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氮化铝纤维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697356发布日期:2019-05-17 21:43阅读:730来源:国知局
一种氮化铝纤维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氮化铝纤维的制备方法,属于陶瓷材料制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氮化铝具有高的热导性、低的介电损耗和介电常数、与硅相近的热膨胀系数、热稳定性及可靠的电绝缘性等一系列优良特性,被广泛用作微电子器件的封装材料、大功率电路模块的新型基板材料。

氮化铝纤维具有更优良的力学和热学性能,用作增强材料,可以大幅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和热学性能,比如提高现有电子封装材料的热导率。

氮化铝纤维的主要制备方法:升华凝聚法,以氮化铝粉体为原料,所需温度高,对设备要求高;气相沉积法,以铝粉为原料,在高压氮气下合成,有时需要氯化铵与氟化铵助剂,对设备要求高;碳热还原法,以氧化铝和碳为原料,需要高达1800°c的温度。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氮化铝纤维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与现有的碳热法制备氮化铝纤维比较,所需温度明显降低。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氮化铝纤维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将氧化铝粉、铝粉和碳粉以质量比1:1:0.5~1:4:2混合均匀得到混合原料;

步骤2、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原料置于石墨炉内的石墨坩埚中,抽真空至压力低于1pa,通入高纯氮气至微正压,在温度升至1500℃~1750℃,保温60~240min,保温过程中保持氮气流速为0.5~2l/min;保温结束后降至室温后,停止通氮气,在石墨坩埚低温区形成氮化铝纤维。

所述步骤1中氧化铝粉中氧化铝含量为98%以上,平均粒径小于1μm。

所述步骤1中铝粉中铝含量为98wt%以上,平均粒径小于1μm。

所述碳粉为石墨、炭黑、活性炭或焦炭。

本发明的理论依据如下:

氧化铝、铝和碳混合物料在高温下产生铝气体,流动的氮气携带铝气体离开反应原料,在温度较低的区域反应形成氮化铝纤维,同时铝气体的离开促使反应原料不断形成新的铝气体。

在氧化铝、铝和碳混合物料中,氧化铝与铝反应生成低价含铝气体,所需温度远低于碳热还原反应,碳的存在使低价含铝气体进一步还原为铝气体;同时,氧化铝和石墨的存在,可以避免铝熔体表面形氮化铝固体后阻碍铝气体的产生和蒸发。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与现有的碳热法制备氮化铝纤维比较,所需温度明显降低;

(2)不需引入其他非铝、氮成分的助剂;

(3)除了产生少量co气体外,不产生其他废气。

(4)设备和工艺简单,对原料要求低。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3制得的氮化铝纤维的照片;

图2是实施例3制得的单根氮化铝纤维的sem像;

图3是实施例3制得的氮化铝纤维的xrd衍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该氮化铝纤维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将氧化铝粉、铝粉和碳粉(石墨)以质量比1:1:0.5混合均匀得到混合原料;氧化铝粉中氧化铝含量为98%以上,平均粒径小于1μm;铝粉中铝含量为98wt%以上,平均粒径小于1μm;

步骤2、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原料置于石墨炉内的石墨坩埚中,抽真空至压力低于1pa,通入高纯氮气至微正压,在温度升至1750℃,保温60min,保温过程中保持氮气流速为0.5l/min;保温结束后降至室温后,停止通氮气,在石墨坩埚低温区形成氮化铝纤维。

实施例2

该氮化铝纤维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将氧化铝粉、铝粉和碳粉(炭黑)以质量比1:1:1混合均匀得到混合原料;氧化铝粉中氧化铝含量为98%以上,平均粒径小于1μm;铝粉中铝含量为98wt%以上,平均粒径小于1μm;

步骤2、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原料置于石墨炉内的石墨坩埚中,抽真空至压力低于1pa,通入高纯氮气至微正压,在温度升至1700℃,保温90min,保温过程中保持氮气流速为0.5l/min;保温结束后降至室温后,停止通氮气,在石墨坩埚低温区形成氮化铝纤维。

实施例3

该氮化铝纤维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将氧化铝粉、铝粉和碳粉(活性炭)以质量比1:3:1混合均匀得到混合原料;氧化铝粉中氧化铝含量为98%以上,平均粒径小于1μm;铝粉中铝含量为98wt%以上,平均粒径小于1μm;

步骤2、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原料置于石墨炉内的石墨坩埚中,抽真空至压力低于1pa,通入高纯氮气至微正压,在温度升至1600℃,保温120min,保温过程中保持氮气流速为1l/min;保温结束后降至室温后,停止通氮气,在石墨坩埚低温区形成氮化铝纤维。

本实施例制备得到的氮化铝纤维的照片如图1所示,从图1可以看出氮化铝纤维的平均长度约为5mm。单根氮化铝纤维的sem像如图2所示,从图2可以看出氮化铝纤维的直径约为200μm。氮化铝纤维的xrd衍射图如图3所示,从图3可以看出氮化铝纤维为纯相,具有明显的择优取向。

实施例4

该氮化铝纤维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将氧化铝粉、铝粉和碳粉(焦炭)以质量比1:2:1混合均匀得到混合原料;氧化铝粉中氧化铝含量为98%以上,平均粒径小于1μm;铝粉中铝含量为98wt%以上,平均粒径小于1μm;

步骤2、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原料置于石墨炉内的石墨坩埚中,抽真空至压力低于1pa,通入高纯氮气至微正压,在温度升至1650℃,保温120min,保温过程中保持氮气流速为1.5l/min;保温结束后降至室温后,停止通氮气,在石墨坩埚低温区形成氮化铝纤维。

实施例5

该氮化铝纤维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将氧化铝粉、铝粉和碳粉(焦炭)以质量比1:4:2混合均匀得到混合原料;氧化铝粉中氧化铝含量为98%以上,平均粒径小于1μm;铝粉中铝含量为98wt%以上,平均粒径小于1μm;

步骤2、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原料置于石墨炉内的石墨坩埚中,抽真空至压力低于1pa,通入高纯氮气至微正压,在温度升至1500℃,保温240min,保温过程中保持氮气流速为2l/min;保温结束后降至室温后,停止通氮气,在石墨坩埚低温区形成氮化铝纤维。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氮化铝纤维的制备方法,属于陶瓷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将氧化铝粉、铝粉和碳粉以质量比1:1:0.5~1:4:2混合均匀得到混合原料;将得到的混合原料置于石墨炉内的石墨坩埚中,抽真空至压力低于1Pa,通入高纯氮气至微正压,在温度升至1500℃~1750℃,保温60~240min,保温过程中保持氮气流速为0.5~2L/min;保温结束后降至室温后,停止通氮气,在石墨坩埚低温区形成氮化铝纤维。本发明与现有的碳热法制备氮化铝纤维比较,所需温度明显降低。

技术研发人员:冯月斌;侯海兰;张梦阳;杨保民;字富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昆明理工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9.01.03
技术公布日:2019.05.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