋转,所述主同步轮4通过同步带5带动从同步轮6旋转,所述同步轮6带动辊轴旋转。

具体的,F轴7设有F轴齿轮71,所述D轴8设有D轴小齿轮81和D轴大齿轮82,所述F轴齿轮71与D轴大齿轮82相切并齿合,所述A轴9设有A轴齿轮91,所述A轴齿轮91与D轴小齿轮81相切并齿合,所述B轴10设有B轴齿轮101,所述B轴齿轮101与A轴齿轮91相切并齿合。所述E轴11设有E轴小齿轮111和E轴大齿轮112,所述E轴大齿轮112与D轴大齿轮82相切并齿合,所述C轴12设有C轴齿轮121,所述C轴齿轮121与E轴小齿轮111相切并齿合。

请参见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快速换辊齿轮箱,在实际应用时,B轴10连接到压力轮辊轴14,A轴9连接到瓦楞轮辊轴15,C轴12连接到吸风拉纸轮辊轴16,驱动马达3带动主同步轮4旋转,主同步轮4通过同步带5带动从同步轮6旋转,从同步轮6带动F轴7旋转,F轴7通过辊轴上的齿轮间的齿合关系,带动D轴8、A轴9、E轴11、C轴12和B轴10旋转,从而实现瓦楞辊轴的更换。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快速换辊齿轮箱,可在很短的时间内更换所需要的瓦楞楞型,以达到一机生产多种楞型的目的,克服了一直困扰包装机械高速生产线换辊时间长,既耗时又耗工的缺陷,既节约了时间又提高了生产效率。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修改和完善,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以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