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梳理机的棉网输出剥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65904发布日期:2019-12-10 20:49阅读:600来源:国知局
一种梳理机的棉网输出剥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梳理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梳理机的棉网输出剥取装置。



背景技术:

梳理机是把经过初步加工的纺纱原料分梳成单纤维状态,组成网状纤维薄层,再集合成纤维条的纺纱机器。在网状纤维薄层(简称棉网)从剥棉罗拉剥离的过程中,由于静电原因棉网会吸附在剥棉罗拉上,不容易分离,尤其是对于薄克重(10g/m2以下)的棉网,静电影响更加显著。因此,为了消除静电影响,行业中普遍采取两种消除静电:

一种是用水喷淋的方式,消除棉网和剥棉罗拉上的静电,这种方式不仅效率低,消除静电的效果不明显,而且设备还会因沾水而锈蚀,影响使用寿命;

另外一种是设置专门的除静电装置,其原理是通过高压电离空气,产生大量正负离子,在脉冲或者风力的作用下,中和物体表面静电;但这种方式的缺点是能耗高、静电区域小,应用范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综上所述,以上两种方式都是通过外设装备来解决棉网剥离过程中的静电问题,而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从梳理机自身的结构入手,解决上述静电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梳理机的棉网输出剥取装置,包括上机架、下机架、第一杂乱罗拉、第二杂乱罗拉、剥棉罗拉、吸风管以及输送机构,所述上机架通过立柱支撑设置在下机架上方,所述第一杂乱罗拉和第二杂乱罗拉并排设置在上机架上方,所述剥棉罗拉设置在第二杂乱罗拉一侧,所述吸风管设置在剥棉罗拉下方,所述输送机构一部分设置在上机架上,并位于第一杂乱罗拉、第二杂乱罗拉以及剥棉罗拉的下方,另一部分与下机架连接,所述吸风管包括主管体以及连通在主管体两端的进风口,所述主管体的外壁上端面设有若干吸风口,所述吸风口与剥棉罗拉的底部相对设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输送机构包括第一输送辊、第二输送辊、第三输送辊、第四输送辊以及输送带,所述第一输送辊和第二输送辊分别设置在上机架的两端,所述第三输送辊设置在立柱上端,所述第四输送辊设置在下机架的一端,所述输送带与第一输送辊、第二输送辊、第三输送辊以及第四输送辊传动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输送带为60目孔径的尼龙网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吸风口的直径为3mm。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剥棉罗拉一侧设有压棉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剥棉罗拉上方设有毛刷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从梳理机的自身结构出发,通过在剥棉罗拉下方设置吸风管,将棉网从剥棉罗拉上吸取到输送带上,并通过输送带输送到下道工序,解决了因静电导致的棉网不易从剥棉罗拉上剥离的问题,避免了棉网缠绕在剥棉罗拉上引发的设备故障以及后续停机维护浪费时间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吸风管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上机架;2-下机架;3-第一杂乱罗拉;4-第二杂乱罗拉;5-剥棉罗拉;6-吸风管;61-主管体;62-进风口;63-吸风口;7-输送机构;71-第一输送辊;72-第二输送辊;73-第三输送辊;74-第四输送辊;75-输送带;8-立柱;9-压棉辊;10-毛刷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梳理机的棉网输出剥取装置,包括上机架1、下机架2、第一杂乱罗拉3、第二杂乱罗拉4、剥棉罗拉5、吸风管6以及输送机构7。

上机架1通过立柱8支撑设置在下机架2上方,第一杂乱罗拉3和第二杂乱罗拉4并排设置在上机架1上方,剥棉罗拉5设置在第二杂乱罗拉4一侧,吸风管6设置在剥棉罗拉5下方,输送机构7一部分设置在上机架1上,并位于第一杂乱罗拉3、第二杂乱罗拉4以及剥棉罗拉5的下方,另一部分与下机架2连接。

输送机构7包括第一输送辊71、第二输送辊72、第三输送辊73、第四输送辊74以及输送带75;第一输送辊71和第二输送辊72分别设置在上机架1的两端,第三输送辊3设置在立柱8上端,第四输送辊74设置在下机架2的一端,输送带74与第一输送辊71、第二输送辊72、第三输送辊73以及第四输送辊74传动连接。

输送带75采用60目孔径的尼龙网带,既能保证吸棉风力穿过输送带75将棉网吸附在输送带75上,另一方面也能避免孔径过大,导致棉网穿透输送带75。

剥棉罗拉5一侧设有压棉辊9,以将棉网压合在输送带75上;剥棉罗拉5上方设有毛刷辊10,用于对剥棉罗拉5表面粘连的纤维进行清理。

如图2所示,吸风管6包括主管体61以及连通在主管体61两端的进风口62,主管体61的外壁上端面设有若干吸风口63,吸风口63与剥棉罗拉5的底部相对设置;吸风口63的直径为3mm。

进风口62连接吸风设备或负压设备,通过上述设备的吸力将棉网从剥棉罗拉5上吸取到输送带75上,并通过输送带75输送到下道工序,解决了因静电导致的棉网不易从剥棉罗拉5上剥离的问题,避免了棉网缠绕在剥棉罗拉5上引发的设备故障以及后续停机维护浪费时间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