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续式双涡流水力清洗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07671发布日期:2019-12-03 19:08阅读:529来源:国知局
一种连续式双涡流水力清洗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造纸制桨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连续式双涡流水力清洗机。



背景技术:

水力清洗机用于造纸制浆行业废纸处理流程中除去纸浆中的大量轻质及少量重质杂物,工作时,随着转子的旋转,投入清洗机的浆料受到水力冲击、叶轮的机械撕扯及叶轮与筛板间的机械疏解,产生强力的剪切、摩擦和揉搓作用,使清洗机内的浆料得到充分碎解,最后被离解成纤维。

现有水力清洗机如图一所示,设备整体布局为水平式结构,第一,浆料在卧式浆槽1内不能形成涡流,无法实现浆料的强力冲撞和打散,不利于浆料的碎解;第二,浆槽1的良浆出口3和重渣出口5均在浆槽下部,良浆和杂质分离不彻底。该结构也决定了良浆和杂质的排放为间歇式,大大降低了生产能力和效率;第三,如图二所示,叶轮2的轮芯较大,叶片较高较短,增加了流动阻力,进而增加了设备能耗。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能够解决上述全部或部分缺陷的清洗机成为本领域人员亟需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连续式双涡流水力清洗机,所述清洗机具有浆槽,所述浆槽上开设有进浆口、重渣出口和良浆出口,所述浆槽内设置有叶轮;

所述浆槽内具有筒形的第一浆料腔和第二浆料腔,所述第一浆料腔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浆料腔的上端连通;所述第一浆料腔相对于地面倾斜设置,所述叶轮安装于所述第一浆料腔的侧壁上端;所述第二浆料腔的横截面沿其上端至下端的方向逐渐变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对浆槽进行结构改进,使第一浆料腔倾斜设置,第二浆料腔口径逐渐减小,能够实现浆料同时在第一浆料腔及第二浆料腔内形成涡流,且第一浆料腔内的涡流与第二浆料腔内的涡流流向相反,改善了浆流循环效果,加速了浆液混合速度;双向双涡流能有效减轻叶轮抛出的浆流沿槽壁上升后返转的流动阻力,改善浆料流态,减少能量损耗。

优选的,第一浆料腔的中心轴线相对于地面的倾斜角度为45°-55°,倾斜角度可根据浆料内的重渣多少进行适当调整,当重渣较多时可增大角度提高重渣的收集效果。

优选的,所述进浆口设置于所述第一浆料腔靠近下端的侧壁上,所述良浆出口设置于所述第一浆料腔靠近上端的侧壁上,所述重渣出口设置于第二浆料腔的下端。

良浆出口和重渣出口分别设计在第一浆料腔靠近上端的侧壁上以及第二浆料腔的下端,运行时能够实现良浆和重渣的彻底分离,实现了连续出桨;与现有水力清洗机相比,节能效率可达25%左右,对相同规格的水力清洗机来说,在同等的碎解度下,可提升产能10-30%。

进一步的,还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一端设置于地面上,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浆料腔和/或第二浆料腔的外侧壁连接。

通过支撑座可对清洗机整体进行辅助固定,防止清洗机由于浆槽倾斜产生装置侧翻的问题。

进一步的,还包括驱动电机和外壳,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轴与所述叶轮传动连接,所述外壳覆盖设置于所述驱动电机上。

进一步的,所述叶轮为涡轮式叶轮,其包括轮芯和叶片,所述叶片沿周向设置于所述轮芯的外表面。叶轮与筛板配合设置,筛板安装在筛板座上,叶轮底面与筛板之间的配合间隙为3-6mm。所述叶轮的轮芯直径为350mm,外径为900mm,轮芯高度为28-35mm。常规叶轮的轮芯直径为520mm,外径为840mm,轮芯高度为148mm。通过减小轮芯尺寸和增大外径尺寸,增大了筛选面积;通过减小轮芯高度,降低了功率消耗,提高了碎解效果,实现了节能降耗。

与现有叶轮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叶轮轮芯较小,叶片较长,叶片的形状、角度和尺寸经过全面优化。先进的叶轮形式与较大过滤面积的筛板相结合,具有增强碎解作用,改善筛浆能力,提高碎解效能的作用,同时也大大降低了叶轮的能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附图为现有水力清洗机结构图;

图2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图3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结构俯视图。

其中,1-浆槽,101-第一浆料腔,102-第二浆料腔,2-叶轮,3-良浆出口,4-进浆口,5-重渣出口,6-支撑座,7-驱动电机,8-传动机构,9-筛板座,10-筛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连续式双涡流水力清洗机,清洗机具有浆槽1,浆槽1上开设有进浆口4、重渣出口5和良浆出口3,浆槽1内设置有叶轮2;

浆槽1内具有筒形的第一浆料腔101和第二浆料腔102,第一浆料腔101的下端与第二浆料腔102的上端连通;第一浆料腔101相对于地面倾斜设置,叶轮2安装于第一浆料腔101的侧壁上端;第二浆料腔102的横截面沿其上端至下端的方向逐渐变小。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浆料腔的中心轴线相对于地面的倾斜角度为45°-55°。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进浆口4设置于第一浆料腔101靠近下端的侧壁上,良浆出口3设置于第一浆料腔101靠近上端的侧壁上,重渣出口5设置于第二浆料腔102的下端。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还包括支撑座6,支撑座6一端设置于地面上,另一端与第一浆料腔101和/或第二浆料腔102的外侧壁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还包括还包括驱动电机7和传动机构8,所述驱动电机7与传动机构8传动连接,所述叶轮2安装在传动机构8上,叶轮2与筛板10配合设置,筛板10安装在筛板座9上,叶轮2底面与筛板10之间的配合间隙为3-6mm。所述叶轮2的轮芯直径为350mm,外径为900mm,轮芯高度为28-35mm。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叶轮2为涡轮式叶轮2,其包括轮芯和叶片,叶片沿周向设置于轮芯的外表面。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连续式双涡流水力清洗机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连续式双涡流水力清洗机对浆槽、叶轮进行全面改进与优化,采用合理的浆槽结构和先进的叶轮形式,加强叶轮的机械作用和搅拌效率;通过浆料在浆槽内形成的双涡流,改善了浆流循环效果和加速了浆液混合速度,降低了流动阻力,从而充分提高设备的碎解效率和产能,降低综合能耗;良浆出口和重杂质出口分别设计在浆槽的上部和下部,能够实现良浆和杂质彻底分离,实现了连续二次碎解处理;

该连续式双涡流水力清洗机与常规水力清洗机相比,节能效率可达25%左右,对相同规格的水力清洗机来说,在同等的碎解度下,可提升产能10-30%。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