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度纳米碳纤维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117215发布日期:2019-11-13 01:17阅读:37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度纳米碳纤维的制备方法,属于纳米材料制备
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近年来纳米技术的热潮,纳米碳纤维也受到了关注。通常用来制备纳米碳纤维的方法有气相沉积法以及静电纺丝法。气相沉积法虽然能够一定规模的生产碳纳米管和纳米碳纤维,但是得到的碳纤维理论上无法得到无限长,而静电纺丝则能够通过纺制不同的纳米碳纤维原丝,再经碳化得到纳米碳纤维,理论上可以实现无限长。但是静电纺丝通常得到的是纳米纤维的无纺布结构,由于纤维极细,且未经过拉伸取向,因此得到的纤维膜通常强度很差,并且静电纺丝无法像常规纺丝那样得到连续的纤维,无法通过通常的后处理工艺提高纤维的强度。这些都限制了静电纺产品的应用,特别是对力学性能有一定要求的领域。虽然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具有优异的特性,但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国内使用静电纺丝法制备的聚丙烯腈基纤维,在纺丝过程中热拉伸倍数小,聚丙烯腈分子的取向度不高。在预氧化过程中,由于分子热运动会产生解取向,使得最后制得的碳纤维类石墨片层取向度差,碳纤维的拉伸强度和模量低。现有纳米碳纤维拉伸强度不足,导电性、导热性、机械强度不高。目前已经公开的关于静电纺纳米碳纤维的文献,由于原丝的力学性能较差,并且碳化过程中无法施加张力,静电纺丝碳纤维几乎没有强度。比如就此申请了一些专利(专利公开号:cn102007236、cn101805943、cn1389606),但用此方法制备纳米碳纤维时,由于所用金属化合物催化剂的存在,必然会引入一定量的杂质,而且气相生长法还必须用化学方法进行纯化处理,造成生产成本高,且碳纤维的直径偏大分布不均匀,纤维中易出现炭黑等物质,并且也无法解决现有纳米碳纤维存在的种种缺陷。因此,发明一种机械性能好且导电导热性好的纳米碳纤维对纳米材料制备
技术领域
是很有必要的。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目前纳米碳纤维拉伸强度不足、机械性能差以及导电性能导热性能差的缺陷,提供了一种高强度纳米碳纤维的制备方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强度纳米碳纤维的制备方法为:将碳化纤维产物、n,n-二甲基甲酰胺、聚丙烯腈投入搅拌机中,在温度为60~80℃的条件下搅拌均匀,搅拌后投入静电纺丝机中,在电压为10~15kv和挤出速率为0.2~0.3ml/h的条件下挤出喷丝,并股加捻再烘干出料即得高强度纳米碳纤维;所述的碳化纤维产物的具体制备步骤为:(1)将预制反应液与铜粉投入烧杯中,将烧杯置于微波反应器中,在功率为600~800w的条件下微波处理15~20min,取出烧杯用搅拌装置以650~850r/min的转速混合搅拌40~50min,搅拌后过滤得到滤饼,依次用蒸馏水和无水乙醇清洗滤饼3~5次制得改性固体产物;(2)将上改性固体产物投入管式炉中,将管式炉内温度升高至100~110℃,预热40~60min,预热后将管式炉内充满氩气,升高反应釜内温度进行恒温反应40~50min,反应后取出投入行星球磨机中,在球料比为10:1和转速为500~600r/min的条件下研磨50~60min制得碳化纤维产物;所述的预制反应液的具体制备步骤为:(1)将甘蔗渣与农作物秸秆投入干燥箱内,在温度为60~70℃的条件下干燥2~3h,干燥后投入粉碎机中粉碎混合制得混合物料,将混合物料与质量分数为12~15%的盐酸按质量比为1:10投入烧杯中,用搅拌装置以300~400r/min的转速混合搅拌40~50min制得混合浆液;(2)将混合浆液与质量分数为10~15%的乙酸溶液投入烧杯中,将烧杯置于水浴温度为50~60℃的水浴锅中,用搅拌器以500~600r/min的转速搅拌50~60min制得反应混合液,向烧杯中加入高锰酸钾粉末,继续用搅拌器以400~500r/min的转速搅拌40~60min制得氧化反应液;(3)将氧化反应液投入反应釜中,向反应釜内充入氮气升高反应釜内气压至0.9~1.2mpa,恒压条件下升高反应釜内温度至130~150℃,恒温恒压反应40~50min,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用蒸馏水清洗滤渣3~5次制得热处理产物,将热处理产物与质量分数为5~9%的氯化铝溶液投入烧杯中混合搅拌20~30min,搅拌后静置2~3h,制得预制反应液。优选的按重量份数计,所述的碳化纤维产物为8~10份、n,n-二甲基甲酰胺为50~55份、聚丙烯腈为10~12份。碳化纤维产物的具体制备步骤(1)中所述的预制反应液与铜粉的质量比为15:1。碳化纤维产物的具体制备步骤(2)中所述的恒温反应时反应釜内的温度为500~600℃。预制反应液的具体制备步骤(1)中所述的甘蔗渣与农作物秸秆的质量比为1:10。预制反应液的具体制备步骤(1)中所述的农作物秸秆进一步优选为水稻秸秆、玉米秸秆以及小麦秸秆中的一种或多种按任意比例混合。预制反应液的具体制备步骤(2)中所述的混合浆液与质量分数为10~15%的乙酸溶液的质量比为1:10。预制反应液的具体制备步骤(2)中所述的向烧杯中加入的高锰酸钾粉末的质量为反应混合液质量的5~9%。预制反应液的具体制备步骤(3)中所述的热处理产物与质量分数为5~9%的氯化铝溶液的质量比为1:10。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是:(1)本发明首先将甘蔗渣与农作物秸秆干燥粉碎,然后与盐酸混合搅拌反应制得混合浆液,再加入乙酸加热反应,反应后投入高锰酸钾搅拌反应制得氧化反应液,再将氧化反应液进行高温高压反应,反应后过滤得到热处理产物,随后将热处理产物与氯化铝溶液混合制得预制反应液,随后向预制反应液中加入铜粉,微波处理,微波处理后过滤洗涤得到改性固体产物,再将改性固体产物高温处理制得碳化纤维产物,最后将碳化纤维产物与有机溶剂等助剂混合,静电纺丝烘干即得高强度纳米碳纤维,本发明将甘蔗渣与农作物秸秆经过盐酸浸泡和高温高压处理,从中分离得到植物纤维成分,并用高锰酸钾对植物纤维进行氧化,使纤维表面生成羰基、羧基等官能团,从而利用各有机官能团对其它成分形成共价键、分子间作用力等化学键合力,以加强纤维本身的结构强度,同时甘蔗渣中具有糖类有机物,粘结于植物纤维管中,在高温条件下能与周围成分之间形成共价键等产物,进一步加强碳纤维的力学强度,从而加强纳米碳纤维的拉伸强度、韧性和机械性能;(2)本发明将铝离子与植物纤维混合,利用羧基使铝离子络合于纤维表面,金属离子的引入能够使纤维结构强度得到加强,利用离子键提高纤维中各分子链的结合程度,从而加强碳纤维的结构强度,提高碳纤维的机械性能和韧性,同时利用铜单质置换铝离子生成铝单质,从而在纤维中生成铝单质成分,以提高碳纤维的导电导热性能,同时铝单质拥有良好的韧性,嵌于纤维成分中有利于提高碳纤维的机械性能和拉伸强度,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具体实施方式将甘蔗渣与农作物秸秆按质量比为1:10投入干燥箱内,在温度为60~70℃的条件下干燥2~3h,干燥后投入粉碎机中粉碎混合制得混合物料,将混合物料与质量分数为12~15%的盐酸按质量比为1:10投入烧杯中,用搅拌装置以300~400r/min的转速混合搅拌40~50min制得混合浆液;将上述混合浆液与质量分数为10~15%的乙酸溶液按质量比为1:10投入烧杯中,将烧杯置于水浴温度为50~60℃的水浴锅中,用搅拌器以500~600r/min的转速搅拌50~60min制得反应混合液,向烧杯中加入反应混合液质量5~9%的高锰酸钾粉末,继续用搅拌器以400~500r/min的转速搅拌40~60min制得氧化反应液;将上述氧化反应液投入反应釜中,向反应釜内充入氮气升高反应釜内气压至0.9~1.2mpa,恒压条件下升高反应釜内温度至130~150℃,恒温恒压反应40~50min,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用蒸馏水清洗滤渣3~5次制得热处理产物,将热处理产物与质量分数为5~9%的氯化铝溶液按质量比为1:10投入烧杯中混合搅拌20~30min,搅拌后静置2~3h,制得预制反应液;将上述预制反应液与铜粉按质量比为15:1投入烧杯中,将烧杯置于微波反应器中,在功率为600~800w的条件下微波处理15~20min,取出烧杯用搅拌装置以650~850r/min的转速混合搅拌40~50min,搅拌后过滤得到滤饼,依次用蒸馏水和无水乙醇清洗滤饼3~5次制得改性固体产物;将上述改性固体产物投入管式炉中,将管式炉内温度升高至100~110℃,预热40~60min,预热后将管式炉内充满氩气,升高反应釜内温度至500~600℃,恒温反应40~50min,反应后取出投入行星球磨机中,在球料比为10:1和转速为500~600r/min的条件下研磨50~60min制得碳化纤维产物;按重量份数计,将8~10份上述碳化纤维产物、50~55份n,n-二甲基甲酰胺、10~12份聚丙烯腈投入搅拌机中,在温度为60~80℃的条件下搅拌均匀,搅拌后投入静电纺丝机中,在电压为10~15kv和挤出速率为0.2~0.3ml/h的条件下挤出喷丝,并股加捻再烘干出料即得高强度纳米碳纤维。实施例1农作物秸秆为:水稻秸秆预制反应液的制备:将甘蔗渣与水稻秸秆按质量比为1:10投入干燥箱内,在温度为60℃的条件下干燥2h,干燥后投入粉碎机中粉碎混合制得混合物料,将混合物料与质量分数为12%的盐酸按质量比为1:10投入烧杯中,用搅拌装置以300r/min的转速混合搅拌40min制得混合浆液;将上述混合浆液与质量分数为10%的乙酸溶液按质量比为1:10投入烧杯中,将烧杯置于水浴温度为50℃的水浴锅中,用搅拌器以500r/min的转速搅拌50min制得反应混合液,向烧杯中加入反应混合液质量5%的高锰酸钾粉末,继续用搅拌器以400r/min的转速搅拌40min制得氧化反应液;将上述氧化反应液投入反应釜中,向反应釜内充入氮气升高反应釜内气压至0.9mpa,恒压条件下升高反应釜内温度至130℃,恒温恒压反应40min,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用蒸馏水清洗滤渣3次制得热处理产物,将热处理产物与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铝溶液按质量比为1:10投入烧杯中混合搅拌20min,搅拌后静置2h,制得预制反应液;碳化纤维产物的制备:将上述预制反应液与铜粉按质量比为15:1投入烧杯中,将烧杯置于微波反应器中,在功率为600w的条件下微波处理15min,取出烧杯用搅拌装置以650r/min的转速混合搅拌40min,搅拌后过滤得到滤饼,依次用蒸馏水和无水乙醇清洗滤饼3次制得改性固体产物;将上述改性固体产物投入管式炉中,将管式炉内温度升高至100℃,预热40min,预热后将管式炉内充满氩气,升高反应釜内温度至500℃,恒温反应40min,反应后取出投入行星球磨机中,在球料比为10:1和转速为500r/min的条件下研磨50min制得碳化纤维产物;高强度纳米碳纤维的制备:按重量份数计,将8份上述碳化纤维产物、50份n,n-二甲基甲酰胺、10份聚丙烯腈投入搅拌机中,在温度为60℃的条件下搅拌均匀,搅拌后投入静电纺丝机中,在电压为10kv和挤出速率为0.2ml/h的条件下挤出喷丝,并股加捻再烘干出料即得高强度纳米碳纤维。实施例2农作物秸秆为:玉米秸秆预制反应液的制备:将甘蔗渣与玉米秸秆按质量比为1:10投入干燥箱内,在温度为65℃的条件下干燥2.5h,干燥后投入粉碎机中粉碎混合制得混合物料,将混合物料与质量分数为14%的盐酸按质量比为1:10投入烧杯中,用搅拌装置以350r/min的转速混合搅拌45min制得混合浆液;将上述混合浆液与质量分数为12%的乙酸溶液按质量比为1:10投入烧杯中,将烧杯置于水浴温度为55℃的水浴锅中,用搅拌器以550r/min的转速搅拌55min制得反应混合液,向烧杯中加入反应混合液质量7%的高锰酸钾粉末,继续用搅拌器以450r/min的转速搅拌50min制得氧化反应液;将上述氧化反应液投入反应釜中,向反应釜内充入氮气升高反应釜内气压至1.0mpa,恒压条件下升高反应釜内温度至140℃,恒温恒压反应45min,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用蒸馏水清洗滤渣4次制得热处理产物,将热处理产物与质量分数为7%的氯化铝溶液按质量比为1:10投入烧杯中混合搅拌25min,搅拌后静置2.5h,制得预制反应液;碳化纤维产物的制备:将上述预制反应液与铜粉按质量比为15:1投入烧杯中,将烧杯置于微波反应器中,在功率为700w的条件下微波处理17min,取出烧杯用搅拌装置以750r/min的转速混合搅拌45min,搅拌后过滤得到滤饼,依次用蒸馏水和无水乙醇清洗滤饼4次制得改性固体产物;将上述改性固体产物投入管式炉中,将管式炉内温度升高至105℃,预热50min,预热后将管式炉内充满氩气,升高反应釜内温度至550℃,恒温反应45min,反应后取出投入行星球磨机中,在球料比为10:1和转速为550r/min的条件下研磨55min制得碳化纤维产物;高强度纳米碳纤维的制备:按重量份数计,将9份上述碳化纤维产物、52份n,n-二甲基甲酰胺、11份聚丙烯腈投入搅拌机中,在温度为70℃的条件下搅拌均匀,搅拌后投入静电纺丝机中,在电压为12kv和挤出速率为0.3ml/h的条件下挤出喷丝,并股加捻再烘干出料即得高强度纳米碳纤维。实施例3农作物秸秆为:小麦秸秆预制反应液的制备:将甘蔗渣与小麦秸秆按质量比为1:10投入干燥箱内,在温度为70℃的条件下干燥3h,干燥后投入粉碎机中粉碎混合制得混合物料,将混合物料与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按质量比为1:10投入烧杯中,用搅拌装置以400r/min的转速混合搅拌50min制得混合浆液;将上述混合浆液与质量分数为15%的乙酸溶液按质量比为1:10投入烧杯中,将烧杯置于水浴温度为60℃的水浴锅中,用搅拌器以600r/min的转速搅拌60min制得反应混合液,向烧杯中加入反应混合液质量9%的高锰酸钾粉末,继续用搅拌器以500r/min的转速搅拌60min制得氧化反应液;将上述氧化反应液投入反应釜中,向反应釜内充入氮气升高反应釜内气压至1.2mpa,恒压条件下升高反应釜内温度至150℃,恒温恒压反应50min,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用蒸馏水清洗滤渣5次制得热处理产物,将热处理产物与质量分数为9%的氯化铝溶液按质量比为1:10投入烧杯中混合搅拌30min,搅拌后静置3h,制得预制反应液;碳化纤维产物的制备:将上述预制反应液与铜粉按质量比为15:1投入烧杯中,将烧杯置于微波反应器中,在功率为800w的条件下微波处理20min,取出烧杯用搅拌装置以850r/min的转速混合搅拌50min,搅拌后过滤得到滤饼,依次用蒸馏水和无水乙醇清洗滤饼5次制得改性固体产物;将上述改性固体产物投入管式炉中,将管式炉内温度升高至110℃,预热60min,预热后将管式炉内充满氩气,升高反应釜内温度至600℃,恒温反应50min,反应后取出投入行星球磨机中,在球料比为10:1和转速为600r/min的条件下研磨60min制得碳化纤维产物;高强度纳米碳纤维的制备:按重量份数计,将10份上述碳化纤维产物、55份n,n-二甲基甲酰胺、12份聚丙烯腈投入搅拌机中,在温度为80℃的条件下搅拌均匀,搅拌后投入静电纺丝机中,在电压为15kv和挤出速率为0.3ml/h的条件下挤出喷丝,并股加捻再烘干出料即得高强度纳米碳纤维。对比例1:与实施例2的制备方法基本相同,唯有不同的是缺少预制反应液。对比例2:与实施例2的制备方法基本相同,唯有不同的是缺少碳化纤维产物。对比例3:天津某公司生产的高强度纳米碳纤维。强度测试采用gb/t14344-93《合成纤维长丝及变形丝断裂强力及断裂伸长试验方法》的规定进行检测。导热性测试采用激光脉冲法测量碳纤维导热系数。表1:纳米碳纤维性能测定结果检测项目实例1实例2实例3对比例1对比例2对比例3拉伸强度(mpa)464749252730模量(gpa)145147148100103115电阻率(μω·cm)514948100150120导热系数(w/m·k)0.0320.0330.0350.0200.0130.022综合上述,从表1可以看出本发明的纳米碳纤维拉伸强度高,模量高,机械性能好,电阻率高,导热系数高,导热导电性好,具有广阔应用前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方式,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