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赛络纺纱粗纱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07743发布日期:2019-08-23 23:38阅读:366来源:国知局
一种赛络纺纱粗纱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定位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赛络纺纱粗纱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纺织材料的科技进步以及人们对服装面料质量的需求愈来愈高,传统环锭纺纱本身的质量越来越难以满足高档产品质量的要求,而赛络纺纱技术类似于股线的结构,纱线外观光洁毛羽少、抗磨性能好、强力高,其纱线品种能满足中高档织物和服装面料的质量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赛络纺纱粗纱定位装置,以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赛络纺纱粗纱定位装置,包括依次布置的芯丝喂入装置、相互配合的前罗拉和前皮辊、相互配合的中罗拉和中皮辊、相互配合的后罗拉和后皮辊以及纱线缠绕器;

所述前罗拉与所后罗拉之间对称设置有挤压装置,两个的所述挤压装置分别设于纺纱的两侧,所述挤压装置包括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设有两个平行的支撑架,两个所述支撑架的顶部架设有压辊,所述压辊可绕中心自由转动;

所述后罗拉与所述纱线缠绕器之间还设置有自动调节装置,所述自动调节装置包括压线块,所述压线块的一端挤压纺纱,所述压线块的另一端通过缓冲弹簧连接有固定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挤压装置还包括伸缩机构,所述伸缩机构的输出轴连接所述固定块的底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压线块的中部配合纺纱设置有凹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前皮辊、中皮辊和后皮辊上设置有防滑凸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还包括前纤维控制器和后纤维控制器,所述前纤维控制器设置于所述前皮辊与中皮辊间;所述后纤维控制器设置于所述中皮辊与所述后皮辊间。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挤压装置来对纺纱进行挤压,使得纺纱的收线效果更好,同时在后罗拉与纱线缠绕器之间设置的自动调节装置能够调节纺纱的紧绷程度,从而提高对纺纱的缠线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纱线缠绕器,2-前罗拉,3-前皮辊,4-中罗拉,5-中皮辊,6-后罗拉,7-后皮辊,8-固定块,9-支撑架,10-压辊,11-压线块,12-缓冲弹簧,13-固定板,14-伸缩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赛络纺纱粗纱定位装置,包括依次布置的芯丝喂入装置、相互配合的前罗拉2和前皮辊3、相互配合的中罗拉4和中皮辊5、相互配合的后罗拉6和后皮辊7以及纱线缠绕器1;

所述前罗拉2与所后罗拉4之间对称设置有挤压装置,两个的所述挤压装置分别设于纺纱的两侧,所述挤压装置包括固定块8,所述固定块8上设有两个平行的支撑架9,两个所述支撑架9的顶部架设有压辊10,所述压辊10可绕中心自由转动;

所述后罗拉6与所述纱线缠绕器1之间还设置有自动调节装置,所述自动调节装置包括压线块11,所述压线块11的一端挤压纺纱,所述压线块11的另一端通过缓冲弹簧12连接有固定板13。

本实施例中,所述挤压装置还包括伸缩机构14,所述伸缩机构14的输出轴连接所述固定块8的底部,伸缩机构14可以采用液压缸,通过其输出轴驱动固定块8移动,从而能够调节压辊10对纺纱的挤压程度。所述压线块11的中部配合纺纱设置有凹槽使得压线块11通过凹槽对纺纱进行挤压。所述前皮辊3、中皮辊5和后皮辊7上设置有防滑凸纹。还包括前纤维控制器和后纤维控制器,所述前纤维控制器设置于所述前皮辊3与中皮辊5间;所述后纤维控制器设置于所述中皮辊5与所述后皮辊7间。

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纺纱分别穿过芯丝喂入装置、相互配合的前罗拉2和前皮辊3、相互配合的中罗拉4和中皮辊5、相互配合的后罗拉6和后皮辊7以及纱线缠绕器1,通过挤压装置来对纺纱进行挤压,使得纺纱的收线效果更好,同时在后罗拉6与纱线缠绕器1之间设置的自动调节装置能够调节纺纱的紧绷程度,从而提高对纺纱的缠线效果。

为表述方便,本文所称的“上”、“下”、“左”、“右”、“前”、“后”等代表方向的描述与附图本身的左右方向一致,但并不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起限定作用;此外,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据此做出多种变化,但任何与本实用新型等同或者类似的变化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