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加捻机或直捻机的供纱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25113发布日期:2020-01-18 03:18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用于加捻机或直捻机的供纱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用于加捻机(twistingmachine)或直捻机(cablingmachine)的供纱装置、包括这种供纱装置的加捻机或直捻机的工位和包括这种工位的加捻机或直捻机。



背景技术:

由de19924595c1公开了一种加捻机,在加捻机上,捻合纱线通过转向辊被引导至包括导纱盘和铺纱辊的供纱装置。捻线多次缠绕导纱盘和铺纱辊地延伸并从导纱盘移动至设置在俯仰杆的自由端且具有水平轴线的转向辊。俯仰杆的自由端在前视图中位于供纱装置前方,而俯仰杆的另一端在供纱装置下方可绕水平轴线转动地安装在用支架固定在底板上的支座上。在设置在俯仰杆上的转向辊之后,捻线经由已知的横动导纱器来到卷绕筒子。横动导纱器执行沿着卷绕筒子的表面且平行其轴线的往复运动,这导致捻线均匀一致地卷绕到卷绕筒子上。俯仰杆此时用于纵向补偿。通过俯仰杆的摆动运动,进入横动导纱器中的纱线的倾斜角度根据俯仰杆的最大角位是不同的。由此在纱线卷绕到卷绕筒子上的卷绕点区域中得到不同的状态。为了更换处于俯仰杆支座下方的喂给筒子,在根据de19924595c1的加捻机中该俯仰杆绕竖直轴线转动至一侧。至少一个传感器不仅探测俯仰杆绕水平轴线的转动,也探测绕竖直轴线的转动,并且在超出预定的转动极限值时产生一个信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因此涉及一种用于加捻机或直捻机的供纱装置,其用于通过横动导纱器供应纱线至卷绕筒子,供纱装置包括:用于使纱线转向的第一转向辊;在纱线输送方向上设于第一转向辊之后的被驱动的导纱盘;铺纱辊,其如此相对于导纱盘布置,即,纱线能共同缠绕所述铺纱辊和导纱盘地绕所述铺纱辊和所述导纱盘多次铺放;俯仰杆,其具有在纱线输送方向上设于该导纱盘之后的用于进一步使纱线转向的第二转向辊。

所提出的供纱装置的特点是,设有具有在纱线输送方向上设于第二转向辊后方的且设于用于供应纱线至卷绕筒子的横动导纱器前方的第三转向辊的悬臂架,其中该第二转向辊布置在延伸经过铺纱辊转动轴线的竖直平面的不同于第三转向辊的一侧,以自铺纱辊或导纱盘接收纱线并使纱线转向至第三转向辊。

因为俯仰杆在前视图中设于导纱盘后方而不是像迄今那样设于供纱装置前方,故在供纱装置周围可供使用的自由空间被扩大。根据本发明,在供纱装置周围扩大的自由空间为了将空的喂给筒子更换为新的满卷筒子而不必再将俯仰杆转向侧面,因此锭子装备变得简单。装备优点尤其适用在小距离时。

此外,消除了故障来源,从而俯仰杆在喂给筒子更换后没有完全摆回至其预定位置。

因为捻合纱线经由俯仰杆的第二转向辊被供给固定不动的水平安置的第三转向辊并从这里被供给横动导纱器,故纱线进入横动导纱器的进入角度在整个过程中是限定且恒定的。在纱线自设于供纱装置前方的俯仰杆被转入横动导纱器的迄今布置中,因所需的俯仰杆摆动运动,进入横动导纱器的纱线的倾斜角度与俯仰杆角位相应地是不同的。倾斜角度的改变带来在纱线在卷绕筒子上的卷绕点区域内的不同状态。通过按照本发明将供纱装置设计成具有位置固定地安装在悬臂架上的第三转向辊,总是保证了纱线在进入横动导纱器前具有恒定且精确的最终转向点,从而纱线以之进入横动导纱器的倾斜角度也是恒定的。这积极影响到捻线筒子质量。

通过俯仰杆,由来回运动的横动导纱器引起的张力波动被吸收。如果横动导纱器位于其中间位置,其距俯仰杆的转向辊的距离比在两个相反位置中更短。俯仰杆的往复运动或者说摆动补偿长度差并因此允许更均匀的纱线张力。通过本发明的供纱装置,取消了在横动三角上的直接纱线张力补偿,因为纱线自俯仰杆经由固定不动的第三转向辊被供给横动导纱器。

在此,纱线可以或是如迄今那样从导纱盘引导至俯仰杆的第二转向辊,或者从未被驱动的铺纱辊引导至俯仰杆。在试验中证明了通过自被动的铺纱辊交付出纱线而进一步优化了纱线张力补偿,因为利用了大许多的补偿位移。

在一个有利的设计方案中,所述俯仰杆和/或悬臂架安装在该供纱装置的壳体上。

通过将俯仰杆和/或所有纱线导向件集成到供纱装置部件中,获得了结构紧凑的部件,其允许操作者的更简单操作。此外,也可以给已投入使用的加捻机和直捻机改装上这样的部件。

尤其是,第二转向辊和第三转向辊布置在延伸经过铺纱辊转动轴线的水平平面的同一侧。

这种俯仰杆的布置允许操作者的工作区域进一步扩大或优化。

在供纱装置的另一个优选设计方案中,俯仰杆以其安装有第二转向辊的自由端在供纱装置区域中安置在导纱盘上方。

所述俯仰杆的布置允许操作者的工作区域扩大至最大程度。

或者,第二转向辊布置在延伸经过铺纱辊转动轴线的水平平面的不同于第三转向辊的一侧。

通过这种布置,不仅可以扩大锭子上方的工作区域,也获得良好的俯仰杆接近性。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有利设计方案中,该俯仰杆以其安装有第二转向辊的自由端在供纱装置下方伸出。

这样的布置是尤其有利的并且一方面保证了在喂给筒子周围的大量自由空间以便更换,另一方面保证了对于纱线必须被人工引导经过第二转向辊的情况来说俯仰杆的易接近性。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因此涉及一种加捻机或直捻机的工位,其用于通过横动导纱器将纱线卷绕成卷绕筒子,工位具有供纱装置,该供纱装置包括用于使纱线转向的第一转向辊、在纱线输送方向上设于第一转向辊之后的被驱动的导纱盘、铺纱辊、具有在纱线输送方向上设于导纱盘之后的用于进一步使纱线转向的第二转向辊的俯仰杆,所述铺纱辊相对于所述导纱盘被布置成使得一根纱线能共同缠绕所述铺纱辊和所述导纱盘地绕所述铺纱辊和所述导纱盘多次铺放。该工位的特点是,该供纱装置是根据前述实施方式之一的供纱装置。

如果该工位配备有这样设计的供纱装置,则它一方面积极影响到捻线筒子质量,另一方面针对操作者简化了操作。

通过位置固定地将第三转向辊安置在供纱装置上,连续保证了纱线按照规定进入横动导纱器的角度或倾斜角度。像过去一样,该俯仰杆吸收由往复运动的横动导纱器引起的张力波动,但现在没有因为摆动而造成进入横动导纱器的纱线的波动的倾斜角度。

同时,紧凑的结构使得工位的自由空间或可接近性优化。安放在锭子上的喂给筒子可被更容易快速地更换为新的喂给筒子,因为不再为了装备而需要俯仰杆侧向转动离开。俯仰杆没有不利地影响到喂给筒子从锭子上被人工取下或者被安放到锭子上的工作区域,而迄今转向侧方的俯仰杆总还是伸入工作区域中。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因此涉及一种加捻机或直捻机,其具有用于通过横动导纱器将纱线卷绕到卷绕筒子上的许多工位,工位具有供纱装置,供纱装置包括用于转向纱线的第一转向辊、在纱线输送方向上设于第一转向辊后面的被驱动的导纱盘、可相对于导纱盘布置成共同缠绕铺纱辊和导纱盘地多次绕铺纱辊和导纱盘铺放的铺纱辊、具有在纱线输送方向上设于导纱盘后面的且用于进一步使纱线转向的第二转向辊的俯仰杆。

该加捻机或直捻机的特点是,至少一个工位通过根据前述实施方式的工位构成。

在如此设计的加捻机或直捻机中,总体上使人员操作机器变得容易,这也积极影响到整台加捻机或直捻机的效率。因为一个人通常照管各自具有多个工位的多台机器,故更少所需的要执行的作业步骤意味着时间和成本优势。

此外,通过不再突入工作区域中的可摆动的俯仰杆减少了源于俯仰杆在摆出或摆入工作区域时未按规定定位的故障来源。

这样的加捻机和直捻机也可以制造质量优化的捻线或捻线筒子,因为在进入横动导纱器时的恒定的纱线倾斜角度让人感到是有利的。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来自以下结合表示本发明主要细节的附图和绘图对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说明以及权利要求书。这些特征可以自身单独地或者多个任意组合地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实现。

以下结合附图来详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图1是加捻机或直捻机的前视示意图,其工位配备有本发明的供纱装置;

图2是本发明供纱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连同所画出的纱线走向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供纱装置的图2所示的实施方式连同替代的纱线走向的侧视示意图;和

图4是本发明供纱装置的另一实施方式连同所画出的纱线走向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1加捻机或直捻机

2工位

3筒子架

4第一喂给筒子

5保护壁

6驱动操作单元

7控制装置

8筒子输送系统

9纱线张力调整装置

10供纱装置

11俯仰杆

12卷绕装置

13驱动辊

14横动导纱器

15筒子架

16卷绕筒子

17第一转向辊

18导纱盘

19铺纱辊

20第二转向辊

21第三转向辊

22悬臂架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以前视示意图示出了加捻机或直捻机1。这种纺织机在其机器纵向侧区域中分别具有多个相同的工位2。

此外,这种纺织机一般具备设于机器端侧的驱动操作单元6,在其中安装有例如所需的供电装置、各种驱动装置以及中央控制装置7。

在实施例中,加捻机或直捻机1还具有筒子输送系统,其示意性所示的输出位置用附图标记8表示。

如已知地,具有外纱供应装置的加捻机或直捻机1的工位2分别具备筒子架3,其用于容纳至少一个第一喂给筒子4,所谓的外纱从喂给筒子中被抽出。

这样的工位2还分别具有捻线锭子,这在本申请的图中为了更好一目了然起见而未被详细示出,捻线锭子被锭子驱动装置驱动。这样的锭子驱动装置可以是直接驱动捻线锭子的马达,或者是间接传动装置如皮带传动装置。

在图1的实施例中分别安置在可移动安装的保护壁5后的捻线锭子支承在设于捻线锭子上的固定不动的筒子罐底部上,如常见的那样,还有第二喂给筒子,所谓的内纱从第二喂给筒子的顶部抽出,内纱在捻线锭子上方被供给未示出的帘子线控制器或气圈导纱器。

外纱自储备在筒子架3内的第一喂给筒子4被抽出并且首先被供给纱线张力调整装置9,可借此来改变或调节外纱的纱线张力。

外纱随后在形成自由纱线气圈情况下围绕捻线锭子。自第一喂给筒子4抽出的外纱和自第二喂给筒子抽出的内纱在此合并的帘子线控制器或气圈导纱器在此确定所形成的自由纱线气圈的高度。合股点位于也被称为补偿系统的装置中,外纱和内纱在该捻合点汇合。

在捻合点上方设置供纱装置10,借此抽出加捻的或捻合的纱线并且其经由俯仰杆11被供给卷绕装置12。

卷绕装置12如常见地具有驱动辊13以及横动导纱器14。借助横动导纱器14,纱线被卷绕到通过驱动辊13被摩擦驱动的且保持就位在筒子架15内的卷绕筒子16上。

图2示意性示出本发明的供纱装置10的一个实施方式,在此,第二转向辊20和第三转向辊21布置在延伸经过铺纱辊19的转动轴线的水平平面的不同两侧。纱线在纱线走向f上自下经过可转动安装的第一转向辊17,转向约90°并落到导纱盘18上。纱线多圈缠绕导纱盘18和铺纱辊19,以便随后从铺纱辊19经由可转动安装地安置在设于导纱盘18后的俯仰杆11的自由端上的第二转向辊20延伸至第三转向辊21。第三转向辊21可转动安装在悬臂架22上,悬臂架安置在同一供纱装置10前方。纱线自第三转向辊21以规定的恒定倾斜角度进入横动导纱器14,横动导纱器伴随往复运动将纱线卷绕到卷绕筒子16上。

图3以侧视图示出与图2相同的实施方式,仅纱线走向的一部分是不同的。在此变型中,纱线也经由第一转向辊17、多次经过导纱盘18和铺纱辊19并且自铺纱辊19被供至俯仰杆11或安置在俯仰杆11上的第二转向辊20。但是,纱线从前方且因而不是像在图2中那样从后方围绕第二转向辊20地延伸至第三转向辊21,使得纱线走向在侧视图中具有交叉点。

图4以侧视图示出本发明的供纱装置10的一个替代实施方式。俯仰杆11在供纱装置10的安装状态中设置在导纱盘18后面,但安装有第二转向辊20的俯仰杆11的自由端向上朝向卷绕筒子16布置。即,第二转向辊20和第三转向辊21布置在延伸经过铺纱辊19的转动轴线的水平轴线的同一侧。通过第一转向辊17,纱线多次绕被驱动的导纱盘18以及被动的铺纱辊19引导,以便自铺纱辊19经由第二转向辊20且进一步经由第三转向辊21被供给横动导纱器14。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